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銷售勵志簡短文章
相信很多做銷售行業的朋友都會時常找一些銷售勵志的文章來看看,那么有關銷售勵志簡短文章的有哪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銷售勵志簡短文章,一起來看看吧!
銷售勵志簡短文章篇一
很多時候,銷售人員不出業績核心的原因是,我們在公司層面沒有對整個銷售流程做過系統的梳理,做過專業的設計。以下這些方向,你思考過嗎?
1、成交主張。你到底賣的是什么產品?到底是一什么樣的價格賣這個產品?可否把我的產品包裝成一個全新的概念?
2、描繪愿景。我們的產品到底能夠幫助客戶實現一個什么樣的夢想?你是否能夠清晰明了地把它傳遞給客戶?
3、獨特賣點。我們和別人有什么不一樣?想更好很難。想不一樣很容易。那么你的產品到底可以設計出哪些獨特的賣點?你如何區隔自己的競爭對手?
4、零風險承諾。我們的客戶為什么不買單。他擔心什么?我們可以通過什么樣的方式幫助客戶承擔這些風險?讓他毫不猶豫下定決心?
5、贈品。人們不會買便宜的產品,只會買占便宜的產品!如何通過超有吸引力的贈品讓客戶有物超所值的感覺?設計什么的成品,不給那客戶成交,還能長期鎖定客戶?
6、價值塑造。貴或者不貴都是需要有參照物的,而客戶的參考標準完全可以由你來決定。如何讓客戶感覺你的產品價值遠遠超出你的產品價格?有哪些可以塑造產品價值的方法?
7、付款條件和送貨方式。如何踢好臨門一腳讓客戶迅速下決定?
8、稀缺性和緊迫感。客戶為什么要現在買?你要給它找到一個合適的理由。
9、解釋原因。你為什么要降價?為什么要給客戶贈品?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所以一定要給客戶做出一個合理的解釋,讓他認為自己確確實實占到了便宜。
以上九個方面,就是成交動力學研究的核心內容。公司的銷售流程你是否進行過梳理?如果公司層面沒有做,你覺得員工有能力全部做好嗎?那么你就應該知道,業績不好是什么原因了。
銷售勵志簡短文章篇二
在工業時代,商家以經營實物為主。
商家通過售賣有形的產品獲得利潤。
這被看作理所當然。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在這個過程中商家獲得該有的利潤。
但這個交換的格局在互聯網時代被改變。
在互聯網時代,在移動互聯時代,實物是手段,用戶才是資產。
“大型零售商的未來,是從商品為中心到用戶為中心,用戶成為零售商最重要的資產和變現的基礎。”
正如您所了解的,國美、蘇寧這樣的電器銷售巨頭,70%的利潤來自地產。
而京東的劉強東則說,“未來70%的利潤來自于服務,商品本身將不再成為盈利的手段,而成為一個攏聚人氣的過程。”
什么?
商品本身將不再成為盈利的手段?
京東商城、國美、蘇寧的盈利居然不是源自賣出商品?
是的,這就是移動互聯時代的玩法。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如果在您的觀念里,仍然抱持著通過售賣具體的商品來實現盈利,這是您企業唯一的盈利方式的話,那么您經營企業的觀念顯然仍停留在工業時代,因為這是工業時代的游戲規則。
在今天的移動互聯時代,通過售賣商品獲得高利潤將會變得越來越難實現。
商品的價格也將逐漸回歸到低毛利狀態。
那企業怎么賺錢呢?
未來的商業市場,得用戶者得天下。
還是拿小米公司做例子吧。
小米把手機當成入口,用手機把人氣吸引過來之后,小米網站上什么都賣,它已經成為中國第三大電子商務網站。2013年它賣掉440萬副耳機、199萬個充電器、21萬件衣服、53萬個米兔……
這些數據對您有啟發嗎?
這便是運用互聯網思維經營企業的做法。
是的,在移動互聯時代,產品僅僅只是入口,社群才是真正的商業模式。
銷售勵志簡短文章篇三
我們很多人,從小養成了一個不太好的習慣,就是和自己的兄弟比,和自己的同學比,和自己的老鄉比。
上學時比學習成績,感覺自己比同桌考的好,就很有成就感。和老鄉比,覺得自己還混的不錯,就感覺自己活的有滋味。所以,眼光總是盯著眼前。
到了工作,加入團隊,還是這個思維。感覺自己比同事強一點,就自我感覺良好。譬如,參加培訓考試,不是考慮考試是為了增強自己的能力,以便在面對用戶時能夠應對自如。而是感覺自己比同事考的好點,就萬事大吉了。
更糊涂的是,不是努力向考的好的學習,然后自己努力勤奮,反而對于考的好點的同事,有意無意地障礙。反而成了互相比考不好,比不努力。以此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和為自己的懶惰找借口。
如果有這種情況和想法,那么,比那種勤奮但不太明確目標的更不如。
這些都是知見上的錯誤,和心力軟弱的表現。難道大家到一起,就是為了天天互相撫摸傷口,而不是去創造美好未來?
特別是銷售部。銷售部向來是一個團隊的龍頭。銷售部的職責就是面對客戶去戰斗。因而,必須有戰斗的心態。也就是相互配合戰斗的斗志。而不是關在門里的互相比差,比丑。都考不好,都一起丑而已。這種比丑的心理,在其他崗位同樣存在。難道,二丑比大丑美?
一 個人,真要想對得起家庭,對得起他人,首先要學會對得起自己!
對得起自己,就是要做真實的自我,而不是虛假的自我。虛假的自我的一個表現,就是忘失目標,忘失自己的遠景,忘失自己對未來的追求。而過于關注他人對自己的想法,乃至眼神。
須知,自己和同事,乃至他人融洽相處,是為了實現共同的目標,而不是為了融洽而融洽。一旦共同的目標不存在,融洽就失去共同的意義。共同都不存在了,融洽與否在哪個皮上粘?
此外,為融洽而融洽,是在家庭里,而不是在工作崗位。家里可以那樣,也應該那樣。但是,不要把對家庭的處理,直接照搬到工作中來。
有些人,這個基本的道理就是沒有搞清楚。所以,在工作中,不是緊盯目標,而是把很多精力放在關注關系,以及他人的眼神表情上。并且以自己似乎能所謂能融洽,而內心沾沾自喜。有得甚至將此作為一個隱形資源,還有意無意影響他人。
曾經很多年前,就有一個做技術的女孩子。在工作中,不是以能力和目標為原則,而是以展現自我魅力為出發點。很多人也看不到這一點,還很羨慕。一些人趨之若鶩。最終影響團隊凝聚力。
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們并不否認個人性格魅力。但是,這些都要服從團隊目標。有此特長的,也要自覺將此用于團隊和個體的更好更高遠景目標,而非是自我面子的找感覺的錯誤認識。
須知,此種思想只能制約自己的發展。給自己帶來的只能是消極向下,而非是積極向上。無論是從哪個崗位,首先要明確自己的職責,以及團隊的目標。然后,在此基礎上,實現個人發展。
這些都是辦公室文化的惡習!希望大家切戒改進!
【銷售勵志簡短文章】相關文章:
銷售文章勵志文章11-26
銷售勵志文章04-03
銷售勵志文章精選04-03
女性勵志文章簡短04-03
經典勵志簡短文章04-03
簡短勵志文章閱讀04-06
銷售勵志文章分享04-07
銷售工作勵志文章12-06
關于銷售勵志的文章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