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途中導游詞-最新途中導游詞
導游詞寫的再好,不能好好的表達出來,就會出現事倍功半的效果。下面試小編精心為大家挑選出來一些關于最新途中導游詞這篇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們,請閱讀以下吧!
最新途中導游詞
關于三孔途中導游詞1
各位團友們,那么我們今天去看的曲阜呢,到底是去參觀什么呢?~我們是去參觀4個天下第一,天下第一廟,天下第一府,天下第一林,天下第一家,如果有幸,我們還可以去參觀一個天下第一宴~~
在去曲阜之前,我們要講一個小插曲,給大家提一個問。你們在山東呆了這么多天,請問,誰知道到底山東為什么被叫做山東呢?誰能告訴我?~恩,對了,太行山以東稱之為山東,太行山以西稱之為山西。那為什么又叫齊魯呢?這是因為在商朝之后,周文王滅了商紂王之后,分封各諸侯國,在山東有兩個最大的諸侯國,一個是齊國,一個是魯國,所以,山東又稱為齊魯。其中齊國的國都是淄博的臨淄,國君為姜子牙;魯國的國都是濟寧的曲阜,國君為周公旦(應該就是我們做夢會夢到的周公吧)。
曲阜曲阜,為什么叫曲阜呢,最早在<<禮記>>記載,“魯城東有阜,委曲長七八里,故名曲阜”。阜是什么意思呢?~在中國字典里的解釋,“阜”就是低于水平線的土丘;與之對應的字就是“原”,意思就是高于水平線的土丘。我們常說的逐鹿中原其實有一部分也指的是我們魯中平原這塊,歷來這兒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因為這兒不但物產豐富,交通方便,而且又是古文化的發源地 。
古人以東為尊,東方是太陽最早升起的地方,也是新舊交替、萬物孕育的地方,早在5000多年前,這兒就有了大汶口文化,而泰山腳下、黃河流域這一片富饒的土地也是哺育名人的地方,黃帝生于曲阜、炎帝、少昊徙都于此,舜于壽丘作什器。世界上的三皇五帝,有四位在這兒留下了蹤跡,他們在曲阜留下了很多的珍貴文物(這兒可以展開鋪墊做玉和水晶)。
到了曲阜,你會發現曲阜和我們去過的任何一個城市都不一樣,而且直到現在曲阜還有很多很難解的謎,都是科學家所不能解釋的,我希望大家來到了曲阜,也多發掘一些歷史的難題,到時候,我也會為你們而自豪。呵呵。(吸引客人的興趣,能讓客人仔細聽講)
曲阜共有62萬人口, 其中有12萬人口姓孔,他們都是孔子的后代;曲阜沒有高樓,有的都是灰瓦白墻的2-3層小樓,這是因為他們不愿意把樓高過祭奠孔子的主樓-大成殿的高度(24.8米),曲阜也沒有公共汽車,有的都是馬拉車和人拉車,這也算是為了環保。這兒不旱不澇,沒有烏鴉,也沒有蛇。包括中國歷史上的幾次浩劫,都沒有波及到曲阜來,元兵突入中原,日軍侵華。他們都沒有人敢動曲阜一下,這是為了什么呢?~就是因為,他們在心里都敬重一個人。這個人是誰呢 ?~就是歷史上春秋后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創始人 孔子?
