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蘭特的勵志人物故事
編者按:體育明星是和平時代的“英雄”,他們在賽場內外的生活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這些體育明星是如何成長的?他們在成長中有什么鮮為人知的故事?從2014年第1期開始,我們推出“體育人物”專欄,約請《體壇周報》的知名體育評論員段旭撰寫體育明星的成長故事,一起了解那些我們熟知的體育明星是如何走過自己的青春季,一步步成長起來,變成我們心目中的“英雄”的。本期登場的是NBA球星凱文·杜蘭特,敬請大家關注。
在NBA歷史上,有數不勝數的一流球員,為同時代其他巨星的光芒所掩蓋。比如和邁克爾·喬丹同時期的查爾斯·巴克利、帕特里克·尤因、卡爾·馬龍、約翰·斯托克頓,他們個個是難得一見的籃球精英,卻終其一生未能奪冠封王。
凱文·杜蘭特的`年輕人生,也一直扮演著相似的角色。2007年參加NBA選秀,他是榜眼,格雷格·奧登(現邁阿密熱火隊中鋒)才是狀元。確切地說,此前兩三年,杜蘭特就一直追著奧登,奧登總被認為是No.1,杜蘭特則總是No.2。杜蘭特說:“我愛跟人競爭。我不喜歡總被當成No.2,我要當No.1。”
進入NBA之后,杜蘭特飛快成長,第三個賽季就成為全聯盟的得分王,可是在2012年6月,他所在的俄克拉荷馬雷霆隊,又在總決賽里輸給了勒布朗·詹姆斯的邁阿密熱火隊,無緣冠軍。此后,2011~2012賽季和2012~2013賽季的年度MVP評選,杜蘭特都排在詹姆斯之后,屈居第二。最近這些年,在許多人心目中,他就是僅次于詹姆斯的第二好球員。
杜蘭特不愿意這樣下去。
2013年初,杜蘭特無比認真地告訴美國《體育畫報》的記者:“我這輩子一直是第二。高中,我是第二好的球員;選秀,我在第二位被選中;MVP評選,我有3次排名第二;(2012年)總決賽,我也拿了第二。我厭倦了當第二,我不會滿足于當第二,我受夠了第二。”
格雷格·奧登,早已被杜蘭特甩在身后。但如果不擊敗勒布朗·詹姆斯,不趁勒布朗·詹姆斯還在聯盟的時候登上巔峰,那么到杜蘭特退役的時候,他最終還將以天下第二的身份被人們記住。
不要第二。不要第二。不要第二。
17歲那年,杜蘭特就受詹姆斯之邀,進了克利夫蘭騎士隊的更衣室。詹姆斯當時在騎士效力,正在華盛頓打季后賽。自那以后,杜蘭特就和詹姆斯保持著良好的私人關系。“那是我哥們兒,”杜蘭特說,“我敬仰他,現在我跟他較量。”
2011年NBA停擺,其實未必全是壞事,因為頂級球員獲得了充足的假期,以此來磨煉和提升自己。在那個夏天,詹姆斯加強了運球,杜蘭特也是;詹姆斯提升了禁區技術,杜蘭特也是;詹姆斯研究了自己的投籃點,決心消除低效率的攻擊方式,杜蘭特也是。詹姆斯說:“他是我的動力之源,我們驅動著彼此。”聽說詹姆斯這樣表述,杜蘭特深表認同。
“在球場之外,我不看太多其他籃球賽的,”杜蘭特說,“但我確實會瞧瞧勒布朗的數據統計,我想知道他拿了多少分、多少籃板、多少助攻,投籃命中率怎么樣。如果他拿了30分、9個籃板、8次助攻,我能夠說出來他每一個數據都是怎么做到的,他投進了哪種球,他傳球給了誰。”
杜蘭特和詹姆斯的私交受到了一些抨擊,有人覺得,這會傷害他們之間的競爭——最好的球員,就該毫不仁慈地懲罰對手,不是嗎?你們私下關系這么和諧,到場上如何做到不留情面?
