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之故鄉抒情散文
江南物質資源豐富、地理環境優美,可堪稱得天獨厚、無與倫比。唐白居易“憶江南”詞中:“。。。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雖只不過寥寥只字片言,卻勾勒出一幅優美如畫的江南景致圖。也足致山水沉醉,流連忘返。江南美!美不勝收。好江南!難得佳境。此乃毫無疑義,亦眾所周知。
然江南固好,卻美中不足。倒不是我存心扼殺江南景致,竟因終非居家住戶,亦非客旅觀光,難道一個漂泊流浪外出謀生的會有什么閑情逸致去領略體會自然風光嗎?可想而知。不有諺云:“衣是新的好,人是故者親。”又有歌唱得好:“他鄉的山也美,他鄉的水也清,難鎖我思鄉一片情。。。”由此可見,他鄉縱使錦繡山川,奇松怪石、云海隱峰也好;層巒疊翠、流瀑飛閣亦罷,怎么也侵蝕不了對故鄉的魚水情深。有道是:“月是故鄉明。”
不錯,月是故鄉明。故鄉的月無論如何都是一份牽掛、一種相思。有詩為證:“望月鄉思斷寸腸,死斷寸腸痛苦傷;痛苦傷情意何奈,情意何奈望月鄉。”從“思鄉”詩中不難看出,望月思鄉的真情切意。且無限相思融入故鄉之月。故鄉的月雖有時暗淡,可暗淡中不失生機希望;有時皎潔,皎潔無瑕的光明磊落;有時殘缺,彎曲中充實圓滿;有時盈滿,圓滿中不畏虧損曲折。故鄉的月無時不給以無限牽掛、無盡相思。
言及思鄉總難忘卻那鄉土的氣息、泥土之芬芳。早見雄雞唱曉紅日白,晨炊煙直淡若無;間看村婦賢惠澆園勤,鄉農樸實耕種苦;花爭艷蝶戲蜂擁,人不閑鶯歌燕舞;暮睹唱晚牧童歸,垂釣漁翁去;篝火晚四起,螢燈夜零落;又見迎面稻花香,觸目豐收果;白日雞鳴犬吠人聲嘈雜不覺鬧,夜晚月明星稀蟲唧不斷格外寂。故鄉的情形單調中不失奇異色彩,雖枯燥卻能品味無盡風趣。故鄉是解不開、理還亂、剪不斷的情千結。
由故鄉情結,江南縱使風景別致、玉宇瓊樓也略欠色彩。更何況雖可言有繁華都市之譽擬,只不過多一些高樓大廈鋼筋混凝土路面而已;多一些人流車往機械嘈雜聲罷了;多一些霓虹燈的'閃爍、商鋪的林立、廣告招牌的層出不窮;多一些商販的叫賣、“牛皮癬”的泛濫不過如此;多一些環境的惡化、空氣之污染諸如此類。可見缺少了泥土的氣息、自然之風韻;缺少平常的寧靜、自由之閑逸的生活理念,從而更增添了大氣的渾濁,月色之灰暗、陰沉、失色。至此足見月是故鄉明。故鄉的月無時不給以無限牽掛、無盡相思。
【月之故鄉抒情散文】相關文章:
1.故鄉之晨抒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