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一年級勵志的故事精選
一些小學一年級的老師經常都會找一些適合給孩子講的勵志小故事來教育孩子,那么適合給一年級的孩子講的勵志小故事都有哪些呢?下面是陽光網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適合一年級勵志故事,供大家參閱!
一只小鳥飛到一口深井邊,聽見井底的一只青蛙在高聲歌唱。
小鳥詢問青蛙在唱什么?青蛙說,自己在歌唱——仰望天空,覺得自己生活的地方真大,生活的地方真美,生活的地方真可愛。
小鳥對青蛙說,你跳出來,看看外面的世界,你會看到另一個廣闊神奇的世界。
青蛙竭盡全力,從井底跳了出來。
青蛙對小鳥說:“我發現,世界比我想象的更大、更美、更可愛,也更神奇。”
小鳥說:“你只有跳出自己狹窄的圈子,才會發現廣闊的世界;只有跳出自己狹隘的思維,才能發現神奇奧秘的天地。”
人生往往也是這樣——只有跳出自己狹窄的圈子,才會發現廣闊的世界;只有跳出自己狹隘的思維,才能發現神奇奧妙的天地。
適合一年級勵志的故事(二)金絲猴與植樹鳥
植樹鳥從一棵甜葉柳樹上折下一段樹枝,然后把它插進土里,便吃起葉子來。
樹上的金絲猴見了,笑道:“我說植樹鳥,你在樹上直接吃葉子就行了,干嗎還要費那么大的勁,把甜柳枝插進土里?”
“雖然把甜柳枝插進土里費些勁,但我吃完葉子,甜柳枝遇到雨水就會成活,這樣樹林里就會又多了一棵甜柳樹啊!”
“你可真逗,難道這偌大的`樹林里還愁沒有你吃的嗎?”金絲猴笑道。
“我想,樹林里的樹多了,對我對大家都有好處,你說是嗎?”
“是,是吧——”
幾年以后,樹林里又多了一片甜葉柳。植樹鳥不僅自己有吃不完用不完的食物,同時也為大自然增添了色彩,為人類創造下財富。
金絲猴就不同了,他覓食時還有個壞毛病,不斷將樹枝折斷丟到地面上。由于坐吃山空,樹林里他愛吃的野果樹越來越少,為了生存下去,他不得不準備遷徙到別處去了。
金絲猴臨走前,向植樹鳥告別道:“植樹鳥,還是你說得對!我要到別處去生活啦!”
不知道金絲猴遷徙到新的地方,能否改掉坐吃山空的毛病。
適合一年級勵志的故事(三)戰馬與狗
主人擁有戰馬和狗。它們常常跟隨主人東征西討,成為主人的得力幫手。
戰馬木訥呆板,傻乎乎的,看上去并不討主人喜歡。主人騎上它后,總是用皮鞭打它的屁股,催它快跑。這讓狗看起來很好笑。它覺得戰馬太不努力、太偷懶了,總是要等待主人打鞭子才肯賣力。這是對主人不尊重的表現。戰馬平時吃的是草,住的是簡陋的棚子。這一切使狗感到主人對馬并不好。
相比之下,狗覺得主人很看重自己。主人從來不打自己。自己隨主人住在溫暖舒適的屋里,還常吃主人剩下的'飯菜,其伙食水平僅次于認。更令狗感到高興的是主人常用手摩挲自己的皮毛,說明主人對自己很憐愛。狗很聰明,它很懂主人的心思,主人一個動作、一個眼神,它都能理解得很準確。所以,狗總是令主人稱心如意。狗和主人相處得很融洽。狗感到自己同主人的關系最為密切了。這使它產生了很強的優越感和自豪感。狗常對戰馬汪汪地叫,意思是說,你要好好干,多賣點力,否則我會教訓你的。
一天,主人帶著戰馬和狗去征戰,遭遇了慘敗。于是主人騎著戰馬,帶著狗急匆匆地逃跑,后面跟著一大批追兵。此時,主人來到了一條江邊,滔滔江水擋住了去路。正待主人著急之時,江中駛過來一條小船。主人拿出重金請船主帶他過江,船主答應了。但他說,你只能帶戰馬和狗中的一個,如果它們全都上船,船難以承載。
狗心里想,主人肯定會帶我上船的,因為我和主人的關系最好了,主人決不會帶戰馬那個傻瓜上船的。這里的道理不是明擺著的嗎。
“我和戰馬上船,把這只狗留在岸上吧。”主人對船主說。
什么,把自己留在岸上,讓戰馬上船。狗不相信這是真的。于是狗便問主人,這是為什么。
主人說:“戰馬和你相比,還是戰馬重要。它才能把帶出險境。在最關鍵的時刻,只有最重要的東西才能被留下,你懂了嗎?”
