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考研的經驗分享
一、寫在前面:
我會永遠記住那個無眠之夜,在考數學的前一天晚上,因為發燒和擔心加上易失眠我掙扎了一整夜,想到了自己的童年、少年,想到了自己 的父母和家庭,想到了自己為了考試每天早起晚歸的情景,想起了暑假在樓頂上每天對自己未來的憧憬,想起了冬天里在廁所旁的暖氣片上狂背政治的場景,想起了 為了做足準備傾盡全力去復習的過程,想起了自己未來的漫漫長路。這天夜里一分鐘也沒睡著,然后用頭去磕墻壁,用手去捶腦袋,然后就睜著眼睛思考了一整夜。
這段經歷是我最美好的時光之一,因為那樣刻骨銘心,所以我不舍得去忘記,只有經歷過,才知道各種滋味。
二、個人信息簡介:
本人江西人,來自一所重本211,專業旅游管理,平時學習應該說比較努力,初試復習時長差不多11個月,確定學校時間比較晚,差不多9月份左右。
好了,報一下考試成績的具體情況吧,初試:政治77,英語73,數學131,專業課125,總分406,排名第一。復試也是企管專業第一。拿到了一等獎學金,跟上了自己的夢想導師陳春花(關于老師我想在下文提,因為對我來說很重要)。
三、考研的緣由:
和陳老師交流的時候老師也問了這個問題,自己平常也經常捫心自問自己為什么考研。
第一、我自己想的是從小學到大學本科,整個學習生涯都是老師在臺上講授,自己在臺下聽講,所有的專業知識都是淺嘗輒止,不能親身參與一些專業研究,即使本 科做過一些項目也是一些市場調研之類的雜活,不能掌握研究的科學方法去探究知識理論的奧秘。建議大家看一下復試參考書樊景立老師的《組織與管理研究的實證 方法》(第二版更精美,添加了四章),不是說這本書會對你初試有多大的直接知識幫助,而是這本書會啟發你什么是真正的做研究,這本書是全世界最優秀的華人 組織與管理專家編輯而成,特別是最后一章“一篇論文的經歷”陳曉萍老師的四篇論文讓我感覺到科學研究的激情與她縝密的邏輯思維。這種境界也正是我自己向往 的,或許永遠達不到。現在請你自問一下你自己對專業知識掌握的怎么樣,自己真的很專業嗎,以前學得專業課對你的影響和作用很大嗎,我想大多數人會選擇否 吧,如果是這樣那也很正常,我個人感覺那說明你應該讀研,因為你會在知識與境界上更上一個臺階。
第二、不知道你們是否遇到過讓你受益頗深甚至震撼到你的老師,我個人感覺自己就遇到過,他是我們院的一個泰斗,學識非常淵博,在河南旅游規劃界很有名氣, 老師以前學的是歷史,后來學廣告,再后來是旅游規劃。在他讀本科期間的那個年代,書本是他極大的樂趣,差不多一個學期看完100本課外書,這些課外書包括 《資本論》、《夢的解析》等等世紀經典,后來老師給我們推薦了許多好書,個人感覺對我影響真的很大,比如說廣告學中奧格威《一個廣告人的自白》、《蔚藍軌 跡》等等很多書目,到了大三大四大家可能養成逃課的習慣,但這個老師的課大家都很安靜的聽著,每種觀點都是那么富有創意和魄力,我們都很珍惜。所以我自己 希望在讀研期間能跟上這樣的好老師,然后就慢慢了解到陳春花老師,慢慢的被陳老師折服和吸引,在我們幾個男同胞復試完聽陳老師講課后,老師在和我們交流過 程中我深深感覺到那種境界不是一般人能達到的,在課上有40多歲的大叔前來蹭課,并說自己是老師的粉絲,剛前幾天在貼吧上了解到一位43歲的阿姨為了聽陳 老師的課辭了工作別了兒子和丈夫去華工租了房子精心學習,這時候我才感覺到自己珍惜當前的機會是多么重要。所以在這里希望學弟學妹們能早點了解自己的主要 研究興趣方向后再去了解一下自己心儀的導師,研究生期間基本上都是寫論文,老師對學生的影響是很重要的,我和我同校的哥們去復試之前沒有聯系任何學長學 姐,提前去了工管院院辦,見到了學姐學長就問,后來得知了一些老師的情況,很慶幸自己沒有輕易的選一些老師,最后選的的老師也比較滿意。
第三、我記得我們院在實習后開總結會的時候說過這么一句話,她說以前是個本科生可能覺得文憑挺高,但是現在本科生一抓一大把,順應時代的發展讀研究生是很 有必要的,它會教你如何理性的思考和做研究(可能一般人都會自然地得出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會對企業聲譽和財務績效形成正向的影響,可當你學了實證研究之后, 你就會知道這并不一定,而且很多看似很符合常理的關系和邏輯也有可能會是錯的,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會有不同的實證結論),對你以后的影響大有裨益,再說 了,很多讀研的學生(特別是985的)的老師在社會中在企業界中人際面很廣(特別是華工工管院,很多老板董事長總經理啥的在院里讀MBA、EMBA),找 工作時候很多老師會幫你一把的(我們院就是)。退一步講,即使想自己找工作,你要想去一個你想把自己一輩子寄托在其中的公司或企業的時候,研究生相對于本 科生而言是有優勢的(我就遇見了一個企管畢業的學姐在廣州P&G工作,工資待遇自然不用說,要知道進這種企業是很多人的夢想,所以在華工工管是很 有就業優勢的)。
四、關于擇地區擇專業與擇校(因為自己選擇的是華工,所以會多說廣州和華工)
相信這個問題可能會困擾不少的同學,我就是其中之一。記得那時候我確定了考中山的旅游管理,然后又選擇了考武大或者廈大的企管,到 最后選擇了華工的企管。是不是很搖擺不定顯得有點不靠譜?相信很多同學會經常給自己預測考研分數,我起碼就在稿紙上寫了不下50次,預測過各種分數。(希 望大家能夠把一本本的稿紙保存下來,而且稿紙寫的很滿,當我每寫完一本的時候就會有一種成就感,考完之后那就像是日記一樣,上面有很多平時自己低沉的時候 寫來的鼓勵自己的語句,現在回過頭來看感覺那樣的時光太充實,而且保存起來說不定等自己老了慢慢欣賞,哈哈,扯遠了)。
首先說說擇專業,對于跨專業大家一定要想清楚你的初衷是什么,我感覺應該是出于兩方面原因,一是對自己跨的專業感興趣,二是跨專業之后會有就業優勢(我大概是兩方面原因都有吧)。
