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的心情散文隨筆
生活,苦樂都有,悲喜都遇,沒有一個人天天愉快,沒有一個人月月愁懷。看看心情散文隨筆,使自己保持一個清凈的心,得之淡然,失之坦然。下面有陽光網小編收集的一些唯美的心情散文隨筆,希望大家喜歡。
唯美的心情散文隨筆(一)
臨窗聽雨
臨窗聽雨,雅然高遠。身居紅塵,紛雜喧囂,偏居一室,細聽風雨,水木年華,彈指一揮,感嘆的是人情冷暖,不變的是山水云煙。人如微塵,身不由已,茫茫人海,輕輕走過,回頭一眸,滄海一粟,或許飄逸瀟灑,或許躊躇滿志,或許愁腸縈心,人非草木,熟能無情?那些年,那些事,走過、看過、經歷過......所謂寵辱沉浮,波瀾不驚。名為錮身鎖,利是焚身火,唯有拋掉浮躁,扔去名利,忘卻煩惱,遠離鞅鞅不樂,方能了釋于胸,化淚于無痕。擁有激情,追尋自我,往事并不如風。錯過了陽春白雪,你可以欣賞高山流水;錯過了朝陽晨霧,你可以觀看漁舟晚唱,但錯過今生,你將悔恨難當。因此,心如山,靜則松聲遠,思如水,綠則荷香悠,唯有心境灑脫,才會雅然高遠,聆聽潮起潮落,笑看花開花謝,真性生活,快樂工作!如此,大莫甚焉!
臨窗聽雨,伴夢前行。心有多遠,夢有多遠,不忘初心,踟躕前行,風雨相隨,若信念缺失,就會飛雪揺曳,夢碎無痕,不會長久;亦如水中月、鏡中花,轉瞬即逝。夢有激昂,必有舒緩;夢有高亢,必有低沉;不管炫麗還是繽紛,無論淡雅還是清新,生命之夢必定有其獨自風韻。夢境如歌,跳動的五線譜,就是人生的拐杖,要提得起,放得下,慢慢前行,總有收獲。或許,在不遠的將來,當我們功成名就之時,回首風雨人生,你會發現夢想是一位良師益友,始終結伴而行,踏出堅實腳跡,任憑狂風暴雨,哪怕天寒地凍,夢想總是伴隨我們一步步邁向成功。
臨窗聽雨,枯榮無常。生活如字,爬格跳躍,舞動的或許是精彩,或許是激情;或許是喜悅,或許是悲戚,亦或許是低沉。總想抒盡快意人生,總想謳歌滿懷激情,無奈提筆茫然,滴墨成傷。臉上的快樂,別人看得到,心里的痛又有誰能感覺到?飽蘸的是深不見底的幽邃,閃爍的是讓人心碎的沉重。人似草木,枯榮無常,關愛今生,喚醒良知。喜歡淡淡的憂傷,因為“憂傷”可以改變對人生的態度,少了對生活的抱怨,讓人變得理性和成熟;沉迷于濃濃的愛心,因為它可以擁有感動,溫暖冰冷的心靈,讓人充滿希望,變得富有情懷。所以,要做個擁有淡淡憂傷、濃濃溫暖的人。
臨窗聽雨,淡泊寧靜。萬物蒼穹,人獨為大!素衣淡食,寧靜致遠,因為曾擁有青春,所以不再徬徨;因為曾擁有追尋,所以不再迷茫......托爾斯泰說:一個人給予別人的東西越多,而自我要求的越少,他就越好;一個人給予別人的東西越少,而自我要求的越多,他就越壞。哲人的話,理解不同,則會意蘊萬千,但好與壞、是與非、對與錯,全在一念之間,不奢望做一個純粹的人,但人生要有底線;不奢求做一件高尚的事,但生活要有感恩。耕耘在心靈的菜地,雖然寂莫單調,但收獲著點點幸福,累且快樂著;彈唱著人生的竹笛,雖然五音不齊,但渲泄的是淡泊寧靜,卻也是自己生命的傳說。
唯美的心情散文隨筆(二)
纖云依舊,故人何處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每每靜坐這樣的夜,看深藍的天空中,銀漢迢迢,星月相擁,總還是不有得想起你,那顆一直隱在暗處卻永遠能給人心靈帶來溫暖和回憶的星。
