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復習計劃6篇【必備】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迎接我們的將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戰,做好計劃,讓自己成為更有競爭力的人吧。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計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復習計劃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復習計劃 篇1
(一)目的和要求:
本輪復習為四月調考前的復習,也是中考前的第一輪復習,復習時間約為40天。本次復習的根本目的是要通過復習讓學生全面掌握初中數學知識,提高基本技能,做到全面、扎實、系統、形成知識網絡,達到歸納、提高的目的。
本輪復習,要求統一認識、統一進度、統一使用復習資料,做到分工合作、資源共享,為達到中考取得優異成績而共同努力。
(二)重點與方法:
復習中依托課本,分塊復習,按初中數學知識的內容,將復習內容分為七大塊。(1)數與式;(2)方程與不等式;(3)函數;(4)基本圖形;(5)圖形與變換;(6)統計與概率;(7)綜合探究。
針對每一模塊的復習方式是:知識要點歸納→典型例題分析→學生鞏固練習→檢查測試→查漏補缺。
第一輪復習將以課本為主,深鉆教材,注重課本,典型例題的`研究,要求學生對課本知識形成網絡,對課本中的例題、重點習題及單元測試題弄懂會做,同時在復習過程中,注重對學生進行數學方法和思想的培養及應用。
(三)資料的使用:
數學復習資料,以自編資料為主,(自編題主要來自于課本),同時輔用市、區提供的復習資料。
(四)復習時間及安排:
時 間 | 內 容 | 負 責 人 |
3月10日 | 實數 | |
3月11日 | 整式與分式 | |
3月12日 | 二次根式 | |
3月13日 | 方程與方程組 | |
3月14日 | 不等式(組) | |
3月15日(周六) | 應用題(一) | |
3月17日 | 應用題(二) | |
3月18日 | 測試(一) | |
3月19日 | 一次函數與反比例函數 | |
3月20日 | 二次函數的基礎知識 | |
3月21日 | 二次函數的應用 | |
3月22日(周六) | 測試(二) | |
3月24日 | 三角形及多邊形的性質 | |
3月25日 | 全等三角形 | |
3月26日 | 相似三角形(一) | |
3月27日 | 相似三角形(二) | |
3月28日 | 四邊形 | |
3月29日(周六) | 測試(三) | |
3月31日 | 圓的基本性質 | |
4月1日 | 直線與圓 | |
4月2日 | 多邊形與圓 | |
4月3日 | 圓的有關計算 | |
4月4日 | 圓的有關計算 | |
4月5日(周六) | 測試(四) | |
4月7日 | 圖形變換(平移、對稱、旋轉、位似) | |
4月8日 | 投影與視圖 | |
4月9日 | 統計 | |
4月10日 | 概率 | |
4月11日 | 測試(五) | |
4月12日(周六) | 專題(1)圖形與坐標 | |
4月14日 | 專題(2)圖形與證明 | |
4月15日 | 專題(3)探究綜合 | |
4月16日 | 專題(4)探究綜合 | |
4月17日 | 模擬測試(1) | |
4月18日 | 試卷講評 | |
4月19日(周六) | 答疑 |
復習計劃 篇2
一、復習目的
1、使學生對有余數除法的含義、1000以內的數等只是有進一步的人士,鞏固本學期學習的基礎知識。
2、使學生對三位數與兩、三位數相加減,兩位數和一位數相乘,以及有余數的除法等計算,在正確率和速度兩方面都能達到基本的要求,使計算能力進一步的提高。
3、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分米和毫米、確定位置和認識角等基礎知識,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
4、使學生進一步提高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體會數學的作用和價值,增強數學意識,提高數學思維的能力。
二、復習內容
第一部分復習認數和統計知識;(第三、八單元)
第二部分復習空間與圖形方面的知識;(第二、六單元)
第三部分復習三位數的加法和減法,以及有關的實際問題;(第五單元)
第四部分復習有余數的除法。(第一單元)
通過復習,可以幫助學生系統整理所學知識。溝通有關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使學生能夠全面掌握本學期所學的概念、法則、公式等數學知識,提高計算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全面達到本學期的教學要求。
三、復習所要達到的具體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方面
數與代數:
1、在把若干個物體平均分的活動中認識“剩余”現象,理解余數的含義,理解余數一定比除數小的規律。掌握有余數除法的求商方法,會列豎式計算有余數的除法。
2、聯系生活實際并通過學具操作認識千位,知道計數單位百和千的關系,掌握三位數的組成,會讀、寫千以內的數,會比較數的大小。會口算整百數加、減整百數,整百數加整十數及相應的減法,會對千以內的數的大小進行簡單的估計和判斷。
3、在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基礎上探索三位數加、減筆算方法,掌握計算要領,并進行相關的估算和驗算。
4、會口算整十數乘一位數和不需要進位的兩位數乘一位數,會估計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積的范圍。
空間與圖形:
1、通過有效的學習活動,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能根據給定的東、南、西、北某一個方向,辨認出其余的七個方向。能運用方位詞語清楚地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能看懂、會設計簡單的路線圖。
2、結合生活情境認識角,知道角有頂點和邊,會直觀地比較角的大小。初步認識直角,會利用直角判定銳角和鈍角。
3、認識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與米、厘米的關系。會恰當選用長度單位計量并表述物體的長度,會進行長度單位之間的簡單換算。
統計與概率:
1、會對同一組數據按照不同的標準分類。
2、知道填表格和描方塊都是呈現統計結果的方法,會利用統計結果進行簡單的判斷、聯想和預測。
(二)、情感與態度方面。
1、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的意義與作用。在教師的組織下,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積累對數學的興趣和求知欲。
