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認真看的勵志小說
失敗了不要緊,你可以多看一點勵志小說,讓自己充實起來,爭取下次的成功。今天陽光網小編整理了一些勵志小說,希望大家喜歡。
勵志小說【熱門篇】
凱爾·梅納德出生在美國佐治亞州。在他呱呱落地的那一瞬,護士們被眼前這個沒有四肢的“怪胎”給嚇壞了!醫生確診他為“先天性四肢萎縮癥”。
5歲那年,小梅納德入學了。小伙伴們都視他為“怪獸”,遠遠地躲開他。從此,他的世界里沒有歡聲笑語,而是飄滿了灰色的陰霾。媽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給他講霍金、海倫·凱勒等人身殘志堅的故事。在家人的疼愛和撫慰下,梅納德漸漸變得開朗起來。他把海倫·凱勒的名言“忘我就是快樂”貼在床頭,每天早起和睡覺時,都對著鏡子大喊10遍。他不再因為自己沒有手腳而憂愁,而是坦然接受了這個不可改變的事實。
10多歲的時候,梅納德向命運發起了挑戰:這輩子我不能就這樣被禁錮在輪椅上!于是,他開始練習走路,他倚著凳子,試著用殘肢站立。劇烈的疼痛讓他支撐不住,“撲通”一聲摔倒在地板上,半天都緩不過氣來。不服輸的他掙扎著爬了起來,站立后又摔下了,再爬起來……就這樣,一次又一次,他無所畏懼地嘗試著。殘肢磨破了皮,他就用繃帶纏著,接著鮮血又把繃帶染得通紅。
7個月后,在疼痛的戰栗中,梅納德終于站起來了!他像只笨拙的企鵝,艱難地向前挪動了兩間屋的距離!一年后,他已能獨自駕車去華人診所,接受針灸和推拿治療。不但如此,他為了證明自己和正常人沒什么兩樣,還在田納西州農場里養了兩只澳洲袋鼠。他還奔波在各州間演講,鼓勵那些正遭受厄運打擊的人。
突然有一天,梅納德覺得日子過得太單調了,于是便跑到一家健身俱樂部,他向老板詢問:“你們能不能接受我這樣的學員?”對方看著這個“不知從哪里滾來的肉球”,驚訝地豎起大拇指:“O……OK、OK……”成功地加入俱樂部后,梅納德選擇了一個最富挑戰性的運動項目——摔跤。當時,所有的學員都目瞪口呆。而就在無數詫異的目光中,他已開始行動了起來:壓腿、深蹲、負重走、弓箭步跳……
2008年9月,佐治亞州舉行秋季運動會。梅納德得知后,二話沒說就報了名。比賽那天,場上的他像只穿山甲般匍匐在地,機警而靈活。對手弓著身,警惕地應付著。突然,梅納德發起了主攻,用下身殘肢絆住對方雙腿,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用強有力的肩部和上肢發力,猛地將對手撲倒在地……最終,他摘得了摔跤項目的冠軍!州長親自給他戴上了橄欖花冠,并以州政府的名義把他舉薦到了國家隊。
如今,梅納德像頭桀驁不馴的豹子,活躍在國內外各大賽場上。他的頑強事跡感染了無數的人。2009年8月,梅納德推出了自己的書《沒有任何借口》。在序言中,他說,任何困難坎坷,只要你想克服,就一定能跨越過去。沒有任何借口能阻礙你走向成功,如果有的話,那僅僅是因為你努力得不夠!
勵志小說【精選篇】
1947年的一天,美孚石油公司董事長貝里奇到開普敦檢查工作,在衛生間里看到一個黑人小伙子跪在地上擦水漬,擦一下就磕一個頭。貝里奇就問他為什么要這樣做,那個小伙子說他在感謝上帝,因為是上帝幫他找到了這份工作。貝里奇聽后笑了笑說道:“南非的大溫特胡克山上住著上帝,能為人指點迷津。如果你想見他的話,我可以給你說情,讓你們經理給你一個月的假。”小伙子痛快地答應了,然后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吃了很多苦,終于登上了那座山。可是,他在山上待了一整天也沒有見到任何人。回來后,他對貝里奇說:“董事長先生,我到達了那座山的山頂,可是除了我自己之外,根本沒有什么上帝啊!”貝里奇說:“是的,現在你應該是明白了,除了你之外,根本沒有什么上帝。”那個小伙子理解了董事長的用意,從此努力工作,20年后,他成了美孚石油公司開普敦分公司的總經理,他的名字叫賈姆訥。
有一天,美國著名成人教育家卡耐基正在家里看書,一個神情呆滯的流浪漢忽然進來了,他對卡耐基說,他做生意賠了很多錢,打算自殺,就在要跳河的時候,看到了卡耐基的一本書,他感覺卡耐基能幫他走出困境,就興沖沖地找來了。卡耐基聽完他的話后,對他說:“我幫不了你,但這屋子里有一個人能幫助你,你想見他嗎?”那個人立即抓住卡耐基的手說:“他在哪里?快帶我去找他!”卡耐基把這個人帶進了里屋,讓他站到一面鏡子面前,對他說:“這個人就在鏡子里。”那個人一看,鏡子里只有自己的影子。卡耐基對他說:“這個世界上,能讓你東山再起的人,就是你自己!”那個人聽了以后深受啟發,告別卡耐基以后,他重新開始創業。兩年以后,有一輛豪華轎車停在卡耐基先生的門前,從車上走下來一位衣著講究的紳士,正是當年想自殺的那個流浪漢,他是來告訴卡耐基,他已經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成功了。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或多或少會有一段灰暗的日子,在生命的雨季里,選擇與苦難抗爭無疑是正確的。但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求人不如求己,自救永遠勝于他救,只有依靠自己不懈的努力,才能找回人生亮麗的晴空。自強自立,永遠是人類精神家園中一道不滅的光輝。而怨天尤人,或是消極地等待他人的救助或奇跡的發生,都是不明智的選擇。其實,對于命運,你真的不必抱怨什么,因為,你就是你自己的上帝!
