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育智慧從哪里來》讀后感范文1400字
教育教學觀支配著教師的教教育教學的實踐活動,決定著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采取的態度和方法。由教師的教向學生的學轉化是現代的教育教學觀,現代教育教觀要求使用發展的觀點看待學生,著眼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即著眼于培養學生不斷學習、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的能力,以適應不斷變化的世界,所以說我們如何改變教育教學觀做有智慧的教育者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在課堂中我們如何對學生進行有智慧的教育呢?
一、智慧的教育要善于理解和評價學生
教育的前提是理解,只有充分了解和理解學生的需要,教育才有針對性。不了解、不理解學生有時就容易出現“冤假錯案”。如:“遇到過個別學生不聽課的問題,我們該如何解決呢?其實我們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些學生感到教師所講的內容自己已經懂了,就沒有必要聽了,所以自己去主動探求別的知識。這類學生其實是很優秀的,我們沒有必要批評他。也有個別學生是因為聽不懂教師的課,干脆不聽的,所以我們在課后應該及時摸清情況,對癥下藥”。
二、智慧的教育要有教育機智
教育機智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活動中的一種隨機應變的能力。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說:“不論教育工作者怎樣地研究了教育學理論,如果他缺乏教育機智,他就不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教育實踐者”。這是因為,課堂教學是一個復雜的人與人之間的活動,它充滿著變化和問題。有位教育工作者對此有過生動的描述:課堂教學不是一潭死水,它應當像大海,永遠變幻,就是在寧靜的時候,也孕育著豐富多彩的波瀾。
是的,大海是富于變化的。課堂教學也莫不如此。
就像我們班里的孩子一樣,參差不齊什么樣子的都有,在我的課堂中就有一名學生很與眾不同:他上課時經常是坐在那里一動不動,我對他真是想盡一切辦法,他經常不帶學具,我就耐心的下課后多次提醒囑咐他,為了他能在課堂中動一動,我總是偷偷的幫他帶一套學具備用,上課時他要是沒帶我就拿出來讓他用,他的作品剛剛看出點眉目,我就及時表揚,起初效果不錯,他真開始動手了,好景不長,這招沒用了,他又開始了靜坐,當我問他的時候,他說我累著呢,或者說我不會,我想這孩子真不省心,怎么辦?沒辦法我就手把手的教,他看到我這樣,很無奈的自己開始動手了,呵呵,我成功了。顯然我為他付出的比別的孩子多!但在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就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三、智慧的教育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教育的起點,又是教育的結果。有些原本有興趣學習的學生,變得沒有興趣了!這跟老師課堂教學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很有關系的,所以我們要在課堂中充分調動每一個孩子的學習積極性,才能夠讓每個孩子在課堂中都有所收獲。如:“我們班里有個孩子,上課紀律很差,不光自己經常不完成作業,還在別人完成作業時給人家搗亂,可是說是個讓人很頭疼的孩子,但一個小發現,讓我覺得他在手工制作上是很有能力的,這個孩子很喜歡在課下,自己折點兒什么、粘點兒什么,效果還不錯,很多孩子愿意圍著看和他一起玩。上課時,我就發揮他特長,把他叫到實投下為學生演示紙造型的制作步驟,作品剛一成型,我就帶領學生們及時給予鼓勵的掌聲,他可高興了,還說以后的演示都由他來做,而且以后他的課堂紀律好像也好多了!边@就是我們把學生的興趣用智慧的教育方法展現了出來,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說:“地球上最美麗的花朵,是人類的智慧,是獨立思考著的精神。人之所以為萬物之靈,就在于人能夠思維,進行創造性的思考與實踐”。所以作為現代的教師,我們就要做有智慧的教育者,才能夠順應時代的發展和需要。
【《教育智慧從哪里來》讀后感1400字】相關文章:
關于《教育智慧從哪里來》讀書筆記12-09
讀教育智慧從哪里來的心得體會11-30
教育智慧從哪里來讀后感12-07
《教育智慧從哪里來》讀后感800字12-09
《教育智慧從哪里來》讀書心得體會12-09
《教育的智慧》讀后感11-16
秋色匆匆山里來12-09
教育研究方法 哲理故事與研究智慧11-23
關于教育智慧的心得體會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