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古代喻志名言大全
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大也;不臨深谷,不知地之厚也。——荀況——林則徐(清代政治家)
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鄭板橋(清代書畫家、文學家)引自《鄭板橋集》
3、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南宋女詩人)引自《烏江》 人類的生活,必須時時刻刻拿最大的努力,向最高的理想擴張傳衍,流傳無窮,把那陳舊的組織,腐滯的機能一一地掃蕩清,別開一種新局面。——李大釗(現代革命家、學者) 引自《李大釗選集》
4、巨大的建筑,總是由一木一石疊起來的,我們何妨做這一木一石呢?我時常做些零碎事,就是為此。——魯迅(現代文學家、思想家) 引自《魯迅全集》第10卷
5、頭可斷,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滅。志士頭顱為黨落,好漢身軀為群裂。——周文雍(革命烈士)轉引自《革命烈士詩抄》
6、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因為我們信仰的主義,乃是宇宙的真理!
7、我能舍棄一切,但是不能舍棄黨,舍棄階級,舍棄革命事業。我有一天生命,我就應當為它們工作一天。
8、不能因為你們今天絞死了我,就絞死了偉大的共產主義!我們已經培養了很多同志,如同紅花的種子,撒遍各地!我們深信,共產主義在全世界,在中國必然要得到光榮的勝利!——李大釗 轉引自《青年文摘》1983年第一期
9、人,只要有一種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艱苦都能忍受,什么環境也都能適應。——丁玲(現代作家)轉引自1981年7月16日《文學報》 一個精神生活很充實的人,一定是一個很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個很高尚的人,一定是一個只做物質的主人而不做物質的奴隸的人。——陶鑄(現代革命家、政治家)引自《理想·情操·精神生活》
10、如果把人生比之為杠桿,信念則好像是它的“支點”,具備這個恰當的支點,才可能成為一個強有力的人。 ——(現代革命家、政治家)引自《寄語青年朋友》
11、革命理想,不是可有可無的點綴品,而是一個人生命的動力,有了理想,就等于有了靈魂。——吳運鐸(現代作家)引自《植根于現實的理想閃閃發亮》 如果需要為共產主義的理想而犧牲,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也可以做到——臉不變色,心不跳。——歐陽海(解放軍英雄、革命烈士)
12、人生在世,事業為重。一息尚存,絕不松勁。東風得勢,時代更新。趁此時機,奮勇前進。——吳玉章(現代教育家、革命家)經典文章
13、春蠶到死絲方盡,人生期頤亦不休。 一息尚存須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疇。——吳玉章(現代教育家、革命家)
14、我們是世界上最大的理想主義者!我們是世界上最大的行動主義者!我們是世界上最大的理想與行動的綜合者。——陳毅(現代革命家、軍事家)引自《贈郭沫若同志》 假如不幸的話,云兒送給你了,盼教以踏著父母之足跡以建設新中國之志,為共產主義奮斗到底。——江姐(革命烈士)
15、要想在事業上真正干出點名堂來,首要的是有一顆強烈的事業心,以及在這種事業心支配下產生的超人鉆勁和出奇的迷勁。——(國家女排教練)
16、個人的興趣應該服從和服務于革命事業和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離開事業來孤立地強調個人的興趣,就缺乏正確的目的。就不容易得到多方面的鼓勵,就不容易激發持久堅韌的信心,最終也就不會有突出成就的。——郭沫若(現代革命家,作家,史學家)
17、熱情,像熊熊的火焰,是一切的原動力,有了偉大的熱情,才有偉大的行動,可是,要是缺乏革命的理智,就會迷失方向,變成盲目的行動。要是把熱情和理智結合起來,就會無往而不勝。——王若飛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孔丘(春秋時代思想家,教育家)引自《禮記。學記》
18、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劉向(西漢經學家,文學家)引自〈說苑〉
