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歷史學考研經驗分享
一、英語
我覺得沒有必要報考什么輔導班,如果你有電腦,可以在網上下載一些輔導班的視頻教學課程,其實都大同小異,沒什么獨特之處。那些所謂的牛逼老師,就是把歷年考試真題里面的一些文章弄出來,分析分析這篇文章的結構,題型的特點,尤其那種比較明顯的題型,比如細節題、詞匯題、推理題這些,剛開始接觸你會覺得這些老師好神,其實你想想,一個輔導班那么多人,那么多會員,他怎么可能讓每一個人都學會,怎么會保證每一個人都得高分?所以,英語學習還是越早越好,重點注意考研詞匯的積累。
我沒怎么記憶單詞,雖然真題里面的生詞都標注了出來,但是根本沒有用心去記憶和默寫過,所以這次考研的時候面對看似簡單的文章,后面的題選項卻無從下手時是多么的感覺難以是從。英語是個慢工程,需要多用心呵護。說實話,英語的準備我就只有以上感受,因為我英語底子本來就不好,而且考研前對于它能否得高分也不抱有什么多大的期望。不過單科還是要保證盡量過線,雖然我現在也不知道自己英語能不能夠過線?傊,英語要多用點心去學,去準備。
二、政治
對于政治學科:政治選擇一本好點的復習參考書,因為考的東西基本在大綱解析和大綱里面都囊括完了。決定看政治后,就好好看大綱解析,不要急切的忙著去做真題,真題做得太早了,后期你會產生一種無所是從的感覺,或則應該說不知道怎么樣檢驗你復習質量的感覺。政治不要貪多,我就是太貪多了,沒想到這次多選錯那么多,看來基礎知識一定要好好夯實,放平心態復習。
三、歷史學基礎
至于再談到歷史學基礎的準備,如我上面真題的感受一樣。那些教材說白了就是給你墊底子的。如果你是大三就開始看專業課,那么爭取大三第一學期看兩遍大概就差不多。大三下學期可以開始看長孫博的名詞解釋,如他在他那本書里面的序言所說的那樣,無論是名詞解釋、分析題還是后面的論述題,都是考名詞解釋。這話還是有道理的,今天終于感受到了這種說法的意義了。如果你不想看那十一本教材,那么就看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那么歷史學基礎,或則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那本大綱解析也差不多。同學買了那本,我看了一下,感覺兩本書差不多,都是讓你了解個大概的知識框架體系的。
再談談方法的選擇,我看書的弊端是喜歡光看,不喜歡動筆,這種習慣是不科學的,也是不值得提倡的,因為當你坐到考場,真正動筆開始答題的時候,才會知道這三個小時來組織看似少卻每道題都需要許多文字編輯的考題時,你是如此的力不從心,如此無助?磿臅r候還是多動動筆,多辛辛苦,就算知道某個名詞解釋是講什么,也可以在草稿紙上把它的大概意思寫寫,尤其那些關鍵時間、地點、人物這類名詞,加深印象,培養你記憶的思維習慣。
再說說這個復習是否應該以教材為主,還是以其他輔導書為主的問題。我個人感覺,如果你但是從應試這個方面來看的話,以輔導書為主就差不多了。準備前期可以多看看教材,能看多少就看多少。暑假后期的時候就沒必要看教材太多了,把重點放到長孫博的名詞解釋、山大本這些輔導書上面了,重點看看長孫博的名詞解釋,山大本或則北師大考場實戰演練里面的論述題和簡答題,可以便看邊寫你認為是重點的名詞解釋和簡答題。
四、專業課的輔導書
我覺得北師大出版的《歷史學基礎實戰演練》和《考前沖刺模擬試卷》比較不錯,后者的考題在前者里面有很多相同的地方。重點可以看看他那個分析和答案組織。山東人民出版社的《歷史學基礎》和長孫博那本《歷史學名詞解釋》可以買來看看,尤其長孫博的那本名詞解釋,練習練習名詞解釋怎么答和組織,對于答論述題比較有幫助,至于山大本配套的那本《題型練習與全真模擬》個人覺得一般。吉大的《歷史學專業統考基礎過關2000題》可以看看,我用的是二零壹壹年版本,也就是二零壹壹年考研學生送給我的,看了兩遍感覺很好,尤其部分選擇題它有分析,比其他的輔導書有天壤之別。
浙江大學出版社的《歷史學基礎考試輔導與模擬試題》這本書還是可以,對于后期拉線式的復習比較有幫助,盡管今天的考試讓我大出意外,但是平心而論,我覺得后期用來加強記憶,了解大概的知識點很有幫助。后面所附錄的真題解析還是可以,可以和大綱解析里面的真題分析結合起來復習。
至于新羅和仝晰綱他們編著的《歷年真題解析》可以看看,不過里面的每個板塊的考點雖然很詳細,但是所涉及的范圍不是很大,就那么一些學校的統考前的真題。網上有很多信息資源可以去下載,比如歷史學論壇板塊、鯽魚網里面的專業課板塊里面的歷史學板塊、新浪愛問資料分享網等等都有很多資源可以下載,對于你們所想要了解的方面有很多不錯的資料。
千言萬語匯成兩句話贈與大家:“選擇考研,就要堅持堅持再堅持;選擇考研,就要努力努力再努力”。今年趕上了出難題的一年,明年肯定就會簡單一些,所以,二零壹三年以及以后考研的學子們,希望你們能夠用心學習,認真備考,學會較為科學的復習方法。
以上我所說的方法僅僅是我一個人的所感所得,不一定適用于每個人,所以僅僅提供參考的作用。同時,同學們還要注意把握命題老師的出題傾向,就算是不能百分之百把握,但也應該有些逆向思維的意識。比如此次,無論政治還是專業課都是有明顯的反押題傾向,對于打破考生的慣性思維是致命的一擊。讓我們這一屆的考生受寵若驚,死得光榮。考試已經結束了,也不想再過多贅述了,如果成績出來有幸能夠進入復試,再把其中的復習模式詳細闡釋出來分享給大家,因為以前曾經承諾過要回饋論壇帶給我的幫助,我覺得論壇里面不僅認識一些志同道合的研友,也學會了很多學習方面的經驗。
【歷史學考研經驗分享】相關文章:
考研經驗的分享05-10
分享考研經驗05-10
考研經驗分享05-09
考研分享經驗05-09
考研的經驗分享05-10
考研的經典經驗分享05-08
關于歷史學考研經驗05-08
成功考研的經驗分享05-11
成功考研經驗分享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