下雨天的經典散文
又是一個下雨天,這是下雨的第二天,洗刷了夏日的炎熱,忙里偷閑站在宿舍的陽臺上,微雨送來一陣陣清涼的風,從臉上拂過,吹起耳畔的發絲,看著樓外青山滿目蒼翠,看著廣玉蘭的花瓣在縱目望去滿眼的綠中飄搖,一直浮躁的心在這柔和的綠意和涼意下也漸漸緩和下來。
還記得以前的我特別討厭下雨天,冬天的雨冷的蝕骨,夏天的雨則讓人煩悶。不喜歡雨落下來前的低沉壓抑,更不喜歡無論傘有多大都會被淋的濕漉漉的感覺。可是此刻,我站在宿舍的陽臺上,不用在雨里焦急的穿行,呼吸著雨后清爽的空氣,感受著比冷空調更加自然舒適的溫度,我忽然覺得這雨也變得可愛而溫柔了。
人久不出行就容易胡思亂想,懊惱著曾經說過卻覺得不合時宜的話,擔憂著尚未完成卻迫在眉睫的事,心浮氣躁而又疲倦懶怠,一事無成而又捶胸哀嘆,不知如何自處,索性出來吹吹風吧,看看大自然有什么妙招能驅散我心中的困惑。
風漸漸停歇,我深感不安像是失去了依賴而它又更猛烈地從我身邊經過,向我證明它依然會陪伴。黑色的褲腿時而鼓起,衣服上藍色的絲帶忽而飄揚,晾衣服的鉤子在汽車駛過的雨水聲中輕輕旋轉。可是,風好像還是慢慢停了,我感受不到它的強烈的存在,焦急地望向遠方,風好像去了山的另一邊。回到房間內,溫度上升,不冷亦不熱,只是少了一份透徹的爽意。書桌上掛著媽媽從海南帶給我的海螺項鏈,我撫摸著一個個小海螺,想象著它們曾經在大海里的浮沉,它們對海的感覺也像是我對雨的感覺一樣嗎?應該是不一樣的吧,海水那么深那么藍,它們被嚴嚴實實的包裹在海里,可是我只要伸出手就能把雨握在手心,比起被掌控,自己掌控的感覺自然更好。
突然聽到屋外水桶移動的聲音,難道是大風再次降臨嗎?忍住沒有出去,卻還是偷偷看了一眼,陽臺上的衣服沒有在晃動,或許只是隔壁人為地移動了水桶吧。收下心,老老實實的坐在書桌前,看著我的多肉寶寶沒有陽光和充足的水分卻仍舊一天天的茁壯成長,生命的本質應該就是這種奮發向上的吧。植物、動物少了那么多人的.情感,活著就已經是生命的全部,這種毫無雜念奮發向上的生存狀態,看似單調卻又獨有一股韌勁兒在里面。同樣的道理,用在人的身上卻并不那么適用。瀏覽手機看到一篇推送題目是“光是活下去,我已經耗光了所有氣力”,內容介紹的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在山城重慶興起的一項職業“棒棒”也就是用竹棒挑東西的臨時搬運工,他們的生活很辛苦,生存條件很簡陋。與之相比,我們現在的生活條件真的已經足夠好,可是人的煩惱卻有增無減。作為一種高級生物,人天生就有思考的能力,所以會困惑,會對現狀不滿,會對自己有要求,但是我們決不能僅是活下去就耗光所有氣力,那樣活著太沉重了,我們要學著自我調節,看看藍天看看青草,又或是在這樣清爽的雨天吹吹風,讓自己冷靜下來,暫時忘卻所有的煩心事,然后以更好的狀態積極面對現實,解決問題,“車到山前必有路”“人生沒有跨不過去的坎兒”,當時覺得天大的事兒到了人生的下一階段也許會發現其實沒什么的。
雨絲如愁,就當是這場雨引發了我的多愁善感吧,接下來,拋卻雜念,繼續努力。
【下雨天的經典散文】相關文章:
8.經典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