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文明禮儀伴我行的活動計劃范文
篇一:文明禮儀伴我行活動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涵養化育,自然天成”為育人理念,以“文明禮儀伴我行”為主題,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為重點內容,著眼于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文明禮儀素養,從而使他們成為“有敬、有執、有容”的新一代,使學校成為文明禮儀的示范窗口。
二、活動目標:
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以禮儀常識、行為習慣為重點內容,通過開展“文明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月”活動,讓全體學生進一步熟知《中小學生守則》《小學日常行為規范》內容,深刻理解其內涵,從孝敬父母、關愛他人關心集體、愛護公物、文明守紀、誠實守信、愛護環境入手,培養自理、自強、團結協作、辨別美丑的能力;初步具有正直、堅強、熱情向上的心理素質,使廣大少年兒童學習和牢記文明禮儀常識,培養他們理解、寬容、謙讓、誠實的待人態度和莊重大方、熱情友好、禮貌待人的文明行為舉止和品德,全面提高少年兒童的的文明素質。最終達到“知”與“行”的完整統一。
三、活動內容及安排
第一階段:文明禮儀春風行
本階段主要任務是讓所有學生了解活動的意義和目的,在學習文明禮儀知識的過程中提高認識。
具體安排:
1、利用國旗下講話,全校學生學習《小學生一日禮儀常規》;(全校性集會)
2、召開“文明禮儀伴我行”專題班會。
3、開展“文明禮儀伴我行”教育活動的啟動儀式。在啟動儀式上,校長宣布“文明禮儀伴我行”活動開始,并為啟動儀式致詞,政教處、少先隊宣布活動方案,大隊長宣布活動倡議書,教師、學生代表講話。(全年級性集會)
4、充分利用紅領巾廣播站、校園櫥窗、班級文化宣傳欄等陣地
宣傳“文明禮儀伴我行”的活動目的、意義以及文明禮儀常識,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了解文明禮儀的重要性。印發《小學生一日禮儀常規》,學生人手一冊,各班利用晨會夕會講解輔導。
5、各班每周召開一次以開展“承中華美德,做文明少年”為主題的班隊會,讓學生了解和掌握與自己日常生活和學習密切相關的一日禮儀常規,組織每個學生學習《小學生一日禮儀常規》,使學生明確作為一個合格小學生應該做到哪些要求。
第二階段:文明禮儀標兵行
本階段主要任務是讓學生在體驗中知禮明禮,感悟文明禮儀的重要性。
具體安排:
1、強化年級部德育主任的職責,扎實抓好學生行為規范的管理與督查;
2、在各班級設立“文明監督崗”,時刻監督不文明行為,每日將班級里發現的不良行為記錄在班級日志上,并在每周的班會課上給予批評和糾正。
3、各班開展“禮儀四部曲”主題教育活動。
尊師禮儀:在校園內外或進出教學樓,見到老師要主動讓路,問好;進入老師辦公室要先敲門報告,經允許后再進入;課堂上要認真聽講,課后認真完成作業,尊重老師的勞動成果。
與父母親友間禮儀:在家要孝敬父母;親戚朋友到自己家里做客時,要主動打招呼;在日常生活中要學會和父母親友說禮貌用語。
同學間禮儀:同學之間要互相尊重,遇到困難需要同學幫忙時,要學會用“請、麻煩你、謝謝”等禮貌用語;在班級里,對有缺陷的同學及學習上有困難的同學不能歧視、嘲笑,要給予熱情的幫助;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要團結同學,不做有損他人利益的事。
社交禮儀:集隊、集會時做到快、靜、齊;在公共場所不大聲喧嘩,不亂拋亂扔雜物;與他人交往時,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要大方;需要他人幫忙時,要有禮貌;衣著大方,整潔。
4、評選“文明禮儀之星”。開展以“文明禮儀伴我行”為主題演講比賽,評選出班級“文明禮儀之星”。
第三階段:文明禮儀規范行
本階段主要任務是使班級文明禮儀養成教育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
1、以班風建設為抓手,結合學校常規管理檢查活動,實施班級管理星級評價;
2、各班進行常規管理“規范化和示范化”的創建活動,迎接學校大規模檢查評比頒獎活動,學生層面組織開展禮儀、衛生、路隊、用餐標兵等單項評比;
3、各班評選出“禮儀標兵”,每年級再評出30名文明禮儀之星,上報政教處、少先隊。
4、評選“文明禮儀規范班級”、“文明禮儀示范班級”。
5、下學期乃至今后一段時間繼續深入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活動,常抓不懈,開展養成教育經驗交流、優秀班隊活動方案評選活動,使文明禮儀習慣養成教育成為學校工作的常規。
四、活動表彰:
學校表彰:根據活動的開展情況,對在活動中表現優秀的班集體和師生個人進行表彰,分別設立個人獎項和集體獎項:
(1)個人獎項:“禮儀之星”、“文明之星”、“習慣之星” 。
