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90后大學生勵志故事精選
雖然一直提倡素質教育,但是從來我們偏重的都是應試教育。也許在黃金書中,90后的我們也需要分神勵志故事。來看看勵志下面是陽光網小編給大家整理的90后大學生勵志故事,供大家參閱!
90后大學生勵志故事(一)宋祖英:真素質不需要刻意表現
一天吃飯的時候,我和宋祖英坐在最里面的位置,菜從外邊一道道上。大家經過一個下午的演出都特別餓了,所以菜一上來,坐在外邊的幾個歲數比較小的演員也就顧不得再轉過來謙讓了,一道菜從最外面轉到我們最里面,往往已經沒有什么內容了。
這樣過了三四道菜,我和宋祖英都沒吃上。當一道名為“佛跳墻”的菜上來時,老板娘親自上菜。她說讓我們先來,就把菜直接轉到我和宋祖英面前。宋祖英沒動,我覺得應該謙讓一下表示禮貌,又把菜轉到了外面,招呼年輕演員先吃。她們就一個接一個地盛。輪到一個小演員的`時候,她不緊不慢地在罐子里挑內容,足足挑了三四分鐘。
我忍不住半開玩笑地催了一句:”你能不能快點兒?后面的人都快餓出病來了。“這時候,宋祖英輕輕地說了我一句:“你有心讓人家先吃,你就要等得住。”聲音小得只有我聽得見,可我聽了整個人轟地一聲鎮住了,臊得啞口無言。
那一刻我領教了什么叫真正的素質。宋祖英既照顧了我的情面又教了我一個道理。這道理我不是不懂,但是那一剎那,為了早一點吃到一口食物,居然就忘性了。真素質是把涵養與自己完全地融合為一,不需要刻意地去提醒去表現,它變成了身體的一部分,表現出來的行為就是自然得體,讓人看著也舒服。
90后大學生勵志故事(二)陶行知的兩只口袋
1938年秋天,陶行知先生在重慶鳳凰山古圣寺創辦了一所育才學校,收容抗戰烽火中的難童。
為了不受國民黨的控制,陶行知不要政府的經費,組織全校師生四處募捐。
他宣布一條紀律,募捐所得涓滴歸公,任何人都不得借故暫借或挪用。
一言既出,躬行不怠。
他的.上衣縫有兩只大口袋,一只裝公款,一只裝私款。
一次,他到很遠的地方去募捐,收獲頗豐。
等到天色已暮,要購買車票回校時,一摸私款口袋,卻已囊空如洗。
此時他早已饑腸轆轆,體力不支,而車站離古圣寺尚有十幾里之遙。
雖然他上衣那只裝著公款的口袋鼓鼓囊囊,但他一分不肯動用,硬是拖著疲乏的身體,走著崎嶇的山路,一直到皓月中天之時才回到古寺。
守門的老和尚在依稀的月光中看到先生歸來,連聲呼喚: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菩薩保佑,正人君子。”
90后大學生勵志故事(三)人生智慧:馬車越空,噪音越大
一天上午,父親邀我一同到林間漫步,我高興地答應了。
父親在一個彎道處停了下來。在短暫的沉默之后,他問我:“除了小鳥的`歌唱之外,你還聽到了什么?”
我仔細地聽,幾秒鐘之后我回答他:“我聽到了馬車的聲音。”父親說:“對,是一輛空馬車。”
我問他:“我們又沒看見,您怎么知道是一輛空馬車?”父親答道:“從聲音就能輕易分辨出是不是空馬車。馬車越空,噪音就越大。”
后來我長大成人,每當我看到口若懸河、粗暴地打斷別人的談話、自以為是、目空一切、貶低別人的人,我都感覺好像是父親在我的耳邊說:“馬車越空,噪音越大。”
90后大學生勵志故事(四)世上沒有絕對的真理
愛因斯坦在美國斯坦福大學演講時,給聽講的學生出了道題。
他說:“有兩位工人,他們同時從煙囪里爬了出來,一位是干凈的,一位是骯臟的。請問他們誰會去洗澡?”
有學生立即回答:“當然是骯臟的工人會去洗澡。”
愛因斯坦反問道:“是嗎?干凈的工人看到骯臟的工人,他會認為自己身上一定也很臟;而骯臟的工人看到干凈的工人,可能就不這么想了。我再問問你們,哪個工人會去洗澡?”
接下來有學生馬上回答說:“干凈的工人會去洗澡。”
在場的'所有同學一致點頭,都認同了這一答案。
愛因斯坦笑著說:“你們又錯了,理由很簡單,兩個工人同時從煙囪里爬出來,怎么可能一個是骯臟的而另一個卻是干凈的呢?”愛因斯坦接著說:“其實人與人之間并沒有太大的差別,尤其是你們這些坐在同一間教室里,受著相同教育、學習又都非常努力的年輕人,你們之間的知識差異更是微乎其微。有的人之所以最終能脫穎而出,是因為他們沒有因循前人的足跡。而要想做個與眾不同的人,就必須跳出習慣的思維定勢,拋開人為的布局,敢于去懷疑一切。”
愛因斯坦環顧了一下四周,繼續說:“‘世上沒有絕對的真理’,這就是我要對你們說的所有的話!”
【90后大學生勵志故事】相關文章:
90后勵志的故事04-05
90后的勵志創業故事推薦12-09
90后女孩的人生勵志故事12-09
90后大學生義烏徒手創業勵志故事12-09
90后小清潔工的勵志故事03-20
勵志人物付小龍的90后總裁的故事12-09
90后的“故事”作文01-09
90后大學生殷程的創業故事03-28
90后的勵志座右銘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