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記憶中兒時的那些事散文隨筆

時間:2018-07-09 14:07:35 我要投稿

記憶中兒時的那些事散文隨筆

  也許是老了,突然想寫寫兒時記憶中鄉下的那點事,那就讓我逐一回憶,慢慢道來吧……

記憶中兒時的那些事散文隨筆

  我的家鄉在河北一個一馬平川的地方,兒時的映像全部印記在那里,而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那次趕廟會。

  在那個物質生活幾度困乏,交通也不便捷的七十年代,在一個鄉村,趕集趕廟會就成了人們非常向往的日子。人們在那里可以購買到自己需要的東西,也可以把自己的物質變賣成錢,那里也是我們開闊眼界長見識的一個場所,也只有在那里,可以見到那么多人。尤其是趕廟會,項目會更豐富。所以大人小孩提前好多天就不停的念叨,盼上了。

  聽大人們說我們公社(現在叫鎮)這個廟會是當地最大的一個,我也只知道方圓幾十里或上百里的都會去的,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我記憶中,舅舅離這里三十里路都要來,還有耍戲法的外地人也會來這搭棚熱鬧,兒時我不知道他們是哪的,但我聽口音,斷定他們一定是距我們很遠地方的人。

  記得我們公社的廟會一年有兩次,一次是在農歷的'3月26日,一次是在農歷的10月26日。三月的那個廟會是在青黃不接的時候,我家要買接濟糧,六月麥收時候趕集買麥子,十月的廟會趕會買玉米,這兩個豐收的季節要儲備糧。現在想來,媽媽是一個很會過日子的人。所以每個廟會媽媽一定是要我陪她去的,我是一個勞力,拉上小平車幫媽媽運糧食。

  我們家糧食一年總不夠吃。爸爸,哥哥,姐姐在外地工作,奶奶年紀大了,媽媽一人參加生產隊勞動,工分太少,自然分糧食也少,根本不夠我和兩個弟弟還有奶奶我們五口吃。但我們家不缺錢,因為爸爸哥哥姐姐他們都是國家正式職工,他們斷不了給家郵錢,那個時候,一家有幾個吃商品糧的那是太讓人羨慕了,每次匯款單一來,大隊的高音喇叭就喊:“某某拿你的印章來!”全村人都知道了,所以那個時候的我很是驕傲。

  可是也有我犯愁的時候,就是每次他們輪流的來信,我得一一回復,寫完還得給媽媽念,媽媽不識幾個字,十歲的我就不得不肩負起這個重任了,現在想來,我的寫作愛好說不定是那個時候無意培養起來的呢?因此每到廟會前,總有一個匯錢來,是時候買糧成了我們家的規律。可事實上,每年糧食都儲備不夠,所以就有了每個廟會都要買糧的記憶。

  七五年十月的廟會,是個陰天,不知什么原因那次媽媽沒去。只記得媽媽給我五角錢,讓我帶兩個弟弟去逛廟會。我高興壞了,五角錢,你知道那時候小孩子有五角錢意味著什么嗎?一個燒餅五分,一個冰棍二分,算一算五角錢買多少燒餅買多少冰棍?多么龐大的一個數字啊在小孩眼里。何況這是第一次支配?我懷揣著五角錢,和兩個弟弟高興的一路蹦蹦跳跳像小鳥似的向廟會飛去……

  一進廟會就是個十字路口,東西南北來的都要從這兒會合,然后去你想逛的地方。我們村的路是十字路口的北路,我左手拉著大弟弟,右手拉著小弟弟,瞬間就進入了人流,穿過十字路口,向南路走去,誰知還沒高興一會,也還沒來得及欣賞周圍的情景,一陣擁擠把我拉小弟的手就給沖開了,瞬間就看不見小弟了,這下可急壞了我,我拉著大弟靠向路邊,哭喊:“小弟……小弟!”可是沒有回應。

  看不見小弟的影,我瘋了是的橫沖直闖,向南跑一截找不見,返向東跑找還不見,再折回西還是找不見。已是初冬了,我跑的滿頭是汗,一路擠著四處來回的找,還拉著大弟呢?也不記得那時大弟弟是怎樣的表情,也不記得他累不?反正是拉著他,跌跌撞撞一邊哭一邊喊的找啊找,就是不見小弟的影子,你想那個時候的我才十歲,大弟弟七歲小弟六歲,我只知道無頭蒼蠅似的亂闖,把姐姐給我買的一個全毛圍巾擠丟了都不知道。

  也不知道過了幾個時辰,舅舅來了,找到我們說,本村有個人看到小弟弟哭著說和我走散了,就順路把他領回家去了,媽媽讓舅舅專門又找我們來了。我終于松了口氣,這時才發現圍巾不知什么時候給丟了。明知道找不見,舅舅還是安慰性的幫我在附近找了找,你想那個時候在鄉下,那是多么稀罕的物件啊?哪里還能找得回來。

  這個盼望已久的廟會沒記得吃了啥,也沒記得玩了啥,只記得找人找圍巾,而后,懊喪的坐在舅舅的自行車上回去了……

  這就是我第一次獨立趕廟會的經歷,高興而去懊惱而歸。但記憶中那份姐弟情至今仍讓人感念,恐怕現在的獨生子女是無法體會得到的。

【記憶中兒時的那些事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1.記憶中的那些柿子?

2.關于那些年那些事的散文隨筆

3.文章:兒時的記憶

4.關于那些事散文隨筆

5.關于《記憶中的花朵》散文隨筆

6.記憶中的那串葡萄散文隨筆

7.那些年的記憶

8.那些年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