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也談四十不惑的人生哲理
“快到十二點了,快到了,快起來放鞭去。”
在老婆煩人的催促聲中,我懶散地起床,套上睡褲,搭上拖鞋,晃到客廳從桌上抓起早就準備好的鞭炮和火機,打開大門,將鞭炮打開攤在地上,等著電視中主持人開始倒數計時。在主持人報到1時迅速地點燃鞭炮,用手擋著頭飛快地回到室內關上門,任由鞭炮噼里啪啦的炸。此時,整個城市已陷入鞭炮聲的海洋中。
然而回到被窩中的我卻沒了原有的睡意,開始輾轉反側起來了。
哦,原來是一個心結在作怪:鞭炮聲過后就四十周歲了。
去年,雖然也稱是四十歲,但心想畢竟是虛歲,其實才三十九歲嘛,四十周歲還有一年之久呢,這一年還能做好多事情呢。可竟然就在一眨眼的功夫一年就過去了,而好多想干的事情幾乎一件也沒有干成。
不知過了多久,老婆已經有了輕微的鼾聲,而我的思緒卻活躍了起來。
小時候在農村,沒有電視更沒有春節晚會,當時家里也沒有守歲和零點炸鞭的習慣。除夕晚飯后,給父母說了一大堆喜話,他們才發給我們盼望了一年之久的幾毛錢壓歲錢,然后全家就睡覺了。第二天大年初一,父親四五點鐘就起床了,先在大門外炸“開門鞭”,再到家后草灰坑處炸“狼鞭”(音),同時將事先準備好的一大堆樹葉和碎稻草點燃,但沒有明火,只是讓其慢慢的冒煙,俗稱“點狼煙”(音)。然后回到堂屋用“元寶盆”(一個用舊的洗臉盆)開始生火,點燃早已風干的柳樹和松樹枝。其實并不是為了取暖,只是一種求財求福的習俗而已,煙倒是嗆的滿屋都是。我們早飯后就到堂前地上和屋后灰堆里尋找沒有開炸的單個的散鞭。有時能撿到幾十個,一個一個地用火柴點起來和小伙伴們瞎扔。對那些已沒有導火索但還沒有開炸的散鞭,就從中間折一下但又不完全折斷,露出黑色的火藥即可,呈三角形將兩端插在地上或是夾在什么縫隙中,再用火柴一點,“嗖”一下就冒出兩股交叉的藍色火焰。
誘人的壓歲錢、沒有開炸的散鞭炮、讓人咽口水的咸豬頭肉、可口的桃酥、嶄新的衣服、無拘無束的玩耍、快快的長大,這些構成了兒時對新年的全部期盼。
在這一年一度的期盼中,在農村上了小學和初中,到縣城上了高中,又到省城上了大學,然后回老家縣城參加了工作。
這時才發現,已經真的長大了!兒時對新年的強烈期盼已蕩然無存,甚至產生了抵觸懼怕的情緒。而就在這種情緒中,人生中的一些必經之事卻又不容回避的一個個走來,又一個個走過和即將走過:戀愛、結婚、生子、買房、教子、調動、贍老……
這些過程和過程之中的挫折讓你感覺有些累,當你伸手拖拽想歇歇時,卻又被時間這鋼刀劃出了些許傷痕,連同整個人也被拽的搖搖擺擺。在這搖搖擺擺、跌跌撞撞的日子中,歲月卻在飛快地流逝。此時,驀然回首,竟已跨進了四十的門檻,邁上了奔五之路。
兒子的嘴角已冒出了胡須,媽媽的頭上已基本找不到黑發,敬愛的爺爺已去了極樂世界。這些變化在告訴我們,歲月發展長河中的更替是誰也無法改變的。樓下的草坪依舊是“一歲一枯榮,春風吹又生”,初升的太陽總是先將陽光送進東邊的窗戶,洪澤湖的水總是夏漲冬落。這些變化也在告訴我們,規律是永恒的。
所以,作為我們平凡一族,在這變與不變相互交錯的過程中,在這四十歲的這個人生節點上,唯有拍拍身上的灰塵,振作疲憊的精神,珍惜親情、友情和愛情,努力工作,扎實穩健地沿著現有的運行軌跡繼續前行才是根本。怨天尤人或是不切實際、好高騖遠,甚至是異想天開的走一些險棋,這些都是不可取的。
人生苦短。基本可以確定的是,四十載的風雨,就是人生的上半輩子了。
哎,四十歲,就是一個說老未老,說年輕也不年輕的年紀,是介于年輕和衰老之間的一個分界點,是人生的一個里程碑。
四十歲,既已無法回避,就淡定跨過,從容、踏實地走下去,祈禱再過四十年吧!
噼噼啪啪!嘭!嘭!嘭!……
窗外隱約又傳來了鞭炮聲,大概是早起的人們在放開門鞭吧。唉,趕緊睡一會吧,上午還要去給長輩拜年呢。
【也談四十不惑的人生哲理】相關文章: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人生哲理04-23
也談洪荒之力05-12
也談責任初中作文04-21
也談精讀與略讀作文04-01
談人生哲理的散文05-11
談人生人生哲理04-26
稚談生活與人生哲理05-04
遲到的開始也不晚人生哲理04-24
四十不惑是怎樣煉成的美文欣賞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