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笑話大全-中國古時候的笑話大全
“笑話”,故名思義,就是能引人發笑的故事或談話。 在我國,笑話出現得很早。在《呂氏春秋》、《戰國策》、《晏子春秋 》等典籍中,都有不少笑話保存下來。下面是陽光網小編分享的中國古代笑話,歡迎閱讀。
中國古代笑話
自討沒趣
某甲想拜見新到任的縣官套套近乎,但又不知縣官喜好什么,就問手下的人:“你們誰知道這個縣太爺有什么喜好?”有個討好的人對他 說:“聽說縣官老爺喜讀《公羊傳》。”
某甲后來就去見縣官,縣官問道:“請問先生您喜歡讀什么書?”某甲答道:“最喜歡《公羊傳》。”縣官想試探他一下,就問道:“那 么請問是誰殺了陳佗?”
據《公羊傳》記載,魯哀公六年,是蔡國人殺了陳佗。某甲根本就沒讀過《公羊傳》,他當然聽不懂縣官問話的意思,一時不知如何回答 ,還以為縣官在問是不是他殺了陳佗呢,過了好大一會兒才說:“我真的沒殺陳佗。”
縣官已知某甲不學無術,就進而戲弄他說:“您既然沒殺陳佗,那么請問是誰殺的?”
某甲一聽,嚇壞了,跌跌撞撞地就跑了出來,連鞋子都跑掉了。人們見他光著腳在街上跑,就問他究竟出了什么事,他語無倫次地大聲說 :“是那縣太爺,他劈頭就問我殺人犯的事,我以后可不敢再來了。至于那個殺人犯,恐怕遇到大赦就會出來吧!”
有其父必有其子
齊國有一個富人,家里已積蓄了可觀的錢財。他的兩個兒子都很愚笨,他只管自己掙錢,對他們從不管教。一天,艾子對那個富人說:“ 您的兩個兒子長得雖然很帥,但不通事務,今后怎么能承擔起家業呢?”那個富人一聽就火了:“我的兒子聰明伶俐,而且多才多藝,哪里能 不通事務呢?”艾子說:“您不用考問他們別的,您只須問一下您的兒子所吃的糧食是從哪里來的。若他們說得上來,我剛才那番話就算胡說 八道,向您賠禮就是了。”
那個富人就招呼他的兒子,問他們糧食是從哪里來的,他的兒子笑嘻嘻地說:“我們難道連這個都不知道嗎?糧食每次不是用布袋裝回來 的嗎?”那個富人的臉一下子沉了下來,悲哀地說:“兒子們也真是太蠢了,那糧食還不是從地里來的嗎?”
艾子說:“有這么愚蠢的父親才生這么愚蠢的兒子啊!”
真皇帝不如假皇帝
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關系緊張,對光緒帝很苛刻。每當看戲的時候,慈禧在堂中坐,卻讓光緒帝站在旁邊侍候,對光緒 帝像對待傭人一般。唱戲的演員劉趕三便借機為光緒帝鳴不平。
有一天,慈禧點名要看《十八扯》,劉趕三扮演皇帝。當劇中的皇帝上臺就座時,劉趕三忽然吊場說:“你看:我是假皇帝,尚且能坐, 那位真皇帝卻天天站著,又何嘗能坐!”
慈禧聽了這話,為堵眾人的口,從此后便讓光緒帝坐了。
走狗
有一次,名伶劉趕三在一個大太監家唱戲,演的是《南廟請醫》。趕三扮演醫生,與蒼頭對白。蒼頭對醫生說:“先生這可到了,留 點兒神,別叫狗咬了。”
劉趕三用手指著臺下座上的客人說:
“這個門里頭,我早知道,是沒有狗的。不過,有的都是走狗!”