既然曲阜因為孔子而出名,那么現在我就給大家把孔子的生平事跡介紹一下。
講到孔子就一定要講講孔子的父親,孔子的父親叫叔梁紇 奇怪,為什么不姓孔呢,聽我來慢慢給你們講一下。叔梁紇,是魯國的一個武士,以勇力聞名于諸侯,《左傳》曾經有記載了他的事情:是魯襄公十年(公元前563年),晉國的荀偃等率領幾個諸侯國去攻打一個叫偪陽的小諸侯國(在今山東棗莊一帶)。叔梁紇作為魯國貴族盂獻子屬下的武士,有參加作戰。聰明的偪陽人搞了一個空城記,打開了城門誘使諸侯軍進城。正當諸侯大軍魚貫而人時,偪陽人突然將懸著的城門放下,想要將人城的隊伍攔腰截斷,分割包圍,各個擊破。就在這千鈞一發之時,叔梁紇沖上前去,用雙手托住了即將下落的城門,使已進城的兵士得以安全退出,避免了一場大的傷亡。大家想想古代的城門都是用厚木頭做成的,那該有多重啊,起碼是500多斤呢,可見當時叔梁紇的神勇。
可是叔梁紇有一件非常不滿意的事,就是什么呢?~我們說不孝有三,什么為大?對,就是無后,他先娶妻施氏,生9女,無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稱孟皮。孟皮腳有毛病,這在當時的風俗是不能繼承父親的家業的。叔梁紇很不滿意,于是又娶顏征在。當時叔梁紇已66歲,顏征在還不到20歲。這種結合叫作野合,在當時是得不到承認的,而且孩子不可以在家里生產的,因為在家里生產會引起血光之災。所以叔梁紇就把顏征在送到曲阜東南的尼山生產。
十月懷胎,生下孔子,顏征在剛剛看了一眼她辛苦生下的孩子,就頓時哎喲一聲,丟下孔子就跑。為何?因為孔子實在是太丑了~~!丑到什么程度呢?唇露齒,眼露白,鼻露孔,耳露窿,其丑無比,而且小孩子的頭還不是圓的,凹凹凸凸的有好多個包,頭頂如反盂,中低而四面高;這不是怪物是什么?可是過了一陣子,顏征在又有點后悔了,畢竟孩子是娘的心頭肉啊,于是她又猶豫著回去看自己的兒子,此時正是初秋,山洞里悶熱難耐,又飛來一只老鷹為他扇風,不讓蚊蟲叮咬孔子,孔子餓了,就有一只猛虎過來為他哺乳。顏氏心想這孩子將來一定是有大出息的,于是就把他抱回家,所以這一帶有孔子是“鳳生虎養鷹打扇”的說法。至今尼山還有那個山洞,后人稱為:“夫子洞”,又名“坤靈洞”
抱回家后,該給孔子起個名字了,根據他面有七露,所以改姓孔(因為是野合嘛。所以不能叫父親的姓),孔子名丘,因為他頭上有包嘛 后來人家說那是曲阜的地圖,汗。。。字仲尼 (在尼山生下的第二個兒子的意思),所以大家又叫他孔老二。現在大家知道來龍去脈了吧?~孔子的確是很不平常啊包括他的身高,也長到了1.91米
所以說孔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姓孔的,現在所有的姓孔的人,都是孔家的后代。比如我們熟悉的'孔繁森,就是孔子的第74代孫;四大家族的孔祥熙,就是孔子的第75代孫;而那個打乒乓球很棒的孔令輝,就是孔子的第76代孫。
可是這樣一位偉人他的一生是極為艱苦的,孔子剛滿三歲,叔梁紇便早早去世了;顏氏一人將他拉扯到十六歲,也故去了。自古以來,有關孔子父母的“野合”,孔子的出生及其他艱苦的青少年時期,有著各種傳說,其實,孔子的出身則大體如是,“幼年喪父,早年喪母,中年喪子”人生所經歷的所有痛苦,他都忍受過了。
早年時期的孔子,開始的努力學習,是想通過他的學識來達到他從政的目的,約在二十歲之后,孔子做過兩次小官,一次是做會計的委吏(管糧倉),一次是做乘田(管牛羊),做的也蠻有成效的,可是后來孔子發現這不能滿足于自己的愿望,于是便辭職開始了自己的漫漫講學之路。(這可能也是世界上第一個下海的吧)
當時的社會“學在官府”,私人家的孩子是不可以有資格學習的,只有官府的孩子才可以。孔子三十歲左右時,學問已經達到了比較成熟的地步,他要把自己的主張公諸于世,于是便開辟了一條私人講學的道路,開創了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私人講學事業。
他所用的教材是選取以前已有的材料而整理改編而成的,所以他說“述而不作”。他所教的科目包括禮樂射御書數。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德行,陶冶性情,以便擔負起濟世的重任。在教學方法上,他堅持“不憤不啟”、“有教無類”的宗旨。因此,在此后的幾十年中,形成了一個對社會影響極大的儒家學派。
在孔子的晚年,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教授門徒,整理典籍。尤其是在整理典籍方面,成就最突出。“六經”至此才成為定本。也許是因為政治社會的理想未能真正實現,所以,孔子才更加重視以書面的形式來為后世提供治國方略吧!
