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勵志人物故事匯集
勵志,既是鼓勵,激勵自己斗志。那么都有些什么方法勵志呢?簡單的可以在每日清晨對自己說加油,又或者常聽些勵志演講,看些勵志故事。勵志不一定要激情澎湃的大聲高喊,喜歡安靜的,勵志故事是不二的選擇。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經典勵志人物故事,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經典勵志人物故事(1)
人若以命運來劃分,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人生來就走運;一種人生來就倒霉。臺灣殘疾畫家謝坤山就屬于后一種,似乎生來就和好運無緣,而與霉運結伴,倒霉了一次有一次,也倒霉的一塌糊涂,簡直成了“倒霉蛋”。
由于家境貧寒,沒錢供他讀書,因此謝坤山很早就輟了學。不過,生活貧困也使他早熟,很小就懂得父母的勞苦與艱辛。因而從12歲起,他就到工地上打工,用他那稚嫩的肩頭支撐著這個家。然而命運偏不垂青這個懂事的孩子,總將災難一次次降臨到他的頭上。16歲那年,他因誤觸高壓電,失去了雙臂和一條腿;23歲時,一場意外事故,又使他失去了一只眼睛。隨后,心愛的女友也悄然離他而去……
面對命運接踵而來的打擊,謝坤山并不抱怨,也沒有因此沉淪。但為了不拖累可憐的父母,也為了不拖垮這個特困的家庭,他毅然選擇了流浪。帶著一身的殘疾上路,獨自一人,與命運展開了博弈。
在流浪的日子里,謝坤山一邊忙于打工,掙錢糊口;一邊忙于公益,救助社會。后來,他漸漸地迷上了繪畫,他想重新給自己灰色的人生著色。
起初,謝坤山對繪畫一無所知,他就去藝術學校旁聽,學習繪畫技巧。沒有手,他就用嘴作畫,先用牙齒咬住畫筆,再用舌頭攪動,嘴角時常滲出鮮血。少條腿,他就“金雞獨立”作畫,通常一站就是幾個小時。他尤愛在風雨中作畫,捕捉那烏云密布、寒風吹襲的感覺……然而就在他人生最困頓的時候,一個名叫也真的漂亮女孩,不顧她父母的強烈反對,毅然走進了他的生活。
有了一個支點,從此謝坤山更加勤奮作畫,到處舉辦畫展,作品也不斷地在繪畫大賽中獲獎。苦心人,天不負。后來,他終于贏了人生的殘局。他不僅贏得了愛情,有了一個美滿幸福的家;而且贏得了事業,成為很有名的畫家;同時也贏得了社會的尊重。他的傳奇故事,在臺灣早已家喻戶曉,成為無數青年的楷模。曾有人問他:“假如你有一雙健全的手,你最想用它做什么?”他笑著說:“我會左手牽著太太,右手牽著兩個女兒,一起走好人生的路。”
經典勵志人物故事(2)
在一個漆黑的晚上,老鼠首領帶領著小老鼠外出覓食,在一家人的廚房內,垃圾桶之中有很多剩余的飯菜,對于老鼠來說,就好像人類發現了寶藏。
正當一大群老鼠興沖沖地在垃圾桶及附近范圍大肆吞食之際,突然傳來了一陣令它們肝膽俱裂的聲音,“喵——”。那是一只大花貓在叫。它們震驚之余,都各自四處逃命,但大花貓絕不留情,窮追不舍,終于有一只小老鼠躲避不及,被大花貓捉到。當大花貓正要把小老鼠吞噬之際,突然傳來一連串兇惡的狗吠聲,令大花貓手足無措,狼狽逃命。
大花貓走后,老鼠首領從垃圾桶后面走出來說:“我早就對你們說過,多學一種語言有利無害。”
經典勵志人物故事(3)
很久以前,一個小村中有一個名叫阿牛的村民,他每天早上起來,都用三個多小時拜神,他相信“拜得神多自有神庇佑”。他的家擺放著大大小小的各式各樣的神像。
有一天,村長通知村民說:“由于連日大雨,而去水之道淤塞,因此很可能會有洪水暴發的危險,請收拾財物暫時離村,以免人命傷亡。”大部份村民都照指示去做,只有小部份村民仍然不愿離去。阿牛更笑說:“我才不用怕,由于我每天誠心拜神,神一定會保佑我的,我決定不離開本村。”
終于,洪水一發不可收拾,村中所有出路都被洪水淹沒了,未能及時離去的村民都爬到屋頂,等待別人援救,阿牛也不例外,爬到屋頂避水勢。
就在此時,有一家人乘自制木筏經過,提議阿牛跟他們走,被阿牛拒絕了。不久,有一棵大樹漂到他面前,他也不抓住大樹作水筏脫險,過了幾小時,不知哪兒漂來一只大木桶,阿牛視若無睹,只是口中念念有詞,深信水快要退去,計劃如何好好答謝神恩。
到了最后,阿牛被洪水淹死了。他的靈魂遇到他最敬拜的神,便怒氣沖沖地破口大罵:“神啊!你究竟怎么搞的?我每天誠心拜你,你竟然棄我于不顧,竟然讓洪水把我淹死,你究竟怎么搞的?”