劇諫
清朝時慈禧太后喜歡看戲,尤其嗜好看色情戲。什么《海潮珠》、《盤絲洞》、《翠屏山》、《雙搖會》等,伶人在色情細節上演得 越細致,慈禧太后便越看得興致勃勃。同治皇帝年齡逐漸長大,對慈禧的做法感到羞恥。每當慈禧點名要看這些淫劇時,同治帝必定想方設法 加以阻止,但始終沒有效果。
有一天,慈禧又點名要看《翠屏山》。同治皇帝聽說后,便親自進了后臺,扮演石秀,眾人都不敢阻攔。開幕以后,石秀一角表演草草了 事,臺詞刪減了一大半,不一會兒工夫,就到了劇終。而扮演潘巧云的伶人也不得不隨著草草了事。又一天,慈禧點《雙搖會》,同治帝扮演 劇中勸架的鄰翁,對李相公的大奶奶臨時加了幾句臺詞打諢道:“你我兩家鄰居,相處多年,你家大爺年紀也不小了,家庭里若是這樣常常鬧 笑話,鬧個不停,不但不成體統,而且也未免太不給年輕人留地步了!”
家產歸姓李的了
甲午海戰后,中日簽訂了《馬關條約》。有一次,李鴻章宴請洋人,召戲班子唱堂會。
伶人劉趕三扮演大名府的李固,對賈氏說:“如今這份家產,可要算是我姓李的了!”賈氏說:“怕未必吧?”劉趕三說:“怎么會靠不住!這不是姓李的連中人酒都請了么?”
中國古代笑話摘抄:
杜正倫嘲諷任環怕妻
任環特別害怕妻子。唐太宗認為任環有功,特地送給他兩個侍女。任環很感謝皇帝,但不敢把這兩個女子帶回家。
唐太宗召任環的妻子到皇宮,賜給她酒說:“做妻子的若妒忌,應當訓斥離棄。你若能改掉妒忌,就別喝這酒;若不改,可以喝。”任環 妻說:“我就是改不掉妒忌,我愿喝這酒。”等到她喝得大醉回到家里,就與家人道別等死。其實,她喝的不是鳩酒,所以不會死。
有一天,大臣杜正倫嘲諷任環說:“妻子值得怕的時候有這么三種情況:一是剛出嫁的時候,那端莊嚴肅樣像是菩薩,人哪里有不怕菩薩 的呢?二是在生兒育女之后,就像是母老虎,人哪里有不怕老虎的呢?三是等到老了,臉面皺皺巴巴,又瘦又黑又黃,活像是鬼,人哪里有不 怕鬼的呢?”聽者都大笑起來。
劉伶嘲妻請酒不醉
魏晉問名士、“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嗜酒如命。他的妻子為此很是氣惱,就與劉伶的妾串通一氣,釀了一大缸酒,想謀害劉伶。
一天,劉伶要喝酒,他妻子說:“待把酒釀熟了,我就請您喝個醉。”到了酒熟的時候,他的妻子與妾就請劉伶俯缸就飲,乘劉伶不防備 ,就一齊用力把劉伶推在酒缸中,然后用東西把缸口蓋住,上邊再壓了大木頭,心想這下子劉伶必淹死在酒缸中。
過了三天,聽缸中毫無動靜,以為劉伶必死無疑,就開缸察看,只見酒已光,而劉伶大醉,坐在酒糟之上。過了好大一會兒,劉伶才抬起 頭來,對他的妻子說:“你說過要請我喝個大醉,而今卻叫我在此閑坐干什么?”
