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分享考研小經驗
摘要:其實在準備考研的過程中我曾無數次幻想自己寫經驗貼的情景,那時心里想的是自己走過的彎路無論如何也不能讓ddmm們重蹈覆轍。知道被中心錄取后,沒有想象中的那樣狂喜,有種“來者如臨高山,去者已觀逝水”的味道,經驗談不上,教訓倒是一大堆,在這里寫下來給后來人參考。
我本科畢業于浙江工商大學,跨專業考研,二戰。第一次考研栽在專業課上,第二次總分412分,幸運地通過復試。本人不是小濤濤同學那樣的牛人,沒有看過經濟學相關的太多書籍,是一步步按照考試的流程來準備的,也許還是有些參考價值的吧O(∩_∩)O~
1、為什么要報考中心
報考的初衷是每個考中心的人都應該考慮清楚的問題。說實話,我本科的時候并不了解中心,只是在決定考研的時候在網上查資料才知道有這么一個地方存在。由于本科課程學過經濟學基礎,之后就對這門學科產生了濃烈的興趣,于是決定學習經濟學,既然要學就應該在最好的地方學,很自然就想到了考ccer。之前有人問我,出身于非重點院校為什么敢報考中心呢,其實我從來沒有因為自己的出身而猶豫過對未來的追求。我對自己的學習能力還是很有信心的,高考那時沒有明確的目標,渾渾噩噩之后,在大學學習才發現要為自己而學。選擇中心之后也從來沒有懷疑過她的公平性,既然選擇了就要信任之。巧合的是第一次考研失敗后,我驚喜的發現中心錄取了我本科院校的一位學長,所以那時還是給了我很大鼓勵的,在此先謝謝SC學長!
2、初試準備
我兩年的考研準備基本都是從9月開始的。第一次直到9月初才了解到中心,很清楚的記得是9月13號買了巴羅和曼昆那兩本書,之后就一直投身到復習當中去。我總結初次失敗的原因在于看書太浮,專業課竊以為自己懂了,實際上差別很大,所以很悲劇的專業課只考了86分。3月份我在杭州一家公司實習就堅持做了下去,7月底辭職后還出去云南轉了一圈,散散心,回家后就決定破釜沉舟再來一次,8月底來北京開始備考。
數學(149)
考中心的人都知道有一條定理:要想減輕專業課的壓力,必須數學保證在140+,否則是很危險的事。我本科是文科專業,只修過最基礎的數學課程,剛開始復習數學壓力還是很大的。但是我一直以150分為目標,兩年的經歷我總結出數學一定要在12月的時候出狀態。我指的狀態是說這時候做題已經形成一種條件反射,每道題拿到之后有什么思路,可能會有什么難點,一定要了然于胸。
我第一年數學是128分,但考前自以為狀態很好,覺得真題很簡單。其實考前做真題的感覺都是一樣的,我們需要的是保證在出了小錯的情況下還能達到140+。這就需要大量的練習。我強烈推薦藍皮的那本大綱解析,我看書速度很快,喜歡自己做筆記。第二年復習只做完一遍復習全書,九月下旬就開始做大綱解析,整理錯題和分塊的筆記,十月份解析和真題同時做,十一月重點在400題,這期間也堅持看大綱解析。十二月的時候又重新做了一遍兩年的400題,十年真題,基本一天一套,順便看自己整理的錯題本。一月的時候我買了陳文燈的模擬題,覺得不好(后期我都會拿著題目分析像不像真題,感覺自己都可以辦輔導班了),但還是堅持每天一套題保持感覺?记拔铱赐耆榇缶V解析,做了三遍真題和400題,就扔了所有資料,只看自己平時整理的錯題和知識點。數學考試我提前了20分鐘交卷,當時覺得和第一次的感覺完全不一樣,分數出來后還是扣了一分,很是郁悶……
英語(58)
英語是我的痛啊!我四六級成績都不錯,托福也考了100分,自認為英語基礎還可以,第二年復習的時候只做了幾套模擬題,真題也沒好好做,完全是吃老本。事實證明這是相當愚蠢的行為,分數出來當天我差點沒嚇死,如果今年的分數線提到60分我就悲劇了。這是我血的教訓,所以這塊內容還是看lelalee的吧,她兩年英語分數都很高。
政治(73)
政治復習還是看個人方法吧,有人喜歡看紅寶書考的很好,有人不看紅寶書也能考的很好。我第二年的參考資料是風中勁草,大綱配套重難點解析,肖秀榮的模擬題。覺得風中勁草還是挺好的,開始我是堅持看大綱,后來就都是看風中勁草了,那些神馬押題的我只看了肖的四套題,因為第一年買了太多政治的資料,所以第二次就收斂了,買一套資料堅持下去應該都能考70+,所以政治復習還是比較easy的。
專業課(132)