神聽了他所說的話,便說:“阿牛,我派了木筏、大樹、木桶給你,你都沒有好好把握,實在令我愛莫能助。”
經典勵志人物故事(4)
有一個富翁,突然患了一種怪病,醫生檢查出他的腦細胞正無緣無故地停止活動,假若情況持續,不出兩個月他便一命嗚呼。
富翁聽了這個消息相當憂心,四出訪尋活命方法,終于,有一個腦科專家告訴他,只要他找到一個人腦移植到自己身上,他就有機會生存下去了。
這個富翁非常高興,馬上發出消息,不管付出多少金錢,他都愿意,只求有人捐出腦袋供他治病。
不久,醫生拿著三個愿意捐出腦袋的資料給富翁,這三個人的資料分別是:
律師的腦,值一仟萬;
法官的腦,價值三仟萬;
最后一個數據不詳,只說價值五仟萬。
富翁很好奇地查問,到底這個價值五仟萬的腦是甚么了不起的人物呢?醫生給他的答案是,這只是一個普通人的腦,價值高的原因是這個腦很少用,可以說是全新的。
經典勵志人物故事(5)
有一個伐樹的工人身體非常強壯,而且勤勞工作,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可是,他發覺自己伐的樹木卻日漸減少。一天,他的管工看見他滿臉愁容,便關心地問:“你為何愁眉苦臉呢?”這個伐樹工人回答說:“我對自己失去信心了,我以前每天伐樹十幾棵,現在每天在減少,但我真的沒有偷懶,而且還增加了工作時間,我真不明白為什么?”
管工看一看他,再看看他手中的斧頭,心有所悟說:“你是否每天用這斧頭伐樹呢?”工人認真地說:“當然啦!這是我從開始伐樹以來一直不離手的工具呢!”管工又問:“你有沒有磨利這把斧頭再使用它呢?”工人回答他:“我每天勤勞工作,伐樹的時間都不夠用,哪有時間去磨利這把斧頭?”
管工向他解釋說:“你可知道,這就是你伐樹樹木每天遞減的原因,你沒有先磨利自己的工具,又如何能提高工作的效率呢?”
經典勵志人物故事(6)
美國尋金熱的時代,吸引了成千上萬做黃金夢的人。有些人不惜變賣自己的全部家財,離鄉背井,跑到美國去淘金。
有一個異鄉人,也把自己在英國家鄉的田地賣掉了,只身跑到美國最熱門淘金的地方,希望能找到金礦后衣錦還鄉。
他首先在當地買了一間屋作棲身之所,安頓之后,便開始他的尋金旅程,每天早出晚歸,非常辛苦地到處找尋金礦。開始的時候,他還是滿懷希望,相信很快便能找到金礦。可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從一個壯健的中年人,漸漸變成一個老年人,他找尋金礦的事業還是毫無進展。
最后,到他臨死的時候,他的尋金夢終于成為泡影,而他亦客死異鄉。當他的后人來到他居住的房子,看過他多年來找尋金礦的記錄,發覺他除了自己的房子之外,其它四周的土地幾乎都挖掘過,始終一無所獲。
他的后人靈機一動,何不嘗試挖掘這間房子的地底,看看有沒有新發現呢?終于,他們在這間房子的地底,找到當時美國最大的.金礦,完成這個異鄉人未完的心愿。
經典勵志人物故事(7)
有一位朋友做保險推銷員,做得很成功,問她有什么秘訣,她告訴我,她們接受了一位行銷訓練的培訓。訓練師要求推銷員想象自己正站在即將拜訪的客戶門外。
訓練師:“請問,你現在在哪里?”
推銷員:“我正站在客戶家的門外。”
訓練師:“很好!那么,接下來,你想到哪里去呢?”
推銷員:“我想進入這位客戶的家中。”
訓練師:“當你進入客戶家里之后,你想想看,最壞的情形會是怎樣呢?”
推銷員:“最壞的情形,大概是被客戶趕出來吧。”
訓練師:“被趕出來后,你又會站在哪里呢?”
推銷員:“就還是站在客戶家的門外啊。”
訓練師:“很好,那不就是你現在所站的位置嗎?最壞的結果,不過是回到原處,又有什么可恐懼的呢?”
