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人生哲理
孤獨人生哲理1
孤獨是什么?僅僅是一個人在家,沒有人可以說話聊天嗎?孤獨是什么?還是簡單地剩下一個人去旅行嗎?其實,我更覺得,這孤獨只是自我的一種情感的表達,它是一種自己對目前現狀的情感流露。
孤獨,要說跟孤單有什么區別,這一點,在英語單詞之中就能夠很好地體現,在英語單詞之中,孤單是用“alone”來寫的,而孤獨是用“lonely”來寫的,這就是說,在英語中,一種是有情感的.表達,一種僅僅是外在的體現。一個人在野外打獵,他并不孤獨,他只是孤單,獨自一人而已。而一位少婦,長期獨守空房,每天都盼著自己的丈夫回來,她在窗前久坐發呆,我們就可以說她是孤獨。
孤獨,第一種癥狀,就是不合群。在現實生活中,總有一些人由于某些原因,變得有些內向,不愿和別人交往。或者對別人所做的事不屑一顧。這種人,老是獨來獨往,從不和別人交流,平時可能一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在其他人看來,他是孤獨的,沒有人會和他一起玩,沒有人會搭理他。其實,如果是他,他也許會覺得自己這種狀態很好,很適合自己的發展。
孤獨,第二種癥狀,就是得不到別人的肯定。在現實生活中,由于某些原因,別人對自己不是很肯定,或者,別人對自己避而遠之。自己在某些方面做得可能沒那么好,或者先天有些疾病,別人對自己感到恐懼,除了害怕或是嘲笑。這樣,自己完全被別人孤立于群體之外。這種人一般不是性格內向,而是積極地想和別人交流,可是,別人就是不接受自己。因此,他會感到很孤獨,感到自己得不到別人的肯定。
孤獨,第三種癥狀,就是生活工作上的失意。這孤獨并不是和孤單有關,而是與個人的抱負施展有關。在中國歷史上那些有歷史記載的人物當中,像蘇軾,范仲淹之類的人物,他們都有報國的志向,可是,就是施展不開,高高在上的君主根本不會青睞自己,自己一說要提及改革,就立刻遭到流放。這時,往往是自己獨自一人,登山喝酒,或彈琴,或寫詩作賦,這些都是自己在一個地方久坐,把自己的失意與孤獨聯系在一起。說自己是孤獨的,倒不如說自己是失意的,落寞的。
孤獨人生哲理2
《你的孤獨 雖敗猶榮》這本引起共鳴的心靈雞湯類書籍由劉同所作,書中用33個真實故事,描述出不同形式卻又直戳人心的孤獨。用最溫暖的筆觸訴說。作者從親身經歷角度出發,向我們展開一個個真實的故事,可能是他自己亦或是朋友的,但都給人以真實感,令人信服。我們能通過這些故事從中感受到:在孤獨的前方是迷茫,而孤獨背后是成長。
孤獨是種種情緒的化身,有時并不知道它從何而來,有時候,你所感受到的孤獨,讓你覺得恐慌、無助。正如作者說的他在很長一段時間,不管表面上如何佯裝鎮定,心中還是感覺與這個世界的隔閡一直存在。從一開始的反抗到后來的坦然接受,才明白一路走來的孤獨,都是無形中的自我成長。
書中那個以前靦腆的曾同學,是一個遇到事情支支吾吾說不出一句完整話的小女生,如今卻站在講臺上向十年未曾見面的老同學講述自己以往的經歷遭遇,在場的人都很難相信。讓她轉變的原因沒人知道,其中的孤獨更是沒人能夠想象。但在這一段孤獨的路程中,首先應該學會面對孤獨,因為一味的躲避,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這樣就會使人聯想到小時候上臺發言時,說完這一句,就沒有下一句的情景。那種孤獨感,或許我們曾經都感受過。而劉同只是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故事,或許作者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看完之后可以走出自己最想走的那一步,一千人可以有一千個不同的方法。
書中有一句話:孤獨并不可怕,它是與自己對話最好的時光。自己一人獨處時,孤獨是必備的。但是會讓自己想得更多,當你反過來想想,這樣的孤獨,其實也不是很差?你所經歷的孤獨,我們稱之迷茫,經歷過的那些孤獨,我們稱之成長。
往往一個人和自己相處,并不會感到孤獨。比如一些尋美麗風景的人,他們不會感到孤獨。但并不是他們身邊有人陪伴,而是他們享受孤獨。在他們心中沒有孤獨,有的只是下一站的'落腳點能夠在哪里停留,那里的風景又是如何。
孤獨每個人都逃不開,是我們生活中必需的。當你感受到那些寂寥的不知所措,其實是每個生靈都在經歷的。我們總要學會安靜享受分分秒秒的孤獨,自己和自己相處,接受孤獨。每個人在面對孤獨時,或許都有迷惘過、害怕過,但漸漸發現孤獨的意義在于成長。經歷過才會有新的認知,就像生命中必須有裂縫,陽光才能照進來。
