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薪火歲月長美文欣賞
故鄉的老房子,是老式的兩層小樓,青磚、黑瓦,幾叢瓦松,稀稀拉拉地趴在屋頂上。二樓的陽臺很長,站在陽臺上遠眺,近處是一片水稻田,稻田的另一邊是小山坡,一條彎彎曲曲的石板路從坡腳下延伸進更遠處的綿延的大山里。
地里的紅苕刨完,冬小麥下地之后,就正式進入了農閑時段。莊稼的活兒不忙了,家里的事情可一件也沒有少,正好利用這個空檔期進山去背柴。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拉幫結派,大背篼,粗棕繩,浩浩蕩蕩,很有些“把山放空”的味道。大山里,用竹筢子把枯了的松針、杉葉聚攏背回來,是很好的引火材料,但找尋干柴總是麻煩些,也有用鐮刀割矮蕨萁草和巴茅等濕柴的,背回家得需要更多的力氣。一個冬天下來,有的人家,積攢的柴禾,從院壩堆到了房檐下,可以燒到來年麥秸桿出來的時候。
外婆的家,在離山更遠一些的“崖上”,按母親的話說,她當初能嫁給父親,一是因為他脾氣好,二是因為父親的家在“壩下”,離山近。其實,村里的別村嫁過來的媳婦,有很多都是圖個“柴方水便”。
放學后,我喜歡把小桌子支在陽臺上,一邊做作業,一邊時不時的抬頭朝出山的那條石板路張望。有時候,可以看見舅舅,他背了小山一樣的一肩柴禾,靠在小山坡下的土坎上歇息。看到我,就用力朝我招手,我就趕緊下樓,跑過田野去。舅舅塞給我幾個山里采摘的野柿子,偶爾,是一小袋帶刺的金櫻子。我笑成一朵盛開的花兒,看著舅舅繼續趕路,他追著夕陽,在傍晚的霞光里漸行漸遠,直到他拐進另一道山灣。
進山背柴的人太多了,沒有了腐植葉做養分,對山上的林木多少也造成了一些破壞,時不時的就有林場工作人員出來干涉阻攔。有時候,就在山口攔截,把即將出山的柴禾點燃。我站在陽臺上,能看見紅紅的火光和一陣一陣竄上天空的白煙。
一天,張姨從外面回來,在院子里對我說:“玲子,山口又在當(dàng)柴了,你舅舅的背篼和鐮刀都被沒收了”。我的心頓時繃得緊緊的,舅舅老實,不善言詞,他定然不敢跟林場的人理論。可是,沒有了背篼和鐮刀,他回去,怎么辦呢?會不會挨打?是的,我的舅舅,是外公從孤兒院里領回來的,外公脾氣暴躁,幼小的我,開始憐憫舅舅的處境。
不久后,我聽說舅舅走了,去貴州深山里的煤窯挖煤。
好多年了,雖有聯系,但他一直沒有回來。每次回老家,我站在陽臺上看那些山,就會想起他,想念他在夕陽下朝我用力揮手的日子。
今年的秋天,趁著工作的空檔期,我約了父親和舅舅到廈門來玩。記憶里身形高大的舅舅,仿佛被歲月砍去一截似的矮了很多。他依然不善言詞,看到我的時候,只叫了聲“小玲”,便把笑容堆在了他深深淺淺的皺紋里。我知道舅媽是貴州人,家在深山里,永遠都有燒不完的干柴。
我在廚房忙碌,父親和舅舅就一前一后的走進來,想看看需不需要幫忙。我說:“現在做飯可方便啦,又不用專門的人燒火,忙得過來呀”,他們才又到院子里踱步去了。吃飯的時候,我們聊到當年舅舅的離家出走,他笑得有些難為情,更多的,是對生活的無可奈何。我也說起剛來廈門打工的時候,因為做飯的蜂窩煤爐老是熄火,總是趁著凌晨從床上爬起來,去偷換樓下饅頭店外的煤爐里燃著的煤……
“滋,滋”,父親抿了一口酒,望著舅舅。“現在,老家農村都燒天燃氣了,方便,干凈又環保,沒人背柴啦。那些大嬸子小姑子,一閑下來就扭著個水桶腰跳壩壩舞。這么些年,變化大了去了,你真該回來看看”。舅舅也舉起酒杯,感慨良多:“回,春節的時候,帶著一家人,一定回!”
久別重逢的幸福,浸潤在房子里的煙火氣息里,燃氣灶上,還在煲著的紅燒排骨,正飄香……
【薪火歲月長美文欣賞】相關文章:
歲月的禮物美文欣賞05-01
歲月流年美文欣賞12-08
歲月讓人成長經典美文欣賞04-19
美文欣賞:歲月靜好12-08
歲月留痕美文欣賞12-09
最是歲月有情意經典美文欣賞04-12
閑時歲月 茫然唏噓美文欣賞04-17
苦寒歲月兩滴淚美文欣賞03-28
歲月無言紅塵難盡的美文欣賞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