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秋是金黃的麥穗散文隨筆

時間:2018-03-20 12:11:15 我要投稿

秋是金黃的麥穗散文隨筆

  一過中秋,早晚寒意襲人,白日陽光耀眼的明亮,依然熾烤。天空拉得很高,更多的時日是蔚藍的澄澈,即使有絲絲片片白云,也格外高遠,空氣像濾干水分般的清爽。雨天時時造訪,淅淅瀝瀝的雨,綿密而悠長。雨中,樹葉現出蒼老的沒有光澤的灰綠,間有枯黃。風吹過,葉片心事重重地瑟縮……一場秋雨一場寒。季節,走向衰敗,也走向新的輪回。

秋是金黃的麥穗散文隨筆

  “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凄涼!……”文人悲秋,古已有之,《紅樓夢》中的林妹妹更是把悲秋發揮到極致,留下美麗的惆悵和哀怨。

  對秋的理解,古今中外的藝術作品,皆有表達,但其韻不同。常想起兩幅關于秋天的油畫:一幅是米勒的代表作《拾穗者》,聳立的麥垛,收割后的麥田,三名婦女彎腰撿拾麥穗,她們的體態盡管健壯或臃腫,但那艱難的彎腰姿態,那陳舊的辨不清是白是黃還是灰的袍子,那包在頭上已失去鮮艷的頭巾,把生活的貧窮和收獲的疲憊表現得淋漓盡致;另一幅畫是居斯塔夫·庫爾貝的《篩麥婦》,一個穿紅袍的`婦女伸出健壯的臂,端著篩子正在篩麥,烏黑的發、白的后頸和柔軟的腰,說明青春尚在,她的一只鞋掉落,穿著白襪的腳后跟露在外面,另一個包著白圍巾身穿灰袍的女子,靠著裝滿麥子的口袋睡著了,手里端著放有麥粒的盤子,俊美蒼白的臉歪在一邊……

  兩幅油畫表現了一個共同的意境和主題:金黃色的秋天,收獲的繁重和艱辛。

  頗有共鳴,想到家鄉的秋天,泛起兒時的記憶。八月秋忙,繡女下場,小孩也頂半個勞力。我從小就“笨”,但在秋假里也做過很多農活———莊稼收割后,在地里撿拾豆莢爆裂遺落的蠶豆;拔起干枯的土豆秧,把上面大大小小的土豆抖下來,再撿到筐里;割過小麥、莜麥,拔過胡麻,在打麥場上推過秸稈……一個秋日的下午,鄰家大姐姐領著我去割葦草,葦草長在堿地里,郁郁蔥蔥,隨風搖擺時,我總想起小說中描寫的蘆葦蕩和青紗帳。葦根粗而硬,需用廉刀劈,對大約十三四歲又矮又瘦的我來說,這活太難了,鉆進葦地里,旋即被淹沒,大姐姐看到晃動的葦草才能找到我。她約有20歲,沒上過學,個子高,皮膚白而亮,臉部線條分明,五官恰到好處的大,笑時露出整齊的皓齒。她特會打扮,曾穿過一件土黃色的確良襯衫,袖口挽起,露出一截光潔的臂,素潔而漂亮。她有病,平日不下田干農活,割葦草卻很有力氣,手起刀落,一大抱一大抱蒼綠的葦草順從地倒伏在懷里,又成束成堆地放到地頭。我卻狼狽,拼出全身力氣,也劈不下幾根。看我急,她甩開廉刀相助,一抱一抱高過頭的葦草放到我面前,然后,她用粗繩把葦草打成一小捆,放到我背上,扶我搖搖晃晃地站起來。爾后,背起自己小山一樣巍峨的葦草,弓背彎腰艱難地向村里走去。暮色四合,野外黑黢黢的,草的清香彌漫,蚊子撲頭蓋臉,失群的夜鳥凄婉地鳴叫……很多年過去,我都能想起大姐姐全神貫注割葦草的神情,她細長的大眼閃閃發光、一縷沾著草葉的亂發在臉前晃蕩……這就是秋收,交織著汗水的收獲,不顧一切的沉甸甸的收獲!

