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專科護士的培訓計劃
篇一:急診專科護士培訓計劃
一、 總體目標
適應衛生改革和急診急救專業發展需要,進一步加強我院急診護理隊伍專業化建設;完善護理人才體系;加快急救專科護理發展;提高急救護理技術水平;促進急診護理學科健康和科技持續性發展。
二、總體培養方案
師資準入:
1取得急診專業護士資質
2取得省級以上急診急救專科護士資質;
3本科學歷,主管護士,N4級護士;
4從事急診急救護理工作10年以上;
5每年在省級以上護理期刊發表護理論文一篇; 6參與科室護理質量管理及護理科研;
7具備優秀的專業技術能力及教學管理能力。
培養方案:
1科室建立專科護士庫及專科護士后備庫;
2制定有資質專科護士可持續性培養計劃及定期考核計劃; 3加強對后備庫人員專業業務、教學與科研能力培訓; 4積極推選后備庫人員省級專科護士選拔考試與培訓。
5科室每年對兩庫人員進行綜合考評一次,并記錄檔案,動態管 理。
三具體培訓方案
(一)專科護士后備庫人員培養計劃
資質準入:
1取得急診專業護士資質;
2本科畢業3年,專科畢業5年;
3護士以上職稱,N3級以上護士;
4從事急診急救護理工作3年以上;
5工作積極主動,專業能力較強,學習能力強;
6有參加急診專科護士學習的愿望;
7有一定的護理質量管理、教學及護理科研基礎。
(二)培訓方式:
1科室定期進行專科急救理論和急救技能培訓;
2實行導師制,由導師制定培訓課程,督促自學;
3派送外出進修;
4參加省級急診急救專科護士考試與培訓。
(三)培訓內容
1急診救護新概念,預檢分診技術;
2急救專科臨床護理和應急能力;
3心跳驟停患者CPR術、氣管插管、心電監護、電除顫; 4多發傷、復合傷患者的.快速止血、包扎、固定、搬運技術; 5中毒、淹溺、電擊傷患者的病情評估與急救;
6各種原因導致的昏迷的快速評估;
7急性冠脈綜合征,慢性心衰、呼衰急性發作的急救處理; 8常見惡性心律失常的識別及預見性處理。
(四)能力要求:
1完成急診專業N3(或以上)的培訓,>150學時/年; 2完成(或指導)急救搶救病例累計30例以上;
3擔任專項質量控制小組組長及教學組長,對質量改進有合理建議或有計劃;
4承擔護生、輪科生及進修生的臨床帶教工作,無帶教不良記錄; 5主持或參與新業務、新技術的開展,且承擔主要角色任務。 6有自我成長的學習規劃,完成相應的職稱晉升。
7積極撰寫護理論文。
8病人對其護理工作滿意度≥95%;
9無不良執業記錄;
10優先參加院外專科進修;
11優先承擔院級組織的專科業務授課;
12優先參加每年省級以上專科護士選拔考試。
篇二:急診專科護士培訓計劃
為了不斷提高急診科護理人員的急救知識和技能,應對危急重癥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能力。本培訓計劃的目的是通過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的學習和培訓,使在職護理人員更好地勝任本崗位工作;適應當前護理專業發展的'需要,制定本計劃:
一、新入科護士崗前培訓為期一月,培訓內容詳見“急診科護士崗前培訓計劃”。
二、每年6月、12月為集訓月,科內所有在崗護士利用空閑時間集中訓練。復訓計劃一年一制定;內容側重:技能、儀器使用,心電圖分析、人工氣道管理、急救配合等。
三、并對科內護士、護師、主管護士分層次培訓,計劃與方法如下:
(一)護士
1、觀看有關整體護理與護士行為規范的錄像。
2、新護士畢業后,輪科1-2年再安排回本科室,主要輪兒科、心血管呼吸內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ICU等科室。
3、安排有關護理科研知識的業務學習。
4、每月參加科內護理查房、教學查房至少一次。
5、參加每月操作技能培訓:如徒手心肺復蘇、給氧法、吸痰、洗胃術,外傷急救技術:止血、固定、包扎、搬運等。
(二)護師
1、觀看有關整體護理與護士行為規范的錄像。
2、參加或主持科內護理查房或教學查房每月1-2次。
3、安排有關護理科研知識的業務學習。
4、每月參加院內外學術交流,急救專科理論技能培訓1-2次。
(三)主管護師
1、觀看有關整體護理與護士行為規范的錄像。
2、參加或主持科內護理查房或教學查房每月2-3次。
3、每月參加院內外學術交流,急救護理專業新理論、新知識 、新技術學習培訓2-3次。
4、承擔臨床護理專業本科、大專及中專生的臨床教學。
5、根據臨床需要進行護理技術改革。
【急診專科護士的培訓計劃】相關文章:
急診專科護士培訓計劃11-21
急診專科護士培訓計劃【優秀10篇】06-12
專科護士培訓計劃06-09
專科護士培訓計劃范文11-22
急診科護士培訓計劃11-08
導管室專科護士的培訓計劃12-06
急診科新護士培訓計劃03-10
急診科新護士培訓計劃01-13
專科護士培訓計劃合集15篇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