再說擇地區,我很想說一下自己的見解,大家作為參考,可能大家都知道每年很多的人去北京讀研,而且在哪里讀研一般就是在哪里就業了(關系到研究生同學方面 的人脈和自己花3年時間對城市的適應),而且很多人一般在哪里就業就會在哪里定居,要知道北京四環以內買房沒有6、7百萬是打不退的(想想你要掙多少年, 莫言獲個諾貝爾獎的獎金也就買個空房),你還要裝修,有了錢還要搖號買車,有了車還要單雙號行駛制,車還多,堵車,工作生活壓力還大。注意,北京、天津、 上海一般就業是沒有戶口的,我們學校就是這么說的,但是廣州作為一個一線城市、國家經濟改革發展的最前沿是可以拿到戶口的(我們院一個女孩保到華工企管之 后老師就說叫她把戶口簽過去),買房200萬可以搞定,我是南方人還比較適應(有些北方人適應北方),離深圳香港也近,廣州的有很多的著名外企和國企(包 括很多世界500強),就業是很有優勢的。
最后說擇校,確定了地區就要確定學校了(也有直接確定學校的),在廣州你要考研,我個人覺得除了985,211以外就不要考慮其他的了,你在一線城市找工 作人家會說你讀個研還在非211的學校,因此可能會有想法的,這是一些朋友和我說的(大家要是真選擇了非211也別生氣,個人看法不同)。來廣州,學管理 的話,中山、華工、暨大差不多這3所了,中山當然較難考,華工由于性價比很高,報的人很多(今年企管報了580多個,錄了21個,想想多恐怖),暨大管理 業也挺不錯,我不是很了解。但是985是有優勢的,每年招聘會上好的企業單位一般較多去中山、華工,而且有些只招這兩所學校的學生。中山是廣州的一個貴族 吧,享受很多政府的高待遇,很多人說中山的人很多在政府部門工作,華工的人大部分混跡于企業界。情況也的確是這樣。師兄我是一個中國憤青,對現在的社會和 政治有很多不滿與無奈,也曾親身和國企政府部門接觸過,那種懶散迂腐傷了我的心,我家里沒錢也沒關系,所以特別不喜歡政府部門一類的工作,決定要么走學術 要么去企業打拼,這樣更有活力和目標,也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懂我意思吧,去很多政府國企事業單位,心狠、賄賂和奸詐是必備的,我身邊就有一朵奇葩,勵志成 為一位大貪官,從而決定了他的行事做人的風格,被我們詬病)。
再說兩句華工,我在擇校之前大概推測自己能考個十大名牌(清華經管、武大、復旦,廈大之類的,原諒我有點自負),最后選擇了華工,一方面是由于有點自信心 下降,另一方面是因為自己向往陳老師,最后就是我特別喜歡華工人的實干精神,華工被稱為企業家的搖籃,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華工78屆無機電系,TCL老總 李東生、創維CEO黃宏生、康佳董事長陳偉榮、德生電器總裁梁偉都是這一屆這一系畢業的,正是這種實干的企業家精神吸引了我,在華工復試,我也感覺到華工 學生身上有種實干的勁兒,因而創新發明很多,前一陣還聽說華工三個剛畢業的學生開網絡公司賺了一個多億。還有就是我剛才分析過的華工的就業優勢,校友非常 多,以前聽人家說過,很多華南地區的企業50%高管是華工的。當然,我選擇了華工所以夸了不少華工,一家之言,希望大家不要一頭扎進華工導致報考人數過多 而影響大家。
五、初試部分
相信大家比較想看這一塊了,因為離考試的時間有點長了,所以記得不是很全,我就撿自己認為重要的方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數學
知道為什么先說數學吧,因為它實在是太重要了,數學考得好的人總分是不會低的,你若想在其他科目上拉分那是很難做到的,這次就見一 哥們數學考了148,表示佩服,其他科擦邊,剛好夠復試線,結果跟了財務方面不錯的一個教授。我的數學個人感覺不高,131。一方面有客觀方面影響,就是 剛到考研那兩天自己發燒了,那兩天吃的很少,考完就吐了。而且考數學的前一天晚上自己失眠一整夜,一分鐘也沒睡著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那種痛苦的感覺,我 很容易失眠的,我們寢室外面是水房,水房水龍頭滴一點水我有時候都睡不著,想到自己努力了這么久,拼命去復習,自己家里又窮,自己又沒多少能耐,在人生的 一個轉折點上自己顯得這么無助,我甚至用頭去裝床頭的鐵欄和墻壁,又怕吵醒寢室哥們,就用力去掐自己,哎,都是往事了,現在想起來刻骨銘心),去了考場我 對前面的哥們說估計自己完了,試卷發下了,懵了,一方面是因為今年的題目答案出的非常不好,要不是很大那就是帶一串小數點或者得出很大的分數,考完之后好 幾個數學好的同學都和我說今年的答案太不好了,導致我們都以為自己算錯了,檢查了很多遍,浪費不少時間(所以這里大家要相信自己)。還有就是細心的同學會 發現每年的選擇題都是A、B、C、D各兩個,一直沒變過,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一道線性代數題我本來做對了后來改了答案來順應這個規律,不料正是今年考研出 了花卷,要了很多人的命啊,特別是英語,選擇題規律太多了,我不多說,太細了,比如完形填空一直是ABCD各4個,閱讀也差不多是各4個,而且從來不會出 現同一選項連續出現3次的現象,可今年英語就顛覆了各種規律,讓我們很無語,所以師弟師妹們千萬不要步師兄的后塵啊,損失很大的。
再說說復習的流程,首先第一步就是要把教材弄透,這里高數推薦同濟大學那兩本綠的,因為考研的數學試卷高數部分貌似就是以這兩本書為藍本的,而且這兩本書 認可度超高。為了省錢,建議大家買舊書,很值,一般學校都會有賣的,線性代數和概率論大家就用自己學校的沒啥關系。我復習數學花了將近5、6個月,前兩個 月把高數和線代及概率(最好按這個順序來,知識點是相扣的,你學線代是要知道極限的)課本認真復習了一遍,理論和課后題基本吃透(弄清每個理論極其重 要),后來花了兩個月做二李的《復習全書》第一遍,極力推薦大家以這本書為主要復習材料,沒做過陳文登的,聽說書上很多巧方法用不上,反正你用全書就不會 感到后悔就是了,編的很好,考研數學界的泰斗啊,可能大部分人會覺得難,而且很容易忘,因為復習完用的時間較長,我第一遍一般每天15頁左右,第二遍每天 25頁左右,最后一遍每天50頁。上面的題目你可能第一次做不會做,甚至第二次第三次都不會做,那也正常,上面不少題目比考研題目難,特別是級數那一章, 特別變態,你可能會受打擊的。全書上面經典的題目要把解法熟記,因為那些題目基本上可以作為考研題,都是保留下來很多年的經典(每年改版只會變動上面很少 的題目,所以很多人會買舊書,但因人而異,我做新書時感覺會比較好,至于練習題集買舊書就夠)。之后有很多教材上的題目是不會考的,大家一定要注意,到時 候把考綱下下來仔細對比,像差分方程你知道一元的就夠了,我有個研友花了不少時間看二元甚至多元的,那是一點用都沒有的,因為從來沒考過,李永樂都說了不 會考那還會考嗎。
