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喜歡抒情散文
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幾千年,只為今生與你相見,我搖動所有的經筒,只為來世觸摸你的指尖。——題記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 愛就在那里 不增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棄
來我的懷里 或者 讓我住進你心里
默然 相愛
寂靜 喜歡
《見或不見》................ 倉央嘉措
曾經我喜歡三毛,因為她與荷西的海誓山盟、地久天長,曾經我愛張愛玲,因為那一句“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曾經我以為愛情是美好且甜蜜的,思念是快樂且幸福的。后來,認識了你,知曉了倉央嘉措,終于明白愛是寂靜,是默然,愛會流淚,會悲傷,愛要勇敢,要堅強。
算一算時間,我們相識也就半年左右,見面的次數幾乎可以用手指數出來,交談的話語也只夠寫一頁A4紙。或許你不會相信我已在如此短暫的歲月里陷入了感情的漩渦,甚至無力自拔,又或許你會嘲笑我的膚淺和一廂情愿。但這一切都是真真實實、徹徹底底地發生了,無論你的感想或評價如何,我只想碼一篇文來祭奠這死無葬身之地的初戀,抑或是卑微天真的單戀。
初識
那一季,春風拂面,花未全謝;那一日,艷陽高照,心卻微涼;那一夜, 月明星稀,喜開顏笑。我滿懷好奇在等待,我濃妝艷抹去相會,我帶著遺憾和感概而離開。遺憾的是你的形象沒有期待中美好,西裝革履加皮鞋的裝扮一直都是我曾討厭的模樣,郁郁寡言高傲自恃也曾是我厭惡的對象,所以盡管千里來相會,你我卻無言。 感概的是你我也曾相見但未相識 ,冥冥之中我便卷進了這段未了的情緣。
緣于文字
我是一個愛文字的女孩,也是一個寂寞幽怨的女孩,不知是文字使我變得幽怨,還是因為寂寞才愛上了文字,總是我就是那樣深深且固執的愛著它,所以只要一有空閑我就會在網上搜羅優美而傷感的字句。無意間聽聞了你的文筆后,我便如饞狼般奔向了你的地盤,一個中午的時間看完了所有的篇章,每一個字詞都觸動著曾經圈養的靈魂,每一篇文都被憂郁和悲傷緊緊包圍,深深刺痛著幼稚的心。我已經忘了當時是怎樣看完《人生若只如初見》《我一直站在光明下》的,也許是滿懷羨慕和嫉妒,也許是飽含感動和淚水,又或許稍帶悲憫和憐惜。但我始終記得自那以后的心就不再平靜,生活中多出了一個新的項目——讀你的文,關注你的動態。就這樣慢慢地一切變成了習慣,慢慢地心漸漸向你靠近,慢慢地沉淪在關于你的世界。
若即若離
倉央說“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當我們相伴隨行于仙女封頂之上時,當他們無意道出你我相像時,當謠言中傳來你對我的特別待遇時,我的心中突然有股暖流向上翻涌,但也只是將信將疑。
突然,有一天你出現在我家的樓下,邀我前去享用咖啡,跟我說起三十七個故事里的傳說(其實當時說要你請客,也只是隨口一說,并未猜想你會答應,更沒想到會到樓下來 ,不管你當時出于怎樣的態度和想法,我還是感謝那樣的溫暖和快樂),突然,有一夜你送我到家里,喝完我泡的解酒醋,約我同你的友人一塊歡愉,突然,你說要一個簡短的擁抱,沒有緣由,但我拒絕了也后悔了(因為害怕,因為不知所措。因為擔心和恐懼,盡管現在都不知道你要的擁抱究竟代表什么,不過我是真心感到愧疚了,也希望能被諒解)。還記得,那一夜未眠,總在擔心稍帶醉意的你會不小心跌撞上石頭木塊讓細嫩的肌膚染上淤青,在
思忖你今夜不同尋常的舉動,在幻想下一次見面的溫馨畫面。還記得,你歸家的時候已是凌晨2點,迷迷糊糊和我聊了天,道了安,而我依舊不眠,直到天明。
次日,你又回歸了往日的淡然和冷漠,你的不理不睬驚醒了沉睡在幻夢中的我,我也恍然明白一切不過是自編自演的獨角戲,而你只是在臺下冷眼觀看最終的悲劇。
是否也曾心疼
“哪個九十七歲死,奈何橋上等三年”,如此煽情感人的話語,從美麗浪漫的鳳凰古城,從你纖細柔美的筆桿下,飄到了我的手掌,埋藏進我的心底,那樣開心和快樂,雖然短暫但很知足。終于有一天,忍不住想要結束那樣的若即若離,想要逃離焦慮的深淵抑或躲進幸福的港灣。
還記得,那一晚的城市寂靜得像奄奄一息的病人,我身著黑色連衣裙,而你穿的是紅得如血的球服,我們并行在街道的右側,默默無語,似乎都已預測到了即將發生的事。我在努力控制糾結的情緒,拼命制止熱淚的滴落,但最終還是哭出了聲,在你離開的時候,在你擁抱的時候,在你安慰的時候,不是因為委屈或不甘,而是不舍和不愿。關于那晚的交談,我記得的不多,只知道有一句“明天之后一切都會結束”,我沒有明說自己的愛戀,但相信你也猜到了七分,也見過了撕心裂肺的哭泣,但你又是否真的心疼了?
