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的讀后感范文
讀完某一作品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禹治水》的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禹治水》的讀后感范文1
本想可以美美地睡一覺,但上完課后的遺憾留在心中,在我的腦海里不時的呈現。總觀自己的課,雖然花了不少的時間和精力,但自己最明白,大部分的時間,我如置霧中,不知何去何從,反而在上完課后,我突然有了些許的體會。
在課堂四十分鐘時間里,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是新課程理論所倡導的,也正是我最大的不足。在此之前,我常把自己牽著孩子走的習慣歸究于我的性子急燥,耐不住課堂寂靜的緣故,現在仔細想想,應該是我處理教學內容不當所造成的。我沒有給孩子充分的考慮時間,而把自己的體會強加于學生。久而久之,我想我的課堂恐怕要變成我唱獨角戲的舞臺了。雖然在試課的過程中,盛老師反復提及,我卻在此刻才明白過來。
直至公開課結束,我多次改變了我的教案,說的好聽,是挺認真。但此刻,我明白是自己站錯了立場。我一直站在老師的立場來設計教案,所以在課堂上,學生的“花樣”百出,我總是“應付”不過來,只能在慌亂之中,草草收場。如果我一開始就把自己當作學生來考慮,恐怕這些無用功就不必做了。
開課之前,高老師的一席話也讓我印象深刻。學生是活的,只要心中全盤把握重點和難點,那么學生的想法再奇特,也不會讓你不知所措。這對正在思考不知該怎么辦的我來說,有一種柳岸花明的感覺。雖然在上課的過程中,還是出現了重點、難點沒有突破的情況,但我想這與我在教案中沒有深入剖析重點、難點是有關的。我顧及了死的形式,而忽視了實際的內容,真是不應該。
總之,上公開課我雖然覺得壓力非常大,但收獲也不小,從中我清楚的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在此,謝謝幫助我的老師,也謝謝給我鼓勵的老師。
《大禹治水》的讀后感范文2
今天我讀了《大禹治水》的故事,講的是舜在位的時候,淮河流域經常發生水患,舜派禹去治水。禹采用疏的方法,將主河道的水疏通到支流里去。這是一項非常艱難的工作,在泥濘中不停地磨擦,禹的`汗毛都被磨光了,期間他三次經過家門,都沒能有時間回家去看看自已剛出生的兒子啟,經過整整十三年,大禹終于完成了治水任務。舜便把自已的王位讓給了禹。
禹陵是后人為紀念治水英雄大禹而建造的,禹陵也是百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
【《大禹治水》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大禹治水故事11-30
大禹治水的故事10-18
大禹治水的故事優秀01-16
大禹治水讀后感04-29
《大禹治水》讀后感04-29
《大禹治水》讀后感11-26
《大禹治水》讀后感作文12-02
《大禹治水》讀后感5篇12-16
大禹治水讀后感500字11-24
大禹治水讀后感范文1000字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