至于哪些不會考,哪些經常考,我在文末給大家說說情況。還有就是細心的人會發現每年考的真題知識點是那么固定,對,就是那么固定,我和很多身邊的人說過這 一點,對于一些復習時間不長的同學來說,那就很重要了,能事半功倍。比如你要是細心就會發現每年最后一題必是考似然估計或矩估計,倒數第二題必是考密度函 數,無論是高數、線代還是概率知識點考得很明顯的。這也是一大規律之一,甚至更細的規律那就更多了,我這里不總結了,篇幅有限,在最下文和大家說說情況。 我在筆記本上自己總結的一些常見題型的解法,甚至看到一些題目就知道要考什么知識點,該怎么解。(考研數學其實不難,特別是數三,總結規律很重要,原諒師 兄這么說,不過這是實話,我平時測驗的時候做往年真題,一般平均分140左右。)
第三,師兄還要力薦一本二李的習題集《660題》,這本書個人感覺很好,怎么一個好呢,上面全是選擇和填空,而基本上那些選擇和填空可作為簡答題來出,所 以大家最好把步驟寫在稿紙上再對后面答案,我就是因為考數學時腦子亂,步驟分扣了8分左右,今年368好像有3、4個人啊,你多8分那就不得了啦。你做完 全書可能感覺自己弄懂差不多了,做了660題你會發現自己原來并沒有弄懂,因為上面是狠摳理論的,比如說羅必達法則,求極限時候很有可能你就會自己多加已 知條件用羅必達解題,當然選擇填空會節省時間與精力,但是換做簡答題你會沒分的。如果大家沒時間,填空題最后兩部分就不用做了,最經典的在選擇和高數填空 上。
這里和大家說一下我的數學時間安排,有些同學可能現在做計劃的時候覺得自己時間夠甚至會安排做模擬題之類的,到了后階段就會發現有點不現實,我4月份開始 復習數學,2個月時間做教材,2個月時間做第一遍全書,一個多月時間做660題,之后這個階段可能你前4個月復習的東西忘得差不多了(所以要經常回顧), 這就差不多到10月份了,之后第二遍全書又花掉1個月,11月份了,做真題,你要是做多點就算你做20套吧,一天做題,一天分析題目,這就花掉一個多 月,12月多了,還要進行第三遍全書(一般3遍,因為知識點多,容易忘啊),看自己的錯題集,自己的經驗筆記,然后就1月份了,考試之前做兩套真題或者合 工大5套卷(比較權威的數學模擬題),就進入考場了,這時你甚至都會有很多東西沒有記住,而且最后一個月基本上都是用在英語作文和政治上的,所以你現在明 白時間為什么不多的原因了吧。
還有就是經典400題建議大家就別買了,數學不好會打擊到你的,很難的,特別是要是真在考研的時候叫你做這種題目,考90分很不錯了,人家不說了 嘛,400題能做90分,考研125分。數學真題大家也買二李的《歷年真題解析》吧,不要買盜版的,可不能省了真題的錢,我自己買過盜版的,結果發現不少 解題方法的錯誤,正版則不存在,做真題一定要保持高度緊張,規定時間內必須做完,做了幾套后給自己總結時間規律,例如我做選擇填空一般是45分鐘,超過了 這個時間就把難題放下做后面的,數學挺多規律,就說到這。
(二)英語
把英語放在第二位是因為英語也非常重要,它重要在很多人會因為英語不過線就死在上面了,我寢室一哥們總分夠,英語34分,復習方法 很有問題,和他說過,沒改,所以很可惜,對面寢室兩個人英語50多一點,不夠55的線也掛了,有兩個女同學也是英語不夠55,總分夠,掛了。所以你知道為 什么英語重要了吧,我替他們感到很可惜,同時考研人,花了不少心血,確死在了英語上。
很多人會說他四六級考了多少多少,然后考研英語大概可以考多少,這里告訴你,這兩種考試差別很大的,我4級580多,六級530多,不算高吧應該。但我對 英語比較感興趣,口語比較不錯,外國朋友也比較多,記得在寒冷的冬天早上或者晚上很困的時候我就出來背書或讀英語,我一般會以一段勵志的英文短文開頭, (有李陽瘋狂英語的一篇還有丘吉爾的一篇演講,大家可以網上下)然后自己就會激情澎湃,開始背書,其實背書真的非常折磨人,特別是政治。考研英語規律非常 多,技巧也非常多,這里我先結合復習的用書談談自己的經歷和看法。
首先,第一步必須是單詞。
如果你不先背單詞或背一點單詞就做閱讀的話那樣效果是很不好的,我寢室那個34分的哥們就是這樣做的,我提醒他好幾次,很委婉的和他說單詞很重要,先背單 詞吧,他到12月份才發現自己的單詞量很有限,結果去背,而且是沒有技巧的背,可想而知結果會是怎樣。我英語底子還不錯,關于單詞我是有親身體會的,當我 沒有背好背完單詞的時候,做閱讀比較吃力,背完之后發現那么多生詞原來是大綱詞匯,而且再你背完單詞做閱讀看到背過的詞,這樣產生的加強記憶與語境應用的 效果不知道比你做閱讀遇到“生詞”(其實是大綱詞匯,因為你提前沒背嘛,所以叫生詞)再進行記憶效果好多少倍。單詞書給大家推薦俞敏洪老師的紅寶書(綠皮 的也行,單詞更全,我用的是紅皮的,感覺夠用),俞敏洪老師的個人魅力和品格就不用我多說了,這本書就是老師的傾力之作,形象生動,有趣還有利于記憶。
第二,就是英語閱讀。
得閱讀者得天下,可見閱讀的重要性,100分占了40分,而且還全是客觀題。閱讀大家要提前準備,其實英語復習是一個基于本身英語基礎的學習,當然基礎不 好也不要怕,你有將近一年的時間訓練,而且解題的技巧很多,你是可以掌握的。閱讀推薦大家就用曾鳴、張劍的《150篇》基礎版,提高版建議大家就別買了, 難,比較變態,而且生詞很多。閱讀大家要養成好的習慣,每天做,題量因人而定,最好一次性做4篇,和真題閱讀一樣多,用一整段時間完成,每篇標準時間17 分鐘,超過了就不行,別的你肯定時間不夠用。再就是閱讀的技巧著實太多,比如說在選項中出現may或者might等可能性的詞基本上就選上了,不信大家可 以查歷年真題,百發百中,13年就又出現了,而且我選對了,之后變譯原文的一般都是對的,這事一個很重要的規律,限于篇幅我就不多說了,在最后我會提到。