往后的日子
有人說“當愛已成往事,往事隨風、隨雨、隨時光埋葬”,我不知道這風何時才會刮起,這雨何時才能降下,亦不知這時光將是多長多久,或許一年,或許一生。我從不埋怨你的`無情和冷血,也不曾責備你的無動于衷,我明白一切的一切都只是自己不肯放過自己,任由遍體鱗傷的軀體繼續腐爛結痂,印下深深的裂痕。
明明知道糾結的背后是越走越遠的背影,我依舊舍不得完全退出你的世界, 也始終不忍刪除你的,盡管你從來都不會主動和我說話,甚至在我發起聊天時你也只是一貫冷漠或者說教(感謝你的說教,我會聽從每一個你所言傳的正確的觀點,也不想反駁某些我不認同的想法,因為每個人的知識架構和個人經驗都是有區別的,自然導致了不同的為人處世方法,就比如你認為不要加陌生人的,而我覺得網絡原本就是虛擬的,我又何必怕他陌生與否,更何況你反復提及的那兩個人與我有過你這個交點。),偶爾朋友會笑我癡,罵我傻,恨我無可救藥,我也只是淡淡地回一句“時間會改變一切”。
關于我們的溝通 關于小鳥依人。
這一章本是沒有的,只是今晚說起了,我便寫了下來,也算是認真審視我們之間的矛盾吧。
很奇怪,我們的相互間的交流那么少,而且每次都是不歡而散,但我卻像打不死的小強般時刻不忘騷擾你,然后再激起一層洶浪,擊打自己脆弱的身軀,然后慢慢變得強健。最初的最初,以為你討厭我的無知和幼稚,所以漠視和不予理睬,后來,聽聞你說我固執己見,倔強任性,我便自我反省,認真改正,好像還是無濟于事,再后來,你說我自認為了解別人,一切都不過是胡亂猜測,我想說我一直都認為自己不會辨人,不會看心,我只是堅信著人性本善的說法去看人,去交友,也只是把自己所能看到和理解到的東西說出來,至于正確與否只有當事人自己明了。有人說“千萬讀者,千萬個哈姆雷特”,如果每一個讀者都把自己所看到的東西隱藏起來,那作者又如何知道自己的作品是好是壞,優點在哪里,缺點又在何處?(或許這都是價值觀不同導致的,又或許是你不夠了解我,我也不夠懂你)
小鳥依人的這出戲很詭異也有些命中注定的味道,偶然的相遇讓我看到了“花錯,斷弦”,看到了“陌上花開,可緩緩歸已”,還有你所有的只言片語,比如“卿本佳人,奈何多情”,還有生日那天的留言和祝語,還有離別筆下的心痛和不舍,也看到了她的某些片語只言,比如“當愛已成往事,何必苦苦追尋”,還有那苦苦的挽留和傷感的情調。或許一切都只是臆想,真相只有你們自己知道,我也不想去追蹤,我只不過是一廂情愿的想要送出一份祝福,給予一絲安慰,最終徹底被退回,不過我還是希望一切安好。如果真的安好,我便會是晴天。
【寂靜喜歡抒情散文】相關文章:
1.寂靜回路抒情散文
4.寂靜
7.喜歡孤獨抒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