19、多見者博,多聞者智,拒諫者塞,專己者孤。——桓寬 引自《鹽鐵論。制議》
20、人若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不成。——張載(北宋哲學家)引自《經學理窟。義理篇》
21、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曹雪芹(清代文學家)引自《紅樓夢》第5回
22、好問,是好的。……如果自己不想,只隨口問,即能得到正確答復,也未必受到大益。所以學問二字,“問”放在“學”的下面。 ——謝覺哉(現代革命家)引自《不惑集》——陶鑄 引自《理想。情操。精神生活》
23、惜時、專心、苦讀是做學問的一個好方法。——蔡尚思(現代史學家)轉引自《青年文摘》1983年第11期
24、學習要抓住基本知識:即不好高騖遠,而忽略基本的東西。喜馬拉雅山是世界著名的高山,因為它是建立在喜馬拉雅山之上, 盤基廣大高原之上的一個高峰;假如把喜馬拉雅山建立在河海平原上,八千公尺的高峰是難以存在的,猶如無源之水易于枯竭的。——徐特立(現代教育家、革命家)引自《徐特立教育文集》
25、學習外語并不難,學習外語就像交朋友一樣,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見面,朋友之間就親密無間了。——高士其 轉引自1980年12月31日《解放軍報》
26、學習和鉆研,要注意兩個不連良,一個是“營養不良”,沒有一定的文史基礎,沒有科學理論上的準備,沒有第一手資料的收集,搞出來的東西,不是面黃肌瘦,就是畸形發展;二是“消化不良”,對于書本知識,無論古人今人或某個權威的學說,要深入鉆研,過細咀嚼,獨立思考,切忌囫圇吞棗,人云亦云,隨波逐流,粗枝大葉,淺嘗輒止。——馬寅初(現代學者、教育家)轉引自1981年6月22日《北京晚報》 要循序漸進!我走過的道路,就是一條循序漸進的道路。——華羅庚(現代數學家)轉引自1980年6月20日《北京晚報》——鄧拓(現代新聞工作者、學者)轉引自1979年2月27日《憶鄧拓》 經典文章
27、科學的靈感,決不是坐等可以等來的。如果說,科學上的發現有什么偶然的機遇的話,那么這種“偶然的機遇”只能給那些有素養的人,給那些善于獨立思考的人,給那些具有鍥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會給懶漢。——華羅庚轉引自1980年5月20日《文匯報》 即使天才,在生下來的時候第一聲啼哭,也和平常的兒童一樣,決不會就是一首好詩。——魯迅引自《未有天才之前》
28、釘子有兩個長處:一個是“擠”勁,一個是“鉆”勁。我們在學習上,也要提倡這種“釘子”精神,善于擠和鉆。——雷鋒(當代優秀戰士、烈士)引自《雷鋒日記》
29、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剛。——孔丘 引自〈禮記·中庸·博學〉 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引自《進學解》
30、讀書有三到,謂心到、口到、眼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朱熹 引自《訓學齋規》
31、讀書,始讀,未知有疑;其次,則漸漸有疑;中則節節是疑。過了這一番,疑漸漸釋,以至融會貫通,都無所疑,方始是學。——朱熹
32、道成于學而藏于書,學進于振而廢于窮。——王符(東漢思想家、哲學家)引自《潛夫論·贊學》——朱熹引自《朱子語類大全》第10卷——荀況引自《荀子·勸學篇》 境遇休怨我不如人,不如我者尚眾;學問休言我勝于人,勝于我者還多。——李惺(清代作家)引自《西漚外集·藥言剩稿》
33、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崖苦作舟。——韓愈
34、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唐代詩人)引自《登鸛雀樓》
35、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唐代書畫家)引自《勸學》
36、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罔不經過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眾里尋他千白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界也。——王國維(清代學者)轉引自《人間詞話新注》 行是知之始;知是形之成。——陶行知(近代教育家)引自《陶行知教育論文選集》