第三,就是真題。
首先,還是建議大家買曾鳴、張劍的黃皮書《歷年真題解析及復習思路》吧,這本書比較經典,差不多把近十年真題的每一題分析得不能再分析了,而且分析得個人 感覺比較到位,我比較過其他幾個版本的真題解析,黃皮書真心是比較好的,大家做的時候會發現的。但是呢,黃皮書是解析,也就是沒有試卷的,大家在買舊書的 時候記得把試卷買到手,不要復印了,很影響心情的,因為復印的不清,考研真題比較難,而且很多單詞會看到眼花的,所以買正版的真題看上去會比較舒服,希望 大家采納,因為我都試過,做自己復印的真的有點沒勁。還有就是大家做真題的時候一定要規定好時間,我當時的做法就是自己做一張答題卡,規定好每部分的答題 時間,然后做題的過程中盡量按照這個時間標準去做,而且一定要把自己在每一部分(包括每篇閱讀)真正花的時間給記錄下來,這樣便于測試完之后自己的分析, 有時候做一些閱讀的時候,有些選項模棱兩可,很難抉擇的,會影響你做題的速度,你把時間記錄下來了就可以為以后做真題提供時間的借鑒。
另外,我個人認為一個比較好的做法是,按規定的時間做完試卷后把每一題自己為什么選的原因寫出來,另外把一些對選某個選項自認為起到啟示作用的詞或句子劃 下來,然后對答案,看答案是怎樣確定選項的,自己的判斷錯在哪里(因為很多人會有思維慣性,這樣做有助于改變這種慣性,我在新東方的一本書上看的),把答 案解析中說的對答案起到提示作用的詞或句子與自己劃的對比,便于進一步的分析,我那時候就是保證每一套真題每一個題目自己都知道為什么這樣選而不那樣選。 還有就是要準備筆記本了,這個也非常重要啊,我準備了兩個本子,都寫滿了,每篇文章自己不懂得生詞甚至另辟意義的單詞都給記錄下來,每天早上拿出來背一 下,很多詞是經常用的,很有規律,像勝利這個詞大多數使用triumph而不是victory等等,這種情況的詞很多,大家可以看看有些機構老師總結的, 這里不多說了。當然要把自己認為自己比較難翻譯的長難句摘抄下來,有時間記記背背,把結構分析分析,既鍛煉了做翻譯時用得到的語法,又能為作文積累材料, 要知道在考研真題上的文章都是取自于5大著名報刊,如times、science等,能在這上面發的文章都不是一般的文章,文章中能做到一詞不多一詞不 少,你看過我給你說的樊老師的實證研究那本書就知道了,而且這些文章很多開頭、結尾、文章布局、修辭手法很巧妙,這里推薦大家有條件可以接一下其他同學用 的《考研真相》,這本書里面每篇文章都會摘下幾個好的句子模型用于往年考過的真題作文,做一個靈活應用,很有用啊,我寫作文時候就用了,去年也有很多同學 用了真題里“united,we stand;divided,we fall”等經典句子,改卷老頭一看就會認為這孩子不錯,把真題弄得很熟啊,有好印象。再接下來在筆記本上做了這么多筆記之后就一定要消化掉,這個過程也 是很受益的,通過結合黃皮書你就會發現規律太多太多了,我前面已經說到了一些,不多說了。真題我個人認為最起碼近10年做4遍以上,每遍都會有新發現的, 個中滋味,只有自己能體會。
第四、說說完型和翻譯及新題型
完型的話大家就不要特意花時間去練習了,練了差不多也是白練,為什么呢,且聽我慢慢跟客官到來。一來,完型每年都是被定位為最難的,而且基本上很多同學都 是把完型放在最后來做(猜)的,你在平時做完型和你在真正的考研情境下做完型是完全不同的,每個空都得結合上下文,你是沒有時間的,而且你做對一題得到的 是可憐的0.5分,而且你得4.5分和5分是沒有差別的,四舍五入,而閱讀和新題型一個就是兩分啊,同時選擇題。所以你感覺哪個值,我完型今年好像拿了3 分還是4分,一點不后悔,也沒見到幾個拿到6、7分的,即使拿到了也就高3分,一個閱讀差不多拉回來了,我閱讀就錯了2個,這個錯的算是很少了的,我做的 時候由于發燒,一點感覺都沒有,以為自己會考個60分左右,考完就果斷回寢室對答案了(心里素質不太好的,不要這樣做,會影響你接下來的考試的),結果還 不錯,最后考了73,個人較為滿足了。所以,總之,完型做歷年的真題就夠了。
翻譯的話,今年的翻譯很難啊,貌似每年的翻譯都不太簡單,這里注意翻譯是按點給分的,黃皮書上解析大家仔細看,就會發現規律的,有助于大家有的放矢。翻譯 經常遇到的一個情況就是,我們懂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用中文寫不出來,這很正常,畢竟,母語是中文,中文和英文有很大的差別,最大的差別在于中國注重的以物 為主,追求人和,包括與自然界的統一與協調,不要去可以破壞自然等等,西方以人為主,西方人強調人改造世界,工業革命都是誕生于西方國家和這個是有關的, 所以英語各種被動語態,還有就是中文通常好多次及時動詞又是名詞,比如打麻將,扯遠了,大家有空可以看看新東方老師講的一些東西。翻譯最重要的是在于結構 劃分(很重要的)和中文轉換,結構分析相信不難,大家可以學會,教大家一個很受用的方法,找出這個長難句的所有動詞,因為每個動詞一般有施動者和受動者, 這樣就可以把句子分成幾個短句,再找出連接詞,用中文翻譯過來就清晰明了了,這個方法希望大家記住,比較簡便。翻譯的話不用專門去練了,一般拿不到高分 的,拿個6分可以樂了,而且可以把80、90年代的考研真題拿出來,閱讀不要練,命題人換了好幾批了,風格不同,但是翻譯是變不了的,人變或不變,句子的 意思就在那里,哈哈,這樣一來加上平時閱讀中的長難句足夠你應付考研的翻譯了。
接下來,新題型,這個比較頭疼,有好幾種題型,7選5的出現最多,最麻煩的就是排序了,一個排錯了基本上要錯很多,我有兩篇真題排錯了一個,結果都是錯了 4個,很可惜啊,還好13年新題型不難,全對了。新題型技巧也是非常的多,我不一一細說了,說一下幾個重點,一是把人的姓名(下文可能重復出現)、時間 (有時間線索就很好排序或者填空了)、地點畫出來,二是找關聯詞,基本上每年必考,比如說,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等等,三是看看每個被打亂的段落哪個你最容易確定,然后基于這段找它前后的段落,這就確定了3個空,剩下兩空就好解決了。就說這么多吧,午夜十二 點了,頭有點昏,明天再繼續。
