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情商教育該如何進行?
為您整理了“小學生情商教育該如何進行?”,方便廣大網友查閱!更多嬰幼兒相關信息請訪問嬰幼兒網。專家介紹,小學階段是孩子情商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孩子一生90%-95%的性格、理想和生活方式都在此間形成,這一時期也是孩子情商塑造的重要階段。那么在小學階段,情商教育應該如何進行呢?
幫助孩子學會
情緒的自我調控
小學階段的學生情緒和感情處于一個活躍又不夠穩定時期,學生不善于自我控制調節情緒,容易受環境的影響往往沉浸在某種極端的情緒之下無法自拔。為一點小事而傷心或大發脾氣,導致學習沒興趣,精力不集中等。這樣的結果帶來學生學習上的下降,對學生的心理會產生很大的負面的影響。家長要對孩子進行科學引導:
首先,要幫助孩子認清不良情緒產生的'根源和危害,幫助孩子分析找出影響到自己的情緒的原因,讓孩子認識自己產生不良情緒時的一些身體表現,如:悲傷時痛哭流淚,痛恨時咬牙切齒。
其次,分析解決的辦法。解決辦法主要分為現實手段和心理疏導。如孩子是因為與同學發生誤會而引起的悲傷時,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化解跟同學的誤會,以化解不良情緒;有的則要通過心理疏導。如有的孩子因家境不好產生自卑心理,可以幫助孩子轉移注意,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如聽音樂、打球等,使情緒得以緩解,并加強同別人的交流、溝通等。
進行挫折教育
增強心理承受能力
現在的小學生,心理承受能力特別脆弱,進行一些必要的挫折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心理研究表明,承受挫折能力和其它心理品質一樣,可以通過學習和鍛煉而獲得提高。在日常教育中,家長要教育孩子要有意識地容忍和接受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挫折,以積極的態度去對待挫折。讓孩子參加一些難度較大的活動,如爬山、義務勞動、長跑等,磨煉孩子的意志,培養他們戰勝困難的能力。
進行樂觀教育
學會給自己營造良好的心境
樂觀是一個人成功的重要因素。樂觀的人多數是自愛、自信的,自我控制能力強,且性格外向易與他人交往。因此家長可以通過目標激勵,增強孩子的自信心;通過合作學習,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引導孩子多方位思考問題,以輕松的心情對待環境壓力,以微笑對待生活等有效措施培養孩子的樂觀主義精神,使他們正確地認識生活的意義,自信積極,樂觀向上。
在生活和學習中
加強孩子的情商體驗
小學生情商的培養主要是從生活中得來的。由于生活條件生活環境的變化,小學生在情感內容、穩定性和自我調節方面都會有進一步的發展。家長要多讓孩子體驗團隊生活,指導他們與其他的孩子相互交流,相互幫助協作。引導孩子在團體合作中磨練意志。在團隊生活中,孩子可以產生各種各樣的情感體驗,如社會情感、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等,促使孩子的情商得到健康持續發展。
【小學生情商教育該如何進行?】相關文章:
8.我該如何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