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自己的想象力嚇一跳勵志人物故事
25歲之前,他叫張牧野。25歲之后,當他開始創作《鬼吹燈》時,他叫“天下霸唱”。“天下霸唱”并不是想要當天下第一的麥霸。這只是他打游戲用的ID。
他絕非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好孩子”——高二念書念不下去,他索性出來打工。洗過盤子,做過雜工,開過網吧、服裝店,輾轉于各種各樣的工作,什么賺錢他就干什么。
2005年,天下霸唱依然混著日子。同事們天天上班就是打麻將。改變他命運的機緣在這個時候來了。
女同事推薦他去看天涯“蓮蓬鬼話”上的`鬼故事,他去看了,卻發現要么寫的都是小兒科,畫符、念咒這些老行當,要么就是寫得特別真實特別好,但“留了扣子扣不上”,不到一半就編不下去了。
不知道是想震懾女同事,還是他的“殺氣”終于坐不住了,天下霸唱用半個月的時間,一口氣創作了一部中篇小說。想象力的第一次爆發,為天下霸唱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無數熱情洋溢的讀友從門外涌入。“當時的感覺是,通過寫這個故事認識了好多特別有意思的人,社交范圍突然之間拓寬了。每天都和讀友們刷屏互動,我突然之間就有事兒干了。后來寫完這個沒過癮,想寫一個長一點兒的,于是就有了《鬼吹燈》。”
生在20世紀70年代末、長在20世紀80年代的天下霸唱,其實骨子里是一個非常念舊的人。他說,《鬼吹燈》的寫成,要感謝他小時候遇到了真正的盜墓人,他們活在七八十年代,他這一代,大概是見證了這些奇人異士的窮途末路。
“小時候住天津的胡同,有個鄰居真是盜墓的。他們家世世代代不光盜墓,還是跑江湖的道人,什么迷信干什么,畫符念咒,降妖捉怪,打個鬼胎賣個藥。趕上好時候,就看風水。戰亂的時候沒有看風水的了,他們就去盜墓!
天下霸唱說,寫《鬼吹燈》的時候,完全沒有想象過有朝一日它會出版,甚至被拍成電影。直到切實參與到烏爾善導演的《鬼吹燈之尋龍訣》的編劇工作,并在拍攝第一線觀摩拍攝后,小說家、編劇天下霸唱才撿起信心來。
但與電影編劇相比,天下霸唱還是更喜歡自由自在地寫小說,F在,也有人找他來做網絡劇的導演或者監制。天下霸唱說:“我最多當個顧問就到頭兒了。我只做自己特別有把握的事兒。寫小說,掙版稅,再進一步,做游戲。我喜歡打游戲,除了寫小說之外,這是我最大的興趣了。我想做一個屬于中國的、原汁原味的盜墓手游。”
【我被自己的想象力嚇一跳勵志人物故事】相關文章:
6.人物勵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