可是孔子的晚年生活是不幸的。69歲的時候,他唯一的兒子年僅五十歲的孔鯉去世,又過了兩年,最喜愛的弟子之一顏回也死了,這對孔子打擊很大。就在顏回死的那年,齊國國君被大夫所殺,孔子認為這是大逆不道的,請求魯哀公出兵討伐,但是魯哀公因為顧忌“三桓”而未答應,孔子在政治上又受到一次挫折。接著,弟子子路又死于非命。到了魯哀公十二年四月十一日,一代偉人孔子在貧寒中與世長辭,時年七十三歲。
但是世道就是這樣炎涼,孔子沒死之前,雖然各個諸侯都稱贊孔子,但是沒有人會去關注他;而到了孔子死后,孔子的時運卻突然平步青云了。。公元前498年,魯哀公夢見孔子給他講學,于是他就去去祭奠了一下孔子,從此之后,也就揭開了帝王祭孔的序幕。到了漢朝,漢武帝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從此將孔派學說到了一個新的高峰。自西漢以來,歷代王朝都施行尊孔、奉孔之道,自唐玄宗封孔子為“文宣王”后,祭孔活動開始升格,宋代扶搖直上,明代達帝王規格,清代更是登峰造極 作為“國之大典”,曲阜祭孔乃皇家操辦,各地文廟祭孔均由地方行政長官主持,規模宏大,耗資必巨。而供奉孔子的孔廟,也由當時的茅草屋三間,搖身一變,成了“天下第一廟”了。
到底是怎么樣的一個天下第一廟?我們來看一下,孔子歿后后一年,周敬王四十二年(公元前478年)魯哀公將其故宅3間隔改建為廟,內陳設孔子的衣冠禮器,“歲時奉祀”,可以說那時候的孔廟最多只像個破敗的土地廟。西漢以后,歷代帝王進行了數十次重修、擴建,使之成為一組規模宏大的古建筑群。 現今孔廟是明、清兩代完成的,其建筑仿皇宮之制,前后九進院落,貫空于南北中 軸線上,南北長1公里多,面積9.6公頃。有門坊54座,房屋466間,其中有五殿、兩廡、 一閣、一壇、三祠、兩堂、兩齋、十七亭等。周匝垣墻,配以角樓,院內蒼松翠柏、 森然排列,殿宇雕梁畫棟、金碧輝煌,小橋流水,飛禽低旋,別有意境。各類碑刻 2000余塊,為我國罕見的大型碑林之一。這樣一組成氣魄宏大的古建筑群,時間之 久遠,保存之完好,其盛名享譽海內外,游人競相來此尋蹤憑吊。這天下第一,確實名不虛傳。
而孔子的后代,也慢慢的發現。他們的老前輩,不但給他們留下了驕傲的孔姓,也給他們帶來了無盡的富貴和名聲。為了奉祀的需要,從漢代開始賜給食邑,宋代封孔子為“奉祀君”,改賜祭田,南朝開始賜人。加上孔家不斷的自置私田,經歷代積累,至清代,孔家所占有的祭田共計2157公頃,佃戶達萬人。而且孔子的嫡子孫們也享受高官厚祿。后來到了宋仁宗時期,他將孔子第46代孫孔宗愿由“文室公”改為“衍圣公” 什么意思呢?就是繁衍圣裔的意思,從此結束了中國一句古話“一朝天子一朝臣”。從此以后,只要是衍圣公,不管你宋還是元明清,只要是孔家的嫡子孫,就永遠保留著衍圣公這個官位。而衍圣公也從宋朝的四品,到后來的3品2品到了朱元璋的時候,就升為一品官了,列為文官之首;百官上朝的時候,站在最前面。到了清朝,康熙又特許衍圣公在皇宮御道上和皇帝并行,這是任何的大貴族都沒有的殊榮啊;后面的乾隆皇帝八次到曲阜,并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第72代衍圣公孔憲培;到了慈禧太后,她還特許第76代衍圣公孔令詒在紫禁城騎馬~牛不牛?所以孔府后來就不叫孔府,而改為叫圣府了。天下第一府也名副其實了。