李越吝嗇
李越歸明人,作蔡州上蔡縣令。李越性情很是小氣,處事多讓人不好理解。他們家一年到頭很少吃肉,每到臘月初八祭祀祖先的時候,就 派采購人員到肉行里借熟肉一斤回來,切作數塊,放在盆中,再用幾個碟子盛錢數文,就這樣來祭祀祖先。并禱告說:“酒是我用作官的錢買 來的,清醇可愛;肉是我從肉行里借來的,新香可吃;因為事忙沒來得及買果子,就用錢權當果子吧。”等祭祀完畢,就拿著肉招呼采購人員 說:“快還到肉行里去吧。”人們都笑話他太吝嗇了。
做官不識字
南宋乾道年間,有一個學子不愿讀書,屢試不第,到了年紀老大不小的時候,才得到了潭州清湘主簿的官職。有一天,他想帶領全家郊游 ,但抬轎子的人手不夠,就寫了一封信向他的上司求借二卒。他以為“卒”字左邊還應有“立人”偏旁,就寫成了“倅”字。“倅”字是副職 的意思,“借二倅”就成了要借兩名副職抬轎子。他的上司接信后,知道他寫錯了字,就復信嘲笑他說:“承蒙開導要借‘二倅’,本州人沒 有副職,只有一員主管,他也抬不了轎子,還請您明察為幸。”
諷刺對客干坐
有一富家子弟,每天都喜歡聽人談論古今興亡之事。但他為人小氣,對來客只管干坐談論,從不茶飯招待。
一天,有一個客人對他談論說:“楚漢相爭的時候,韓信吃了敗仗,蕭何統率兵馬一直趕到一個地方,地名叫做淮河。韓信躍馬聲入深山 里面去,見山中樹林蔭密,巖石可愛,就中有一塊盤陀石,韓信下馬就坐。”說到這里,就打住不再往下說了。
那個富家子弟正聽得入迷,見客人不再往下說了,就發急問道:“下馬就坐后怎么樣了?”客人說:“坐便只是干坐,反正沒有什么東西 吃。”
嘲客不辭酒
深山荒道常常發生老虎傷人的事情。有個客商販賣瓷器,忽然撞見一只老虎,只見老虎張開血盆大口跑近前來?蜕袒琶⒁淮善客哆^去 ,但老虎不走;客商又將一瓷瓶投過去,老虎還是不走,一擔瓷瓶都快投完了,只留下一只,客商便高聲說:“畜牲畜牲,你去也只是這一瓶 ,不去也只是這一瓶。”
嘲客久住不去
從前,有這么個女婿到丈人家久住,丈人厭煩了,想讓女婿走而女婿偏不走。
一天,丈人說:“我非常歡迎你遠道來我家住著,不過家里的雞鴨都宰完了,已沒有什么好吃的相招待了,就不能怪罪了吧。”丈人的意 思是讓女婿趕快走。女婿卻說:“丈人您不用煩惱,我來的時候見山中有一群鹿很肥,可以把它們捕來燒肉,我看也可以吃很多的時日。”
丈人說:“你來的時候,鹿群正在山中,可你來了一個多月了,那鹿群也必然離開了。”女婿說:“那個地方吃得好,它們是不愿離開的 。”
嘲客食不知足
有個酒匠釀造了好多甕酒,他把酒甕一個挨一個地擺在一塊。不久有個酒甕壞了,里面的酒全漏光了,酒匠光知道一甕酒沒了,卻不知道 是酒甕破了的緣故。
有一天,他忽然看見屋梁上有一群老鼠唧唧亂叫,他以為一定是老鼠把酒偷喝了,就罵道:“死老鼠,已經被你吃了一甕酒,還向我討吃 的。”
說來也巧,有一天夜里果然有只老鼠浸死在酒甕中。酒匠發現后,就借題發揮道:“死老鼠,你今后會知道我家的酒會把你浸殺死的。”
中國古代笑話精選:
有其父必有其子
齊國有一個富人,家里已積蓄了可觀的錢財。他的兩個兒子都很愚笨,他只管自己掙錢,對他們從不管教。一天,艾子對那個富人說:“ 您的兩個兒子長得雖然很帥,但不通事務,今后怎么能承擔起家業呢?”那個富人一聽就火了:“我的兒子聰明伶俐,而且多才多藝,哪里能 不通事務呢?”艾子說:“您不用考問他們別的,您只須問一下您的兒子所吃的糧食是從哪里來的。若他們說得上來,我剛才那番話就算胡說 八道,向您賠禮就是了。”
那個富人就招呼他的兒子,問他們糧食是從哪里來的,他的兒子笑嘻嘻地說:“我們難道連這個都不知道嗎?糧食每次不是用布袋裝回來 的嗎?”那個富人的臉一下子沉了下來,悲哀地說:“兒子們也真是太蠢了,那糧食還不是從地里來的嗎?”
