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成功與失敗的故事

時間:2022-11-26 00:38:34 成功故事 我要投稿

關于成功與失敗的故事

  在我們的人生中,既有成功也有失敗,我們在不斷努力的時候,要學會勵志,你知道哪些成功與失敗的故事嗎?下面陽光網小編已經為你們整理了關于成功與失敗的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成功與失敗的故事

  關于成功與失敗的故事一

  凡爾納的失敗與成功

  凡爾納是一位世界聞名的科幻小說作家,但很少有人知道凡爾納為了發表他的第一部作品,曾經遭受過多么大的挫折!這里記錄的,就是凡爾納的一段令人難忘的經歷:

  1863年冬天的一個上午,凡爾納剛吃過早飯,正準備到郵局去,突然聽到一陣敲門聲,他開門一看,原來是一個郵遞員。

  郵遞員把一包鼓囊囊的郵件遞到了凡爾納的手里。一看到這樣的郵件,凡爾納就預感到不妙,自從他幾個月前把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說《乘氣球五周記》寄到各出版社后,收到這樣的'郵件已經是第十四次了。

  他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拆開一看,上面寫道:“凡爾納先生:書稿經我們審讀后,不擬出版,特此奉還。”

  每看到這樣一封封退稿信,凡爾納心里都是一陳絞痛。這次是第十五次了,還是未被采用。凡爾納此時已深知,那些出版社的“老爺”們是如何看不起無名作者。他憤怒地發誓,從此再也不寫了。

  他拿起手稿向壁爐走去,準備把這些稿子付之一炬。他妻子趕過來,一把搶過書稿緊緊抱在懷里。 此時的凡爾納余怒未息,說什么也要把稿子燒掉。

  他妻子急中生智,以滿懷關切的語言安慰丈夫,“親愛的,不要灰心,再試一次吧,也許這次能交上好運的。”聽了這句話以后,凡爾納奪書稿的手,慢慢放下了。他沉默了好一會兒,然后接受了妻子的勸告,又抱起這一大包書稿到第十六家出版社去碰運氣。

  這次沒有落空,讀完書稿后,這家出版社立即決定出版此書,并與凡爾納簽訂了20年的出書合同。 沒有他妻子的疏導,沒有“再努力一次”的勇氣,我們也許根本無法讀到凡爾納筆下那些膾炙人口的科幻故事,人類就會失去一份極其珍貴的精神財富。

  關于成功與失敗的故事二

  無數次失敗后等于成功

  廖容典是美國一家國際投資顧問公司總裁,他曾有一個非常著名的百分比定律。

  這個定律說:假如你會見了10位顧客,只在最后一位顧客處獲得了200元的訂單,那么,你應該如何看待前9次的失敗與拒絕呢?

  廖總進一步解釋說:“請記住,你之所以賺200元,是因為你會見了10位顧客的緣故,而不是第10位顧客。每位顧客都讓你賺了200/10=20元。因此,每次拒絕的收入是20元。所以,當你被拒絕時,你應該面帶微笑,給顧客敬禮,因為他讓你賺了20元。”

  日本日產汽車推銷之王奧城良治也有類似的說法。

  他從一本汽車雜志上看到,據統計,日本汽車推銷員拜訪顧客的成功率是1/30,換言之,拜訪的30名顧客中,就會有一個人買車。此項信息令他興奮不已。

  他明白,只要鍥而不舍地連續拜訪29位后,第30位就是買家了。最重要的是,他認為不但要感謝第30位買主,而且對先前的29位更應該感謝,因為,假如沒有前面的29次挫折,怎么會有第30次的成功呢!

  的確,一塊巖石,在鐵錘99次猛烈地敲打下,依然紋絲不動,第100次的撞擊,終于使它轟然裂開……你會認為僅僅是靠這最后一擊嗎?當然不是!

  你肚子很餓,買了5塊面包,當你吃完第5塊的時候,你發覺飽了。你會不會這樣想呢:早知如此,前面的4塊面包就不用買了。當然也不能!

  面對人生中的所有挫折與拒絕,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應以一種良好的`心態去面對,并時常加以感謝,只有如此,我們每一步的付出才會有所收獲。因為,最后的成功總是由前面無數次的失敗累積而成。這便是“廖容典百分比定律”告訴我們的道理。

  關于成功與失敗的故事三

  李時珍3次落榜后從醫

  古代科舉考試中所產生的狀元現在已經鮮為人知,但是落榜生里卻有不少人舉世聞名。

  最富有傳奇色彩的落榜生當屬唐代詩人張繼。他僅僅因一首落榜詩而名聲大振。相傳,張繼落榜后,想著同窗好友個個金榜題名,自己卻名落孫山,心情非常苦悶,便前往蘇州散心。詩人投宿在寒山寺旁的客船里。從傍晚到夜里,張繼一直站在船頭望著蘇州城的夜色,心境亦如那晚風一般凄清寒冷,于是他隨口吟出《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此詩不但讓寒山寺出了名,而且還使后人知道了有位懷才不遇的'大詩人張繼。

  明代散文家歸有光落榜了8次。歸有光自幼十分聰明,9歲能作文,10歲時就寫出了千余字的《乞醯論》。歸有光從小奮發攻讀,矢志奮斗。可科舉考試,他考一次落榜一次。在他第8次落第之后,便徙居嘉定(今屬上海市),開始讀書談道,招徒講學。歸有光的散文平實簡樸、感人至深。他的名篇《項脊軒志》收入高中的語文課文。歸有光在散文創作方面造詣很深,著有《震川文集》40卷,被后人稱贊其散文為“明文第一”。

  《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同樣難逃落榜厄運。蒲松齡19歲時考童子試,成績名列前茅。后來考舉人、進士時他卻屢試不中。但這樣的打擊并沒有讓他一蹶不振、潦倒終生,反而促使他更加苦讀詩書,常常深入民間采集素材,寫出了鴻篇巨制《聊齋志異》。“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這便是蒲松齡的座右銘。吳敬梓也是落榜生。他因落榜而懷疑科舉制度,最終不再去參加科舉考試,而是花了近20年的時間創作出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

  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藥物學家李時珍也曾3次落榜。李時珍14歲中了秀才,之后的9年中,他3次考舉人都沒能考上。于是,他立志棄官從醫,一生潛心鉆研醫藥。李時珍走遍大江南北,并參考了800多種醫書,歷經27年的辛勞研究,終于寫成藥物學巨著《本草綱目》。此書至今流傳海內外,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響的博物學著作。

  古代有名的落榜生,遠遠不止這些。再比如詩仙李白、詩圣杜甫、風流才子唐寅,還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洵和著名的苦吟派詩人賈島等等都是落榜生。

  在封建閉塞的古代,落榜生也能成就一番事業,那么身處文明開放的現代社會,一次中考或高考的落榜又算得了什么呢?其實,落榜的只是一次考試,而不是你的人生!

【成功與失敗的故事】相關文章:

最成功的失敗故事12-05

關于失敗與成功的故事09-23

成功和失敗的故事09-27

成功或失敗的勵志故事12-09

失敗到成功的故事04-09

成功與失敗勵志故事04-11

關于失敗與成功的勵志故事12-08

最成功的失敗勵志故事12-02

失敗到成功的勵志故事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