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考研復習指南
1.整體梳理法。
在考前,首先要從章的層面梳理。這種方法適用于除中外教育史之外的其他三個學科。
教育學原理部分,教育的產生、發展與社會的發展、人的發展、教育的目的密切相關,有了對教育的基本的、統一的、正確的認識,才能建立教育制度,進而設置合理課程,教學方法、手段,教育內容等。教育心理學部分,掌握個體身心發展的規律、關于學習的各種理論觀點是進行教育研究的基礎,教育研究必然要關注學習活動,學習動機的產生,維持推動學習活動的展開,學習活動一定會涉及到知識的建構、技能的形成,問題的解決與創造力的培養以及社會規范學習與品德發展。教育研究方法部分,大綱各章的安排明顯體現出教育研究的整個過程,首先是教育研究的選題與設計,這是進行研究的第一步,之后就要通過文獻檢索了解該選題過往的研究進展,并選擇適合的研究方法。進行教育研究主要有四種方法:教育觀察研究、教育調查研究、教育實驗研究和教育行動研究,之后通過對所獲得的研究資料的整理與分析得出研究結論并以研究報告的形式呈現。
2. 知識點展開法。
在各學科中都有考試所要考察的重點章節,大綱中每一個知識點的展開都是一道簡答題。例如關于孔丘的教育實踐與教育思想,大綱中列出了眾多的條目,同學們看到“有教無類”與教育對象就應該馬上回憶起“有教無類”是孔子私學接受弟子的基本原則,也是孔子關于教育對象的基本主張,進而想到“有教無類”的原意、實踐、歷史作用等。如果記憶不是很清楚,就要馬上翻看教材。因此,通過大綱檢索教材的方式更容易做到對知識點的查缺補漏。
3. 知識點串聯法。
上述兩種翻看大綱的方法可以幫助同學們按照大綱中的章的安排順序,章節知識點的展開兩種方式進行復習,對于回答簡答題和分析論述題時理清知識的邊界非常有效。除此之外,還要采用知識點串聯法進一步在各章節具體知識點之間建立聯系,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教育與社會的關系,教育與人的關系是論述其他教育問題的前提,教育學原理部分關于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論有個人本位論,社會本位論,內在目的論,外在目的論等。教育心理學中也有基于社會建構主義、人本主義引發的理論觀點,基于相關知識點在大綱中跨章節、跨學科的搜尋相關聯的知識點進行思考能夠幫助同學們在做主觀題時回憶出更多的內容,有更多可以發揮的材料。
4. 同類知識點辨析法
大綱中有很多知識點的邏輯結構是相似的,但具體內容中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中外教育史中列出的教育家一般大都會涉及對人性善惡、教學對象、教育內容,教育目的、功能等方面的論述,同學們翻看大綱時,看到一個教育家的名字就要立刻在頭腦中回憶出持類似或截然相反的觀點的其他教育家還有哪些。同類知識點辨析法同樣適用于復習教育研究方法部分中所列出的四種研究方法。因此把這四種研究方法的特點、優缺點集中起來進行思考,對于回答選擇題、分析論述題非常有幫助。
【考研復習指南】相關文章:
考研復習指南05-03
考研復習實用指南05-10
考研各科復習備考指南05-07
考研數學的高效復習指南05-08
考研數學高分復習指南05-08
關于考研初試的復習指南05-11
考研數學線代復習指南05-06
考研指南:數學復習也要“背”05-08
考研專業課的復習指南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