艾子說:“有這么愚蠢的父親才生這么愚蠢的兒子啊!”
吃肉未必聰明
艾子的鄰居,都是齊國粗俗的人。一天,他聽見鄰居有兩個人在議論。一人對另一人說:“我們與齊國的達官貴人,都是受有天地人三才 的靈氣的,但為什么他們聰明,而我們卻不聰明呢?”另一個人說:“人家每天吃肉,所以聰明,我們平日粗茶淡飯,所以就不聰明。”還是 第一個發話的人說:“我恰好有賣糧的錢好幾千,不妨我與您每天吃肉試試。”
過了好幾天,他又聽見那兩個人在議論。一人說:“我自吃肉后,覺得心明了,長見識了,碰到事情要處理就很有辦法,不僅有辦法,還 能把事理說得頭頭是道。”另一人說:“我現在再看人的腳,往前邁步很是方便,若是倒著往后走,還不是讓后邊的人踩著了。”
第一個人又說:“我現在也發現人的鼻孔,朝下很是有利,若是朝上,下雨的時候還不是讓雨水灌了嗎?”兩個人在那里互相稱贊彼此變 得聰明了。艾子嘆了口氣,說:“吃肉的人的聰明就是這么個樣子!”
口是禍門
艾子得病發燒,腦袋有些發昏,夢中神游陰府。見閻羅王升殿治理政事,有好幾個小鬼抬著一個人進來,一個差役上前稟告閻王道:“這 個人在陽間,專門以探聽別人的隱秘之事而進行要挾,詐取財物。有的人雖無過失,他也能施巧計謀制造事端,讓人上鉤而再進行陷害。根據 他的罪行,對照法律,應當把他放到大鼎里煮,煮的時候要用五百億萬斤柴,煮完再釋放。”閻王立時批準,命令監獄執行。
有一個牛頭鬼把那人揪住帶走,那人偷偷地對牛頭鬼說:“請問您是干什么的?”牛頭鬼說:“我是用大鼎煮犯人的獄主,只要是用鼎來 煮犯人的事我都管。”那人又說:“您既然是為獄主,要鞏固您獄主的地位,應該穿豹皮褲子來保佑自己。”牛頭鬼說:“陰間沒有這種皮, 只有陽間的人燒化了這種皮,我這里才能得到,而我的名字在人間沒有知名度,所以沒有人會燒皮贈送給我的。”那個人又說:“我的外家親 戚是獵戶,家里常有此皮,若蒙獄主可憐我,減少燒柴的數目,我得生還,當燒化十張豹皮,為您做褲子。”牛頭鬼歡喜地說:“給你去掉‘ 億萬’二字,以蒙混獄卒。為了使你快點還陽,現在就可以給你減免沸煮之苦的三分之二。”于是把那人叉入鼎中煮,那牛頭鬼不時來問問怎 么樣了,小鬼見牛頭鬼一心想包庇那人,也不敢把火燒得過旺,便匆匆報告說已把柴燒足了。
那人出了大鼎,穿戴好就要走,牛頭鬼說:“不要忘了皮呀!”那個人便回過頭來說:“有詩一首贈給您:‘牛頭獄主要知聞,權在閻王 不在君。減刻官柴猶自可,更求枉法豹皮褌(kūn)。’”牛頭鬼大怒,把那人叉入大鼎,添柴煮了起來。艾子醒來,把剛才做的夢講給弟子聽 ,并說:“應當相信,口是惹禍的門啊!”
