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感悟人生 探討生活
從字義上解釋,人生就是人的一生。人從母腹中降生到這個世界上以后,人生就開始了,直至死亡。就個人來說,人的一生有長有短;有順境有逆境;有悲劇、喜劇也有正劇。有的人總是一種狀態(tài),或是一帆風順,或是苦難不斷;或是十分貧窮,或是非常富有。但大多數(shù)人卻是相互交替,即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三窮三富過到老”。
由于對人生的認識、對人生的態(tài)度不同,每個人對人生的感悟也不同。總的說來,人生是由酸甜苦辣、悲歡離合、喜怒哀樂、得意與失意、成功與失敗、幸福與痛苦,家庭、事業(yè)、親情、友情和愛情組成的一部交響曲。人生雖然是由生到死的過程,但是,這個過程是社會化了的,一個人的生命不僅屬于自己,也屬于賴以生存的社會。熱愛自己的生命,就是熱愛這個社會。
人生沒有固定的軌跡,人生不能“克隆”,人生享受不到天上掉下來的餡餅,也享受不到免費的午餐。生命的含義絕不是維持生存,僅僅維持生存的是動物而不是人類。生命之生應(yīng)該是生長之生。因此,人生需要的是拼搏進取、自強不息、昂揚向上、永不言敗的精神。人生絕不會愧對強者,也不會同情弱者。誰游戲人生,人生就會捉弄誰。人生的幸與不幸,多彩與平淡,平凡與偉大,除政治上的變革,戰(zhàn)爭的發(fā)生和不可抗拒的天災(zāi)外,在和平年代,正常的社會秩序中,都是自己造成的,怨不得他人。
人生如夢,但人生不是夢。人生是最現(xiàn)實、最實際、最真實的生活,需要一天天地度過。“醉生夢死”不是正常人的人生。因此,每個有勞動能力的人,都要有一份職業(yè),掌握一種賴以生存的本領(lǐng),用以解決衣、食、住、行的問題。對于個人來講,生存是硬道理。對許多大學畢業(yè)尚未就業(yè)的同學來說,生存是生命的基本需求,大學畢業(yè)后首先要考慮生存,在求職、擇業(yè)的時候,切莫好高騖遠。生存不保,何談發(fā)展?
人剛生下來都是一樣的,差別出現(xiàn)在成長的過程中,而這種成長與家庭出身和所處的環(huán)境息息相關(guān)。《紅樓夢》中賈府的焦大,出生于寒門,終生為奴;而林黛玉生活在“鐘鳴鼎食之家”養(yǎng)尊處優(yōu)。如同一棵植物的兩粒種子,一粒落到肥沃的花園,一粒落到瘠貧的荒野,前者有人澆灌除草,后者無人顧及問津。不可否認,不同的家庭出身,不同的社會背景,不同的生長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使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懸殊。但是,也存在靠個人的努力,靠抓住機遇而改變自己人生的可能。古今中外,出身貧寒,生存條件艱苦,甚至身體殘疾的人,最后出人頭地,獲得巨大成功的也大有人在。秦人陳勝在大澤鄉(xiāng)揭竿而起時就曾發(fā)出這樣的呼號:“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明朝開國之君朱元璋是個放牛娃,還出家當過和尚。這些事例足以證明,人生靠自己的努力,是可以改變的,出身、社會背景、生長環(huán)境可以幫助一個人成功,但不能替代一個人的努力。一個人,只要胸懷大志,直面人生,把握住機遇,堅持不懈地去努力,就會克服先天帶來的不利因素,而使自己的人生大放異彩。
探討人生,研究人生,感悟人生不是某些人的專利,人人都在思考,人人都有發(fā)言權(quán),人人都有自己的觀點和理解。做為一家之言,我主張人們要看開人生,不要看透。所謂看開,就是知道人生含義,對生活中發(fā)生的一切持客觀冷靜的態(tài)度,正確對待。我不主張看透人生,其實誰也看不透。對人生保留一點神秘感,反而更能激起一個人直面人生的勇氣,而努力地去創(chuàng)造人生。
太陽每天按時升起、落下,世界每天都有人降生和離去,大自然不會因人類的悲歡而失色或增輝。因此,看開人生,就不應(yīng)害怕困難,不應(yīng)畏懼死亡,不應(yīng)怨天尤人,不應(yīng)牢騷滿腹,不應(yīng)趾高氣揚,不應(yīng)卑躬屈膝,既不留戀已往,又不失望未來,把精力集中到活好已經(jīng)到來的每一天上。
一個人,既然降生到這個世界上,有了鮮活的生命,就應(yīng)倍加善待,倍加珍惜,就應(yīng)對得起賦予自己生命的父母,對得起賴以生存的社會,不枉此生,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和聰明才智去創(chuàng)造生命的輝煌。
【感悟人生 探討生活】相關(guān)文章:
感悟人生感悟生活05-04
感悟生活人生感悟05-11
感悟人生,感悟生活范文05-10
人生感悟生活的句子04-08
生活語錄與感悟人生05-11
積極人生的生活感悟03-24
生活的智者人生感悟03-29
生活的色彩人生感悟04-08
品味生活感悟人生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