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阮泊人書信錄之一」中國新聞學院進修二部龔郁同志給阮泊人同志的復函
【阮泊人書信錄之一】中國新聞學院進修二部龔 郁同志給阮泊人同志的復函
作者:阮泊人
|
阮志酬:
近好!
你八月卅日的來信幾經展轉,至今收悉。得知你已邁步走上工作崗位,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甚為欣慰,順祝你:工作出色,前途璀燦,人生壯麗。 ( )
我已於八月廿九日乘車開始西南行,九月一日抵達美麗的山城----重慶,跨進了中國新聞學院的大門。在這里,我將和來自全國各族的同學們一起渡二年緊張艱苦而又豐富多彩、五彩紛呈的學習生活。
你工作之余,還擠時間寫新聞報道,精神可嘉,難能可貴。魯迅曾言:“世上本沒路,人踩得多了便成為其路。”新聞也不例外,你勤看、勤問、勤跑、勤寫了,也便自然會荊刺叢莽中闖出你的新聞之路。
新聞理論海闊天空,包羅萬象,并非三言兩語、一朝半夕能說得清、道得明的。故我不多贅言,只望你能找一些有關書籍學學,然后多寫多練多投{投稿}。不要怕失敗,失敗并非總是壞事。雖不能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但可說“失敗是成功之前奏”。
編輯者,乃“為人做嫁裳”也。故以前對你的“妄加指教”乃身為編輯的天職,你大不必多說“感謝”之類話語。我們雖還屬“萍水之交”,但你今后若有所需,定當盡力而為!
繚草幾字,不成敬意,貽笑了。
祝教安,秋順!
龔 郁
即字于中國新聞學院
87.10.27年
|
{注:此信是筆者在廣西陸川縣師范讀中師函授其間,所發表了部分陸川人民廣播電臺新聞稿件。因我的陸川師范民辦教師職前培訓三班同學龔文靜 {男},約本人曾到過陸川廣播站拜望龔 郁編輯。當時,我們曾就新聞創作的問題作過面談。后聽龔文靜同學說他去了四川進修學習,因不知道他的重慶學習通訊地址,我寄信到龔郁同志的家鄉出生地址----馬坡雄英村轉他收的。“幾經轉展”后,他在重慶中國新聞學院進修二部復函給我,深受感動!至今2016年08月27日的秋天季節,讀到此信,倍感親切與珍貴!因為,他現在當上了玉林市委的要職官員。世事滄桑,人間在變!至此,我回想起年輕的我,是多么的癮寫新聞稿件!當時,陸川廣播站的稿酬很低!一篇新聞稿就五角錢到一元,或二元。但是,我一稿三投:玉林市人民廣播電臺、陸川縣人民廣播電臺、米場鄉人民廣播電臺都投稿。“一稿三播”,不是為了錢{稿費},只是博爽和練筆。但是,花費的郵票、信封、信紙和稿紙,就不計其數了!現今的我,已經成為了專職撰稿創作員了,看來上蒼夠意思!30年前的這封信,為我激起了千層浪!讓這浪繼續流吧!}
|
【作者阮泊人2016年08月27日12點15分周六,創作於東莞市。】
|
{本文作者阮泊人,廣西詩詞學會會員、廣西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
|
【「阮泊人書信錄之一」中國新聞學院進修二部龔郁同志給阮泊人同志的復】相關文章:
「阮泊人詩歌」中國農民之歌05-11
「阮泊人詩歌」感念上蒼05-11
「阮泊人詩歌」看九井網友同志的“遺囑”,問我的遺囑是什么?05-11
「阮泊人詩歌」對話彩票姑娘05-11
「阮泊人隨筆」愛情的滋味與彷徨05-12
「阮泊人詩歌」讀書○教書○著書05-12
「阮泊人詩歌」米場,可愛的家鄉!05-12
「阮泊人詩歌」對話前半生05-11
最后一次警告阮泊人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