“人們看到兩個年輕的正在巔峰狀態的黑人球員,覺得我們應該激烈沖突,”杜蘭特說,“他們想看爭斗,他們想要仇恨,他們忘記了伯德也曾為魔術師哭泣。有朋友最近也這么說我,我回答他:‘冷靜!我對他不會手軟。你不知道每一次我到場上,都努力想摧毀那家伙嗎?’”
要摧毀那家伙,首先要變得和那家伙一樣強大,再變得比他更加強大。
杜蘭特坐在訓練場邊的一張皮椅上,手指向三秒區的右頂角。“看到那個點了嗎,”他說,“我曾經在那兒繞掩護接球出手,命中率只有百分之三十八九。”頓了頓,他接著說:“現在我提升到了百分之四十五六。”
杜蘭特給自己雇了一個專門的數據員,賈斯丁·佐梅羅。佐梅羅沒有正式的頭銜,他的工作,有一部分像個人訓練師,有一部分像投籃教練,還有一部分像錄像分析師或高級球探。“他就是一個數據高手。”杜蘭特這樣總結道。
2011年夏天,杜蘭特開始跟佐梅羅合作,當時杜蘭特已經是兩屆NBA得分王。“前一晚我睡不著,”佐梅羅回憶說,“我早上4點爬起來,問我自己,我要跟全聯盟最好的得分手說些什么他不知道的呢?”兩人見面,佐梅羅對杜蘭特說:“你真的很棒,但我想,你可以成為有史以來最好的球員。”杜蘭特抬頭看他。佐梅羅強調:“不是最好的得分手,是最好的球員。”二者之間,有重大的差別。
此后,在雷霆主場切薩皮克能源球館,佐梅羅總坐在104區,手里拿著一部iPad。比賽過程中,這個iPad可以向他實時報告杜蘭特的數據,左底角的命中率是多少,平均每次背身單打能拿多少分。比賽打完,佐梅羅就帶著iPad去杜蘭特家里,或者去他的酒店房間,兩人一同觀看每個球的剪輯片斷。
“如果我投丟了太多底角三分,那么第二天上午,在訓練之前,我就練底角三分,”杜蘭特解釋說,“而如果我在禁區頂角效率不高,那我就練那個位置。”
每一次開會討論,佐梅羅都會把內容記下來。2011~2012賽季,佐梅羅注意到杜蘭特在球場左側投得比右側要準,于是兩人就下功夫加強杜蘭特的右側投籃。“如今他在左側實際上要弱一點了,”佐梅羅說,“但我們到季后賽之前會把它找齊。”
對杜蘭特而言,籃球就是一個果園,每一次投籃都是一個蘋果。“讓我們假設你的樹上有40個蘋果,”他說,“我能吃掉大約30個,但我開始把自己限制到十五六個。投那些無人防守的三分球,還有位置很深的背打——那些是好蘋果。別投那些轉換進攻中的干拔三分和后撤步后仰投籃——那些是爛蘋果。至于弧頂的三分球,那是好壞各一半的蘋果。我們只想要樹上最好的蘋果。”
2013~2014賽季,杜蘭特達到職業生涯新的高峰,平均每場能拿32分左右,搶7。5個籃板,助攻5。5次,投籃命中率50。6%。2014年1月的一場比賽中,杜蘭特得到54分,創下職業生涯得分新高;而從2013年12月底到2014年1月底的連續18場比賽里,杜蘭特場均能得36。3分,投籃命中率高達53。6%;此外,從2014年1月7日到4月6日,杜蘭特連續41場比賽個人得分上25,超越了喬丹在27年前創造的連續40場得分25+的奇跡。
杜蘭特仍然是比詹姆斯更好的得分手,但同時,杜蘭特又和詹姆斯一樣,不再只是得分手,而是一個全能高效的偉大球員。
在拿到比詹姆斯更多的NBA總冠軍之前,杜蘭特還無法確立當今籃壇第一人的身份。然而,他的決心,已經通過他的行動,轉化成了現實的結果。他不要當第二,他厭倦了第二,他受夠了第二。
繼續進步下去,遲早有一天,他不會是第二。
【杜蘭特的勵志人物故事】相關文章:
1.人物勵志故事
8.人物勵志幼兒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