只有從害怕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獨處,到習慣一個人面對人生中的種種波折,才能明白孤獨到底是什么。孤獨是天使也是魔鬼,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分,你只有面對它。
當你遇到棘手的事情的時候,可以選擇不做,但不要輕言放棄,從內心否定自己。未來,有鮮花也會有荊棘,愿我們都能堅定、勇敢、無所畏懼。享受孤獨,在孤獨的歲月長燃奮斗的火炬。
孤獨人生哲理3
在人際關系網越來越龐大的現代社會,隨禮已經成了普遍現象。不只是在城市,鄉村也有愈演愈烈之勢,人情消費已經成為很多人賬單上的不可承受之重;而且,隨禮的花樣也不斷翻新,甚至巧立名目,人們已被隨禮“綁架”,成為負擔。當下,“壓歲錢”攀比,似乎已衍變成大人、小孩同時參與的社會現象,并且數額巨大令人咋舌。
為了在紛繁復雜的社會里編織自己的一張關系網,整天沉迷于酒山肉海里或者麻醬桌前,渾渾噩噩,疲于應酬。久而久之,會引起身心疲勞,抗病能力急劇下降,易誘發或導致多種疾病。其實,這些都是不良的交際行為而導致的后果。
如何在紛紛擾擾的現代社會保持獨立,避免不良交際給自己的從工作到生活,從物質到精神帶來的諸多煩惱呢?我想,保持孤獨,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當然,我這里所說的孤獨并不是孤僻,更不是與世隔絕,而是一種保持自我完善的人生態度,是一種真正高貴的孤獨。
融入喧囂,就難逃紛擾,經常身心疲憊、憔悴不堪。為功名利祿明爭暗斗,為愛恨情仇惡性角逐,幾多不害他人,又幾多不被人害?殊不知,厚待別人方能善待好自己。當一個人孤獨的時候,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他面對的是真正的自己,人類的思想一切都源于此處。
孤獨者,不管他處于什么樣的環境他都能讓自己安靜,他都能自得其樂。孤獨是靈魂的放射,理性的落寞,也是思想的高度,人生的境界。選擇孤獨,你就相對避開了紅塵中華而不實的迎來送往,舍去了影響生命之樹生長的枝枝杈杈;你可以不必為接紛至沓來的請柬而煩惱,也不必絞盡腦汁去算計禮尚往來的得失;你不必整天讓自己的胃和肺被酒精和煙霧麻醉,更不必丟下妻兒勞心費神去陪別人打通宵麻將;你可以不必時時刻刻察言觀色于領導的臉色,不必擔心別有用心的下屬諂媚的陷阱,更不必擔心愛小者牽強附會地揩油。閑暇時間,品一杯香茗,做一次思考,那是何等的愜意?忙里偷閑,鬧中取靜,才能享受孤獨的時光,默默感悟失去和得到,回味遺憾和美好。
只有一個人的世界,才能真正袒露活脫脫的自我。也許越是紛繁越成空,越能盡顯孤獨的豐富;不會享受孤獨,就不會享受人生。獨處時,才有時間思考;靜思時,才有機會感悟。靜下心來,做自己想做的事,思索一下往前的工作如何開展。能專心,方能深入。耐住寂寞、忍受孤獨,也許才有奇跡的誕生。思想,永遠是孤獨者的特權,孤獨者因了思想而幸福著,思想也因了孤獨者而精彩著。大孤獨是大境界,能夠承受大孤獨的威壓者。許多工作上有突出業績,事業上有巨大創造的人,大都是耐得住孤獨寂寞的人。
也許你認為,選擇孤獨就會因此失去很多人際關系,在靠人際交往而生存的`現代社會,不免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其實,這種觀點是有失偏頗的。孤獨不同于孤僻,后者是一種怪癖,而前者卻是一種明智的生活態度。減少人際交往中的細枝末節,并不是取消必要的情感交流。捫心自問,當你家婚宴上熱熱鬧鬧坐滿酒樓的上上下下時,他們有幾個是你肝膽相照的朋友?恐怕是假親假近前來湊熱鬧的人居多吧。
表面上的光鮮之后,買單的還是你自己,之后就是還不清的人情債,如此惡性循環,才會真正挑戰你的心理防線,讓你陷入不良交際的怪圈而不能自拔。而一旦你真的有求于他們到時候,又有幾個是你在困難時能夠雪中送炭的人?倒不如安下心來,平平淡淡做人,堂堂正正做事,不奢華,不攀比。只有你在事業上有了真實的業績,才會贏得人們的尊敬。而靠嘻嘻哈哈,迎來送往只會把你寶貴的生命,耗費在虛無縹緲的不良交際之中。
能從忙碌中解脫勞頓,能在靜夜里獨對心靈,能在晨曦時思考未來,那是一種無法表達的玄妙。沒了痛苦,沒了壓抑,漫步于自我的心靈旅途,就把平日里那顆焦躁的心融入了如水的寧靜,讓虛無變得富有,這又是怎樣的一種享受!
【孤獨人生哲理】相關文章:
與孤獨做朋友人生哲理04-25
學會盛享生命的孤獨人生哲理12-09
獨處不是孤獨是最自由人生哲理12-09
寂寞孤獨是一種崇高的境界人生哲理12-09
不會享受孤獨就不會享受人生人生哲理12-09
成熟的另一個名字叫孤獨人生哲理12-08
孤獨01-09
孤獨并不孤獨作文-苦難作文01-11
作別孤獨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