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美德的名言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出處】《論語·為政》。
【大意】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明智的態度。
【提示】古人要求做人誠實,表現在學習方面,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而且,這種誠實更是智慧,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本身就是一種進步。如果以不知為知,不僅不誠實,而且會影響自己的進步。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出處】《論語·憲問》。
【大意】君子以說得多、做得少為恥辱。
【提示】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使自己的言行一致,如果只是夸夸其談,而在行動上一事無成,那就會被別人視為“言論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
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
【出處】《墨子·修身》。
【大意】讀書人雖然有學問,但是親身實踐才是根本。
【提示】在先秦的諸子百家中,墨子是最講究實際行動的。他和他的弟子,都在實踐中推行墨家的施政思想。自古以來也有許多思想家、學問家在知與行的問題上作了有益的探索。李時珍走遍了南方許多省,收集民間藥方,逐一加以驗證,寫成了不朽的藥學名著《本草綱目》。僅僅靠書本知識而缺乏實踐的人,是很難成為大學問家的。
【傳統美德的名言】相關文章:
中華傳統美德的名言警句170句04-03
中華傳統美德的名人名言警句05-11
關于傳統美德的作文04-18
關于傳統美德的作文12-29
傳統美德的名人故事大全05-10
中華傳統美德的格言大全05-11
傳統美德格言大全05-12
傳統美德簡短小故事03-07
中華傳統美德格言大全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