(2)集體獎項:文明禮儀先進班級(中隊、小隊)。
篇二:文明禮儀伴我行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歷來重視禮儀教育,講文明、重禮儀、守秩序、和善待人是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美德。為促進學生提高禮儀意識,自覺踐行文明禮儀,弘揚傳統文化,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全面提高青少年學生的思想道德和文明禮儀修養,全面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活動,為了配合學校工作,我班特課設校本課程《文明禮儀伴我行》并制定計劃如下:
二、主要內容
通過“細化目標、突出重點、實踐體驗、循序漸進、持之以恒”的德育策略,開展禮儀教育,普及禮儀知識。設想通過強化訓練與檢查反饋相結合的方法,努力消除現行德育與學生實際中存在的問題,促進全體師生掌握各種禮儀知識與技能,不斷增強禮儀意識,培養優秀的禮儀品質,促使全體師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進而形成學校德育工作新的途徑,構建和諧的學習生命樂園。
1、培養禮儀意識:使學生知道禮儀對于一個人生活的重要意義,一個知禮、守禮、行禮的人,才是一個道德高尚、文明的人。
2、培養禮儀情感:激發學生對禮儀的認同感,知道一個遵守禮儀的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不斷強化禮儀的成就感,感受到禮儀的樂趣,從而自覺地實踐禮儀。
3、培養禮儀技能:讓學生知道現代社會生活中有哪些禮儀規范,應該怎樣做,不應該怎樣做,通過反復的實踐,掌握交往技能,成為知禮、守禮、行禮的人。
4、培養禮儀品質:通過反復、長期的禮儀行為訓練,通過學生的自我鍛煉、自我改造,內化為自己的需要,并在交往實踐中自如地表現出得體的禮儀品質。
三、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文明禮儀的重要性,學會一些禮儀知識,懂得一些禮儀規范,并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知禮、懂禮、守禮。
2、開展一系列的文明禮儀體驗性的教育活動,增強學生的切身體驗,使之內化為自己的行為。
3、舉行豐富多彩的文明禮儀教育主題活動,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
4、通過評選“文明禮儀之星”,樹立榜樣,促使學生自覺遵守文明禮儀行為規范。
5、探索適合學校實際的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徑,切實提高學校德育教育的效果。
四、具體措施
1、創設文明禮儀良好環境氛圍。
根據每月工作重點布置有關的文明禮儀黑板報。
2、寓規范訓練于學生日常生活管理之中。
在常規教育工作中,堅持把培養學生文明禮儀行為習慣和行為標準放在
首要位置,關注指導學生的學習生活、交往以及日常生活方式與習慣。以平時儀表、言語為切入點,通過強化訓練,把《文明禮儀行為規范》文明禮儀教育落實到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去,讓他們從中受到影響,得到鍛煉,養成習慣,從而提高。
3、寓規范訓練于各領域教學之中
在各領域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利用教材切合實際地把《規范》細則滲透到教學中去。并根據文明禮儀教育的需要,創編文明禮儀教育的教材,使學生在開無意識的學習中強化記憶,受到教育。
4、開展文明禮儀教育主題活動
根據每月主題每周有計劃地組織一節專門的文明禮儀活動,豐富教育教學形式,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可以全身心地投入,通過比一比、看一看、議一議、想一想、做一做,使學生的文明禮儀行為在不知不覺中趨于規范化。
5、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結合。
通過家長會和平時與家長的交流,要家長了解學生文明禮儀教育的重要性,以身作則,并積極配合教師,培養學生的文明禮儀行為規范。
五、教學內容與時間安排
每周三第二節及課外活動時間進行
9月份,校園禮儀篇(上) 4課
10月份 校園禮儀篇(中) 4課
11月份 校園禮儀篇(下) 4課
12月份 綜合運用展示匯報
【文明禮儀伴我行的活動計劃】相關文章:
文明禮儀伴我行活動計劃05-11
文明禮儀伴我行的活動設計05-11
文明禮儀伴我行活動總結06-26
“文明禮儀伴我行”倡議書-少先隊活動計劃04-18
文明禮儀伴我行主題活動方案04-05
“文明禮儀伴我行班會”活動總結05-10
文明禮儀伴我行主題教育活動05-08
“文明禮儀伴我行”班隊活動總結09-02
有關文明禮儀伴我行的活動感受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