大千世界,蕓蕓眾生,人的理想追求和處世哲學是不一樣的。有的靠本事安身立命,有的靠關系謀取出路。在最為關鍵的時刻,還是真本事才靠得住。
適合一年級勵志的故事:抉擇
一個農民從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卻被淹死了。事后,人們議論紛紛。有的說他做得對,因為孩子可以再生一個,妻子卻不能死而復活。有的'說他做錯了,因為妻子可以另娶一個,孩子卻不能死而復活。我聽了人們的議論,也感到疑惑難決:如果只能救活一人,究竟應該救妻子呢,還是救孩子?
于是我去拜訪那個農民,問他當時是怎么想的。他答道:"我什么也沒想。洪水襲來,妻子在我身過,我抓住她就往附近的山坡游。當我返回時,孩子已經被洪水沖走了"。
歸途上,我琢磨著農民的話,對自己說:所謂人生的抉擇不少便是如此。
適合一年級勵志的故事:愛人之心
這是發生在英國的一個真實故事。有位孤獨的老人,無兒無女,又體弱多病。他決定搬到養老院去。老人宣布出售他漂亮的住宅。購買者聞訊蜂擁而至。住宅底價8萬英鎊,但人們很快就將它炒到了10萬英鎊。價錢還在不斷攀升。老人深陷在沙發里,滿目憂郁,是的.,要不是健康情形不行,他是不會賣掉這棟陪他度過大半生的住宅的。
一個衣著樸素的青年來到老人眼前,彎下腰,低聲說:"先生,我也好想買這棟住宅,可我只有1萬英鎊。可是,如果您把住宅賣給我,我保證會讓您依舊生活在這里,和我一起喝茶,讀報,散步,天天都快快樂樂的--相信我,我會用整顆心來照顧您"!老人頷首微笑,把住宅以1萬英鎊的價錢賣給了他。
完成夢想,不一定非得要冷酷地廝殺和欺詐,有時,只要你擁有一顆愛人之心就可以了。
適合一年級勵志的故事:博士
有一個博士分到一家研究所,成為學歷最高的一個人。
有一天他到單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釣魚,正好正副所長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釣魚。他只是微微點了點頭,這兩個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不一會兒,正所長放下釣竿,伸伸懶腰,蹭蹭蹭從水面上如飛地走到對面上廁所。博士眼睛睜得都快掉下來了。水上飄?不會吧?這可是一個池塘啊。正所長上完廁所回來的時候,同樣也是蹭蹭蹭地從水上飄回來了。怎么回事?博士生又不好去問,自己是博士生哪!
過一陣,副所長也站起來,走幾步,蹭蹭蹭地飄過水面上廁所。這下子博士更是差點昏倒:不會吧,到了一個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
博士生也內急了。這個池塘兩邊有圍墻,要到對面廁所非得繞十分鐘的路,而回單位上又太遠,怎么辦?博士生也不愿意去問兩位所長,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里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過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過。只聽咚的一聲,博士生栽到了水里。
兩位所長將他拉了出來,問他為什么要下水,他問:"為什么你們可以走過去呢?"兩所長相視一笑:"這池塘里有兩排木樁子,由于這兩天下雨漲水正好在水面下。我們都知道這木樁的位置,所以可以踩著樁子過去。你怎么不問一聲呢"?
學歷代表過去,只有學習力才能代表將來。尊重經驗的人,才能少走彎路。一個好的團隊,也應該是學習型的團隊。
適合一年級勵志的故事:給予
有個老木匠準備退休,他告訴老板,說要離開建筑行業,回家與妻子兒女享受天倫之樂。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問他是否能幫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說可以。但是大家后來都看得出來,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軟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時候,老板把大門的鑰匙遞給他。"這是你的房子,"他說,"我送給你的禮物"。他震驚得目瞪口呆,羞愧得無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給自己建房子,他怎么會這樣呢?現在他得住在一幢粗制濫造的房子里!
我們又何嘗不是這樣。我們漫不經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積極行動,而是消極應付,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關鍵時刻不能盡最大努力。等我們驚覺自己的處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把你當成那個木匠吧,想想你的房子,每天你敲進去一顆釘,加上去一塊板,或者豎起一面墻,用你的智慧好好建造吧!你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的創造,不能抹平重建,即使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得優美、高貴,墻上的銘牌上寫著:"生活是自己創造的"。
適合一年級勵志的故事:窗
有個太太多年來不斷抱怨對面的太太很懶惰,"那個女人的衣服永遠洗不干凈,看,她晾在外院子里的衣服,總是有斑點,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連洗衣服都洗成那個樣子"。
直到有一天,有個明察秋毫的朋友到她家,才發現不是對面的太太衣服洗不干凈。細心的`朋友拿了一塊抹布,把這個太太的窗戶上的灰漬抹掉,說:"看,這不就干凈了嗎"?
