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拉貝日記》讀后感
有趣的一天又要結束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是時候用心地寫一篇日記了。如何把日記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拉貝日記》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拉貝日記》讀后感1
也許,因為了陸川電影《南京南京》的熱映,引起了我對另一部同題材小說《拉貝日記》的興趣,從網上,我讀完了它。
《拉貝日記》是當年在南京的一名德國友人親身目擊南京大屠殺所作的真實記錄。這本書的作者約翰拉貝是德國西門子公司的雇員,1937年日軍進攻南京前夕,他和十幾位外國傳教士、教授、醫生、商人等共同發起建立南京安全區,并擔任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主席。他和一些國際友人在當時極其危險艱難的戰爭環境中,四處奔走呼號,奮不顧身地抗議和盡其所能地阻止侵華日軍對中國人民瘋狂施暴。他們設立的南京安全區為大約25萬中國平民提供了暫時棲身避難的場所。在他自己的`住宅和小花園里,也擠進了600多名中國難民,受到保護。他還在他的日記和其他文字中記述了侵華日軍在南京犯下的一樁樁令人發指的暴行。他在1938年4月回到德國以后,連續舉行報告會,向德國當局呈送書面報告,繼續對日軍在南京的罪惡進行揭露。在受到德國警察蓋世太保的訊問和警告之網后,他仍然暗暗地細心整理自己的日記和有關資料,將這些歷史記錄留給后人。
這本書主要采取的是日記體這一形式,在情節上,他更多的是翔實的、樸素的記述,讀完后令人壓抑、憤怒,為那段黑色的歷史。
對于南京大屠殺,我最初的記憶是在初三那年,學校發了一本補充教材,那上面的記載。對于這段歷史,我想每一個中國人的感覺都應該是相同的。
然而,有時候,問問現在的學生,他們對這段歷史的陌生,卻又常常會令我心生感慨:不是要宣傳怎樣的去敵對日本,而是,作為一段屈辱、悲痛的歷史,我們應該銘記。
因為了《流星花園》的小優而喜歡的楊丞琳,因為了她對的抗日的無知言論而對她厭惡到了極點。在吳宗憲主持的《我猜我猜我猜猜猜》中,面對憲哥的提問“抗日戰爭打了多少年”,楊丞琳說不知道,憲哥告訴她打了8年,她居然說:“哇,才打8年啊!”。
身為一名教師,我只希望這樣的例子不要發生在我的學生的身上。
再一次,緬懷,為那些枉死的冤魂。
《拉貝日記》讀后感2
《拉貝日記》是當年在南京的一名德國友人親身目擊南京大屠殺所作的真實記錄。
1882年,約翰·拉貝在歐洲十字路口的明燈——德國漢堡誕生。拉貝先生始終堅持“把世界還給人,把人歸還自己”這一人道主義的精髓,像一彎持久不落的新月,沐浴,凈化著無數的魂魄。1937年日軍向南京進攻前夕,約翰·拉貝從北戴河趕回南京被推為南京安全區主席。12月13日,日軍攻戰南京,進行了令人發指的血腥屠殺。金陵古城陷入黑色的恐怖大海。拉貝利用自己的納粹身份,在自己的住宅收容了600多名中國以民,在他負責的不足4平方公里的安全區內,他和他領導的十多位外國人,不僅拯救了25萬中國人的生命,而且捍衛了人類的真理和尊嚴。他在他租住的小粉橋1號院子內,寫下了著名的《拉貝日記》。
這部日記所記述的,都是拉貝的親歷親見親聞,非常具體、細致和真實,無人能否認其可信度。
“在清理安全區時,我們發現有許多平民被射殺于水塘中,其中一個池塘里就有30具尸體,大多數雙手被綁,有些人的頸上還綁著石塊”,揭發了日本軍國主義的.殘暴,對他國民眾生命的無視。
“1937年12月24日:我到放尸首的地下室……一個老百姓眼珠都燒出來了……整個頭給燒焦了……日本兵把汽油倒在他頭上。”一個細節寫出了日本軍國主義對人性的踐踏,表現了拉貝先生對中國民眾的同情。
“1月3日:這些城陷后放下武器的中國兵當中,恐怕有XX人被日本人刺殺,這是非常殘忍的,而且絕對違反國際法;在攻城的時候,大約XX平民被打死。
為了紀念拉貝先生,1997年,德國柏林的墓碑運抵南京,現保存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他的墓碑上也僅只書寫下“一個好人,一個不屈的人,約翰·拉貝”。他所做的,所寫的,所成就的,幾乎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部分,但他從來沒有認為自己是個英雄。
今天,面對拉貝故居,我們仿佛仍能聽到拉貝先生朗朗的笑聲,沉重的嘆息;看到他揮舞手臂的憤怒表情,伏案奮筆疾書的側影。
《拉貝日記》讀后感3
南京大屠殺,是一個不容遺忘的歷史,是不容抹殺的記憶,《拉貝日記》讀后感。拉貝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用自己的筆觸記下了自己的所見所聞。也許他的記錄并不是很完整,但是他以一個外國人的視角記錄下了這一切,他的記錄是更加客觀的,沒有特別的民族主義。拉貝,本是洋行的員工,可以在戰爭爆發之前就離開。但是,他選擇了留下,以自己的微薄之力保護和自己一起工作的員工。他作為一個德國人,在中國的位置有點奇怪。德國做為日本的盟國,他本該幫助日本,但是他卻在保護中國的百姓。在日本進攻南京的初始,中國人在說拉貝要保護中國人,成立安全區只是一個圈套,他們不相信他。但是他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自己是留下來保護中國老百姓的.