第五、說說大小作文
作文一共30分,大的20分,小的10分。首先我想告訴大家,作文是拉不開什么分數的,完型也是拉不開什么分數的,翻譯同樣也是,所以拉開分的就在于閱 讀,又強調了閱讀的重要性了。為什么說作文拉不開什么分呢,除了一些特別愛壓分的地區,其他的地區全國平均分小作文6分左右,大作文12、13分左右,所 以全國平均分18分左右,而你想拿到20分以上是有點難的,而且每個老師改作文的速度那是極快,聽某機構半分鐘改完大小作文。
所以這里強調一是字跡要保持整潔(我的英文字寫的不好,見笑了),二是一定要邏輯清晰,多用恰到好處的關聯詞,三是用詞要豐富、準確,四是不要過多的寫簡 單句,要豐富句式,比如定于從句,嵌套式定于從句(我很愛用,用好了能加分的),強調句,倒裝句,虛擬語氣,還有就是準備各個方面的一些名言警句或者諺語 (我就在整理了不少,很多通用的,老師一看能增彩)。小作文比較簡單,格式規范,語氣適當,把事情交代清楚就足夠了,改卷不要求文章多么美,大家可以看一 下改卷標準(很多書上有,沒有百度),大作文就不同了,這里提醒大家要多練啊,我就是因為練得不多,導致了僅僅寫個大作文花了1個多小時,想起來都后悔, 但是占用的時間是完型的,無所謂,結果還蒙對了不少,劃算,所以說完型大家基本上都是放到最后墊背的。
最后說說模板,有些同學肯定會說準備模板會不會引起老師反感,因為大家模板都差不多啊,這你就錯了,你看每年給的真題作文答案,不照樣是模板,而且模板是 相對而言的,你的模板可以自己做,綜合各個模板的經典和優點做成自己的,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這是我將要在專業課上提到的最重要的原則),模板可 以做的很好的,做的不像是“模板”,這看個人功夫了,而且老師在眾多試卷中看到你的不太像是普通模板的模板相信會賺眼球的,前年啟航泄了英語題,機構給很 多學生直接發了答案和作文,而且一個沒錯,這種行為很可惡(這就是中國,很正常的),今年我有報啟航龍騰班的同學,老師說今年準備泄題作文,大家人心惶 惶,我們很痛恨,還好結果只給了模板,沒泄原題。
關于作文參考書,我買了本《160篇》,就是那本說連續很多年命中多少多少題目的作文書,吹得要死,里面幾百篇主題,各個方面都沾邊,能不命中嘛,誰有時 間去背那么多,不推薦這本書,可以買舊書,今年作文被一本小作文書壓中了(盜版只要5塊錢,貌似),大小都壓中了,我忘了叫啥了,不過大家不要信押題了, 自己平時練好就夠了,就算壓了,大家背的都差不多,到時候被老師發現了就懸了,甚至有可能不給你分的。好了,作文就說這么多,自己做的不是很好。
(三)、政治
說到政治,技巧性個人認為也是很強的。有些同學可能會擔心政治應該什么時候開始復習,其實告訴你等政治大綱出來了再準備為時不晚,我那時候就是大綱出來之 后才準備的,你要是感覺不安全可以提前一個月,但是千萬不要在那一個月以政治為主。說白了,政治主要就是靠最后一兩個月的狂背和狂做的,如果以前是學文的 話會有點優勢,因為大多數講的都是高中學過的政治知識,比如三個代表、科發觀、和諧社會等等,當然學理的也完全沒必要擔心,因為政治個人認為只要客觀題不 是很差,是拉不開分的(注意,政治得客觀題者得天下,客觀題分高了特別是多選分數必然不會低),我政治客觀題做的不太好,13年相對12和11年政治客觀 題是難了點,好像只拿了36分,但是后面主觀題拿了41分,總分77,在這里提醒大家,客觀題大家一定要仔細的做,也是有很多技巧的,某些選項是故意讓你 混淆的,如果你做多了背多了就會很容易發現,比如說中華民族核心精神是熱愛祖國,但選項可能會與與時俱進的精神進行混淆,一旦你不小心是可能會錯的,13 年有一個多選考的是宗教,我記得那時候高中背的是宗教與社會主義不相容,但是與社會主義社會是相容的(你說社會主義變態不變態,這不是忽悠人嘛),結果我 就沒選那個選項,后來才發現做錯了,而這個選項就是高教社出的那本復習教材上的原話,所以大家一定要把那本書(也就是政治紅寶書,大家千萬別買錯了,現在 很多考研輔導機構估計也取名紅寶書之類的,騙同學們買,這本書就是教育部出的政治大綱解析)多看兩遍,不要求全背下來,但要求熟記一些重點,記得這本書必 買哈,政治真題緣于這本書出的。
很多同學可能政治會報班,報當然好處也會有,但我沒報,一是輔導班會讓你背它編的教材和習題集,為了賺錢嘛,那些馬哲、近代史、思修、世經等什么北大人大 政治哲學教授之類的說白了就是為了賺錢,你們報班,他們開網絡視頻課給你們聽,之后一講到重點什么的就說希望大家報什么時候什么強化班、提高班之類的再給 大家詳說,吸引學生,很多學生就會報,結果發現報了那個班他又會再吸引你報個什么什么班,反正很賤的,啟航就是這樣干的,我身邊不少人報啟航,很坑啊我覺 得(當然,個人看法不同),而且今年啟航出的20天20題(我這里不是黑啟航,我同學報的啟航免費轉給我了,我聽了一節就沒去過了,感覺坑爹)不知道有多 少人浪費大把時間在背,當然上面有很多重要知識點的羅列,背的話也有好處,但是不要花費太多時間在上面,結果證明這本書基本上沒多大用處,最后押題的反而 是肖秀榮的最后四套卷,直接命中兩套原題啊,果然名不虛傳啊,我才花了4塊錢買的盜版貨,我背下了其中的一題。
肖教授可是做了14年的政治真題命題人,只不過退休了,那些現在命題的都是他的門生后人啊,國家也不會查他,肖教授說了這是他的研究成果(這個有才),你 們沒有理由抓我。所以希望大家在最后期一定要做一些比較權威的模擬題,我現在把我考研時候用過的書目給大家列一下,首先《紅寶書》必備,別買錯了,再就是 可以配一本肖秀榮的1000題,以便檢查自己背的知識是否牢靠,之后真題的話建議大家選擇肖秀榮老師的歷年真題解析吧,就是《肖秀榮2013考研思想政治 理論命題人講真題》,講的很全面,而且把答題要點列出來(這點很重要,我稍后說),其實真題做近10年的足夠了,因為好像從07年開始考試內容就變了,多 了思修部分,以前好多不考了,比如說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里的一些地租等等難點,(個人認為經濟學這塊最難,但考的不多,特別是計算題現在不太愛出了,出的就 是貶資本主義夸社會主義的,這個現象很嚴重,在天朝考試嘛,沒辦法),大家以紅寶書為教材就是了,上面的內容就是考綱里的,書上之外的一律不考。
