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香溫席讀后感500字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黃香溫席讀后感
黃香(約68年—122年 [1]),字文強(一作文疆), 江夏安陸(今湖北 云夢) [1] 人。東漢時期官員、孝子,是“ 二十四孝”中“ 扇枕溫衾”故事的主角。為此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一些黃香溫席讀后感的優秀例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黃香溫席讀后感篇1
今天,看了《黃香溫席》這個故事后,讓我感觸頗多。
“黃香溫席”這篇故事講的是黃香小時候夏天和冬天的兩個小情節:黃香家中生活很艱苦,五歲時,他的母親就去世了。他對父親就更加關心、照顧。冬夜,天氣特別寒冷,他用自己身體的熱量來溫暖爸爸的被窩;夏夜,黃香拿著扇子把爸爸房間里的悶熱消滅,把討厭的蚊蠅趕跑。黃香的這種行為都是為他的爸爸著想,從來沒有為自己想過。這讓我深感觸動。
黃香孝敬父母的故事,也流傳至今,每一個看過這篇故事的人,我想都會有著很深的感受。但是我們也不能否認,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不但沒有像黃香那樣孝順父母,而是嫌父母嘮叨、麻煩,甚至是頂撞父母。我們可曾想過,這是對父母最大的.傷害。所以,不要因為自己一時的沖動,傷了父母的心。黃香溫席的故事是告訴我們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決定以后一定要向黃香學**,孝敬父母?戳诉@篇故事,我的感悟不止是這些,還對自己的言行做了深刻的檢查,更深的了解了自己的不足,對自己的一些陋**與不良行為做了檢討,并為自己立下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目標。
“父母之所愛以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這句話銘刻在我的心中,黃香溫席的故事,也將永遠留在我的記憶長河中,時刻提醒我要做個孝順的孩子!父母為了我們,每天忙碌奔波,日夜操勞,作為兒女,我們更應該從每一件小事中關心父母。
百善孝為先,父母之恩如滔滔江水,如陽光雨露,當我們在享受父母之愛的同時也要想到回報父母。父母的愛是不求回報的,所以,我們對父母的回報是理所當然的。讓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用我們的雙手去構建一座友善、孝順的愛心橋梁吧!
黃香溫席讀后感篇2
今天,我看了《黃香溫席》的故事,被與我同齡的小黃香的懂事、孝順深深感動了。
這個故事主要講了黃香的`母親很早就去世了,他和父親相依為命。他看到父親成天那么辛勞,就特別難受,一心想為父親分擔一些。夏天,他為父親扇扇子;冬天,他為父親溫席。在漫漫長冬里,他堅持用自己的體溫,溫暖著父親的被窩,讓勞累了一天的父親能睡上一個安穩覺。大家都夸黃香是個孝順的好孩子。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黃香才九歲,就能如此孝順,真是個善良的孩子啊!我也要像黃香一樣孝順父母,孝順長輩。我要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讓長輩多操心。我可以自己洗衣服、盛飯、整理房間,還要幫長輩做一些家務活,給長輩盛飯、捶背、洗腳等。長輩們最希望看到我能用心學習,為自己的將來負責。所以,從現在開始,我要好好表現自己,在各方面都能爭取優秀,在完成好學習任務的同時,要爭當“三好學生”。這樣,爸爸媽媽一定會為我高興、為我驕傲的。
黃香讓我明白了什么是孝心,我要像他那樣,將孝順進行到底!
黃香溫席讀后感篇3
《黃香溫席》講述的是一個后漢時期的男孩,9歲喪母,與父親相依為命。他十分孝順,幫助父親做家務。夏天,手執蒲扇,為父親趕去酷暑;冬天,他用自己的身體為父親暖被。他的孝心傳遍了朝野。
這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三字經》里也曾記載:香九齡,能溫席。是什么,讓它成為千古美談?是孝心,是感恩。一個僅僅九歲的孩子就懂得“溫席”,而如今的我們呢?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懂得自立自強,更不用提孝敬感恩了。這是否是一種美德的拋棄?我想答案是肯定的。莫非我們連古人都不如?莫非物質文明的進步就會導致精神文明的退步?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詩經》中說:“哀哀生母,生我劬勞”,母親是偉大的,她給了我們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_生命。黃香9歲喪母,這對一個孩子來說,無疑是一個打擊。但黃香并沒有因此而自卑,而是把對母親的愛,都傾注在父親的身上。我們看到的是古人的堅強,孝敬與一顆懂得感恩的心。在現實的生活中,很多孩子不但沒有像黃香那樣孝順父母,而是嫌父母嘮叨、麻煩,甚至是頂撞父母。我們可曾想過,這是對父母最大的傷害。
所以,不要因為自己一時的沖動,傷了父母的`心。父母的愛是不求回報的,但我們對父母的回報又是理所當然的。黃香的故事告訴我們:要懂得孝順父母,要擁有一顆感恩的心,用自己的行動來感謝父母,不要讓自己的人生留下悔恨和遺憾!
【黃香溫席讀后感】相關文章:
《黃香溫席》讀書心得03-27
黃香溫席讀后感500字04-04
做人當有溫優秀作文精選12-07
黃渤的經典語句11-27
失香12-09
潤之以溫,玉汝于成國旗下講話12-03
致溫老師的信12-01
生活感悟:不讀馬克·吐溫12-09
珍藏一席話作文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