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天外飄來桂花香寫景美文
桂樹生江河上下,秦嶺之南。樹形一團一團一如帷蓋:冬青,夏榮。秋花:燦爛。桂樹原生于喜瑪拉雅皚皚雪峰之下,深箐幽谷之中。盤古洪荒,天地混成,清氣上揚,濁氣下沉,有物生成,桂樹在其中。那時的喜瑪拉雅,人跡不至,桂樹在深山,人不識其真面目:浪漫,神秘。晴煙雨云,濃霧繚繞中,桂樹猶如一位多情女子,花開花落影自憐,自生自滅芳自賞。而一經被人移植面世,便華麗轉身,成了高貴,典雅,富麗的象征。
富有創造力和想象力的漢民族祖先,乍見這種新奇植物,便情有獨鐘,賦予桂樹浪漫的想象和詩意的領會,寧愿相信這種神奇植物來自縹渺的月宮,也不愿相信它來自凡間的喜瑪拉雅。故唐代《酉陽雜俎》載:月中有桂樹,高五百丈。又載曰:漢河西人吳剛,因學仙不守道規,被師傅罰往月宮伐桂。或許高處不勝寒,吳剛并不想久呆月宮,于是掄起大斧,終日奮力砍斫,但桂樹隨砍隨合,久伐不倒。桂樹既伐不倒,吳剛則不能回到凡間,只得隨遇而安,滯留月宮,從另一渠道成仙了。好在有美一女嫦娥相伴,到不寂寞,不回凡間也罷,每日小酌三兩杯自釀桂花酒,微飲而醉,帶了一寵一物玉兔,看嫦娥機杼織布,耕耙農桑,閑遐時雙雙舒展廣袖,翩翩曼舞,到也逍遙快活。
這一情景,在每年的農歷十五中秋之夜,人們仰望蒼穹,從銀盤般朗潤的圓月里,情景依稀可見。桂與月,月與人,同屬仙物。
雖是神話傳說,卻似乎言之鑿鑿,不由得人不信。
把桂花的美渲染極致的,當數中國的文人。
桂花的花香,飄進文人的肺腑里,浸透文人的骨髓里,便化生出種種情懷。一枝淡貯書窗下,人與花一心各自香---唐代詩人朱淑真,久坐書房,閱得倦累,便起身站立,目光落在窗前的桂花花枝上,吸著桂花的芳一香,心靈也仿佛散發出陣陣幽香,花與人,人與花自然融合,抒發了一種文人高潔,雅致的情懷。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另一唐代詩人王維,心中有糾結,難眠早起,立地看花,庭院中的桂樹花開正繁,花朵上凝結著濕重的秋露,一絲涼意,驟然襲上心頭。借寫秋之涼,也寫心之涼,抒發的是一種游子羈旅悲秋,思鄉的感傷情懷。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又一位唐代詩人宋之問,靈魂神游于天地之間,逍遙于宇宙之外。眼前的桂樹,分明是從月中移來;清幽的花香,也分明從云天外飄來,桂子與花,不沾一絲凡塵俗氣,仙韻飄飄,抒發的是一種飄逸,浪漫情懷。暗淡青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留香---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借物喻人。桂花暗淡青黃,體性柔美;情疏跡遠,暗自留香,正是詞人人格和品性的寫照,雖少了些男性的剛勁,卻多了些女性的柔美。人與樹,人與花,各具風韻,相互映襯。葉密千層綠,花開萬點黃---宋朱熹大約是古往今來對桂樹與桂花最樸素又最富詩意的描繪了,其觀察之細膩,領悟之深刻,雖語言平實,卻達到了化腐朽為神奇的效果,抒發了一種文人極致美學追求的情懷。
桂樹無論是葳蕤的千層碧葉,抑或萬點黃金的花一蕊;無論是一團一團一如蓋的樹形,抑或高貴典雅的神韻,都通通氤氳成文人的情懷。古往今來,多少文人為之吐而為詩,發而為文,情懷毫現。桂樹的每一棵枝杈,每一片綠葉,每一朵花一蕊都是文化符號的象征,都充盈著文化的元素,被中國人賦予了一種極致的美學意蘊,賦予了深厚的人文文化內涵。
余自淪落這黔北邊地崇山峻嶺間的習水,就一直滯留在縣城一個叫“樹人” 的學校里以教書為業,聊以糊口,一晃十載。十載之中,春秋代序,花開花落,月升月落,似無以企盼,又有所期冀。校園雖不大,卻綠樹成陰,中有桂樹七,八株。每至金秋時節,流光溢彩,丹桂飄香,馨香彌漫---那便是一年中最幸福,最浪漫的季節。何故來習水?冥冥中仿佛就是為了這桂樹七,八株;蝸居縣城,又仿佛一年只等這一回秋,一年只盼這一回花。
十年來,我與校園里的桂樹,結下不解之緣。