雖然時隔已經很久很久了,但在我的記憶中,你依然還像是從昨天走出去的老故人,你那份樸實和憨態,那份善良和真誠,依然如昨昔般暖人可心,就如你的名字“巧云”,巧兮盼兮美兮。
我一直認為命運賦予你一個“巧”字做名字,總是因你有不同常人的地方,有別人比不來的靈巧之處。所以我曾特別在意和感受過你的過人之處,但事實是我在諸多的方面都明顯的感到了你的劣勢。
論外表,你極其平常,皮膚粗糙,被太陽曬得紫紅的臉略顯浮腫;論身材,你中等偏矮,還略顯得臃腫;論家境出生,你更是遜色,因為你的母親已經把先天的癲癇因素深植于你的體內。也正因為如此,才有了你的不幸。
其實,在最初你嫁到鄰家做媳婦的時候,我覺得你眸間自帶著幾分青春美麗,臉上總是洋溢著微笑,讓人覺得特別溫暖。而且在后來的待人接物的相處中,我也深深感觸到了你乖巧的脾性,也許你的“巧”就來自于此吧。
記憶中,你是個持家過日子的好手,家里家外你都料理的井井有條,夫妻和睦,生活日漸富裕,尤其是有了你的第一個孩子后,那應該是你人生中最好的歲月吧,從你臉上溢出的幸福里總能捕捉得到那種知足的感覺。
如果生活一直如此,那么我相信你現在也會和其他同齡人一樣會過得很幸福的。但自從你第二個孩子出生以后,你的厄運就來了,瘋病犯了,你的命運由此而改變。 藥物的維持讓你變得遲木愚鈍,甚至沒有了辨別事物的能力,丈夫憨厚一直陪你東奔西跑的求醫問病,可你的婆婆卻開始虐待你,喊你,罵你,而你卻一直隱忍。
我記得那一次你習慣性的來我家串門,從進門到出門一句話也不說,神情明顯呆滯了很多,我不知道該和你說什么,真怕那句話觸動了你的敏感神經,所以就一直陪你那樣坐著,其實,母親告訴我,那時的你還不一定知道我是誰。那個時候,我心里覺得好難受,我第一次對“人有旦夕禍福”這句話有了深刻的感悟。
我以為生活會一直如此,我總相信醫學是可以救人于水火的,可沒想到你還是離開了,卻是買了農藥當成娃哈哈喝了,還沒到家就在路過的玉米地邊離開了。有時候真覺得命運不公平,它在賜予幸福的同時也帶了災難,在塑造美好的瞬間也鑄就了毀滅,那個時候,人的生命就如了草芥。
悲傷之余,其實我覺得對你來說也是解脫,不用再承受病痛的折磨,不用再經受人世的冷眼,清清靜靜的也很好。只是你的兩個孩子如今都長大了,都成家立業了,我想他們早該祭奠你了吧,你應該很開心吧。
只是如今你家壘起了新的院墻,好高,我們雖只是一墻之隔,但少了以前的那種往來。我母親說,你家院里有了新的女主人,是鄰村的,所以經常在鄰村住,孩子們不在,院子里多數就你婆婆一個人,也是有了毛病,但有時候一天都沒人管,只能勉強到我家討水喝,討飯吃。基本上自理也困難,我看著心里著實難受。
我想如果是你在,這個院里的情況一定不是這樣的,我也只能祝福你的婆婆能健健康康的,也希望著還能有笑聲從那里再飄出來,希望逢年過節還能有你來我往的招呼。
每次回到家鄉,看到那高高的院墻,我就不由得想起你,想起你的一生,想起你的“巧”,想起你不僅能讓院里的生活多了笑聲,也能讓鄰里之間多了溫情。尤其是到了晚上,你們那邊的院子里總是黑黢黢的,讓人生出許多凄涼之感,再要是細想一下,不知你那個老婆婆是不是在家,更讓人感覺到了荒涼而無奈。
夜空還是那樣的澄澈,星月還是那樣的相擁,而人世卻多了變遷,仰望星空,執手問月,纖云依舊,故人何處?
