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以鄉愁為話題的文章
回望,鄉愁已是不等閑。夜里,招來一片云彩,灑下一縷思念。揮一揮衣袖,讓清風傳遞給故鄉。下面是小編帶來的以鄉愁為話題的文章,供你參考!
以鄉愁為話題的文章篇1
我升入初中就住校了。繁忙的學習生活,往往使我不能回家。
我思念著家門前的桑樹,思念著街上誘惑我的各種美食……每當那時,我心中就生出了一種叫做鄉愁的情愫。所以,讀書中的鄉愁,就會引發我的深深共鳴……故鄉永遠是心靈的牽絆。魯迅先生寫過一篇小說《故鄉》,“我”回到二十年未歸的故鄉,蕭條凄涼,物是人非。碧綠西瓜地里捏著叉刺猹的小英雄面目全非,他叫“我”“老爺”,他面容枯槁,形如木偶,有無法言說的苦……故鄉遠離了魯迅先生的視線,對故鄉刻骨銘心的思念和熱愛化做他荷戟獨行的動力。他拿起了匕首投槍般的筆,用看慣手術刀的目光,雕刻著故鄉的變化。
故鄉永遠是魂牽夢縈的地方。余光中的《鄉愁》,每每讀來,總是骨鯁在喉。“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盈盈一水間”,與對岸的大陸“脈脈不得語”。老先生“在這頭”,望著“在那頭”的大陸,揮之不去的思鄉情深埋于心。不知道多少次,他迎著余暉獨酌獨飲,鄉愁揮之不去,“酒入愁腸,化做相思淚”。他的詩蘊涵著對祖國情意繾倦的赤子之情。
故鄉永遠是靈魂的歸宿。一枚小小的棗核,承載著無盡的故鄉夢。蕭乾筆下久居異鄉的老華僑將故鄉的.棗核視如珍寶,她的花園是具體而微的北海公園。每到月明風清之夜,她和老伴牽著手,徜徉其中,似乎看到了故鄉之景,嗅到了故鄉泥土的芬芳。迎著微風,望著初生的新月,思緒在回旋著、回旋著……
我讀懂了“月是故鄉明”的感慨,我讀懂了“低頭思故鄉”的黯然。那些用血淚寫成的鄉愁深深地感染著我。想想,我還是慶幸的,現在的我有許多機會回故鄉。也許有一天,我會走的更遠,但鄉愁——那種承載著我們對國家、民族、故鄉的眷愛之情一定會縈繞我心。
故鄉,永遠是歷經風雨洗禮和歲月雕琢后每個游子心的歸宿。我從書中品味著鄉愁,我感受到游子們對故土的深情,那是一種滲透在骨髓中的愛。
以鄉愁為話題的文章篇2
太陽給了小草溫暖,于是小草便慢慢地充滿綠意;親人給了我溫暖,于是我快樂地成長。
──題記
5歲,關愛藏在奶奶的毛衣里。“來,試試奶奶給你新織的毛衣!” 于是我便飛也似的跑了過去。“哇,好漂亮的毛衣,我真喜歡,謝謝奶奶!”穿上新毛衣,好暖和,好暖和。我看見奶奶的眼中笑出了一朵花,正在燦爛地對我開放。我每天都穿著這件毛衣,每天都能感到幸福的滋味,感受到被寵的滋味,于是我發現,我就是在奶奶的毛衣中慢慢地長大。
8歲,關愛藏在爺爺的招手里。每到放學,跟著隊伍剛走到校門口時,我就開始急切地尋找爺爺,他在哪兒?突然我看見有人在招手,在那兒,那是爺爺!我連蹦帶跳地跑了過去,爺爺一臉慈祥地對我笑著。以后每天放學,爺爺總在人群里向我招手,使我能很快找到他,在那揮舞的手臂里,我感受到了溫暖,感受到了愛意。于是我發現,我就是在爺爺的招手中慢慢地長大。
14歲,關愛藏在爸爸的.雞湯里。“來,嘗嘗這雞湯怎么樣,好不好喝?”說著,一股濃濃的香味鉆進了我的鼻子里。“嗯,真好喝!”止不住的贊美之情流露了出來。“是嗎?那以后爸爸常熬給你喝!”爸爸樂得開心地笑著,又一頭鉆進廚房里忙碌起來。我分明從那雞湯中喝出了溫馨,喝出了關懷。于是,我發現,我就是在爸爸的雞湯中慢慢地長大。
而今天,關愛藏在媽媽的叮囑里。“要細心,不要緊張。”“要認真看清每一道題,先易后難”……一句句樸實的話語,卻道出了數不盡的關愛。媽媽送我到校門口,不再多說,但我分明感覺到身后有熱切的目光。我知道,那是媽媽的目光,充滿關切的目光,在這目光里,我感受到期待,感受到力量。于是我發現,我就是在媽媽的叮囑中慢慢地長大。
因為有了太陽光和熱的付出,小草才顯得生機盎然;因為有了親人的關心和愛護,我的心中才有了永不停息的動力。他們在我前進的人生旅途中,默默地為我加油,為我鼓勵。
我快樂,我自豪,我就這樣在親人的關愛中慢慢地長大。
以鄉愁為話題的文章篇3
這么多年,習慣了流浪,習慣了漂泊。徜徉于陌生的街頭,感受霓虹炫麗的交替,我只能在心里安靜地梳理自己一個人紛雜的情緒,浣洗對親人、對家的思念。好多次我想將思念封口,貼上郵票,寄出,期待著一份意外的驚喜。
我那遠方的故土在向我微笑,我的心開始雀躍,點點滴滴,涌動的是溫馨和熟悉。抬頭望,天空依舊,還如最初的湛藍,僅僅只是身邊人事物非。
還記得,當初悄悄地離開,踏著依戀從那塊土壤從容走出,走過千山萬水,經歷異鄉多少風雨,歲月磨礪了我許多棱角,才真切地感受到,情是故鄉親,月是故鄉明。而今多么想回頭化著你的血液收回掉在遠方的心,追求往昔的美麗。
撿起異鄉每一片孤寂的落葉,我應向誰去訴說?輕問一聲,誰會將你珍藏?紛飛的落葉啊,你究竟凝結了多少游子思鄉的情結?