2、初步具有認真思考的習慣,在教師、同學的鼓勵幫助下,努力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四、復習重點
1、有余數的除法;1000以內的三位數加減法以及乘法的筆算。
2、認識東、南、西、北以外的其它四個方向;確定位置與方向。
3、解決兩步計算實際問題,獲得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數學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數學素養,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
五、復習難點
1、能數出復雜圖形中角的個數,正確畫出直角。
2、聯系實際生活判斷合適的單位名稱的填寫。
3、根據不同的標準進行統計表的填寫。
六、復習措施
1、了解學生的學習掌握情況,針對性地組織復習。
2、重視基本的.計算練習,重視算法交流,重視計算錯誤原因分析,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和速度。
3、避免機械重復的練習,練習設計形式多樣,注重從學生生活中選取素材。
4、注重學生的思考、分析和交流,多讀、多想、多說,提高學生說理能力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5、注重分層,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發展,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6、加強個別輔導。
7、重視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指導學生做題時要認真分析題意,強調讀題--要多讀幾遍要讀明白,強調細心抄寫數字,細心計算。
8、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和班級的學習氛圍,適當采用激勵機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使學生在鞏固知識的同時,在學習習慣、學習態度等多方面得到形成和提高,圓滿完成本學期的數學學習。
七、復習的課時安排
6月17日--6月21日分單元復習
1、認數、加法和減法1課時
2、空間與圖形方面的知識1課時
3、有余數的除法、兩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以及有關的實際問題1課時
4、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統計知識1課時
6月24日--6月28日針對前段復習中的主要存在問題進行復習
7月1.2.3日綜合練習
5、期末綜合練習3課時
6、期末考試
復習計劃 篇3
一、學情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37名,其中男生19名,女生18名。該班學生多數思維活躍,有較強的表現欲和競爭意識。像于偉銘、侯晶蕾、黃陳潔、譚杰等。少數學生的思維反應較慢,堂學習能力較弱。如尹梓鑫、李子建、譚祖紅、譚羅林、李朵林等。經過一年的學習,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學習習慣,學習較為努力,目前在低年級段班級學習成績較平均。
二、復習內容:
長度單位,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角的初步認識,表內乘法,觀察物體,統計和數學廣角
三、復習目標:
1、進一步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的計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夠正確,迅速地進行計算和進一步體會估算方法的多樣性。
2、進一步理解乘法的含義,能熟練運用乘法口決進行口算兩個一位數相乘。
3、通過復習進一步理解米和厘米厘米的長度概念,熟記1米=100厘米,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計長度的意識。
4、進一步認識線段,會量整厘米線段的長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稱,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和畫線段、角和直角。
5、繼續辯認從不同位置觀察簡單物體的形狀和進一步認識軸對稱現象。
6、進一步了解統計的意義,繼續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并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認識條形統計圖形(1格表示2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問題。
7、進一步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順序地、全面思考問題的意識。
四、復習重、難點:
教學重點: 100以內筆算加減法,乘法口決表是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畫直角,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及推力能力。
五、復習的`具體措施
1.面向全體,整體把握學生的學習掌握情況,有針對性地組織復習。
2.重視基本概念、基本的計算的復習,不斷提高學生計算的正確率和熟練速度,形成一定的計算技能。
3.避免機械重復的練習,練習設計形式多樣,在復習鞏固的同時,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提高復習效率。
4.注重學生的思考、分析能力的培養,逐步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5.加強個別輔導。
6.重視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指導學生做題時要認真分析題意,強調讀題-定要多讀幾遍要讀明白,強調細心抄寫數字,細心計算。
7.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和班級的學習氛圍,適當采用激勵機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使學生在鞏固知識的同時,在學習習慣、學習態度等多方面得到形成和提高,圓滿完成本學期的數學學習。
8、復習結束時,讓學生在全班中交流問題中的哪些問題在總復習中得到解決。讓學生談談自己的復習收獲。
六、復習時間安排:
1、長度單位 1課時
2, 100以內的加減法 2課時
3、角的初步認識 1課時