天下第一林是什么呢?孔林!就是埋葬孔家先人的地方,孔家這世世代代77代,都有很多人在里面長眠。先后重修13次,增植樹木5次,增地3次,總面積3000余畝,周圍7.5公里,并以高3米,厚1.5米的磚墻護之, 是世界上延時最久、面積最大的家庭墓地,天下第一林。
天下第一家是什么呢?~那還用說?孔家咯。孔府里居住了2000多年的孔家后代,形成了七十七代、五位、二十派、六十戶的支脈完整的族系,孔氏的后人無需認識,只憑姓名便可得知誰長誰幼。想想看,像這樣一家歷經2500多年,世受封爵,享盡封建特權,至今不衰,并保存有完整家族譜系和私家檔案的,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獨一無二的。曾經有一個日本的考察團專門因為這個而跑到曲阜來研究孔家的族譜,由此可見,天下第一家應該是當之無愧的。
正是因為這天下第一家,所以很多王公貴族,便紛紛把自己的女兒嫁入孔家,比如嚴嵩就將自己的孫女嫁給孔子的第64代衍圣公孔尚賢;而乾隆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孔家第72代衍圣公孔憲培。這兒呢。還有一個乾隆嫁女的故事呢。此女是圣賢皇后所生,倍受寵愛。但這位公主臉上有塊黑痣,據相術家說這塊黑痣主災,而且克父。破災的唯一辦法是下嫁給比另一位天下最有福的人。經過選擇,考慮再三,只有衍圣公是最為顯達之人,他可在皇宮中御道上行走,能帶子上朝,與皇帝并行。皇帝到曲阜時,還得向衍圣公的祖先——孔子行三跪九叩之大禮。所以,乾隆皇帝第一次來曲阜就說定將女兒下嫁孔府。
由于當時規定皇族漢滿不能通婚,為了避開公規,皇帝就將女兒寄養到中堂于敏中家中,然后由于出面和孔家訂婚,以于家的閨女(作為于襄公的第三女)與七十代衍圣公孔憲培結婚。自此以后“滿漢通婚、經久不衰”完婚后,皇帝對孔家恩寵倍加,乾隆皇帝還多次帶皇后來曲阜,每次駕臨孔憲培和夫人于氏到曲阜南門外迎接。
鐘愛女兒的乾隆皇帝為什么多次來到山東,大家在此也得到了解答了吧。那么當時乾隆擔心自己的女兒在山東吃不慣,于是便從皇宮調了大批御用廚師來到山東。其實,皇帝的擔心是多余的,因為很早之前,孔府的菜就自成一系了,那這次兩地的廚師進行的交流之后呢,更是使孔家的菜更進一步。后來乾隆皇帝來此,孔家的廚師給乾隆做了一道非常豐盛的菜,乾隆吃了之后是龍顏大悅,并親筆封這道菜的名字叫滿漢全席....
都江堰途中導游詞范文2
熱烈歡迎大家來四川旅游觀光。在21世紀初到來的今天,朋友們帶著對大自然風光的喜愛、對歷史文化的吸引走到一起來,讓我們共同去擁抱四川雄奇美麗的.山川秀水,讓我們一道去呼吸四川濃郁的風情畫意和清新空氣。
各位朋友,我是xx旅行社的導游,司機姓 x,是一位具有多年山地駕駛經驗的師博,同時也是一位藏族司機。
\"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首先,我代表我們光大國際旅行社向您們表示熱烈的歡迎。今天有幸與大家一起認識,有緣與大家一路同行,我倆將全心全意以優質的服務展?quot.四川\"的形象和風貌,為朋友們提供熱情、周到的服務,請大家支持、監督和指正我們的接待工作。謝謝朋友們,謝謝!