唯美的心情散文隨筆(三)
愛于蘭香,醉于墨香
“婀娜花姿碧葉長,風來難隱谷中香。不因紉取堪為佩,縱使無人亦自芳。”
——題記
“千古幽貞是此花,不求聞達只煙霞。”這是鄭板橋題蘭名句。喻蘭恒古不變的堅守自我,不求聞達的精神品格,恰是我一生的操守、風格,與追求。
平淡生活之余,偶爾舞文弄墨,以修身養性。而萬花叢中獨賞蘭,吾謂,唯蘭香值配墨香。
因此,多年來,文學泛濫、貶值的當今、商業作品風靡的時代,文心如蘭的初衷并不多矣。唯一可以自滿的就是至今我的墨只為蘭而潑,只為蘭而書。從不為誘惑而動,未為銅銹而思,至今保持如蘭的文心,追求蘭般的創作。
千古以來,文人墨客,取蘭潑墨以寓志,賦詩詠蘭以言心,傳播哲理、鏗鏘惠人。蘭花早在筆端、紙上炫舞。于蘭作,之多、之佳、之勝,恐無二花可比,無愧“花之王者”。她,成為一種情懷、一種藝術、一種精神與境界、一種憧憬與理想。這種高雅、淡泊名利的情操早已植根華夏民族悠久歷史的文化之中,成為其精華。
常言“氣質如蘭”,就是以蘭喻人的高雅脫俗。說起蘭花,二千多年前已有載。《左傳》、《詩經》、《史記》中均有記述。
文人墨客常把好的詩文喻為“蘭章”,把情誼之朋喻為“蘭交”,把人的美慧芳潔喻為“蘭心慧質”。。。。。。可見蘭心之美,無可比擬。
竹有節而清高蒼穹,梅有花而怒放雪野,松香針葉而耐寒,三者各有其色,唯有蘭兼而有之,故蘭品更在歲寒三友“梅、松、竹”之上。
是故,多年來的業余文學創作,潑墨涂鴉,唯蘭心之持之、唯蘭香之偏愛、唯蘭風之追索、唯蘭品之崇拜,曠久不變。
愛于蘭香,醉于墨香,雖不少佳評,但孤芳自賞,更其樂無窮。
“知有清芬能解穢,更憐細葉巧凌霜。”視蘭清新、“劍氣”去雜、聞蘭香而心靜,求文如蘭,芳心之所愿。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時有蝶飛來”。不知何時,蘭花已深深根植靈魂之中,我想,此生,心儀蘭花,不容他魅了。
蘭,為草,而不甘平庸,無骨,卻絕不附庸;生于幽谷,但從不自棄,是謂蕙質蘭心的雅潔,彰顯堅貞不渝之心性。
蘭,淡泊、高雅、美好、高潔、賢德之素養,純凈自我,卓然風骨。不因世人好惡而仰俯,不以處境優劣而興衰;不與桃李爭艷麗,不因霜雪變本色;無性曲意奉迎,更不拒人千里之外,是為清平一世,和諧共存;
蘭,剛柔相濟的葉叢,端莊素雅的風韻,清新飄逸的幽香,低調卻蘊含高貴。蘭花,以其清香幽雅和與生俱來的質樸高潔的品格以及堅韌剛毅的氣質博得了世人的青睞,不僅歷代丹青妙手甘心為之潑墨揮毫,世上的文人墨客也爭相為其吟詠,藝術心智。
蘭,與梅、竹、菊并稱為四君子,與菊花、水仙、菖蒲,并稱“花草四雅”。而唯獨蘭有四清:氣清,色清,神清,韻清,又以其無以倫比的獨特芳香而享有“國香”、“王者香”、“天下第一香”等美名,因其是色、香、姿三者兼備的稀世高雅之花,故,歷史以來的文人墨客、丹青妙手都將她作為完美人格形象的代言。
“陋室儼如蓬島,似仙娥群聚,弄晴春曉。花容窈窕,湘簾下、素影參差回抱。香魂縹緲。又渾似、一群嬌鳥,趁東風,齊上瓊枝。帶綠煙輕裊。”
蘭花,早現于無人的深山里幽谷,既耐寒又耐熱,展綠艷于林泉、瀑布澗水之邊,吐清香于空谷山川之中,不與樹爭高,不與花爭艷,只是默默無聞地獨自開放,從不炫耀自己的美麗。隱居于幽谷,雖無人問津,卻照樣應期芬芳、美及人間。
看,這朵蘭花。根如玉、葉如劍、花如鳥、瓣如帛、蕊鑲眼,精、氣、神、韻,無與倫比的美麗,令人為之雅動,感慨萬千。
仿若長夜美人、幽美不顯孤單,令人驚艷;仿若纖纖淑女,銀衣、綠披、紫釵環,絕美素顏,飄然灑脫,神形若仙;恰似君子黑暗里,即便迷茫坎坷無限,自清、自醒、自風、自顏,天地間,自得安然。大有憾天泣地之風范。真乃絕美,能不愛蘭?
