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寬生活感悟
曾看過兩則小品,雖掩卷日久,但每每想起,齒頰留香。
一則是說宋代名臣呂蒙正剛參與政事,一些“老資歷”人瞧不起他,壞話成堆。一次,呂蒙正上朝,有一朝臣在簾子后面指著他說:這個小子也能參政嗎?呂蒙正假裝沒有聽到,徑直走過。同僚想替他揪出那個人,被呂蒙正制止。呂蒙正對那位同僚說:如果一旦知道了那個人是誰,就會耿耿于懷,于公于私不利,還不如不知道的好。時人都稱贊呂蒙正的雅量。
一則是講一個老和尚養(yǎng)了一盆極雅的蘭,百般呵護,珍愛有加。一次,老和尚出遠門,臨走把蘭托付給小和尚照看。小和尚也像老和尚一樣用心呵護那盆蘭。一天,小和尚給蘭花澆過水后放在窗臺,就出門辦事了。不想天降暴雨,狂風把蘭花打翻砸壞了。小和尚以為得受老和尚重責,沒想到老和尚淡淡一笑,說道:“我養(yǎng)蘭花,不是為了生氣的。”簡單的一句話,卻道出了一種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
故事不同,說的都是心寬的道理。呂蒙正的雅量也好,老和尚的豁達也好,都說明他們氣量寬宏,心胸寬廣,對人對事能寬容,遇事能忍讓、不計較。這就是心寬。
人與人之間,即使是親人之間,難免也會有這樣或那樣的矛盾。人在社會行走,難免遇到各種各樣的流言蜚語和惡意中傷,這些都是每個人不得不遇到的“敵人”。面對這樣的“敵人”,是置若罔聞還是耿耿于懷?置若罔聞,“氣”不填胸,“任督二脈”就打通了,心情自然就會好,日子就過得輕松了。心寬,原諒別人,是善待自己!若是耿耿于懷,睚眥必報,必定活得如負重荷,“氣”填滿胸,于是乎“任督二脈”不通,憂郁寡歡。生氣嘛,就是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
心寬處處是“桃源”。善待自己,還是懲罰自己,全在一念之間。
【心寬生活感悟】相關(guān)文章:
心寬才路寬的生活感悟12-08
心寬才能體健心靜才有花艷生活感悟12-09
心寬天地就寬的人生感悟11-22
心寬一寸,病退一丈生活感悟12-04
心寬天地寬的心情短語12-09
心寬天地廣勵志故事03-09
心寬路自寬的哲理名言11-26
活出生命的心寬人生哲理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