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絆腳石變成墊腳石的勵志故事
在世界擊倒每一個人之后,許多人在心碎之處堅強起來。
壓力與挫折,是考驗每個人的智慧的終身課題,每個人都必須找到屬于自己的排解方式,既不能逃避現(xiàn)實,也不能總是躲在角落中怨天尤人。羅曼·羅蘭有一句話:“人生就是戰(zhàn)斗”,僅此寥寥六字,曾經伴隨他經歷不少艱辛歲月,越過不少坎坷道路。
在《戰(zhàn)地春夢》這本有關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著名小說里,海明威說:“在世界擊倒每一個人之后,許多人在心碎之處堅強起來。”
俄國學者和詩人羅蒙諾索夫,原是個捕魚青年,求學時一個拉丁字也不識,被人譏為大傻瓜,連老師也叫他坐到最后一排以羞辱他。正是這種處境激勵了羅蒙諾索夫,使他后來變成一位大學者,并成為俄國歷史上第一個創(chuàng)立大學的人,被譽為“俄國科學的始祖”。
眾所周知的日本松下電器公司創(chuàng)始人松下幸之助,是一個只念了四年書、一貧如洗、體質虛弱的窮孩子。這位飽嘗人間辛酸的少年,既不憤世嫉俗,也不氣餒,在人生的“大學”里吸吮著,積累著,從而建立了他的“松下哲學”。
在24歲那年,松下捕捉到創(chuàng)業(yè)的機會,用他僅有的100日元創(chuàng)辦了“電器公司”。憑借他執(zhí)著的信念、誠實的品格、縝密的經營方略,終于獲得成功,建立了130家工廠,組成龐大的“松下帝國”!
松下幸之助的成功,恰源于他那困苦不堪的少年經歷。從這個意義上說,挫折和逆境常會讓人創(chuàng)造出重新崛起的機遇。
記住柏拉圖的話:“人類沒有一件事是值得煩惱的,克服一次挫折,你便提升了一次自我。”
富蘭克林曾說:“令人受傷的事會教育我們。”
常有人說,人們最痛苦之后得到的那些教訓,才是最有價值的教訓。沒有巨石當?shù)溃跄芗て馉N爛的浪花?因此,我們遭遇身體或情緒的創(chuàng)痛后,最要緊的便是在創(chuàng)痛中尋找某些意義。
創(chuàng)痛能夠教導我們某些事情,但我們必須樂意從中學習才行。如此,我們才能從中領悟,使人生得以更上一層樓。創(chuàng)痛能幫助我們克服困難,發(fā)現(xiàn)自身的力量,幫助我們踏上成功的彼岸。
有些人似乎天生就會運用失敗與挫折的創(chuàng)痛,作為成功的原動力;而另一些人則必須學習如何使用這種動力。然而只要是人,總是能夠學會發(fā)展積極心態(tài)的。
積極的行動會導致積極的思維,而積極的思維會導致積極的人生心態(tài)。人的心態(tài)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自己一生的成敗。
【絆腳石變成墊腳石的勵志故事】相關文章:
關于墊腳石的勵志故事12-09
快樂是成功的墊腳石勵志故事03-09
讓挫折變成墊腳石的生活感悟12-05
讓成功變成系列勵志故事12-09
狀元是怎樣變成水貨的勵志故事12-09
關于別讓壞情緒變成癌細胞的勵志故事03-10
讓成功變成系列的故事03-09
讓成功變成系列故事03-10
變成老鷹的小故事作文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