春雨未酬花先至,忽聞淡香繞鼻過。春天來了,只是一個淺淺的呼吸就感受到了。城市的燈紅酒綠渲染了這一切,車水馬龍的街頭包裹了一個城市的色彩。想要踏青,需等到閑暇的時候才可去公園走走,然而,春天卻很輕易地從指尖流過,徒留心中的只是悵然。
這又讓我想到,故里的春是自然的,隨處可見。不用刻意去尋找,漫山遍野里映托的是花紅葉綠,青紅綠瓦的舍居綿延在自然中,時有花香,時有蟲鳴,身處其中,心境怡然,你從不覺孤單。
記憶被喚醒,一點點從封印中慢慢流出。我以前的家,是否還是那么溫馨?可能早已布滿了灰塵,早已爬滿青藤了吧。那溫馨的家園是否還是靜靜的觸留在原地,而我又何時才能回去?
城市的夏天,一個久旱不雨的地方,太陽幾乎天天恣意橫行。空氣和太陽一起燃燒,人流多而密集,高大的建筑幾乎讓城市密不透風。只有那山丘之上的森林、赫然聳立的山巒,組成了一道道屏障,將獨立家園圍困其間,帶來一絲涼意。
云夢之地,流水柔情。故里的夏天,一天一個樣子,清新自然。鄉村的原野是活躍的,也是美麗的。天上白云緩緩地飄著,廣闊的大地上透露著人們的辛勤。走出小鎮步入田野,一路上沒有一塊荒土,都是綠的稻,綠的樹,紅的花。偶然見些池塘,也都有粗大的荷葉與細小的樹葉浮泛在水面。靜謐的鄉村溫馨又美麗。
寂靜的夜里,躺在床上,心底默默呼喚著家,不知何時才能聞到故鄉的味道?又何時能重新回到故鄉的懷抱!淚水浸濕了心,浸濕了回憶。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城市的秋景是一種凄涼的美。秋風蕭瑟,千樹落葉,萬花凋謝。樹葉黃了,楓葉雖紅了卻沒有鄉音。人們爭先恐后的奔走在車水馬龍的街頭,只是覺得可以愉快的去忙碌了,卻忽略了一個季節的色彩斑斕。
春已過,夏已落,秋將殘。我鉆進風干的記憶中,回想故鄉的秋天,到處都洋溢豐收的氣息。泛舟于靜謐微涼的秋水之上,在清澈的湖水下面,是沉淀了千年的古麗詩句,長篙插入湖水中,秋水便與心擁抱在一起。登上山頭,向下眺望漫山遍野都是金色的果實,雖然忙碌卻不覺疲憊。它的美妙之處,不但可以用眼看,用心欣賞,還可以品嘗,用心感受。秋風,清涼如水,帶著一絲寒意染黃了我的世界。走在鄉間小路上,層林盡染,一片金黃。陽光下,走在這密林之中,確有一番別樣味道。
這一首首哀怨的思鄉情曲,深深灼痛了我的心。一顆紅豆,帶來濃情似酒,愁腸怎生禁受?于是我將心寄托給皚皚白雪。
冬天來了,寒流也來了,鵝毛般的大雪漫天飛舞,整個世界穿上了白色的外衣。我不太喜歡城市這樣的感覺,街上行人寥寥。還要穿著厚重的衣服,搓著僵硬的雙手,邁著步子舉步艱難地去等待末班車…想去感受歡樂卻顯得沒有人群。
故里的冬日,雖然嚴寒卻透著溫暖。雖是冬天,濃重的.白雪蓋住了草叢、田垛、菜蔬、田間、原野。然而這絲絲縷縷東升的光亮驅散了霜霧凝朦的早晨,尤如穴居久了的生靈凝聚的血液重又活躍起來了。窗外的一群孩子一起在溜冰、打雪仗、堆雪人。享受著嘻鬧的場景,不覺憂愁。回想那時候我們也是這樣的快樂天真,只是長大后多了份責任與疏遠。
陌生的城市對于初來乍到的我們是一種沉重的負擔,陌生的人,陌生的環境,就連生活方式也要以嶄新作為開端。燈火闌珊的街道,各具特色的當地小吃,沒有一樣能夠撫慰我背井離鄉的心。偶然間,沉重的思緒被一股熟悉的的香味打斷。原來是家鄉的小吃,仿佛又回到了熟悉的小巷,那熱鬧的吆喝聲,還有熟悉的人群。多么渴望,再能回到夢里的故鄉。
回望,鄉愁已是不等閑。夜里,招來一片云彩,灑下一縷思念。揮一揮衣袖,讓清風傳遞給故鄉。雖然相隔天涯,我的心依舊刻在故土。
【以鄉愁為話題的文章】相關文章:
團聚的文章-以團聚為話題文章11-27
抒情鄉愁散文-描寫鄉愁的文章04-01
以力量為話題的文章04-02
以勇氣為話題的文章04-01
以享受為話題的文章04-02
以童心為話題的文章04-02
以選擇為話題的文章04-01
關于自己為話題的文章04-02
自信為話題的勵志文章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