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學特色專業
昆明理工大學冶金工程、建筑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礦物加工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水利水電工程、環境工程等專業可以說是昆明理工大學最好最有特色的專業了,這些專業為同類型高校相關專業和本校的專業建設與改革起到示范帶動作用。
昆明理工大學是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稱小211工程)高校;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簡稱“卓越計劃”)高校;“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入選高校;首批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的六所高校(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昆明理工大學)之一。根據2015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呈貢、蓮華、新迎三個校區,總占地面積4300余畝,辦學總資產原值66億元,建筑面積134萬平米;主校區呈貢校區,位于昆明呈貢大學城,占地面積3200畝,有教職工3895人,全日制在校本科學生29728人。
昆明理工大學的特色專業:
昆明大學的專業介紹:
冶金與能源工程學院
冶金工程專業
(國家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 省級重點建設專業)
(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
冶金工程專業是昆明理工大學辦學實力最強、辦學水平最高、辦學特色最突出的專業之一。歷經近90年的發展,冶金工程專業在國內外冶金界有較高聲譽,已成為我國高層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的重要基地之一。
培養目標:按照“重基礎、寬口徑、復合型、高素質”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人格健全、個性突出、基礎寬厚、視野開闊、發展潛力大、創新意識強、綜合素質優秀,了解現代冶金和材料學科發展,適應我國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發展要求,善于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管理技術的工程技術型或科學技術型高級專門人才。
業務范圍:本專業畢業生可以獲得的知識和能力有:掌握本專業所必需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及黑色和有色金屬冶金過程的基礎理論和生產工藝知識;具有黑色和有色金屬冶金生產組織、技術經濟、企業管理、環境保護的基礎知識和工業設計的初步能力;具有分析解決本專業生產中的實際問題以及進行科學研究,開發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初步能力;了解本專業和相關學科的科技發展動態。
就業領域:各類冶金企業的工程技術、科研、設計、生產管理、技術經濟管理崗位,科研設計院所、高等學校的相關專業領域,以及材料、化工、環保、機械、軍工等行業所屬的相近專業性質崗位。
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
(省級重點建設專業 云南省特色專業)
本專業從二年級上學期開始分熱能動力方向和水電動力方向兩個專業方向進行培養。
本專業擁有1個工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4個工學二級學科碩士學位點,1個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領域,1個自主設置工學二級學科博士點;一個校級本科教學團隊;有冶金節能減排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工業節能與能源新技術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能源效率中心等科研機構作為專業發展的學科支撐。
本專業培養能源轉換與利用和熱力環境保護領域具有扎實理論基礎,較強的實踐、適應和創新能力,較高的道德素質和文化素質的高級人才。
本專業畢業生能在電力、冶金、化工、水利水電、建筑材料及設備、制冷空調、環境保護、汽車、醫藥、信息技術等部門從事能源動力工程及自動化和相關方面的研究、教學、開發、策劃、管理和營銷等工作。
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
(省級重點建設專業 云南省特色專業)
本專業從二年級上學期開始分熱能動力方向和水電動力方向兩個專業方向進行培養。
本專業擁有1個工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4個工學二級學科碩士學位點,1個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領域,1個自主設置工學二級學科博士點;一個校級本科教學團隊;有冶金節能減排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工業節能與能源新技術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能源效率中心等科研機構作為專業發展的學科支撐。
本專業培養能源轉換與利用和熱力環境保護領域具有扎實理論基礎,較強的實踐、適應和創新能力,較高的道德素質和文化素質的高級人才。
本專業畢業生能在電力、冶金、化工、水利水電、建筑材料及設備、制冷空調、環境保護、汽車、醫藥、信息技術等部門從事能源動力工程及自動化和相關方面的研究、教學、開發、策劃、管理和營銷等工作。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
昆明理工大學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是依托學院冶金節能減排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高等學校工業節能與能源新技術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能源效率中心、云南省生物柴油制備與檢測技術研發中心、云南省硅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硅材料國際合作研究室,于2013年經教育部批準而設立的本科專業。本專業擁有1個自主設置工學二級學科博士點,1個工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4個工學二級學科碩士學位點,1個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領域和一個校級本科教學團隊。
本專業培養具備熱學、力學、機械、能源科學、系統工程等寬厚理論基礎,掌握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與地熱能等新能源專業知識,能從事清潔能源生產、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能源環境保護、新能源開發、工程設計、優化運行與生產管理,具有較強的綜合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跨學科復合型高級人才。畢業生能在能源、建筑、交通、材料、電子、環保等行業從事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產品研發與生產、工程設計與施工,以及教學、科研和管理等工作。
國土資源工程學院
資源勘查工程專業
(省級重點建設專業 云南省特色專業)
本專業培養掌握地質學基本理論和方法,實踐動手能力強,懂經濟、會管理,富有開拓創新精神,能從事礦產資源勘查、評價與開發,并具有資源經濟、經營管理能力和優秀綜合素質的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業務范圍:本專業以礦產資源勘查與開發、資源環境評價與資源優化配置為主要業務范圍。學生畢業時可獲得以下知識和技能:奠定地球科學理論基礎,掌握地質科學的基本理論、工作方法和技能;熟練掌握外語、信息處理和計算機應用技能;掌握現代遙感技術、計算機圖像技術、現代地球物理探測技術、現代地球化學找礦技術和現代分析測試技術;有從事基礎地質調查、金屬與非金屬礦產資源勘查和開發研究的能力;熟悉有關規范、法規和政策,具有礦產資源經濟評價、合理開發利用、保護與管理能力。
就業領域:各類礦業企業、科研設計院所、高校、冶金、建材、能源等相關領域。
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
本專業培養知識結構合理、基礎牢、實踐和動手能力強、專業面寬、素質高、富有開拓創新精神,能從事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工程勘查、地質環境評價與防治、地質工程設計、巖土工程設計、施工與監理等復合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業務范圍:以基礎工程勘查、水文工程地質勘查、地質環境與自然旅游資源調查、評價和保護為主要業務范圍。學生畢業時可獲得以下知識和技能:奠定地球科學理論基礎,掌握水工環勘查技術的`基本理論、工作方法和技能;熟練掌握外語、計算機應用技能;掌握地質勘查技術、現代地球探測技術和現代分析測試技術;具有地質勘查和研究的綜合能力以及設計、施工和管理能力;熟悉勘查技術與工程的有關規范、法規和政策,有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環境的能力。
就業領域:各類礦業企業、科研設計院所、高校的相關學術領域;交通、水利、電力、建筑、環保等行業。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備自然地理和資源環境及相關學科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實踐和動手能力強,知識、能力及綜合素質協調發展,能從事自然資源,尤其是礦產資源、旅游地質資源的評價、開發及利用,地質環境的評價、整治以及資源信息系統建設的復合型管理與科研人才。
學生畢業時可獲得以下知識和技能:掌握地球科學、環境科學與管理科學的基礎理論與專業知識;熟練掌握外語、信息處理和計算機應用技能;掌握遙感圖像解譯與地理信息系統應用與開發技能;掌握礦產資源、旅游資源、水土資源等的資源評價、開發、規劃設計、保護與管理;掌握地質環境的評價、整治手段和方法;熟悉有關規范、法規和政策,有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環境的能力。
就業領域:各類礦業企業、科研設計院所、高校的相關學術領域;城建、水利、電力、能源、交通、海洋、環保等行業。
測繪工程專業
本專業是中澳2+2雙向培養試點專業,入選2+2雙向培養的學生畢業時可同時獲得昆明理工大學和澳大利亞紐卡索大學的學士學位。
【昆明理工大學特色專業】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