經典勵志人物故事(8)
窮困潦倒的年輕夫婦來到公園,坐在長椅上思考出路。由于付不起房租,他們被房東趕了出來。“今后該怎么辦呢?”兩人左思右想均無良策。
這時,從他們簡陋的行李里忽然伸出一個小腦袋,那是他們平時最喜歡逗弄的一只小老鼠。想不到這只小東西竟跑進他們惟一的行李里面,跟著一起搬出了公寓。
小老鼠滑稽的面孔,迷人的眼睛,可愛的樣子,逗得夫妻倆忘記了現實的煩惱。
太陽開始西下,夜幕即將降臨。這時,年輕人忽然想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創意,他驚喜地嚷道:“對啦,世界上像我們這樣窮困潦倒的人一定很多,讓這些可憐的人們,也看看米老鼠的可愛面孔吧!”
他的眼前出現一幕幕動人的奇景:小老鼠們為了填飽肚子辛勤勞動,為了戰勝更大的敵人團結互助,它們甚至快活地跳舞,甜蜜地戀愛……
這位年輕的畫家就是后來美國最負盛名的人物之一才華橫溢的沃特·迪斯尼。
窮困潦倒中的迪斯尼充分運用想象力,創造了活潑可愛的MickeyMouse。自大、愛惡作劇的、又熱心解決問題的米老鼠成了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的精神象征。
1923年,迪斯尼和他的哥哥羅恩湊了3200美元重新創業,成立“迪斯尼兄弟動畫制作公司”,這就是今天迪斯尼娛樂帝國的真正開始。1929-1932年,有100多萬美國兒童加入“米奇俱樂部”,在當年的經濟大蕭條中,迪斯尼給美國兒童帶來了無窮快樂。
1934年,迪斯尼將童話故事《白雪公主》改編制作成動畫電影。當時,幾乎所有人都反對他,由于要花費50萬美元,這在當時是一個天文數字!沃爾特堅定地聘請了300多位藝術家來幫他完成這項“不可能的任務”。1937年12月21日,《白雪公主》問世,給沃特帶來的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卡通人物和10倍的投資回報率。
迪斯尼不斷挑戰的勁頭被很好地繼承下來。1955年,迪斯尼把動畫片所運用的色彩、刺激、魔幻等表現手法與游樂園的功能相結合,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個現代意義上的主題公園--洛杉磯迪斯尼樂園。1971年迪斯尼公司又在美國本土建成了占地130平方公里,7個風格迥異的主題公園、6個高爾夫俱樂部和6個主題酒店組成的奧蘭多迪斯尼世界。1983年和1992年,迪斯尼以出賣專利等方式,分別在日本東京、法國巴黎建成了兩個大型迪斯尼主題公園。至此,迪斯尼成為世界上主題公園行業內巨無霸級跨國公司。
經典勵志人物故事(9)
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難:并不是由于事情難我們不敢做,而是由于我們不敢做事情才難的。
1965年,一位韓國學生到劍橋大學主修心理學。在喝下午茶的時候,他常到學校的咖啡廳或茶座聽一些成功人士聊天。這些成功人士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某一些領域的學術權威和一些創造了經濟神話的人,這些人幽默風趣,舉重若輕,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順理成章。時間長了,他發現,在國內時,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騙了。那些人為了讓正在創業的人知難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創業艱辛夸大了,也就是說,他們在用自己的成功經歷嚇唬那些還沒有取得成功的人。
作為心理系的學生,他認為很有必要對韓國成功人士的心態加以研究。1970年,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難》作為畢業論文,提交給現代經濟心理學的創始人威爾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讀后,大為驚喜,他認為這是個新發現,這種現象雖然在東方甚至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此前還沒有一個人大膽地提出來并加以研究。驚喜之余,他寫信給他的劍橋校友——當時正坐在韓國政壇第一把交椅上的人——樸正熙。他在信中說,“我不敢說這部著作對你有多大的幫助,但我敢肯定它比你的任何一個政令都能產生震動。”
后來這本書果然伴隨著韓國的經濟起飛了。這本書鼓舞了許多人,由于他們從一個新的角度告訴人們,成功與“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三更燈火五更雞”、“頭懸梁,錐刺股”沒有必然的聯系。只要你對某一事業感興趣,長久地堅持下去就會成功,由于上帝賦予你的時間和智慧夠你圓滿做完一件事情。后來,這位青年也獲得了成功,他成了韓國泛業汽車公司的總裁。
【經典勵志人物故事匯集】相關文章:
2.人物勵志故事
3.經典勵志詩句匯集
4.人物勵志幼兒故事
5.人物勵志故事精選
6.勵志人物故事
7.勵志人物小故事
8.勵志人物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