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逍遙于恒靜的人生哲理

時間:2024-05-31 09:46:41 人生哲理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逍遙于恒靜的人生哲理

  莊子的逍遙,是近乎忘卻世間一切復雜,纖塵不染的絕對精神與靈魂上得到自由。而我所認為的“恒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和莊子的觀點確有幾分相似之處。

  《逍遙游》表現的是莊子所向往的一種人生境界。他認為世間萬物本質上時相同的,但各物間又受到種種條件的限制,以至于每種事物達到的高度不同,而不同類別的事物不能理解其它事物所經歷和遭受的,各事物間便產生了差別。在他看來,追求功名利祿,就不會有無憂無慮的生活,是一種無形的枷鎖。唯獨有順其自然,對世間萬物采取一種旁觀的態度,才能達到“天地與我共生,萬物與我為一”的境界,便有了真正的逍遙。

  而莊子所講的逍遙是一種絕對的自由,而不是相對的自由,是莊子對人生最高境界的追求,是精神自由的祈向。而在當下社會中,懷有這種思想是美好的,很少有人能真正達到這種境界。

  相較而言,“恒靜”觀點的核心內容是:對立轉化,無力掌控,保持平靜,坐等其后。意思是,世間萬物對立統一,每種事物都有他的對立面,對立的雙方可以相互轉化,天之規律。人受控于自然之下,無法擺脫,好與壞,靜與燥總是在不停的轉化中。每種時期各有其心理感受,人無力改變這種感受,只能靜等當前的感受轉化為另一種感受。在痛苦的感受面前想到與其對立的一種感受,尋求心理上的一種安慰,保持內心的時刻平靜,最終從從一種感受轉化到另一種感受。在兩種感受轉化的前后,二者是彼此平等的。前者對內心造成了多大的傷害,后者就會有多大的“幸福感”來彌補。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在生活中,我們總要面對各種各樣的事物,這些事物總是帶來相應的禍福。當你的生命中發生了一件事情,也許你很懊惱,很悔恨,很傷心,可沒想到,上天卻給你準備了一件你意想不到的禮物,往往比你之前預料的要好的多,也許在極度失意中突然找到一種幸福感,你會豁然開朗,內心瞬間舒暢。如果事與愿違,那么上天一定另有安排,順著已經安排好的路一步步走便是了。另一方面,當你因為某事而深處愉悅滿足之時,也許某個禍患正在悄然向你靠近,你無法察覺,正當你極度愉悅之時,禍患霎時降臨,福便轉化成了禍。“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在面對禍福時,我們不能因為遭受災禍而心灰意冷,放棄理想;也不能因得到幸福而沾沾自喜,止步不前。現實中大多數人受制于各種欲望,患得患失,既怕得到的不夠,又怕得而復失,想不通,放不開,爭不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有分辨清禍和福的轉化關系,冷靜地面對這無時不刻都在發生的轉化,對未來的轉化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才能不被各種外物條件所限制,達到逍遙,恒靜的境界。

  生活在當下,作為即將步入成年時代的我們,面臨著艱巨的挑戰。一個人的各種素養和品格,在這一時期正處于快速發展完善時期,今后在社會上謀生所需的各種能力素養在這一時期大都在各種經歷中給予暗示和萌發初芽,也許這時感到痛苦的經歷實際上為以后能更好的適應社會培養能力。舉例來講,高中時期結交各種朋友,在與朋友的交往過程中,也許有時自身的某些舉動會引起朋友的反感和厭惡,自己的內心一定會產生波動,在一次次波動中便培養了人際交往的能力。班干部在一次次和老師打交道的過程中,便培養了上下級關系處理的能力。迫于高中巨大的學習壓力對異性產生好感其實在無形中為今后的愛情觀奠定了基礎。每一件細微的小事都在為今后作各種鋪墊。

  莊子的逍遙只是一種心理境界,在現實生活中,只有看清了世間的一切轉化關系,從各種細微小事中得到今后應具有的素養,在自己陷入低谷時想到不久后的平靜或內心的愉悅,在自己深處愉快大喜時警誡自己。對這一自然的轉化規律采取旁觀,淡然的態度,真正想清楚自己發展的道路早已被安排好,當前只不過是按路行走,在這個過程中內心的各種感受是正常出現的,當前的目標或志向是早已被定好的,只需順其自然。只有這樣,“逍遙”和“恒靜”正在成為人在完成人生使命過程中體會和品味其間各種感受的心靈道具,更好地走完這七八十載。

【逍遙于恒靜的人生哲理】相關文章:

自在逍遙的人生哲理12-06

逍遙12-09

安然若素,歲月靜好人生哲理11-30

從靜中穎悟生活的美好的人生哲理12-06

醉逍遙12-09

「逍遙曲」03-10

心有多靜行動就有多猛人生哲理12-09

關于逍遙的作文01-21

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