再就是模擬題,肖秀榮老師的四套卷,和任汝芬老師的四套卷(任大媽也能牛的,他是個男的)大家最好都要買,反正他們經常押題,而且是原題或者原材料,啟航 的20天20題大家有時間也可以買,其實作用還是有的,以前也押過,其他的見一套做一套吧,做些權威的,考前幾天把這些模擬題拿出來背背是很有用的,其實 考研政治考的東西是比較明顯的,比如說12年的蛟龍探海和天宮一號,因為是大熱點所以大家都會預測和關注,結果就真考了,我們那時候就是把什么釣魚島、西 方新干涉主義啥的熱點全背了,以防萬一,到最后出真題基本上是離不開那些熱點的,再加上選擇題考過的重考可能性較小,重點也就那么多,所以預測起來不是很 困難,我自己就預測了3、4道選擇題(很多題目直接考原文,不考材料,像思修,因為是近幾年出的,直接考死的知識)和差不多一道大題(當然不是原題,沒那 么厲害)。
再就是買本時事政治的小本,比如說《任三》,很好用的,很全面,要考的熱點基本都在里面,像12年的十八大,其他的書也沒啥了,反正到最后就是狂背,逼著自己背,最后階段了一定要堅持下來,那會兒天冷,早上背還不困,往死里背就是了。
再說說政治真題,我以前發現選擇題單選必然是ABCD各4個,好像今年也是,每年好像都是,有同學可能會說怎么會這樣,這是為了避免人家蒙答案而設的答案 模式,經過概率操作的,政治的話我個人認為這個規律要好好利用,因為單選很簡單的,一旦你確定了其中對的,其他的用這個規律湊數就是了,而且有些選項明顯 錯誤,很容易排除啊,我做往年真題時候就用這個規律,基本上單選沒錯過。
再說多選,我只提一個規律,就是ABCD四個都選的大概是4個左右,13年好像也是,但這個不是很明顯,多選嘛,就不要迷信規律了。之后大家在數學和英語 上就不要迷信我在前面提過的規律了,當然那些規律有用,但是不要迷信,因為它們不像政治那么好確定正確的,一旦你確定錯了,那你就不是錯一個兩個了,可能 是一堆,劃不來。再給大家說說答答題的方法,馬哲1個,思修1個,世經1個,毛概1個,近代史和毛概綜合1個。答政治大題,字一定要寫整齊好看,必須寫出 標號1、2、3,老師幾秒鐘看一問,按要點給分,你要是不列出來,老師不會慢慢找的,你就會得低分,我對面寢室一個同學就是從不列點,習慣了,結果政治主 觀題不高(當然這是我個人的想法,是不是這樣就不知道了)。答題卡一定要寫滿,我的政治主觀題分比較高,41分,一共5題,很多問,一問拿滿分是很難做到 的,所以大家這點可以借鑒我,字寫好寫整齊,要點分條列出標號,寫滿答題卡,用政府的官方口吻寫答案,讀材料要抓住重點然后回顧書本知識點,把涉及的知識 點列出,基本上不會拿低分了。好了,政治就說到這,不繼續了,寫太多了。
(四)、專業課
專業課也有很多的技巧和知識要寫,因為自己以前學文的,對答專業課主觀題還是很有自信的。今年按照大家反映的情況相對于前年和去年 專業課是有點壓分,有些同學很可惜,因為專業課差一分而剛好不夠復試線,與華工揮手了。我專業課125分,因為發燒惡心,考完之后就一直吐,因為考完了, 是死是活任他去,回寢室睡覺去了。和我一個學校也是考華工企管的哥們考試時候坐我前面,專業課120,也挺高的。在這里感謝王屌絲陪我去復試,同床共枕一 星期。
很多同學會擔心是不是光看周三多那本管理學不夠啊,其實我認為是夠的了,一方面你要想真的復習全面的話,復習一年時間也會不夠,我前面和大家說過花在數學 英語上面的時間是很多的,我復習數學用了將近整整6個月,所以你要是花另外時間去背另外一本專業課參考書,不僅考驗你的耐性,也會花費你很多時間和精力, 而且專業課很難拉開分的,下面我就說說原因。
華工往年考得題目全部出自于教材上的知識點,所以不用參考別的太多書目,我手上有歷年的專業課真題還有自己的一些解析,我在最后說明情況。大家可以在看背 課本的過程中把那些考過的全標出來,一般重考幾率不是很大,除了非常重要的知識點,之后再把那些沒有考過的重要知識點作為重點記憶,像激勵那一章,基本上 每年考一個,換著考,今年考強化理論,明年可能會是期望理論,后年可能是公平理論(我這是在舉例子,不要認為就真考這了),所以懂我意思了吧。因為去年和 今年沒有考案例材料分析題,全是沒有案例的分析,所以我那時候沒有專門去準備這種題目,但是師兄告訴你,要想拿高分,必有腦子里有足夠多的經典管理案例, 大家平時有時間就要去圖書館或者網上針對性的看一些經典案例,為什么要這樣做呢,一方面為可能會考的材料題做準備,另一方面,師兄教你們很重要的一招。
記得以前有個學長總結過做專業課的法則就是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總之要比別人強,舉個例子,現在叫你名詞解釋授權,你會怎么答,很多的同學就會直 接把書上授權的定義搬過來,背的很熟,就完事了,感覺不錯,但是很多主觀題拿高分甚至滿分是很難的,我那時候就是這樣答的,首先說授權是相對于集權而言的 一個管理學概念,好了現在把集權的概念搬出來,再答所以相對于集權來說授權就是……把書本上定義搬出來,再補充什么時候應該授權或者說授權的重要性,要分 點列出,再配上一個關于授權的經典案例,比如通用公司的那個經典案例,老師一看,眼前一亮,會感覺比較舒服的,你想不拿高分都難。我那時候就是基本上每道 題都是這樣做的,總共寫了將近1萬5千字,快把十幾頁稿紙寫滿了。其他的題型特別是簡答和分析就更要用這種方法答得全面和充分了,這里不多舉例了。
還有一點我想說說,可能有些同學看到華工官網給出的管理學考綱,感覺說了和沒說一個樣,對,就是這樣的,不會給你劃范圍,因為本來就是一本書,還劃,不厚 道啊,但是今年就是因為這個考綱中提到的要了解關于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創新的前沿理論研究這一點,導致了很多同學沒怎么拿分,這是最后一題,分挺重 的,我估計自己也拿了低分,今年考得是介紹關于領導理論的前沿研究,估計明年或以后就會考組織或者計劃等了(一種猜測),所以勸大家好好看看關于這方面的 研究,對你們是很有好處的,讓你知道什么事做研究,對某個理論有個線索性的把握。還有就是把那個說了等于白說的考綱仔細琢磨琢磨。