今年是縣城數十年不遇的大旱之年,秋陽日日明麗,天空中少了往年這個季節的陰沉和冷雨,卻多了些持久的溫和與干燥。明麗的秋陽日日映照著桂樹,仿佛殷情的呵護,情切的呼喚。株株桂樹,千層碧葉,飽滿蒼翠,生機勃勃,貪婪地沐浴著陽光,醞釀著催生花一蕾。漸漸地,桂樹濃密的枝杈和綠葉間,便有無數細密的小黃點悄悄冒出,而不經意間,那些細碎的小黃點便像米粒般大:金黃,耀眼,富麗,燦如云霓,一叢叢,一串串地掛滿桂樹枝杈間,藏在葉縫里。
桂花飄香的季節,如約而至。
古人雖以良辰美景,賞心樂事為人生大美之最,而桂花,月色,清風,心境卻永遠是這世界上最完美的組合。在那些秋高氣爽,桂花正開的日子里,我總是魂牽夢縈,心醉神迷。我不敢放棄任何一個閑遐之機,更不敢輕易放過每一個黃昏與夜晚。桂花是靈性之物,就像人的一生,燦爛之后,是一定要走的。因此,只要無課,我便徜徉在傍晚的校園。傍晚的校園,一半沐浴在夕暉里,一半陰翳在樹影中:寧靜,祥和,怡淡。獨自一人,不懷任何心事,心境清明高遠,漫步在林陰道上,留連在桂樹叢中,吸著花香,便感覺是世界上最幸運的人,最幸福的人。校園的傍晚,充滿了詩情畫意,當一輪幽幽圓月自縣城東邊的九龍山山巔冉冉升起來的時候,校園便立刻籠罩在一片清幽皎潔的月輝里,有如夢幻一般,令人如一醉如癡。陣陣清風拂來,空氣中彌漫的,是濃烈,醇厚,馥郁的花香。那樣迷人,悠長;那樣醉人,甜美。閉目凝神,斜倚樹干,大口地吸,讓花香由鼻而入,直沁心肺。濃烈的醇香,在肺腑里來回久久縈繞,上一上一下一下,里里外外冼滌著肺腑,五腑六臟在花香里薰蒸,變得醇香馥郁。氣沉丹田,吐故的全是醇香,納新的也全是醇香。夜晚的校園,正像一個熱戀的女子,吐露著最濃烈的情思。這醉人的夜晚,變得安祥和甜美。那獨特的,帶有一絲甜蜜的幽情,總能把人帶入一種美妙的境界。
這邊城習水,山也遙遙,路也迢迢,深藏在大山褶皺之中,遺落于蒼茫云天之下,雖無絲竹管弦之盛,觥籌交錯之娛,卻也佳境清幽,風物攬勝,滋養心境。案牘勞形之余,遁跡山野,或偃仰嘯歌,冥然兀坐;或凝視蒼穹,神游萬仞,自是一種心靈的逍遙,自是一種心靈的自在。即如這金秋八月,沐浴的是陽光,叨光的是清風,飲啜的是明月,呼吸的是花香,人也仿佛變成了一縷香魂,飄散在空氣中,融進月色里,常常不知身是桂花?抑或桂花是吾身?物我兩忘中,生命時光靜靜流淌,詩意充盈,幸福浪漫。唔,是不是很好呢?蒼海橫流,一寵一辱不驚,消褪不掉的,是永恒的生命本色。如今一切安在哉?一切安在!一切安好!
嗚呼!世間萬物,春秋有代序,盈虛有消長。盛景不常在!盛筵難再卻!
又是一個秋陽明麗的傍晚,秋風漸起,校園里的桂樹不安地隨風搖蕩起來。颯颯地,漱漱地,仔細搜尋,仔細聆聽,聲自何來?聲在樹間,有如天籟。是什么東西在飄落?透過夕陽的殘照,有桂樹的花一蕊在飄落:一粒,兩粒......好似一揉一碎的赤金,又似舞動的精靈,吟誦著秋天的詩行,高唱著生命的頌歌,紛紛揚揚,飄飄灑灑,帶著濃烈的馨香,掉落在林陰下,小道上,草坪間,似金沙鋪地:浪漫,奇妙,輕一盈,飄逸,如夢如幻。那些花一蕊帶著甜美,靜謐的笑容,緩緩地劃過空氣,劃過余暉,劃過月光,安祥,從容地飄落,無聲無息。
好香的桂花雨!
那一份靜美,那一份燦爛,那-份繽紛:崇高,圣潔。人的這一副皮囊,外在的形象盡可以篳路藍縷,但內在的品質卻應當在美好的境界中得到陶冶,得到升華。腹有詩書,氣自華麗,而大自然的美,卻是滋養心靈的良方。貯立樹下,仰起臉,任花一蕊輕輕的,細細的撫一摸一著臉頰。屏氣凝神,聆聽這漫天花語時,她的無言,早已勝過有聲。沐浴在花語中,幸福之感,油然而生;沐浴在花語中,榮辱毀譽,都是夜空的浮云。這漫天花雨的清涼夜晚:是怎樣的令人興奮?令人不安?這是一個怎樣奇妙無比的夜晚?又是一個怎樣令人陶醉的金秋?
夜里,夢見自己也變成了一片桂花。秋風起處,化作一縷香魂,飛向夜空,飛向明月......
【天外飄來桂花香寫景美文】相關文章:
飄來的真諦作文12-28
雨寫景的美文03-09
關于寫景的美文12-09
有關寫景的美文12-03
寫景的短篇美文12-09
春雪寫景美文12-09
冬的寫景美文11-30
昔年的寫景美文11-26
雪人的寫景美文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