他和一批外國人在異國他鄉做起了本不屬于自己的工作。當然,利用德國人的身份還是有些好處的',比如日本士兵對他會敬讓三分,暫時不會威脅到他的人生安全。但隨著時間愈來愈長,他所設立的安全區不再能很好的保護那些難民。他本是懷著日本人不會做出傷害百姓的事的,但很明顯,事情不是他所預料的那樣。日本人以殺人為樂,四處尋找婦女尋樂,燒毀房子取暖,這就是大日本皇軍的所做所為,讓人憤恨的所做所為。之后,拉貝漸漸喪失了對日本皇軍的希望,他知道他們是不會認真去幫助他們的。中國人,30萬中國人,竟然就這么被幾個日本兵殺死。不是他們沒有能力反抗,是他們不愿意反抗。他們想用自己的、、以獲得一線生機,但是他們都錯了。留下他們,就是對日軍的威脅。中國人是太懦弱了嗎?是幾百年的太平日子讓他們忘記了斗爭了嗎?但是紅軍長征時,不是照樣以一抵十嗎?如果當時的中國人能奮起反抗,還會有這樣的結局嗎?拉貝日記讓我們記住歷史,讓我們不因為歷史的遠去而淡忘!
《拉貝日記》讀后感4
看了《拉貝日記》之后,我心里想,難道我們中國人就不算是人嗎,就可以隨意濫殺無辜嗎?日本人抓到了我們中國人之后因為沒有地方放置所以就把他們拉到外地把他們殺掉了。日本人真的很可惡。
這部電影的主人公是一位德國人,他們建立的一個機構是專門來保護中國人的,有一次日本人的飛機在拉貝毫無防備的時候進入了他的工廠并炸毀了很多的建筑,中國人民很慌張,于是中國人民特別的想進入拉貝的工廠避難,因為工廠下有一個防空洞。他們全部在工廠的門口大聲的呼喊著,示意拉貝把他們放進去。但是拉貝身邊的朋友卻不支持拉貝這樣做,因為這將會傷害更多的中國人。可是拉貝不在意,最終把中國人放進了工廠。結果果真和拉貝的朋友預想的一樣,中國人一窩蜂的全部跑進了工廠。拉貝在不顧危險的情況下,想起了他的車廂里有一面很大的德國軍旗,正在他要去拿軍旗時,他的朋友阻止了他,因為這樣會使德國與日本發起戰爭,但是拉貝并沒有想那么多,說:現在重要的是救人。在這期間,日本的轟炸越來越強烈,于是他慌忙的跑到車廂下拿出了那面德國軍旗。在他身邊的中國人立馬把它撐開,一邊撐開一邊說快點進來!快點進來!許多中國人聽到了他的叫聲,跑到了“避難所”下,日本人看到了德國的.軍旗,慢慢的停止了轟炸并飛走了。由于日本人的性質太惡劣,經過德國人領導的商量,他們和日本簽訂了許多的條約,日本人都妥協了。而且德國人建立了一個中國保護區,不許日本人以及各國士兵入內,是專門用來保護中國人的。德國人還派專人往保護區里送食物,就這樣,拉貝被中國人稱為“中國的英雄”。但是過了不就之后日本人就違反了條約并且提出了無理的條件,德國人不同意,于是日本人就強制進入保護區并且殺害了許多束手無策的南京居民和戰士,之后拉貝來到日本皇軍的辦公室和他調解,但是日本皇軍一點都不理會他,受盡了白眼......
其實拉貝完全可以回德國,但是他不肯,冒著生命危險都要留下來保護我們中國人,這點令我很感動,不僅會令我很感動也會令我們大家很感動,因為它不僅救了我們中國人很多次還冒著生命危險來保護我們,我們一定記得你的,中國的英雄拉貝。
【《拉貝日記》讀后感】相關文章:
讀《拉貝日記》有感02-23
歐拉和貝瑞的故事作文06-04
卡奇拉日記11-23
二貝和三貝童話作文11-29
小拉姆寒假日記12-06
拾貝12-09
貝的故事作文11-10
貝的故事作文(優選)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