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90后大學生義烏徒手創業勵志故事
浙江師范大學新世紀人才學院、創新創業學院最近組織了32名學生,利用暑假時間進行鏈接社會的創業之旅。每組8名學生,一人100元共800元的創業啟動資金,不管吃不管住,不但要生存,而且要在15天內,力求突破1萬元。至活動結束,4組創業隊伍中,有3組完成了預定目標。
自行車加市區地圖
公園安營扎寨PK小販
經過簡單的商議,孫麗莉所在的小組敲定干“倒騰”的生意。她和隊友從國際商貿城進了小夜燈,又從康師傅純凈水經銷商處批來純凈水。為了節約成本,他們在網上查詢了最低的批發價格,從800元錢中分出400元到國際商貿城購每盞2元左右的小夜燈。沒想到攤主說起批的數量在500件,好說歹說,和攤位磨破了嘴皮子,對方才破例小量批發。8個人被分成4個組,一個組50盞小夜燈和一箱純凈水,參照市區地圖,騎自行車分別前往繡湖公園、江濱公園、孝子祠公園和雪峰公園練攤。公園的生意遠沒想象中那樣火爆,為了和小販搶生意,純凈水的定價是1.5元,小夜燈的價格是5元。在擺地攤的時候,他們的商品曾被行政執法人員沒收過,好在執法人員得知他們是學生,來創業體驗后,就放行了。一個周日的晚上,他們瞄準一處有文藝演出的商機,,賣出了30多箱純凈水和100盞小夜燈,凈掙1000多元,在銷售高峰時,自己小組的貨賣空,還調度了其他小組的貨源。
白饅頭加醬油拌飯
堅持也是一種執行力
為了節省開支,他們找了家便宜的旅館,七八個人擠在一個房間。最初的時候,大家的創業熱情很高,但是因進貨比較盲目,又沒有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湯利英所在的小組2天下來,就虧了642元。該小組馬上改變策略,穿了50串珠子沿街叫賣,一天下來,整個小組只賺了不到20元。他們用剩下的錢進了一批玩具,結果玩具又滯銷。整個小組加在一起只有22元錢,資金瀕臨枯竭,創業岌岌可危。如果僅剩的22元沒了,那么按照事先的規定,這個小組將被淘汰出局。在巨大的壓力面前,小組隊員失聲痛哭。每天吃的是白饅頭和醬油拌飯。但他們沒有放棄,小組的男同學去網吧幫人打網游,女同學去企業做臨時包裝工,利用打工所得重新創業。從項鏈、手鏈、包包鏈,湯利英賣的東西越來越多,每天的銷售額從100元、200元,最高的那天達到600元。
炒刨冰加情侶玉米
機智營銷是創業王道
陳浩出生在溫州一個經商家庭,他從浙師大旁的一位老太太手里租借了煨玉米設備,因為放假,學校周邊沒什么生意,15天的租賃期只要100元。于是,他們的創業組就在旅館旁邊的道路上擺起了小攤。炒刨冰、煨玉米還賣女鞋。生玉米從農貿城批發,進價每根6角左右,烤好后的價格3元。擺攤的第一天,成本就收回來了,還有盈余。七夕情人節那天,他們組推出了“情侶玉米”,一對5元錢,加上炒刨冰的組合套餐,售價8元。他們還買了喇叭,用來叫賣,每天賣出幾百根玉米,單情人節那天,營業額突破1000元大關。這種機智的營銷手段,讓他們組在13天時間里,率先完成了“百元創萬”的目標。
【90后大學生義烏徒手創業勵志故事】相關文章:
90后的勵志創業故事推薦05-09
90后的成功創業故事05-10
農村90后創業故事05-10
90后大學生勵志故事精選04-09
90后大學生殷程的創業故事03-28
90后勵志的故事04-05
90勵志創業故事05-10
80后的勵志的創業故事04-05
勵志80后的創業故事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