多年前一件小事記憶猶新。剛到一家集團公司報到上班,還未進辦公室,便聞到幾絲淡淡、純凈、宜人的清香,多么熟悉的蘭花香啊!少許驚異的呆滯卻被董事長發現“知道你,喜歡蘭花,便特意新買布置在你的辦公室和你的房間里了。”此時,真的有些詫異。作為一個大集團公司的董事長,心如此之細,胸如此開闊,對待下屬如此重視,還真的很少見。這與蘭心蘭品何異?怪不得,他的事業能做到如此地步。嘆服。后來的幾年合作,都非常順暢。可謂是人格品位相投、志同道合吧。
看到這株翡翠般的瓊枝、碧玉般的莖桿、銀帛般的花朵,真為自然的巧奪天工,為蘭花的天生麗質而驚嘆、而折服。劉伯溫曾經詠蘭“幽蘭花,在空山,美人愛之不可見,裂素寫之明窗間。幽蘭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資簏施,我欲紉之充佩韋,裊裊獨立眾所非。幽蘭花,為誰好,露冷風清香自老。”詩里明確地寫出了蘭花空曠幽谷之中,愛不及手;與眾不同,不忍折佩;與世無爭,清香自老,淡泊名利的高風亮節。實在讓人為蘭風所佩。
“我愛幽蘭異眾芳,不將顏色媚春陽。西風寒露深林下,任是無人也自香。”蘭草蘭花香的與眾不同,在于她不像其它花卉,競相春風春暖花開,爭奇斗艷,而是,盡管“寒露深林”下,“無人也自香”,這是何等高潔的品質啊!
那年喬遷新居,收到兩份特殊的禮物,就是蘭花。不僅僅因蘭花有吸收甲醛等有害氣體凈化空氣的作用,更主要是因為好友深知我欣賞蘭花的幽靜和頑強的生命力。清楚的記得當時送蘭花的男性朋友說:“知道你喜歡蘭花,你的散文堪稱蘭文,就特意給你買了這盆蘭花。”感動的我有些臉紅。而另一位送蘭花的女性好友,則隨口戲虐地說道“瞧,你看我不如蘭,在今天,我卻要送你一盆蘭花,讓你難受一下。”盡管我那時早已是成家的成熟穩重的一家之主,卻也只能面紅耳赤、羞愧難當。
蘭,不需要太多打理就會很茂盛。四季翠綠令我獨鐘。花開之時,花色淡雅,遠望亭亭玉立,近觀婀娜多姿,葉終年常綠,秀雅美麗。
一個人在家之時,常對著那枝繁葉茂的蘭花沉思,欣賞她清新、淡雅的花朵,細思她的精神風貌,享受她那淡淡的幽香,君子情懷。往往看著、聞著便不由的心馳神往,思緒萬千、感慨萬分......