原來,是自己家的窗戶臟了。
適合一年級勵志的故事:提醒自我
有個老太太坐在馬路邊望著不遠處的一堵高墻,總覺得它馬上就會倒塌,見有人向媾走過去,她就善意地提醒道:"那堵墻要倒了,遠著點走吧。"被提醒的.人不解地看著她大模大樣地順著墻根走過去了--那堵墻沒有倒。
老太太很生氣:"怎么不聽我的話呢?"又有人走來,老太太又予以勸告。三天過去了,許多人在墻邊走過去,并沒有遇上危險。第四天,老太太感到有些奇怪,又有些失望,不由自主便走到墻根下仔細觀看,然而就在此時,墻綞倒了,老太太被掩埋在灰塵磚石中,氣絕身亡。
提醒別人時往往很容易,很清醒,但能做到時刻清醒地提醒自己卻很難。所以說,許多危險來源于自身,老太太的悲哀便因此而生。
適合一年級勵志的故事:河邊的蘋果
一位老和尚,他身邊聚攏著一幫虔誠的弟子。這一天,他囑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擔柴回來。弟子們匆匆行至離山不遠的河邊,人人目瞪口呆。只見洪水從山上奔瀉而下,無論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無功而返,弟子們都有些垂頭喪氣。唯獨一個小和尚與師傅坦然相對。師傅問其故,小和尚從懷中掏出一個蘋果,遞給師傅說,過不了河,打不了柴,見河邊有棵蘋果樹,我就順手把樹上唯一的一個蘋果摘來了。后來,這位小和尚成了師傅的衣缽傳人。
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過不了的河。過不了的`河掉頭而回,也是一種智慧。但真正的智慧還要在河邊做一件事情:放飛思想的風箏,摘下一個"蘋果"。歷覽古今,抱定這樣一種生活信念的人,最終都實現了人生的突圍和超越。
適合一年級勵志的故事:簡單道理
從前,有兩個饑餓的人得到了一位長者的恩賜:一根魚竿和一簍鮮活碩大的魚。其中,一個人要了一簍魚,另一個人要了一根魚竿,于是他們分道揚鑣了。得到魚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魚,他狼吞虎咽,還沒有品出鮮魚的肉香,轉瞬間,連魚帶湯就被他吃了個精光,不久,他便餓死在空空的.魚簍旁。另一個人則提著魚竿繼續忍饑挨餓,一步步艱難地向海邊走去,可當他已經看到不遠處那片蔚藍色的海洋時,他渾身的最后一點力氣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帶著無盡的遺憾撒手人間。
又有兩個饑餓的人,他們同樣得到了長者恩賜的一根魚竿和一簍魚。只是他們并沒有各奔東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尋大海,他倆每次只煮一條魚,他們經過遙遠的跋涉,來到了海邊,從此,兩人開始了捕魚為生的日子,幾年后,他們蓋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漁船,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個人只顧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終將是短暫的歡愉;一個人目標高遠,但也要面對現實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現實有機結合起來,才有可能成為一個成功之人。有時候,一個簡單的道理,卻足以給人意味深長的生命啟示。
適合一年級勵志的故事:右手握左手
桌上流行一首順口溜:握著老婆的手,好像右手握左手。每當有人念出:熟悉的或不熟悉的一桌子人便會意地放聲笑起來,氣氛立刻就輕松了。當然,這是基于人家對該順口溜的一致理解--感覺準確,描述到位。有一天在餐桌上有人又念起這段順口溜,男人們照例笑得起勁。后來發現餐桌上的`一位女人沒笑。男人們忙說鬧著玩別當真。沒想到女人認真地說:最妙的就是這"右手握左手"。
第一,左手是最可以被右手信賴的;第二,左手和右手彼此都是自己的;第三,別的手任怎么叫你愉悅興奮魂飛魄散,過后都是可以甩手的,只有左手,甩開了你就殘缺了,是不是?一桌子男人都佩服,稱贊女人的理解深刻而獨到,婦人淡淡地說:有什么深刻而獨到,不妨回去念給你們各自的老婆聽聽,看她們說些什么。男人當中有膽子大的果然回去試探老婆,果然老婆們的理解均與餐桌上的女士相同。
她們都是左手,男人們當然要以左手計。而他們都是右手,他們當然作右手想。
【適合一年級勵志的故事】相關文章:
適合兒童的勵志故事11-23
適合銷售的勵志故事精選11-25
適合學生的勵志故事11-23
適合銷售的勵志故事11-23
適合給一年級的孩子講的勵志故事12-21
適合高三的勵志故事11-25
適合工作分享的勵志故事12-01
適合晨會的勵志故事11-21
適合中學生勵志故事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