勵志小說【經典篇】
其實,人要做到甘于平庸,有信心的平庸,比不甘于平庸要艱難得多。人的欲求本性驅使人們不甘于平庸。我們平時所說的“我甘于平凡”,不過是我們無可奈何的平庸罷了。
每個平庸者起初也都努力地讀書、刻苦奮斗過,甚至有人還懸梁刺股、鑿壁偷光,可平庸就是不饒過平凡的人。
從我上小學讀“大小多少”那天起,我就不甘平庸,扯著嗓子大聲叫,想讓自己的聲音被老師聽見,可嗓子喊啞了也不突出,畢竟聲音就那么大的分貝。算術課上,我越是想算得對,越是出錯,很少得過滿分,想不平庸的童年卻在平庸中度過了。
少年還不如童年,除了上課、輪值日掃地、生爐子就再沒資格參加其他的任何活動了。參加工作之后更是平庸,開會坐的從來都是臺下,就餐的座位永遠是靠門,講話基本是匯報,干得最多的.就是請示,偶爾有一兩次表決,也不過是舉個手。不過也舒服,長久的平庸也就有了平靜的心態,選擇一個不與人競爭或不與近距離的人競爭的事兒干,再平庸也不會招人討厭。
沒受到過官場的提拔,也就沒嘗過得失的滋味;沒創造過萬貫家財,也就沒承受過商場之險惡;沒享受過美女的獻媚,也就不知道什么是誘惑。也許在高官和富豪的眼里我是個可憐的烏合之眾,可一旦我“自甘平庸”時,那就是我自身強大的力量了。因為我老早就知道,杰出既然不是刻苦努力就能成就的,你若還是做夢都想出人頭地,那就比承受平凡更折磨人了。
英國思想家羅素,20世紀20年代初來到四川,意在幫助平庸的民眾解除痛苦。在乘竹轎上峨眉山時,他發現累得滿頭大汗的轎夫們絲毫沒有怨氣,反而很樂觀和風趣。羅素陡然心生一絲慚愧和自責:我憑什么去寬慰他們,憑什么認為平凡就不幸福?坐轎子的哲學家未必是幸福的,平庸的抬轎子的人未必是不幸福的。人生之幸福,在每個人的心中,認為自己幸福的人才是幸福的。有人說,快樂就是身體的無病痛和靈魂的無紛擾;有人這樣評論比爾·蓋茨:最聰明的地方不是他做了什么,而是他沒做什么。
平庸,是人生的定數,無非是與誰相比。我有個鄉下的親戚,是村里的首富,他自豪了一輩子,那么多的鄉親都尊重他,有個大事小情都找他,說上一堆奉承的話,然后借個仨瓜倆棗。他年歲大了以后住到城里兒子家,發現自己一生積攢下的財富還買不來他兒子的一個衛生間,他的自豪感一下子就進了下水道。他終于知道什么是平庸。
過平凡的生活并不難,難的是不與人對比,即使對比了,對比之后也別嫉妒。可怕的是本來你就平庸,可又不甘于平庸,恰恰又沒有能力改變平庸,那樣平庸注定是你一生的痛苦。
我們既然平庸地活著,就不要埋怨世道的不公。我們雖然平庸地活著,但是平庸的生活不也少了心境的過山車嘛。平庸,更是一種淡定的獲得。
有信心的平庸是一種非常勇敢的爭取,只要我們認定了我們的人生就是平庸的,那么,平庸不恰好是活得自如的第一要義嗎?輕松、隨意、爽快、從容,這些美好的狀態都不能缺少平庸;偉大、杰出、超群、拔萃都與苦難、打拼、波折,甚至違心、爭斗、謀略、九死一生相關聯。并不是說你經歷了這些就一定不平庸,播下龍種收獲跳蚤的事不是很多嗎?還不如壓根兒就種豆子呢,平凡的“豆子定律”告訴我們,“豆子的價值”就是最臭時還能做成臭豆腐,但超凡脫俗的蘭花不行。
農民可以一生種田,官員只能偶爾下鄉;小人物永遠跑龍套也幸福,大明星要是當了配角都心里難受,因為只有平庸才不易失敗。
【需要認真看的勵志小說】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