愛蘭,獨愛其高貴含蓄,卓而不驕,遜而不俗,謙謙君子,虛懷若谷;愛蘭花,獨愛其清高不自傲,孤芳不自賞,樸素中不乏高潔典雅之風韻。
“多畫春風不值錢,一枝青玉半枝妍。山中旭日林中鳥,銜出相思二月天。”
讀著這樣的詠蘭佳句,心,一下子就會變得純凈了。一枝青玉半枝妍,多么貼切的寫照啊!銜出相思二月天,好一個相思二月天,真的讓人百思不厭。觀蘭作文,真如能工巧匠,精雕細琢,方有佳品。視蘭如文、文如玉蘭的過程中,底是蘭好,或是文好,已不重要了。因為,每一株蘭草本身就是一篇美文,每一朵蘭花本身就是一首好詩。
“身在千山頂上頭,深巖深縫妙香稠。非無腳下浮云閑,來不相知去不留。”深山頂上也能聞到濃濃的“妙香”,一切如浮云,來不相知,不留而去。如道風仙蹤,來去無痕,從不貪戀凡塵。正如行文應求藝求技、求真求實、求善求美、求德求理,雕琢純文學作品,弘揚正能量,才有可能成就千古不朽的佳作。
“雅室何須大,花香不在多”。有蘭案頭伴,清香心自闊。蘭花之貴,貴在高雅脫俗,愛蘭,希望自己能做一株君子蘭,做一個蘭心蕙質的人。
今生,要像蘭花那樣潔身自好,優雅脫俗,遠離塵世的喧囂浮躁,在清貧中永遠堅持自我,實現高尚的完美。
正如每年春節,回到老家。左鄰右舍,必得逢源。“你還是老樣子,一點沒變。”這是我聽到最多的話。是啊,老樣子,一點兒沒變。盡管當今早已物欲縱橫,遍地銅臭,可我,怎么能變呢?又怎么能改變得了呢?
正如這個農民最重要的節日,總是在冬春交替之時來臨,天氣依然寒冷,那些生命的綠意還蘊藏在瘦枝枯草的體內,唯一表現氣氛熱烈的是絡繹不絕的鞭炮聲,是萬家團圓的歡笑,還有人來客往的祥和之情景。我唯一最喜愛的還是案頭那盆碧綠的蘭草花。仿佛看到了萬物回春的綠色,因為,這是生命最強盛的顏色,也是生命的代言色。
“并無葉葉助風標,斷腸一集是離騷。”這一詠蘭的詩句雅到極致。可見作者對蘭的鐘愛之心何等。還要敬佩張學良先生的直白“芳名譽四海,落戶到萬家。
葉立含正氣,花研不浮花。常綠斗嚴寒,含笑度盛夏。花中真君子,風姿寄高雅。”這是近代蘭詠中,我最喜愛的一首詩,正如他本人一樣,著實讓人敬仰、佩服,和懷念。
最早識蘭,是小時候。一次到家鄉那個潭峪溝砍柴。已是初冬時節,在崖前澗水邊的草爬亂石里,發現一簇長劍形的碧綠的野草,其間開有幾朵嫩黃嫩黃的花,靈氣異常,顫巍巍的,不忍手拭,太美了。“表姐,快來看,這里有好好看的花!”遠遠地,便聞到沁人肺腑的清香,我還從未聞到過這種香氣,簡直讓人心曠神怡。一會兒,表姐來了,一看“那不是蘭草花嗎?這個時節還會有蘭草花開?真的'好美啊!”少許,她突然轉向我“你去摘一朵給姐帶上吧!”我?極不情愿地鉆過藤條,荊棘,摘下開得最好的那朵回來遞給表姐,可不知為何,她非要讓我用手親自給她戴在頭上。我不愿,撒手跑開,她竟然罵了我。一看,我哥立刻拉著我去砍柴,沒人的地方,哥說“傻小子,人家喜歡上你了!”我瞪大眼,剛張大的嘴,就被哥哥捂住了。其實,那時候,只知道喜歡一起玩兒,并不知道愛。回來才知道,她把那一整簇蘭花草都挖起帶回栽在我家的院子里,對我說道“這蘭花草,就歸你了,一輩子都歸你!”我搖搖頭。。。。。。幾年后,她走了,很遠很遠。她很美麗,面如桃花,更若牡丹,但絕不是蘭草。因為我只愛蘭花。
后來,我愛了、娶了。她真的像蘭花,心好,善良,會處事,賢德,并樂于助人,無所貪戀。
一棵蘭花,不管她什么身世,多么貧賤,就這么與我結緣,就這樣來到我的世界,翔于我的精神空域,不可分離。
一直相信,有一種緣分,不必在乎天長地久,不必在乎情淺緣薄,所有美好的緣分,貴于不經意的相遇,貴于相遇后的珍惜,和不變的執著,探索與追求。