4、表內乘法(一)(二) 2課時
5、觀察物體和統計 1課時
6、數學廣角 1課時
7、應用題 1課時
8、綜合復習、查漏補缺 5課時
復習計劃 篇4
總復習目標:
⒈在梳理本學期各領域知識及解決問題方法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和方法,體會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逐步養成回顧與反思的良好習慣。
⒉以元、角、分和常用的長度單位為背景,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意義,鞏固小數的讀寫方法和比較大小的方法。
⒊進一步鞏固整數四則混合運算(兩步)的運算順序,整十、整百、整千數乘(除以)一位數及兩位數乘(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豎式計算方法,簡單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并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⒋進一步鞏固年、月、日及24時計時法的有關知識,推算簡單的經過時間的方法,并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⒌進一步理解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畫面不同,根據事物、照片或直觀圖辨認從不同角度觀察到的簡單事物;進一步理解周長的含義,鞏固測量和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等簡單圖形周長的方法,并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總復習時間安排:
一、數與代數
⒈數的認識:圍繞“認識小數”這一單元內容,幫助學生借助元、角、分和長度單位為背景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意義,鞏固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1課時
⒉數的運算:圍繞“混合運算”、“加與減”“乘與除”“乘法”“認識小數”等幾個單元內容,幫助學生理解數的`運算的算理。4課時
⒊常見的量:圍繞“年、月、日”這一個單元內容,引導學生回顧學過的關于年、月、日的知識。1課時
二、圖形與幾何
圍繞“觀察物體”“周長”這兩個單元內容,進一步引導學生體會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畫面不同,能正確進行選擇和判斷。進一步理解周長的含義,復習鞏固測量一般圖形周長的方法,鼓勵方法多樣化。2課時
三、綜合與實踐
數學好玩:2課時
復習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復習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學生全面而系統地鞏固所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知識的掌握水平,進一步發展能力。復習作為一種引導小學生對舊知識進行再學習的過程它應是一個有目的,有計劃的學習活動過程。在具體實施前必須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計劃,以增強復習的針對性,提高復習效率。
二、復習目標
1、系統地整理知識。實踐表明,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復習中的系統整理,而復習是對所學知識形成一種網絡結構。
2、全面鞏固所學知識。復習的本身是一種重新學習的過程,是對所學知識從掌握水平達到熟練掌握水平。
3、查漏補缺。學生在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問題。所以復習的再學習過程要彌補知識上掌握的缺陷。
4、進一步提高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復習中應充分體現從“學會”到“會學”的轉化。
三、方法措施
1、對于復習內容、過程和時間的計劃安排,在實際教學中要根據實際情況作出調整。
2、要注意小學科學知識與中學知識結構上的銜接,適當拓展知識點。
3、要把握課程標準要求,根據實際需要對計劃的復習內容、過程和時間上做出調整。既要全面學到知識,又要掌握復習知識的深淺程度。
4、在復習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合理組織內容,適當滲透,拓展知識面。
四、復習時間安排
由于復習是在原有基礎上對已學過的內容進行再學習,所以,學生原有的學習情況直接制約著復習過程的安排。同時,也要根據本班實際復習對象和復習時間來確定復習過程和時間上的安排。結合學生實際,從1月8日進入復習階段,共計6課時,復習時間安排大致如下:
生活中的食物(一)(1--4課) 1課時
生活中的食物(二)(5--7課) 1課時
飲用水(一)(8--11課) 1課時
飲用水(二)(12--14課) 1課時
身邊的玩具(15--18課) 1課時
家養小動物(19--21課) 1課時
復習計劃 篇6
針對孩子們一個學起來的學習情況和整體的接受情況,我對期末的復習做了以下幾點計劃:
一、穩抓基礎,緊扣課本:
第一:首先是對課本分單元進行知識的系統貫穿,以手抄報或者課上畫網格知識圖的形式展示知識的串聯。
第二:把課本的習題做成PPT,以便復習的時候有針對性,有準備性。
第三:把課本的錯題進行專人過關。
二、專題訓練,重難點突出:
一年級的知識比較少,但是對于看圖寫算式、解決問題、寫數字或者抄寫算式、數的組成、口算等。用一周的時間進行復習,會以習題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多說多練才能給一年級的學生知道更多的明白題意。
三、試卷測驗,訂正有效:
復習不能只講不練,我合理的利用我們的智能訓練每單元的知識點,再以達標卷進行檢測。讓學生通過練習對孩子的做題習慣得以鍛煉,并且讓孩子有個自我的摸底認識,為了提高學生的做題積極性,我以百分為主,如果有錯題,能訂正全對,我仍會給孩子100分的成績。看到孩子為了100分積極的訂正,感覺多次的翻看試卷也是值得的。
但是有些孩子卻自以為是,嘴巴是挺能說的,唯一不足的就是馬虎,看似能考高分的.,總會有失分情況。有的孩子不能很好的跟著老師做題,不能細心的對待每一道題,導致了成績并不樂觀。所以,在接下來的試卷上,我會認真對待身邊的每一個學生的狀態,抓住他們的心里,教她們之所需,達自己之所想。
【復習計劃】相關文章:
復習計劃07-20
復習計劃[精選]09-19
復習計劃(精選)09-12
(精選)復習計劃10-02
[經典]復習計劃08-25
復習計劃[經典]09-11
復習計劃12-13
復習計劃12-13
復習計劃12-13
復習計劃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