最后想說的就是平時一定要看一些經典的書目,我那時候就看了陳老師的《領先知道》、《冬天的成長》、詹姆斯柯林斯的《基業長青》、湯姆比德斯的《追求卓 越》這些經典大作,一方面這些好書會激起你做研究的激情和興趣,另一方面會增加你的見識與專業素養,這在復試的時候是很重要的,我在復試時候就說了很多關 于一些管理類的名著的知識和自己的想法,所以復試也是第一。這些書只有自己看過了才會深深體會其中的樂趣,希望大家有時間多看,如果你練管理學鼻祖德魯克 的一些基本書目沒看過,老師可能會說你的,印象不好。專業課有很多小的技巧,比較雜,不延伸了。
六、復試部分
說道復試,真是有很多不尋常的經歷啊,因為離現在比較近,所以記憶比較深刻,我撿一些說說吧。
華工今年出成績是比較早的,在年前就出了,個人感覺這很好,分高的同學得到了安慰,分數邊緣的同學可以提前準備復試,分低的同學可以提前準備調劑的事情, 而清華北大等高校確等到了2月底,差了20天左右。還有就是華工的透明度比較高,復試完一個環節就記下一個環節的分數,復試完就差不多出成績了,第二天貼 榜,而有些學校,比如說武大(不是黑它,是事實),考完是要等一個星期才出結果的,可想而知有多少人會動用一切力量去走后門,我認識的幾個考研的,都走了 后門,而且都是武大、中山等等學校(現實的中國,沒辦法,學術與金錢、權力很難分割的,不像美國),可想而知大家心里的滋味,別人花費這么長的時間去為自 己夢想的學校考研,卻被一些分數離復試線很多的考生給擠掉了,而且有些考生家里窮,沒關系沒錢,父母寄托又重,這樣對他或她的打擊該有多大,所以在這里勸 大家即使及有關系有錢也不要這樣做,不然你不僅對不起你自己的良心也會為別人所鄙視,和諧的社會需要每個人真誠的付出。扯遠了,感覺今年比較公平的就是南 開了,只要你考了試好像就可以查到所有和你考一樣的同學的分數和其他情況,這樣走后門難度大多了,透明度很高,華工做的也不錯,但是中山卻只給每個人發復 試通知,不發公告,大家不知道別人的信息、分數等等,導致有些人可以走后門(我也不是黑中山,是事實而已,身邊人的經歷,你要是真公正公開,你就學習別的 學校啊)。
好了,自己的分數知道了,如果感覺自己能進復試那就好好過個年,也不需要提前很早準備,沒必要,真正準備的是不多的,但也不要太晚。復試一共考以下一些東 西,首先是復試筆試,再是英語口語面試,最后是專業綜合面試。這里教大家一個方法,綜合面試最重要,比重最大,作為最重點,其次是復試筆試,占40%,最 后是英語口試,占10%,按照這個比重進行準備吧。
(一)首先是復試筆試。
往年的復試筆試都是寫一篇研究計劃或者類似開題報告的東西,準備起來很麻煩的,因為本科生研究素養就那樣,不太可能會有自己的一些專業性的富有創見的想 法,因此大多數都是從別的文章進行摘抄的。我就換了幾次題目,參考了好多的文章(去下載,萬方數據庫,中國知網,百度也行),最后加入自己的構思和見解才 完成的,大家最好是選擇自己心儀的老師的研究熱點或者其他的也可以,我選的就不是陳老師的研究熱點,而是自己比較感興趣的一個熱點。在這里,大家一定要看 那本《組織與管理研究的實證方法》這本書啊,不知道你們會不會換參考書,這本書真的是非常的好,我在最前面已經說過了,不多說了,看完這本書你會感覺哪些 你看的論文比較好哪些比較次,這本書會教會你如何真正的做一流的研究,很經典,師兄極力推薦。甚至可以在初試時候買來,看了很收益的,即使沒進復試收藏了 也是有價值的。這本書挺貴,建議大家買第二版,華工給出的是第一版,第二版沒有刪減第一版內容,加了四章新的內容,而且裝幀不錯,紙張舒服,關鍵是現在第 一版基本買不到,你可以下載復印,但是我感覺看的不會太舒服,第二版在當當或者亞馬遜大概75元左右。
看完這本書就著手準備你的研究計劃吧,今年復試筆試不僅考了研究計劃而且還考了一個分析題(注意這個分析題是哪一年華工的管理學真題的原題),講的是談談 你對80、90后員工的特點對企業管理的影響,所以大家也要回顧一下真題和其他的學校考過的真題,另外就是初試的那本管理學。如果你沒復習,復試筆試突然 遇到,你會生手的,因為太長時間沒看了。之后研究計劃的話,不要完全照抄別人的論文,老師一眼就能看出來,要加入自己的東西,這樣老師覺得你可能有做研究 的潛質,我那時候就是把關于我研究的那個熱點的論文的優點全部加以借鑒,缺點加以糾正(發現好論文的缺點比較難,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提出自己的創 意研究方案而寫好的,個人感覺不錯,結果分也不低。
關于研究計劃,準備過程挺糾結的,因為可能會無從下手,但不要慌,多看些論文就好了,帶著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去看論文,去粗取精。我可以把我的研究計劃給大 家,但是為了避免大家都這樣寫,我還是不直接貼出來,大家可以加群,我在最后寫出自己創的群,大家加進去,我和另外一位師兄給大家解答疑難,給大家一些資 料參考。就說到這。
(二)其次是綜合面試。
綜合面試必然是重頭戲,首先你要準備自我介紹,這里告訴大家一個準備自我介紹的技巧,就是換位思考,如果你是老師你想知道來復試的同學的什么信息,那樣你 就好準備了,但在顯示自己長處的時候不要太驕傲(就是裝13),那樣誰都會反感,而我就遇到了一位奇葩的老師(好像是搞行政方面的老師)很裝13,額,無 奈,這個我就不多說了。另外大家要注意著裝,聽一哥們說去中山復試時有一個女孩著裝超級暴露,低胸加超短,老師們很無語,直接刷了。我那時候就是把一些禮 儀的知識總結了一下,因為自己以前參加過全國禮儀大賽,這方面經驗還算不錯。包括進門禮儀,裝扮禮儀,問候禮儀,微笑禮儀,手勢語禮儀,道謝禮儀,眼神禮 儀等等等等,反正盡量顯得自己懂事且有好學的學生品質吧,穿正裝就不必了。還有就是復試時候是廣州的雨季,我們在那里就下了整整一個星期,大雨說來就來, 記得帶傘,帶換洗的衣物,北方過來的同學就不要穿秋褲了, 我那時候就穿著秋褲,一下火車褲子全濕了,哈哈,下車見很多人穿短袖短褲,天氣不用擔心不會冷,但外套最好帶一件。
