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無止境勵志故事
年輕時,究竟懂得多少并不重要,只要懂得學習,就會獲得足夠的知識。
許多人以為,學習只是青少年時代的事情,只有學校才是學習的場所,自己已經是成年人,并且早已走向社會了,因而再沒有必要進行學習,除非為了取得文憑。
劍橋大學的一位專家指出:“這種看法乍一看,似乎很有道理,其實是不對的。在學校里自然要學習,難道走出校門就不必再學了嗎?學校里學的那些東西,就已經夠用了嗎?
“其實,學校里學的東西是十分有限的。工作中、生活中需要的相當多的知識和技能,課本上都沒有,老師也沒有教給我們,這些東西完全要靠我們在實踐中邊學邊摸索。
“可以說,如果我們不繼續學習,我們就無法取得生活和工作需要的知識,無法使自己適應急速變化的時代,我們不僅不能搞好本職工作,反而有被時代淘汰的危險。”
有些人走出學校投身社會后,往往不再重視學習,似乎頭腦里面裝下的東西已經夠多了,再學會脹破腦袋。
孰不知,學校里學到的只是一些基礎知識,數量也十分有限,離實際需要還差得很遠。
特別是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只有以更大的熱情,如饑似渴地學習、學習、再學習,才能使自己豐富和深刻起來,才能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整體素質,以便更好地投身到工作和事業中。
根據劍橋大學的一項調查,半數的勞工技能在1至5年內就會變得一無所用,而以前這些技能的淘汰期是7至14年,特別是在工程界,畢業后所學還能派上用場的不足1/4。
因此,學習已變成隨時隨地的必要選擇。
“用學習創造利潤。”——這已被管理學界和企業界公認為當今和未來“贏”的策略。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即使是圣人,也有短處,但明智之人一旦知道自己特長何在,便善加運用,使其掩蓋了自己的短處。
孔子乘著一輛馬車周游列國。一天,他來到一個地方,見有個孩子用泥土圍了一座城,坐在里面玩耍。
“你看見馬車過來為什么不躲開呀?”孔子問孩子。
“從古到今,只有車子躲開城,哪有城躲車子的道理?”
孔子愣了一下,走下馬車,問道:“你叫什么名字啊?”
“我叫項橐。”
“你的嘴很厲害,我想考考什么山上沒有石頭?什么水里沒有魚兒?什么車沒有輪子?……”
“您老人家聽著——土山上沒有石頭;井水中沒有魚兒:用人拾的轎子沒有輪子……”孔子一連提了十幾個問題,都難不住孩子。
“現在輪到我來考您了……鵝和鴨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鴻雁和仙鶴為什么善于鳴叫?……”
“鵝和鴨能浮在水面上,是因為腳是方的;鴻雁和仙鶴善于鳴叫,是因為它們的脖子長……”
“不對!魚鱉能浮在水面上,難道也是因為它們的腳是方的嗎?青蛙善于鳴叫,它們的脖子長嗎?……”
孔子佩服這孩子知識淵博,連自己也辯不過他,只好拱手連聲說:“后生可畏!后生可畏!”說完,孔子就駕著車繞道走了。
學習是你改變自己的關鍵所在,只有學了,你才懂得運用,也才會用知識。用學習改變自己的一生。
人不可能完美,總有些缺點和不足。
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改正自己的缺點,才能彌補自身的不足,才能使我們豐富和深刻起來,杰出的人物幾乎都是學有所成之士,只有無知的人才會輕視學習。
【學無止境勵志故事】相關文章:
學無止境的勵志短故事12-09
求學無止境的勵志文章11-30
學無止境12-09
學無止境作文06-11
(經典)學無止境作文02-04
勵志的故事 勵志名人故事11-23
經典勵志故事 啟迪人生勵志故事11-23
關于學無止境的作文03-16
關于學無止境的經典名言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