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心靈的旅程》讀后感
最近又翻看了一下傅佩榮先生的《心靈的旅程》,我還是很認同傅先生所說的:人是“身、心、靈”所構成的一個整體。我們可以用馬車代表身,馬車夫代表心,車主人代表靈。也可以用果樹的樹干代表身,開花代表心,結果代表靈。
我覺得人既然是三個層次,必然有三種需要。馬斯洛將人的需要分為五種,我覺得第一種生理需要和第二種安全需要是身的需要。只有滿足了這兩種需要,人才能存活下來。第三種愛與歸屬的需要和第四種尊重的需要第五種自我實現的需要是心的需要。人是群體動物需要有歸屬感,人又是感情動物,需要愛與被愛。人還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還希望自己想要成為的人。以上這些都是身與心的需要。
傅佩榮先生說:“在生理及心理需求得到滿足后,人反而會有某種無聊、倦怠、空虛、無意義感。這時候人會不知不覺開始尋求某種別的東西,也就是某種具有‘意義’的東西。這時候所需要的已經不再是量的增加,而是一種‘質’的要求,希望生命能夠有一點向上提升的機會。這種需求就是靈所表現出來的力量。
馬斯洛在他過世的前一年,又提出了“Z理論”:自我超越。他說:“缺乏超越及超個人的層面,我們會生病,而變得殘暴、空虛或無望、冷漠。”因此可知,人除了在身、心方面的需求,還要靈這方面的高層需求。
榮格說:“有些人身體健康,心智正常,但是卻不快樂!”榮格是有名的心理醫生,請他看病的人大都是上層社會有地位、有權力、有學問的人。經過幾十年治療病患的經驗累積,他所歸納出的心得就是這句話。可見,一個人要想快樂,不能夠只有身體健康、心智正常,還需要第三個條件,也就是靈。
所以我覺得人有三種大的需要,身的需要可以說是低級需要,一般的生物都需要,植物還需要陽光雨露呢!心的需要可以是中等需要,因為有些動物也需要愛、需要歸屬。靈的需要是高等需要,因為只有人有這種需要,也只有這種需要才能理解為什么有些人生活的很優越,卻會抑郁。
成長是人生最大的意義,為了幸福人生,讓我們身、心、靈全面成長吧!
【《心靈的旅程》讀后感】相關文章:
一段銘刻心靈的旅程02-18
旅程的作文11-05
溫暖的旅程作文03-23
綠色旅程的作文12-01
成長的旅程作文12-04
溫暖的旅程作文10-20
奮斗的旅程作文02-06
奇妙的旅程作文12-09
有關旅程的作文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