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制造技術基礎模擬試題及答案
模擬試題對于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的學習很重要。下面是由陽光網小編分享的機械制造技術基礎模擬試題,希望對你有用。
機械制造技術基礎模擬試題一、填空題
(每空1分,共10分)
1. 從形態上看,切屑可以分為帶狀切屑、 節狀切屑 、 粒狀切屑 和 崩碎切屑 四種類型。
2. 切削過程中金屬的變形主要是剪切滑移,所以用 相對滑移(剪應變) 的大小來衡量變形程度要比變形系數精確些。
3. 利用自然熱電偶法可測得的溫度是切削區的 平均溫度 。
4. 刀具一次刃磨之后,進行切削,后刀面允許的最大磨損量(VB),稱為 磨鈍標準 。
5. 靠前刀面處的變形區域稱為 第二 變形區,這個變形區主要集中在和前刀面接觸的切屑底面一薄層金屬內。
機械制造技術基礎模擬試題二、單項選擇題
(選擇正確答案的字母填入括號,每小題1分,共10分)
1. 劃分生產類型是根據產品的`( D )。
A. 尺寸大小和特征;B. 批量;C. 用途;D. 生產綱領。
2. 在背吃刀量和進給量一定的條件下,切削厚度與切削寬度的比值取決于( C )。
A. 刀具前角;B. 刀具后角;C. 刀具主偏角;D. 刀具副偏角。
3. 在正交平面內測量的前刀面與基面間的夾角為( A )。
A. 前角;B. 后角;C. 主偏角;D. 刃傾角。
4. 用硬質合金刀具對碳素鋼工件進行精加工時,應選擇刀具材料的牌號為( A )。
A. YT30;B. YT5;C. YG3;D. YG8。
5. 安裝車刀時,若刀尖低于工件回轉中心,其工作角度與其標注角度相比將會( B )。
A. 前角不變,后角減小;B. 前角變大,后角變小;C. 前角變小,后角變大;
D. 前、后角均不變。
6. 標準麻花鉆切削部分切削刃共有:( B )
A.6;B. 5;C. 4;D. 3。
7. 基準不重合誤差的大小主要與哪種因素有關: ( C )。
A.本工序要保證的尺寸大小;B. 本工序要保證的尺寸精度;C. 工序基準與定位基準間的位置誤差;
D. 定位元件和定位基準本身的制造精度。
8. 通常機床傳動鏈誤差用( D )元件的轉角誤差來衡量。
A.首端;B.中間;C.末端;D.兩端。
9. 尺寸鏈其組成環不變,某一減環的增大,使封閉環( B )。
A. 增大;B. 減小;C. 保持不變;D. 可大可小。
10. 在切削平面內測量的角度有( C )。
A. 前角和后角;B. 主偏角和副偏角;C. 刃傾角。
機械制造技術基礎模擬試題三、判斷題
(正確打√、錯誤打,每小題1分,共10分)
1. 欠定位是絕對不允許的。()
2. 工件定位時,若定位基準與工序基準重合,就不會產生定位誤差。 ( × )
3. 工藝系統剛度較差時(如切削細長軸),刀具應選用較大的主偏角。(√ )
4. 粗加工時產生積屑瘤有一定好處,故采用中等速度粗加工;精加工時避免積屑瘤的產生,故切削塑性金屬時,常采用高速或低速精加工。(√ )
5. 在切削用量中,對切削熱影響最大的是背吃刀量,其次是進給量。(×)
6. 光磨可提高工件的形狀精度和位置精度( × )。
7. 增加刀尖圓弧半徑,可減小表面粗糙度的值。( √ )
8. 粗基準在同一尺寸方向上通常只允許使用一次。(√ )
10. 需保證加工表面的余量均勻,應選擇不加工表面為粗基準。(× )
機械制造技術基礎模擬試題四、問答題
(每小題5分,共20分)
1. 影響切削變形有哪些因素?各因素如何影響切削變形?
答:(1)工件材料。工件材料強度越高,切屑和前刀面的接觸長度越短,導致切屑和前刀面的接觸面積減小,前刀面上的平均正應力 增大,前刀面與切屑間的摩擦系數減小,摩擦角 減小,剪切角 增大,變形系數 將隨之減小。
(2)刀具前角 。增大刀具前角 ,剪切角 將隨之增大,變形系數 將隨之減小;但 增大后,前刀面傾斜程度加大,切屑作用在前刀面上的平均正應力 減小,使摩擦角 和摩擦系數 增大而導致 減小。由于后一方面影響較小, 還是隨 的增加而減小。
(3)切削速度 。在無積屑瘤產生的切削速度范圍內,切削速度 越大,變形系數 越小。主要是因為塑性變形的傳播速度較彈性變形慢,切削速度越高,切削變形越不充分,導致變形系數 下降;此外,提高切削速度還會使切削溫度增高,切屑底層材料的剪切屈服強度 因溫度的增高而略有下降,導致前刀面摩擦系數 減小,使變形系數 下降。
(4)切削層公稱厚度 。在無積屑瘤的切削速度范圍內,切削層公稱厚度 越大,變形系數 越小。這是由于 增大時,前刀面上的法向壓力 及前刀面上的平均正應力 隨之增大,前刀面摩擦系數 隨之減小,剪切角 隨之增大,所以 隨 增大而減小。
2. 刀具磨損過程有哪幾個階段?為何出現這種規律?
答:刀具磨損實驗結果表明,刀具磨損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初期磨損階段。新刃磨的刀具剛投入使用,后刀面與工件的實際接觸面積很小,單位面積上承受的正壓力較大,再加上剛刃磨后的后刀面微觀凸凹不平,刀具磨損速度很快,此階段稱為刀具的初期磨損階段。刀具刃磨以后如能用細粒度磨粒的油石對刃磨面進行研磨,可以顯著降低刀具的初期磨損量。
(2)正常磨損階段。經過初期磨損后,刀具后刀面與工件的接觸面積增大,單位面積上承受的壓力逐漸減小,刀具后刀面的微觀粗糙表面已經磨平,因此磨損速度變慢,此階段稱為刀具的正常磨損階段。它是刀具的有效工作階段。
(3)急劇磨損階段。當刀具磨損量增加到一定限度時,切削力、切削溫度將急劇增高,刀具磨損速度加快,直至喪失切削能力,此階段稱為急劇磨損階段。在急劇磨損階段讓刀具繼續工作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既保證不了加工質量,又加速消耗刀具材料,如出現刀刃崩裂的情況,損失就更大。刀具在進入急劇磨損階段之前必須更換。
看過“機械制造技術基礎模擬試題”的人還看了:
【機械制造技術基礎模擬試題及答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