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古代尊師重道的故事
教師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中國歷來的優良傳統,古代就有很多尊師重道的故事。下面是陽光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古代尊師重教的小故事,相信對你會有幫助的。
古代尊師重教的小故事1、張良拜師
張良年輕時,有一天,他閑游到一座橋上,遇見一位穿褐HE衣的老翁。那老翁見張良走近,便故意將鞋墜落橋下,讓張良下橋去撿。張良很不高興。等張良把鞋撿上來交給老翁時,老翁又讓他幫著把鞋穿上。于是,張良跪著幫老翁穿上了鞋。老翁沒客氣,笑瞇瞇地離開了。臨走時留下了一句話:"小子可教矣!5天后黎明時分在這里等我。"張良按老翁的指示,5天后天剛亮,他就來到橋上,不料老翁早呆在那里,見了張良便怒斥道:"跟老人約會遲到,豈有此理。過5天再早些見我。"說完就離去了。
又過5天后,雞剛打鳴,張良便匆匆地趕到了橋上,可是不知怎么的,他還是比老翁來得晚。老翁這回更不高興了,只是重復了一遍上回說的.,就拂袖而去了。這下張良可點急了,又過了5天,他索性覺也不睡了,在午夜之前便來到橋上等著。一會兒老翁來了,見著他便點頭稱是。井從袖中拿出一本書,很神秘地說:"你讀了這本王者之書,就可以做帝王的先生了。10年之后,兵事將起。再過13年,你到濟北,可以與我重逢,谷城山下的那塊黃石,便是我的化身。"說完飄揚而去。天一亮,張良打開書一看,原來是太公望兵法書。張良特別高興。后來張良認真研讀黃石老翁授給的那部兵法書,真的當上了漢高祖劉邦的高級參謀。
古代尊師重教的小故事2、程門立雪
北宋時期,有個叫楊時的,他從小就聰明伶俐,四歲入村學,七歲就能寫詩,八歲就能作賦,人稱神童。他特別喜好鉆研學問,到處尋師訪友。這個故事是講楊時在四十多歲的一件事。楊時呀,他學問相當高,但他仍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尊師敬友。
有一天,楊時與他的學友游酢zuo,因對某問題有不同看法,為了求得一個正確答案,他倆一起去老師家請教(他的這位老師叫做程頤,也是一個很有學問的.人)。卻不巧趕上老師正在屋中打盹兒。楊時便勸告游酢不要驚醒老師,于是兩人靜立門口,等老師醒來。一會兒,天飄起鵝毛大雪,越下越急,楊時和游酢卻還立在雪中,游酢實在凍的受不了,幾次想叫醒程頤,都被楊時阻攔住了。直到程頤一覺醒來,門外積雪已有一尺多厚,才赫然發現門外的兩個”雪人”!從此,程頤深受感動,更加盡心盡力教楊時,楊時不負重望,終于學到了老師的全部學問。之后,楊時回到南方傳播程氏理學,且形成獨家學派,世稱“龜山先生”。
后人便用“程門立雪”這個典故,來贊揚那些求學師門,誠心專志,尊師重道的學子。
古代尊師重教的小故事3、孔夫子的誤會
孔子帶領他的學生們周游列國,在去陳國和蔡國的路上被困,一連好幾天沒吃上一頓飯。孔老夫子實在受不住,只好大白天躺下睡大覺,想以此來忘卻饑餓。孔子的大弟子顏回見老師餓得很,心中十分憂傷,心想,老師上了年紀,怎能經得住這般折磨啊!再不想出辦法,怕是要出危險了。顏回也沒有什么好辦法可想,只好去向人乞討。這一次真是天不絕人,居然碰上一個好心腸的老婆婆,給了他一些白米。顏回高高興興地把米拿回來,急忙把米倒在鍋里,砍柴生火,不一會兒,飯就熟了。孔夫子這時剛好醒來,突然聞到一股撲鼻的.飯香,好生奇怪,便起來探看。剛一跨出房門。就看見顏回正從鍋里抓了一把米飯往嘴里送。孔子又高興又生氣:高興的是有飯吃了;生氣的是,顏回竟然如此無禮,老師尚且未吃,他卻自己先吃了起來。過了一會兒,顏回恭恭敬敬地端來一大碗香噴噴,熱騰騰的白米飯,送到孔子面前,說:"今日幸好遇到好心人贈米,現在飯做好了,先請老師進食。"不料孔子一下子站起身來,說:"剛才我在睡夢中見到去世的父親,讓我先用這碗白米飯祭奠他老人家。"顏回一把將那碗米飯奪了回去,連忙說:"不行!不行!這米飯不干凈,不能用它來祭奠!"
孔夫子故作不解地問道:"為何說它不干凈呢 "顏回答道:"剛才我煮飯時,不小心把一塊炭灰掉到上面,我感到很為難,倒掉吧,太可惜了,但又不能把弄臟的飯給老師吃呀!后來,我把上面沾有炭灰的飯抓來吃了。這掉過炭灰的米飯怎能用來祭奠呢 "孔夫子聽了顏回的話,才恍然大悟,消除了對顏回的誤解,深感這個弟子是個賢德之人。
古代尊師重教的小故事4、毛澤東向教師敬酒
1959年6月25日,毛澤東同志來到闊別32年的故鄉韶山,他特意邀請自己在私塾讀書時的'教師毛禹珠一起用飯,席間熱情為老師敬酒。毛禹珠不勝榮幸,感慨地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主席卻笑盈盈地回答:“敬老尊賢,應該應該!”
古代尊師重教的小故事5、周恩來不忘師恩
1952年2月,南開大學老校長張伯苓突患腦血栓逝世,周總理參加了治喪委員會并送了花圈,挽聯上寫著:“張伯苓老師千古,學生周恩來敬挽。”張伯苓病故后,周恩來一直惦記著張家的'生活,自然災害時期,周恩來把自己的購物證給張伯苓夫人,還派人給張夫人送去500元,并囑咐交際處對張夫人及其子女的生活要倍加關照。
古代尊師重教的小故事6、朱德給老師讓座
1959年,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學校禮堂看戲,開演前,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務員引了進來,朱德一眼便認出,那位老人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陸軍講武堂學習時的.教官葉成林,急忙起身向前,立正敬禮,禮畢又緊緊握住老人的雙手將座位讓給老人,待老人坐定后,他自己才坐下。
古代尊師重教的小故事7、彭總穿便服見教師
1957年8月1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30周年紀念日,這一天,彭德懷元帥身穿便服,準備接見北京市部分中小學教師代表。工作人員提醒他說:“彭總,您是國防部長,應該著軍服才好。”彭總說:“今天是去見老師,學生見教師應該穿便服。”接見的時候,彭總穿著便服,頻頻向老師問好。
【古代尊師重道的故事】相關文章:
尊師重道的小故事04-17
古代勤學故事 中國古代勤學故事04-30
中國古代勵志故事精選-古代的勵志故事04-12
古代勵志的故事04-04
古代的勵志故事04-04
古代勵志故事11-06
古代感恩故事12-30
古代勵志故事04-03
古代勵志故事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