李白贈友人寫到,“蘭生不當戶,別是閑庭草。夙被霜露欺,紅榮已先老。謬接瑤華枝,結根君王池。顧無馨香美,叨沐清風吹。馀芳若可佩,卒歲長相隨。”
不當戶的閑庭草易被霜露欺,紅榮先老;誤接瑤枝,入王池,卻失去了“馨香美”,只待得清風吹,卒歲相隨的凄婉的結局。因此他在五松山又寫道,“為草當作蘭,為木當作松。蘭秋香風遠,松寒不改容。”做人,要有蘭的品質、松的氣節,雖清貧而勝名遠播,雖紅塵凡念眾多,持不改容。
一種形象、一種精神、一種品質、一種生命,總得要找一個扎根的地方和土壤,如若扎根在高山沃野,她是眾多綠色的一抹;如若扎根在蕓蕓眾生中,她也會是最挺的脊梁;如若扎根在萬紫千紅的百花園中,她會是最惹眼的一抹驚喜。眼下一棵蘭花,一棵或許是被人遺落,或許是被人遺棄的蘭花,此刻扎根在我的案頭,靜若處子,那么安逸,她應該慶幸自己生命獲到了重生,也慶幸遇到了愛惜生命的人。盡管蘭有超強的生命力,也經不起事故的摧殘與迫害。于是,我不僅愛蘭,更護蘭,就像愛自己的親人一樣,赤裸真情,毫無遮攔。
“雪徑偷開淺碧花,冰根亂吐小紅芽。生無桃李春風面,名在山林處士家。政坐國香到朝市,不容霜節老云霞。江蘺圃蕙非吾耦,付與騷人定等差。”雪徑開碧花,冰根吐紅芽,可見生存的環境之惡劣,然而,泰然自若,于世不驚之中還能堅毅地顯現火紅的蕊心,這需要何等的意志力就可想而知了。生無春風面,名在山林處,何與桃李爭芳艷?隱士無名又何妨?立于香國王者之位,霜節云霞自老,這等虛懷若谷,萬事皆空的情懷著實令人傾佩。蘭花,是花中君子是隱居的處士,寧將其名隱于深山幽谷,也不與世俗同流,“賦予騷人定等差”,極言蘭品之清雅高潔。正如宋姚述堯的精妙之筆,“瀟灑寒林,玉叢遙映松篁底。鳳簪斜倚,笑傲東風里。一種幽芳,自有先春意。香風細,國人爭媚,不數桃和李。”
故鄉,山上的蘭花真不少,但種類不多。大多是青色劍衣、鵝黃嫩花,星星點點、片片簇簇的扎根在巖縫、松下、落葉堆中,愛憐不止,常掛于心。
小時候,就對蘭草花頗有所耳聞,且常專注于觀,印象極深,植于靈中。而后“君子蘭”的稱謂尤為顯赫。其實,自己并不懂的多少花花草草,更不具弄花務草之天分。然,盡管如此,但絲毫不影響我對君子蘭的衷心愛慕、推崇敬仰。
宋魏了翁詠蘭,“玉質金相,長自守、閑庭暗室,對黃昏月冷,朦朧霧。知我者希常我貴,于人不即而人即。彼云云、謾自怨靈均,傷蘭植。屈平、子建憤世之不見知,《離騷》常以蘭自況,而子建亦謂秋蘭可喻桂樹冬榮。亂,春芳寂;絡緯叫,池英摘。惟國香耐久,素秋同德。既向靜中觀性分,偏于發處知生色。待到頭、聲臭兩無時,真聞識。”待到最后,卻是聲臭兩無時。這對于君子、處士,又何妨呢?正所謂大隱于市,小隱于野,坦蕩的君子之懷吧。
“愛不一定要擁有,擁有了不一定就是真愛”,若把蘭花移植到住所,雖天天可見,但也許就剝奪了她的自然天性,自然地魅美,因此,后來,我選了個好地方,將家里的蘭草花移植自然之中,并常常去看望她們,尤其是久違故鄉回到故里,必然先去拜訪她們,她們安然無恙,我心方安。甚至常常獨自去山中尋覓蘭花,爬山越嶺,走林串溝,大底會在巖縫、樹下、枯葉堆中發現了不少蘭花,葉子墨綠,簇簇擁擁,葉片剛勁有力,宛如利劍。再后來,了解到蘭,有春蘭、寒蘭、蝴蝶蘭、劍蘭、蓮瓣蘭、紅梅蘭、蕙蘭等等,花色也有紅、黃、青、紫、綠、粉、褐等等,越發引起我對蘭的偏愛與喜好,真的是愛于蘭香,醉于墨香,此生不忘。
啊,野生的蘭花,愿你扎根于深山,在青山、綠水、幽谷中,搖曳的生長,絢麗不衰吧!
