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傳承勵志文章
是誰用一片甲骨,收藏起古老的秘密;是誰用一卷竹簡,詠嘆著世間的傳奇。莊生的蝴蝶飛進了,杏花和春雨;美麗的方塊字,就刻在孔子的車轍里。秦時章法漢時筆,刻畫出不朽的容顏;魏武詩篇盛唐旗,見證著永恒的誓言。王維的紅豆生長在,海內與天涯;動人的華夏韻,就映在李白的明月里。——題記
“仁義禮智信,忠孝勇恭廉”是我們中華兒女的傳統美德,是令億萬炎黃子孫倍感驕傲的,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勤”是最聞名于世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中國人以農而立,用辛勤的付出換來碩碩豐成,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造福子孫后代。同時將自己的精神思想化無形為有形,在人類歷史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勤儉,是中國人的美德傳承!
中國人的骨子里充滿是桀驁,是勇敢;中國人的脊梁里有的是傲氣,是不屈。南宋名將岳飛精忠報國的決心,燃燒起他那不屈不撓的愛國之情,他為了自己的信念,自己的國家,自己的民族,拋頭顱,撒熱血,奮勇殺敵,保家衛國;北宋著名政治家范仲淹,憂國憂民,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反應出他以國家民族為己任的高尚情操;民族英雄文天祥寧死不屈,最后從容就義,留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絕唱;這樣的英雄人物比比皆是,林則徐,孫中山…他們的忠義能與天公比高,能同日月爭輝!他們的精神化作一座永不磨滅的豐碑,是中華民族史上不朽的傳奇!
忠義,是中國人的美德傳承!
孝道也是中華傳統美德的代表,他深深根植在人心,“臥冰求鯉”“黃香暖席”廣為流傳,而詩詞中的花木蘭更是家喻戶曉,她不忍年老體虛的父親受征戰喧囂之苦,而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實屬不易,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孝女。再者,相傳春秋時期,有一位魯國人仲由是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鐘之多。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卻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里能夠再得呢?”孔子贊揚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后思念哪!”該有婦孺皆知的鹿乳奉親,蘆衣順母等故事比比皆是。
孝,是中國人的美德傳承!
荀子說:“人無禮則補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禮儀之風傳承千年,延續至今,中國一向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于世。相傳,一日楊時、游酢,來到嵩陽書院拜見程頤,正遇上這位老先生閉目養神,坐著假寐。程頤明知有兩個客人來了,他欲不言不動,不予理睬。楊、游二人怕打擾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肅然待立,一聲不吭等候他睜開眼來。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頤才如蘿初醒,見了楊、游二人,裝作一驚說道:“啊!啊!賢輩早在此呼!”意思是說你們兩個還在這兒沒走啊。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么時候,開始下起雪來。門外積雪,有一尺多深。于是,程門立雪的故事也流傳至今……
禮,是中國人的美德傳承!
走過上下五千年,走過三千大千世界,走過長征太行山的記憶,走過二十四史,二十四節氣,多少美德傳承經過千年滄桑,鏗鏘在夫子的平仄里,走過崢嶸歲月,走過風霜雨雪,中國人的美德傳承將一直延續下去,熏陶著華夏子孫,一代,又一代……
【傳承勵志文章】相關文章:
中考勵志文章勵志文章04-02
人生勵志文章-正能量文章勵志文章04-08
經典勵志文章短文-正能量文章勵志文章04-06
經典勵志文章-正能量勵志文章04-01
高考文章勵志文章04-03
夢想文章勵志文章04-08
銷售文章勵志文章04-08
勵志文章精選04-03
經典的勵志文章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