自我介紹完畢就是老師問你一些問題了,這些問題一般就是問你以前有沒有做過什么項目之類的,大家虛心說就是了,之后會問一些關于其他方面的問題,都很普 通,沒必要緊張,(復試千萬不要緊張,沒必要,你就對自己說如果連這么一點小事都緊張的話,以后怎么成大事等等之類的話),有些同學就是因為緊張被刷 了,5個370多的,368的都沒刷。再接下來我們今年是抽案例,返回到前幾年的模式了,去年就是問你一些關于研究計劃的問題,今年改抽案例了,而且案例 都是一些與管理學那本書有關的知識,像我抽的就是目標管理,因為自己背的較熟,雖然答得不是很理想吧,但成績也不錯,那種情況下,你一個人要靜心的看案 例,老師們就在那等你,你是很難靜心回答切中要害的,大家估計情況都差不多,但是一定要多說,別到時候你一直答不上或者不說,那你就很懸了,因為筆試、英 語口試、綜合面試有一項不過標準分就要被刷的,知道什么說什么,也不要亂說,就是不能不說,所以現在看出來在平時自己積累案例的重要性了吧,什么時候都用 得上,綜合面試說到這。
(三)最后是英語口語。
因為我自身口語比較好,所以比較自信,分挺高的,老師挺滿意讓我出去了,坐中間的是黃嫚麗老師,很和藹,英語口試首先就是自我介 紹,大家自我介紹要求一分鐘講完所以不要準備太長,因為每個人都會充分準備自我介紹,所以看不出真實水平,到了抽題問答的時候就能看出你真實的水平了。自 我介紹完,今年是抽題,我抽的是談談你對“細節決定成敗”的理解,這個沒有準備到,但是以前準備的有所涉及,所以答起來并不難,后來又問了一些其他的問 題,我答了一些關于《基業長青》和陳春花老師的《領先之道》等書上的一些研究方法和知識,老師們挺滿意,后來就出去了。大家在準備口語的時候一定要提前準 備一些會考的話題,我那時候總結了25個左右,有一個命中了和我同床的那個哥們抽到的topic,他之后也答得不錯,當然他心態也很不錯,很樂觀,老師也 很喜歡。我把以前考過的還有可能考的重要topic整理了一下,每個topic寫了一個關于自己的理解的小短文,然后全部背下來,結果考試的時候就用上 了。我在最后說說關于這些topic的東西。還有就是很多同學的英語口語不太好,特別是男生,所以大家在提前準備的時候既要充分又要保持不緊張,盡量用些 短句簡單句,就不要挑戰什么嵌套式從句了,還有就是語速慢點,可以拖時間還能表達清晰,實在不知道就傻笑吧,老師們也和藹,估計也會笑,哈哈。
(四)這里我還想說一下自己復試的經歷
有不少人曾經和我說過,都初試第一了肯定不會被刷,復試挺隨意的了,但是我還是堅持那句話,一定要挑戰自己,準備復試時候我對自己說不僅初試要第一,復試 我同樣要第一,因此也更有動力,結果也如我所愿,所以學弟學妹們不管你們初試分數多高,復試也一定要好好準備,如果你的初試分數不高,那你就要更加倍努 力,今年剛好壓線的幾個368一個沒刷,和我同校的王師兄就是,可以叫逆襲吧,哈哈。之后師兄還想強調的一點就是復試信息很重要的,復試線出來了就嘗試聯 系老師吧,別聯系太多,老師很反感的,說不定到時候幾個老師都要你,然后他們發現你同時聯系了幾個說不定就都不要你了。我那時候去復試的時候給以前的學姐 學長發了郵件什么的,可惜沒有人回我,人品差啊,因此我復試的時候和你們王師兄提前去了院辦,之后很神奇,遇到了不少學姐學長還有同來復試的同學,學姐很 熱心告訴了我們很多老師的情況,之后我們知道了一些老師很愛罵人,一些老師很負責,一些老師帶的碩士生基本上讓他的博士生交,一些老師要讀他的碩士強制讀 博(一讀就是3—5年啊,而且很難畢業,那時候你都30出頭了,你的同學可能已經是企業的副總什么的了,如果老師的方向你不敢興趣,那就更完了)。因為涉 及到各個老師的聲譽,以及為了避免到時候沒有學生報考一些老師或者一些老師被報爆的情況,師兄就不多說了,等你進了復試,看情況再說。我那時候就在陳老師 的辦公室外徘徊,后來里面一個學長發現了我,讓我進去坐坐,學姐也很熱心,雖然陳老師不在,但他們后來5、6個人組織了一場對我的面試,因為自己比較向往 陳老師,最后這場面試表現還可以,老師大概就說等我安全復試完就要我了。自己也挺高興的,所以萬一你們信息不太通,那就提前去院辦找老師或學姐學長吧,當 然我也會熱心幫助的。你們的王師兄后來也去了一位老師那見了個面,讓老師了解了一下情況。還有就是復試的時候最好不要提前訂房了,但一定要提前訂票,如果 資金夠的話,你就網上訂房吧,條件會好一點,但是挺貴的,師兄到華工之后直接在西秀村找了房,便宜,條件還不錯,離復試的12號樓幾分鐘路程。
好了,已經寫了兩萬多字,說了挺多了,一些細節的經驗和技巧我就不延伸了。
還想和師弟師妹們交代的一件事就是,正如上面所說的各個科目有一些細的技巧和經驗師兄也不好拓展,而且有些筆記用電腦重打很麻煩,但我個人認為這些資料挺 重要的,這個月底我和王師兄就要交畢業論文初稿了,自己都沒咋準備,這個月還有一周要外出,所以時間非常緊,我就不能寫的那么細了,懇請原諒。
好了,就寫這么多了,窗外陽光明媚,學校櫻花滿園,我給自己定下來人生下一階段的夢想,并一步步實踐著,也希望各位師弟師妹們為了自己的追求,不遺余力的 奮斗,不斷地挑戰自我,為了父母,為了親朋,為了好友,為了自己,為了未來,為了夢想,為了煙水亭畔泛起的一朵朵漣漪!師兄在華工等你,祝一切順利!
最后,謝謝那些在困難時候給予我幫助的人,感謝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謝謝你們!
【考研的經驗分享】相關文章:
考研的經典經驗分享05-08
考研經驗的分享05-10
分享考研經驗05-10
考研經驗分享05-09
考研分享經驗05-09
考研的經驗分享05-10
成功考研的經驗分享05-11
成功考研經驗分享05-11
考研圓夢經驗分享05-08
考研政治經驗分享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