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普文章
科普文章以知識喻人,知識性是它的主要特點。科普文章采用的主要表達方式是說明。對此陽光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初中科普文章的相關范文,以供參閱。
初中科普文章篇(1)
暑假的一天,我到青少年活動中心參觀光學科普展。
一到那里,我就被眼前的展品吸引住了。那里的展品分為五類,有:生命科學、電學、力學、光學和數學。一共有30種展品,我最感興趣的是光學類的.“光學轉盤”了。
我心里想:光學轉盤?怎么個光學法呢?我抬頭一看,啊,原來有說明呀,害得我一頭霧水。我仔細看了一下轉盤,轉盤里有3種顏色,黃色、藍色和紅色,就像一個萬花筒。我按照說明去做,按下了第一個轉盤的啟動按鈕,接著那個轉盤就轉起來了。轉著轉著,本來是由藍色、黃色和紅色組成的轉盤就慢慢變成棕色了。我想:這可真好玩,但為什么三種顏色會變成一種顏色呢?我又按了旁邊的一個按鈕,本來由青、黃兩種顏色組成的轉盤,轉眼間就變成翠綠色了。我終于明白了光學轉盤的原理:原來圖像已經消失了,但圖像在大腦中并沒有消失,這種現象叫做“視覺暫留”。
再往前走,我見到了三面鏡子,有一面是普通的鏡子,另外兩面稍微有點不同,一面鏡子里面有一個小貓玩具,另一面鏡子里面有一個小豬玩具。我心里十分納悶:科普展上要三面鏡子有什么用呀?正納悶著,我突然眼前一亮,在鏡子的旁邊有一個按鈕,我因為抵擋不住好奇心的誘惑,就用手按了下去。沒想到,竟然出現了一條彩燈長廊,就像一條長長的公路,旁邊有五顏六色的彩燈一樣。如果關掉按鈕,彩燈長廊就消失了。我感到十分奇怪:為什么鏡子里面會出現一條彩燈長廊呢?又為什么鏡子里面的景象會那么長?原來鏡子能夠在它們反射面之間把光線來回反射時,就會產生一個比這個影像更遠的影像。
參觀完了光學科普展,我這才知道,世界上還有那么多的知識等著我們去探索,還有那么多東西等著我們去挖掘。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發明出更多有意義的東西!
初中科普文章篇(2)
如果你乘輪船,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每當輪船要靠岸的時候,總是要把船頭頂著水流慢慢地向碼頭斜渡,然后平穩地靠岸。江水越急,這種現象越明顯。在長江及其他河里順流而下的船只,當它們到岸時卻不立刻靠岸,而要繞一個大圈子,將船逆著水流行駛以后,才慢慢靠岸。
這是因為船逆水靠岸,可以利用水流對船身的阻力而起到一部分“剎車”的作用,小朋友,你以后乘輪船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一下這個有趣的'現象!
我們在水邊靜靜地注視著水面,就會發現:在沒有風的時候,水面幾乎平穩如鏡;但在有風雨時,水面就會波浪迭起。
很明顯,起浪的原因是風在作怪。浪實際上是由于能量從一個地方向另一個地方運動而形成的。風就是這樣的能量。當風向水施放能量時,水面就會起波浪。
當人們看到波浪起浮時,會以為水在向前滾動。但是,如果你把木塊扔在波浪上時,便會發現這木塊并不隨波浪向前滾,而是隨著波浪一會兒升到浪尖上,一會兒又跌入浪谷里。如果木塊向前移動,那也是風的作用或是水在流動。
飛機要迎風起飛,看來很奇怪,因為頂著風沖會降低飛機與地面的相對速度。
你有一點可能不清楚,實際上,飛機從地面起飛時,重要的不是飛機與地面的相對速度,而是與空氣的相對速度。假定飛機速度達到150公里/小時,迎面風的速度為30公里/小時,則飛機與空氣的相對速度為150+30=180公里/小時。如果順風飛行,飛機與地面的相對地速度就會快一些,假定為165公里/小時,可是,這樣一來,飛機與空氣的相對速度則只有165-30=135公里/小時了。
你現在知道了吧,飛機通常要迎風起飛。
初中科普文章篇(3)
環保是持之以恒的呼吁,環保是深入人心的詞語。
今天,我們的環保變得如此觸目驚心: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淡水危機,森林銳減,臭氧空洞,垃圾泛濫,白色污染,沙塵風暴,物種滅絕,厄爾尼諾現象,全球氣候變暖等等。這都是由于人類的人為破壞現象造成的,所以大自然警鐘長鳴,發出緊急信號,有識之士奔走呼告,新聞媒體公開披露。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請珍惜我們的家園。”
其實,古代中國的山水是很美的,向來為風流的文人騷客青睞。“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等等。在工業化以前,在現代文明到以前,在人們的欲膨脹以前,一切都是那樣和諧。直到森林被毀做成筷子然后被扔掉;直到河水被污染漂起了魚的尸體;直到空氣中彌漫著嗆人的氣息等。大好山河在人們覺醒之前就遭到了重創。
然而在人們覺醒之后,山水的命運隨著旅游的興起而陷入未知。環保意識的不徹底普及點燃了人們向往自然的高度熱情,著熱情又被黃金周所激勵。伴隨著各地媒體對旅游收入節節攀升的報道,各地的山水質量卻在節節下降。之前是青青的草地,綠綠的樹,然后被五顏六色的人群所擁堵,再后便成了五顏六色的草地,樹上零星的點綴些彩花——遍地的垃圾和一樹的塑料袋。直到有媒體報道某某外國人在某某名山撿了多少公斤垃圾;又有媒體說一群外國人組建了一支垃圾隊上山等。
垃圾還是可以清理的',因為在山的表面。可人類對水的迫害深入骨髓。淮河被污染了幾十年,治理了幾十年,而現在有條魚出現都成了件新鮮事。而奔騰的長江卻被水葫蘆征服,以至上海市政派專人打撈,卻也治標不治本。而更聳人聽聞的是:人們最近在太平洋中間發現了一座垃圾島,洋流將海洋上積聚的垃圾匯到一起向人類示威等。
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應該是并駕齊驅的。沒有經濟的發展,環境保護就無法實施;而只顧經濟發展,不注意環保,對人類來說是一種無疑的自殺行為。
【初中科普文章】相關文章:
初中生科普文章閱讀04-04
初中環境保護科普文章04-04
初二物理科普文章04-03
初三物理科普文章04-03
初二物理科普性文章04-03
初中寫景的文章04-04
初中家教文章04-04
初中勵志文章04-01
初中寫雨的文章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