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六會考放榜兩個留新的成功故事
她從只會“hello goodbye”到全國第一
啟發小學畢業生邱碧晴(13歲)4年前從中國廣州來到新加坡念書時,不只需要“降級”念小三,而且只會以英語說“hello”、“goodbye”等簡單詞匯,老師講課她也聽不明白。
不過,四年后的今天,她卻以290分的優秀成績,成為今年小六會考全國成績最出色的學生。
邱碧晴的父親邱國華(45歲,國大生理系研究員)10年前到新加坡工作,4年前才把太太謝小瑾(42歲,國大生理系研究助理)與碧晴接到新加坡來。當時,碧晴在中國已經開始念小四,成績也名列前茅,來到新加坡卻必須“降級”念小三,還得適應新的語言環境。
她說:“剛開始不明白別人說什么,自己又不敢用英語,怕語法不對。不過,父母、老師和同學都一直鼓勵我說英語,要多練習才會進步。”
除了多講英語,碧晴也開始愛上英文書籍。起初她看的是適合七八歲孩子的書,現在已經看得懂“哈利波特”(Harry Potter)了。
碧晴的英文成績進步神速,小三第一次考試時只有50多分,年終考試取得60多分,之后便不斷進步。她的其他科目成績也非常優秀,小三至小六的總成績都是全校之冠。不過,對于會考成績成為全國之冠,她仍感到非常意外。
她說:“我對英文成績還是有些擔心,原本以為能夠考到275,就很不錯了。”
克服了語言障礙的她已經喜歡上英文,她希望自己以后能成為律師或作家,寫英文小說。她已經通過直接收生計劃(DSA),被萊佛士女中錄取。
邱碧晴的父親邱國華說,他當初也擔心女兒的英文成績跟不上,曾考慮給她請補習老師,不過她在學校教師的幫助與自己的努力下,成績不斷進步。
自發閱讀課外讀物
母親謝小瑾說:“她非常自律,回到家一定會把功課完成,還會自發閱讀課外讀物,做課外練習、作業。她還會做家務,陪三歲的妹妹玩,煮粥給妹妹吃。”
當初為什么沒有把女兒送入名校,謝小瑾說,主要考慮的是學校與住家的距離,而且也不希望給孩子太大的壓力。
她說:“啟發的老師們都很盡責,給了她很大的幫助。碧晴當教師的外婆曾說:是金子到哪里都會發光。”
他每天大量閱讀 提高英文水平
以287分三分之差屈居“榜眼”的南洋小學優秀生陳牧禾,也是三年級才從中國到新加坡,起初,上課時完全聽不懂老師說什么。
謙恭有禮的陳牧禾,在上海念書時成績也很優秀。2006年進立化小學,上課時卻老是滿頭霧水,聽不懂、看不懂。
他說:“第一次英文測驗只得36分,第二次測驗57分,通過每天大量閱讀,英文才不斷地進步。到了年底,英文已經有87分,排23名。第二年轉到南洋小學,過后每年在非高才班的主流班考全級第一。我不斷以趕上高才班來自勉,沒有想到在會考中打敗高才班的同學。”南小高才班學生,今年最高282分。
陳牧禾的母親徐敏是上海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聽說新加坡教育好,甘心放下工作,到新加坡當陪讀媽媽。
她說:“新加坡學校經常對外國學生有要降一級甚至降兩級的要求,牧禾在上海的成績很好,我帶他到新加坡讀書的底線是不能降級,降級就回國。幸好立化小學的校長通情達理,牧禾開始時的英文雖然不夠好,但是很快就追上。”
陳牧禾喜歡閱讀和彈鋼琴。他說:“我是靠大量閱讀來提高英文水平。讀書累了,我就彈鋼琴減壓。”牧禾已經取得鋼琴八號文憑。
【小六會考放榜兩個留新的成功故事】相關文章:
給成功留白的名人故事12-09
成功優秀小故事 分享的成功小故事03-03
講述成功的兩個故事03-10
成功的小故事11-26
成功的小故事11-26
勵志成功的小故事六篇12-04
關于成功的勵志小故事六篇12-07
名人成功的小故事02-22
成功創業的小故事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