37、唯有專心致志,把心力集中在學問上,才能事半功倍。——蔡元培(近代教育家) ——李大釗引自《李大釗選集》
38、愛看書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書,即課外的書------比如學理科的,偏看看文學書;學文學的,偏看看科學書,看看別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這樣子,對于別人,別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魯迅 引自《魯迅全集》第3卷 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萬事指導我。你若想問真名姓,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如、何時、何地、何去,好象弟弟與哥哥。還有一個西洋派,姓名顛倒叫幾何。若向八賢常請教,雖是笨人不會錯。——陶行知 引自《八位顧問》
39、人是活的,書是死的。活人讀死書,可以把書讀活。死書讀活人,可以把人讀死。——郭沫若 引自《游太湖蠡園為游人題詞》 ——葉圣陶(現代作家、教育家)轉引自《大學生》1981年第2期 知識有如人體血液一樣的寶貴。人缺少了血液,身體就要衰弱,人缺少了知識,頭腦就要枯竭。——高士其 經典文章
40、學和行本來是有機聯系著的,學了必須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當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學到了手。否則讀書雖多,只是成為一座死書庫。——謝覺哉 引自《謝覺哉雜文集》
41、不廣泛地吸收,是談不到博大精深的。一條大河總得容納無數的小溪、小澗的流水,一座幾千米的高山總得以一個高原作為它的基座。小小的水源,最多只能形成一個湖泊;蕩蕩平川,也不會有什么戴著冰雪帽子的高峰。——秦牧 轉引自《藝海拾貝》 讀書不必求多,而要求精。這是歷來讀書人的共同經驗。——鄧拓 引自《燕山夜話》
42、自然界、機器和一切工作,對待沒有知識的人,對待怯弱的人是很不客氣的,甚至常常是粗暴和殘酷的;但是它們對待具有豐富知識的人,對待健壯的和勇敢的人,則是非常馴服的,承認你是主人,情愿為你服務。——宋慶齡(現代革命家、政治家)引自《宋慶齡選集》
43、不管你預備走哪一條路,頂頂要緊的是先要為自己做好準備。你不能赤手空拳地開始你的行程,你必須用知識把自己武裝起來,你必須鍛煉出健壯的身體和足夠的勇氣。——宋慶齡引自《宋慶齡選集》 學習的敵人是自己的滿足,要認真學習一點東西,必須從不自滿開始。對自己“學而不厭“,對人家”悔人不倦“,我們應取這種態度。
44、學問是經驗的積累,才能是刻苦的忍耐。——茅 盾
45、“難“也是如此,面對懸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條縫來,但用斧鑿,能進一寸進一寸,得進一尺進一尺,不斷積累,飛躍必來,突破隨之。——華羅庚
46、社會上崇敬名人,于是以為名人的話就是名言,卻忘記了他之所以得名是那一種學問或事業——魯迅 引自《名人和名言》
47、唯對于書,不能忘情。我之于書,愛護備至。污者凈之,折者平之。閱前沐手,閱后安置。溫公惜書,不過如斯。勿作書蠹,勿為書癡,勿拘泥之,勿盡倍之。——孫犁(現代作家)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 引自《老子·道德經》
48、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況 引自《荀子,勸學》經典文章
49、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乾》(秦漢前儒家經典)——張少成——華羅庚——范曾(當代書畫家)——華羅庚
50、古往今來,凡成就事業,對人類有所作為的,無不是腳踏實地,艱苦登攀的結果。——錢三強(當代物理學家) 我們每個人手里都有一把自學成才的鑰匙,這就是:理想、勤奮、毅力、虛心和科學方法。——華羅庚——陳景潤(當代數學家)
51、對搞科學的人來說,勤奮就是成功之母!——茅以升(現代橋梁工程專家)
【古代喻志名言】相關文章:
古代哲理名言04-23
古代勵志經典的名言04-10
古代勵志名言05-09
古代時間的名言12-31
古代勵志名言10-01
古代的名言警句大全04-08
古代時間名言警句04-08
古代時間名言警句04-08
古代的名言警句大全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