黃馬褂
清代皇帝對御前近臣或有功的大臣賞穿黃馬褂,作為嘉獎。有一只白狗從糞窖旁經過,聞到了糞味,很高興,便跑過去,俯下頭, 聳起屁股,大吃起來。有個頑皮的孩子見了,從后面一腳把它踢進了糞窖中。狗竭力掙扎,才爬了上來,但全身已沾滿了大糞。于是,它便回 過頭,自己舐身上,從脊背往后,舌頭能達到的地方,都舐干凈了。只剩下脊背以前,仍然染遍大糞,成了黃色。于是,這只狗搖頭搖尾,來 到大街上。街上的人見它污穢滿身,都從它身邊跑開躲避。狗便感嘆道:“官職真是可以憑借來自我夸耀的東西!我今天穿了黃馬褂,鄉里的 人就都怕我了!”
無物可吃
一只饑貓和一只餓虎碰到了一起。貓問虎說:“我是因為沒有東西吃才餓的,你為何也餓成這樣,難道也沒有東西吃嗎?”虎說 :“我向來是以人為食的。可近來看遍了當世,竟沒有一個像人的,叫我從哪兒弄吃的?我快要餓死了!不過,我生來就是這樣,而你從來都 是吃老鼠的,世上無人,難道還沒有老鼠嗎?何至于餓成這樣?”貓嘆道:“世上不是沒有老鼠,而且老鼠很多?蔁o奈近來這些鼠輩極會鉆 營,一個個都鉆營到了高官顯位,護衛極嚴,教我怎敢去吃他!”
孔雀篡王位
鳳凰自以為是鳥類之王,時時刻刻都傲視一切?兹赋靶λf:“你有什么資格做王?
我稱王還差不多。”鳳凰問道:“你何德何能,還想篡奪我的王位?”孔雀回答說:“身上不長毛羽鱗甲的動物有很多種,而人是其中最 尊貴的。人又是萬物之靈。如今的.人,常拿我屁股上的毛放在頭上,作為飾物,美其名曰花翎。身體各部分中,頭是最尊貴的。而人類最尊貴 的頭,還要借助于我屁股下的毛,可見人的頭還不如我的屁股,我為什么不能做王?”
牛的經驗
狗最善于媚人,而且又欺貧愛富。所以它見了衣衫襤褸的人,便竭力狂吠。
有一天,狗獨自在郊外行走,向四處望望,不見一個人影,忽然一個金錢豹迎面而來。
狗遠遠望見,大喜說:“這個家伙全身布滿金錢,肯定是富家公子,我應當巴結奉承他!”
于是便迎面跑上去,搖動尾巴,做出種種乞憐之狀。走到跟前,豹子突然撲過來,張開大口,就要咬狗。狗大驚,回頭狂奔起來,好不容 易逃了出來,但已嚇得魂不附體了。正在這時,一頭牛走過來,看到狗的狼狽相,問是什么緣故,狗便把經過說了一遍。牛笑道:“你也太不 通世故了!難道沒聽說近來世上,越是有錢之輩,越要吃人的嗎?”
顯官威儀
金魚在水中游來游去,鲗魚見了,急忙逃走回避,告訴同類說:“前面游來的那位,大概是個顯貴的官員吧?他身上的紋彩是何 等顯耀!他臉上的表情是何等威嚴!雙目怒視,好像在生誰的氣。我們趕快躲開吧!”于是大家都伏在一旁,悄悄地不敢動。而金魚卻在附近 的水藻之間游來游去,一點也不像要離開的樣子。
過了一小會兒,來了一只小螃蟹,伸出一只鉗夾住了金魚尾巴。金魚竭力擺脫,倉皇逃走。鲗魚看了驚道:“沒想到這樣一個威儀顯赫的 官員,卻怕這種橫行不法的小妖魔鉗制!”