\"金雞一唱天下白,路上更有早行人。\"今天我們帶著發現的眼光去捕捉每一處風景線。大家知道昨天和過去,甚至更遠的年代,有誰來到成都?成都有哪些早期旅游節目?早在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大歷史學家司馬遷就曾到過今天我們將要去參觀的秦代水利工程都江堰游覽。唐代李白游歷四川時,發出 \"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的贊嘆,杜甫對成都留有\"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的感嘆。宋代陸游心中的成都則是 \"當年走馬錦城?
五糧液途中導游詞3
各位游客大家好!
歡迎各位光臨萬里長江第一城---宜賓,我是這次行程的導游肖晨曦,在這里我僅代表旅行社和我身邊的李師傅歡迎各位的到來,希望各位能在小肖的帶領之下在宜賓的這幾天能夠吃好,住好,玩好,身體健康,身心愉快,當然如果小肖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還望大家多多提意見.
今天我們將前往的地方是位于城江北舊州壩上的五糧液廠區進行參觀,那現在我們到達目的地還有一定的車程,我將簡單為大家介紹宜賓的釀酒歷史.由于宜賓的地形原因,宜賓的空氣比較潮濕,所以自古宜賓的人就喜歡釀酒喝,早在漢時宜賓就已經非常盛行釀酒了.先秦時期僚人釀制的"清酒",秦漢時期僰人釀制的“蒟醬酒”,三國時期苗人有野生小紅果釀制的果酒,都是當時宜賓少數民族的杰作.特別是南北朝時期,彝族人有小麥,青稞和玉米的糧食混合釀制而成的一種"咂酒"從此開辟了采用多種糧食釀酒的先河,咂酒因它獨特的飲酒方式而得名,釀時先將糧食煮透,再晾干,加上酒曲發酵,盛于陶壇中,用稀泥密封,并用草料覆蓋,等其發酵,十余天即成,飲酒時,掀開泥封,往壇里駐水,同時飲酒者每人拿一根竹管直接插入罐內吸飲,直到沒有酒味為止.
我相信大家一定知道我們的大詩人杜甫,在這里為什么我要提起他呢,他也和宜賓的一種酒有一個故事哦! 在唐代,戎州官坊用四種糧食釀制了一種春酒,唐代大詩人杜甫于永泰元年來到戎州(也就是現在的宜賓),當時戎州刺史楊使君在東樓設宴為杜甫洗塵,當杜甫嘗到春酒和宜賓的特產荔枝后,即興永出"重碧拈春酒,輕紅臂荔枝"的佳句,后來為了紀念,就將春酒就更名為重碧酒.
可能大家會問,說了這么多酒都沒有說到五糧液呢,不要著急,我現在就為大家介紹五糧液酒的'情況,1909年,陳氏秘方的傳人鄧子均將當是已經小有名氣文人稱做'姚子雪曲"下層人稱為"雜梁液"的酒帶到了一個家宴上,晚清舉人楊惠泉品嘗后說到"如此佳釀,名為雜糧液酒似現凡俗,而姚子雪曲雖雅,卻不能體現這酒的韻味,此酒集五糧之精華,不如就叫做"五糧液"吧,一個雅俗共賞的名字,至此,五糧液的美名問世.
后來,鄧子均將陳氏秘方獻給了政府,便有了現在的五糧液公司.由于五糧液的品質優良,很快就在各大酒會上脫穎而出,在歷屆全國品酒會上被評為名酒,1956年,躋身于全國大曲酒名酒之列,被評為第一名,此后,在第二,三,四屆全國評酒會上連續被評為國家名酒和獲得金質獎杯,1992年在紐約榮獲第一屆美國國際酒類博覽會金獎,1993年,五糧液以其超群的質量,獨特的風格又在俄羅斯對彼得堡國際博覽會榮獲特別金獎,從此享譽世界
好了,我們的車已經在五糧液大道上了,我們現在已經可以看見五糧液廠區的東大門,請大家金銀珠寶各自帶好,隨我下車.
【途中導游詞-最新途中導游詞】相關文章:
美在途中作文01-12
旅途中的的經典人生感悟11-07
她在途中的經典美文12-07
安于途中的生活感悟12-09
以途中為話題的作文11-30
英語作文 送客途中12-09
長征途中的感人故事05-13
優在途中初中作文11-30
現代優美詩歌賞析:途中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