  從事繁重的勞動,農民理應是悲秋的群體,其實不然,他們無暇愁苦,春種夏鋤汗流浹背地耕耘,就是為了“搶收”之季。最苦最累的日子,也是品嘗充實、快樂和幸福的日子。近日,忙于秋收的家兄發微信說:“晚餐太香了,壩上三件寶中的兩件。”圖片是手搓得俗稱“貓耳朵”的莜面片子和不規則的土豆片,還有一瓶白酒,一盤花生米。我莞爾之余,想起當年勞動改造的父親。曾記得,家人圍坐在昏暗的煤油燈下,母親從鍋里盛出一盆熱氣騰騰黃中帶綠的燜蠶豆角,父親邊吃邊說“天倫之樂呀!”我以為他愛吃蠶豆角,長大后才明白父親簡單質樸的幸福。

  有高中同學種植青玉米,且買了收割機,起早貪黑地沿村幫工,每晚近半夜才能吃飯,非常辛苦,月收入近萬元。他喜滋滋地在微信上曬收割的場景,還配詞“看青玉米長得多棒!”前幾天,在鄉下同學女兒的婚禮上,遇到小時要好的同桌,一直務農的她,膚色黃黑,瘦削的臉,皺紋橫行,身著廉價的黑外套花內衣,看上去遠比同齡人蒼老。在雜亂喧囂的餐桌旁,她拽住我,拉開半舊的黑挎包,我看到三根光溜溜的白蘿卜。她說:“挑了幾根勻稱的帶給你,放在你包里吧!”我沒有收,我的包放不了,而且有事要辦,提著蘿卜實在不便。她滿臉失望,我忙說另一個要好的同學開車來的,可以送給他。后來,在同學的車上,我見到三個勻稱的白蘿卜———她送出了勞動所獲,站在車旁滿意地微笑!

  秋天,收獲的季節,有收獲的生活是充實而滿足的。開過的花結了果,種下的苗長成樹,播下的種變成飽滿的麥穗,不是意義深刻的美好嗎?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李清照的“愁”不在秋,在于晚景凄涼;“多情自古傷離別,更哪堪,冷落清秋節?”柳永的“傷”不在秋,在于離愁萬點;“紅葉黃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飛云過盡,歸鴻無信,何處寄書得?”晏幾道的“念”不在秋,在于不遇的冷落;林妹妹的傷秋更是無處訴說的孤女情愁,是“寒溏渡鶴影、冷月葬花魂”的寂寥和無望。

  悲秋,無關秋,關乎己,關乎境況和心境。所以,為了這一季的富足、愜意和暢達,讓我們播種吧,春種一粒籽,秋收萬顆糧。秋天,就為收獲,就要收獲,那層林盡染的華美,那落木瀟瀟的壯烈蒼勁,都是收獲啊!

  生活,打開一部通俗哲學。走過歲月長河,期許豐收的歸期。當步入人生之秋,家庭和諧、親人平順、兒女長大、事業有成,就是金黃色的麥穗,就是生命力圓滿地完成,就是富有價值的收獲。

  有作家寫道:“秋天,是一個清遠的大詞……光線是厚實的,透明的。連空氣都帶著一種穩妥、踏實、肯定。到秋天,就慢慢往回收了!”生命力衰竭的同時,也獲得無悔、無愧,獲得厚實與成熟、安穩和認同!

  夜雨兩壺酒,秋風一杯茶,何等瀟灑!面對朗朗秋陽,又何談傷感?

【秋是金黃的麥穗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1.秋散文隨筆

2.知秋散文隨筆

3.隨筆《秋你是秋》

4.秋隨風來的散文隨筆

5.悠遠靜秋的散文隨筆

6.散文隨筆:淺秋之約

7.秋之語散文隨筆

8.靜秋隨想散文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