怕外國屁
自從海上與洋人通商以來,洋人輪船往來于海上,攪動著海面波濤越發洶涌。龍王在宮里也不得安生,便想派使臣與洋人交涉, 設法使水族寧靜。于是登殿問群臣誰能擔當這項差事。烏龜聽了,自告奮勇承當此任。龍王大喜,立刻下令派遣烏龜。
烏龜奉命而去,半路上遇上一只洋人輪船。它想登船說明來意,卻苦于無路可上,便繞著船尋找上船之處。正徘徊間,忽然船后面放出一 股熱氣,不偏不斜,正好噴著了烏龜。烏龜大驚,急忙逃了回去。龍王問它事情交涉得怎么樣了,烏龜叩頭說:“臣實無才干,請另派有能力 的人去辦吧!”龍王又問為何回來,烏龜把經過講述了一遍。龍王聽了大怒,喝道:“虧你起先還自薦前去,說是會辦交涉,怎么外國人放了 一個屁,你就嚇得跑了回來?”
鉆營
道教玄武神座下的龜、蛇二將,在一起閑談。蛇說:“我很想去花錢捐個官職。”龜笑道:“看你那尊容,尖頭尖腦的;看你那身子 ,如同光棍一般,怎能做得了官?不如像我這樣縮起頭來,安分著點吧。”
蛇說道:
“你有所不知。你看如今這世上,做官的哪一個不是光棍出身?至于尖頭尖腦,更不用說了。如果不是尖頭尖腦,怎么能把頂子鉆營得紅 ?怎么能把官職鉆營得大?怎么能把差事缺位鉆營得肥?我要鉆起來,比他們總要強點。而且,等我捐得了官職,鉆通了路子,刮著了地皮, 再來學你這樣的縮頭法子也不晚。”
書呆子
昆蟲們在一起,也構成一個世界。在這其中,也有朝廷,也有國家,也有郡縣,也有官吏,也與別的部族交涉。昆蟲皇帝原先是讓 糞蛆執掌國政,時間一長,國權喪失殆盡,國勢不振。昆蟲皇帝很害怕,便下詔令尋求賢才?稍跄渭S蛆掌握國權的日子已很久,所提拔任用 的,多是它的同類;实鄄坏靡眩阌H自選了蛀書的蟲子蠹魚,放在政府掌國權,而驅逐了糞蛆。過了一段時間,國家仍然同以前一樣腐敗, 同以前一樣衰頹不振;实蹏@道:“起初我看那蠹魚,出入于書堆之中,以為它是有學問的。
想不到用政事一試,它竟同以前那個吃屎的一樣。”
貓的請求
獸類世界能施行仁德政治,各種獸之間都能平等自由,各自安居樂業,唯獨貓則餓得要死,找不到吃的。
有一天,貓們紛紛向各種獸辭行,名片上都寫著“恭辭北上”。獸們問道:“你們為什么都要北上?”諸貓回答說:“我們散居在各處, 找不到東西吃,所以想入京求食。”有獸問道:“京城的翰林,也不過只有四兩銀子的館谷。你們到京城去,怎樣謀食?”貓們回答說:“我 們聽說朝廷所在的京城,能鉆營的多,想必鼠輩也必定不少。”
闊公子害病
清同治帝在位時,曾微服出入煙花柳巷,他病死時,朝廷對外說是出天花,而有傳言說他死于梅毒。
當時有個伶人叫劉趕三,天津人,擅長戲謔。他祖上是藥商,到他父親那一代,家道漸起,便讓劉趕三上學念書,想以儒生的身份光耀門 庭。趕三讀書刻苦,未成年時,已經名聲在外。后來境遇不好,使改行唱戲。先學須生,后改學丑角。
同治帝死的時候,劉趕三正好在阜成園唱《南廟請醫》一劇,扮演庸醫劉高手。他在劇中插科打諢道:“東華門我是不去的。因為那個門 里頭,有位闊公子,新近害了病,找我去治。他害的是梅毒,我還當是出天花呢,一劑藥下去,就死啦!我要再走東華門,被人家瞧見,那還 有小命兒嗎?”
看了“中國古代笑話”的人還看了:
【中國古代笑話大全-中國古時候的笑話大全】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