蘭花是有魔力的。冬去春來,可春天往往姍姍遲來,相對于蘭,雖傲嚴寒,但還是希望寒冷天,盡快過去。向往春,熱愛春,期遇蘭花香。心有蘭,仿佛時時皆春天!綠色葉如青銅劍、白色瓣如羊脂玉、紅色花心如火焰,紫色花蕊如夢幻,讓人如臨仙境,癡迷流連。蘭影腦中,最香蘭花,艷于心里。亭亭玉立,迎著陽光,放彩散香。個性而不驕不躁,腳踏實地,任何環境下都能適應。早含露,抖抖身,面對陽日嫣然笑。若成熟女性,仍保留少女純真,更具讓人心動魅力,都與無形之中,美!
蘭花是具靈性的,相對于生命,似乎與人無異。“懊恨幽蘭強主張,開花不與我商量。鼻端觸著成消受,著意尋香又不香。”似乎有意弄人,其實,不然。晚賞月,觀夜景,樹影婆娑,景色宜人。味未到山澗邊,便聞蘭香來。近瞧,原來是石邊的野蘭夜開,不忍打擾。于是,放慢腳步,淺嘗輒止,靜享花香韻味,與百花香不同。獨鐘蘭香,淡淡的、不膩,嗅上便不可忘,若含在嘴里應該有微甜的感覺,心曠神怡。
蘭花開,蘭花香,花開飄香蘭更香。葉茂花盛艷,低眉含笑佼。夜明月,月方圓,蘭育香,香更濃。一枝玉蘭并蒂開,萬花遜色羞難遮。
采蓮有樂,樂而忘返。藕斷絲連,情義未斷。人心相連,幸福無極限。蘭香清純不淡,似一杯葉茶,清喉潤肺,如一杯糧酒,撥心動情。愛,淡一點,才長遠,不需要太濃,常在心間,如艷陽晴天,蔚藍一片。
蘭花,是高貴的。“綠水唯應漾白蘋,胭脂只念點朱唇。自從畫得湘蘭后,更不閑題與俗人。”刻玉玲瓏,吹蘭芬馥,觀蘭豐姿,縞衣霜袂,自愛臨風皎皎,肌膚凝雪,煙雨瓊樓絕往。空谷幽澗常駐,也當清夢瑤池。謂蘭之高貴者也。
前幾日晚,夜景美麗,便散步市內,公園里,蘭花爛漫,朦朦朧朧,月光瀉下,更清澈透明。輕風拂來,蘭影微動,真實不過。如此靜像,好一幅夜景圖,月烘托,蘭影朦朧,特具神秘美,是值得心藏的自然佳畫。
今日,再也按耐不住以蘭明志的沖動情緒,提筆喻蘭,君子蘭,君子也。空山之中,仙骨道風,蘭心蘭香是也。
春天留給我們的的總是最美好的,夏天留給我們的總是最熱烈的,秋天留給我們的總是收獲的,而冬天,帶給我們的,總是新生命的前夜。
百花怒放當然美麗,萬紫千紅不過數日,蘭花多姿多彩,她的神韻雅香、精神品格,足以讓人膜拜,三生難忘。
【唯美的心情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1.散文隨筆-心情
2.心情散文隨筆
4.抒發心情散文隨筆
5.心情小憩散文隨筆
6.季節心情散文隨筆
7.散文隨筆:好心情
8.散文隨筆:玩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