我第二年復習專業課的思路很明晰:微觀要做熟,盡量少扣分,宏觀要理解,思維要發散。第一次的復習花了大量時間在尼克爾森上,感覺只是做題,沒怎么理解,結果第一年的微觀有兩道題都做錯了。第二年我看了很多遍范里安的那本微觀,很喜歡那本書的風格,深入淺出,又有實例,很有助于培養經濟學思維。感覺范里安像是心法,十八講就像練招式。我金圣才十八講課后習題那本書做了三遍,所以第二年專業課考試微觀做的很快。其實中心的微觀考的知識點都有規律可循,消費者理論里效用那一塊,壟斷的那幾個模型,博弈論子博弈完美均衡,一般均衡,這些都是必須掌握的,常規計算題也是在這些知識點中出,做題的熟練度要在考前就出來。
宏觀方面,我只看那兩本參考書,巴羅和曼昆的。第一年很喜歡曼昆那本書,第二年很喜歡巴羅那本書,很后悔第一次沒有好好看。我看書喜歡做筆記,每做完一遍筆記就扔掉,重新看的時候再做一遍筆記,到后來就只看筆記,腦子里把兩本書的框架都過一遍,筆記也越來越薄。第二年復習的時候我還去旁聽了霍老師的宏觀,對巴羅的書加深了理解。在北京復習的日子里,我認識了很多研友,大家都成為了很好的朋友,經常在一起討論經濟學問題,后期還一起討論真題,郁悶的時候就在一起暢想未來,復習的過程還是挺樂呵的。專業課對于跨專業的同學來說,的確是一座大山,但是只要靜下心來鉆研,認真看書,學會思考,還是會有成效的。切忌看書浮躁,牢記知識點是沒有用的,要融會貫通,如果到最后看書的時候能有自己的想法,甚至對書中的問題產生懷疑就說明你已經學會思考了。
至于版本問題,大家不用糾結了。不管是第五版還是第六版都不重要,我兩年用的都是第五版,和同學的書進行比對也沒有太大差別。兩年都沒看過周惠中那本微觀,只看參考書目,書不在多,關鍵在精。當然,如果你有精力的話,看看其他的書會有幫助,我建議跨專業的同學就不用看其他的了,把參考書目吃透,足夠應付考試了。
3、復試
復試期間我和另外幾個同學請教了很多中心的師兄師姐,MHQ同學真的很nice,咱倆切磋臺球技藝的時候你也給了我很多幫助,SC學長還不辭辛苦的幫我改了ps,你說的“面試時要表現出真正的自我”我一直都記得。
復試前一周主要任務是寫個人陳述,第二周和研友們討論時事和個人陳述可能問到的問題,所以準備還是挺充分的吧。我是第二組下午第三個面試,面試老師分別是黃卓,李玲,趙耀輝,李力行,盧峰五位老師?赡芪艺戳诵凉瑢W的光,他把老師都逗樂了,以至于我進去的一段時間老師也一直在笑。一開始英文問了兩個問題,答完后就針對ps問了些,我很郁悶的是因為看了我的成績單,李玲老師問了我有關畢業論文的問題,答的很不好,后來還是旁邊老師幫忙解的圍。然后問到學經濟學怎樣證明有研究潛力,這個也沒答好,老師解圍。之后是通貨膨脹的問題,我答了幾句盧峰老師問我外匯管理局的機制,當時就汗到,又是李玲老師幫忙解圍……總之,老師們都很nice,我回答不出的問題都是老師們幫我圓場,走的時候盧峰老師還對我說謝謝,我差點沒摔倒,以為自己沒戲了,最后還是接到了通知。
4、關于心態
考研是一個持久過程,心態難免會出現很大波動。這個方面就需要看第一個問題處理的怎樣了,如果你想好了為什么要考中心,就不會受到外界的誘惑。個人覺得我第二年考試過程沒有第一年那么痛苦,第一次身邊沒有研友,閉門造車,有波動的時候也只能自己去消化,第二次考研身邊有很多朋友,狀態不佳的時候可以和身邊的人聊聊天,或是休息一下。
感謝小胡同學坐在我前面給我帶了個好榜樣,你總是很認真的在看書或是很認真的發短信;感謝楊同學樂觀的心態感染了我,讓我總是覺得未來還是很光明的;感謝小黃,你那么沉穩的作風讓我印象深刻,和你討論專業課問題總能學會很多,雖然你沒能來到中心,但你未來的路一定會很好,我很看好你呵;感謝ZFL,你讓我覺得學習經濟學思考是必須的,你和老小討論問題是讓我覺得我知識面好狹窄,以后要向你倆看齊,盡管以后不是同學了,但是你的基礎和認真一定能讓你今后的道路走的越來越遠;感謝老鄉ZB,覺得你挺幽默,咱倆在一教聊天浪費了好多時間,你現在工作了,前途無量啊,記得請我吃飯;感謝周董,和你總是吵來吵去,但是郁悶的時候你都會鼓勵我,不管你以后選擇哪條路,一定要堅持下去,你會成功的;感謝小環環,我考研的時候總是對你發脾氣,謝謝你的包容、理解和支持,你還教會了我很多學習方法,每周末坐車來看我是我最大的動力,現在終于有結果了,我的成績有你付出的一大半……
最后,把我在考研期間鼓勵自己的一句話送給ddmm們:堅持下去不一定會有結果,但不堅持就一定不會成功!
【分享考研小經驗】相關文章:
關于考研英語的小小經驗05-08
考研的經典經驗分享05-08
考研經驗的分享05-10
分享考研經驗05-10
考研經驗分享05-09
考研分享經驗05-09
考研的經驗分享05-10
成功考研的經驗分享05-11
成功考研經驗分享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