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習計劃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我們的工作又邁入新的階段,寫好計劃才不會讓我們努力的時候迷失方向哦。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復習計劃7篇,歡迎大家分享。
復習計劃 篇1
1、專題復習,構建知識網絡
二輪復習的主要任務就是搞好專題復習,構建知識網絡。化學知識具有“繁、雜、散”的特點,考生對此存在“易懂、難記、用不好”等問題,因此在復習中應特別注意知識的系統性和規律性,注重掌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和存在的規律,形成知識網絡。如在復習元素化合物知識時,可以通過抓點、連線、建網,加強復習的系統性。
抓點是從具體代表物入手,掌握其結構、性質、制法和用途。其中物質的性質是核心,包括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兩個方面:物理性質可按色、態、味、水溶性、密度、熔沸點及特性來劃分;化學性質可按與非金屬、金屬、水、酸(或酸性氧化物)、堿(或堿性氧化物)、鹽等反應來劃分。在注意共性的同時還應特別關注特性。例如硝酸具有酸的通性,但在與金屬的反應中還表現出特性——強氧化性,即與活潑金屬反應不產生氫氣、與鐵發生鈍化、與不活潑金屬也可發生反應等;需存放在棕色試劑瓶中并置于陰暗處保存,則又反映出了硝酸具有不穩定性的特點。
連線是將同一元素不同價態的代表物連成一條線,即以元素價態變化為主線,這樣在主線中該元素的各種價態及對應代表物的關系就會十分清晰。
建網是通過對知識的橫向、縱向的梳理將頭腦中的元素化合物知識條理化、網絡化,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如有機化學復習中,要重點把握幾組關系:①有機物間的衍變關系;②取代關系;③氧化還原關系;④消去加成關系;⑤結合重組關系等。通過這一過程進一步加深對物質間聯系的認識與理解,為綜合應用奠定基礎。
二輪復習的方法是以構建學科主干知識網絡為中心的復習方法,是一種以不變應萬變的基本方法。從知識層面上講,學科知識是有內在的、緊密聯系的,將這種聯系形成網絡,便于知識在頭腦中的激活和提取;從能力層面上講,知識的整理、歸納是提高分析綜合能力的重要途徑。
2、重視實驗,提高探究性能力
每年高考題中實驗題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是考查考生能力的重要題型。實驗試題有利于對考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獲取知識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創新能力、記憶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多種能力進行考查,從更深層次看,實驗試題還能對考生的科學精神、科學素養進行有效的.測試。在二輪復習中,一定要給實驗復習留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不能讓實驗復習匆匆走過場,必要時可以以實驗為主線來帶動其他知識塊的復習。
①緊扣課本,深挖實驗材料內涵
高考化學實驗題大多源于教材,實驗方案的“根”都植于教材中。教材是根本,是每一位師生都有的“資料”,出自教材的實驗對考生具有公平性,因而越來越受到命題者的青睞。
回顧近幾年高考實驗題,可以發現,要么是幾個基本實驗的組合或基本實驗與操作的組合,要么是探究性實驗的設計與評價。
②注意開放性實驗,提高探究能力
開放性試題的特點是解題的條件和所要求的結論都比較抽象,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開放程度高,思維空間大,靈活性強。
從近年高考化學實驗題來看,最為典型的命題思路是通過提供開放性實驗情境,包括給出多余的實驗條件、不限定實驗條件、不限定實驗方法等。由于不同條件的組合或選擇,不同考生視角和思維方式的差異,就會得到不同的實驗過程和結論,從而考查了考生的思維水平和實驗能力。因此探究性實驗題必然成為命題的熱點。這類問題的一般思路是:發現問題→提出假設→設計實驗方案→選擇儀器藥品→進行實驗驗證→記錄實驗現象和數據→歸納分析得出結論。
3、研究考題,把握高考脈搏
分析近兩年來的高考試題,總的變化規律是變中求穩、變中求新,并且命題將會逐步與課程改革接軌,開放性和學科內綜合是化學學科高考命題的一個重要特點。第Ⅰ卷選擇題以考查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知識為主,涉及物質結構、元素周期律、氣體摩爾體積、阿伏加德羅常數、電解原理、物質的量、離子反應、電離平衡、有機物結構與性質的關系、溶液中離子的電荷守恒等,試題也都是常規試題,考生大都比較熟悉,而且難易適中。第Ⅱ卷非選擇題一般包括:實驗題、雙基題(如弱電解質的電離、化學平衡、原子結構、周期律等)、元素化合物題(如框圖推斷或填空題等)。在二輪復習中,對這幾種題型的特點、考查方式、考查角度、考查重點、能力層次要求要做細心的研究。
4、關注重點和熱點知識,增加時間、精力投入
分析近兩年化學學科的試題,可以發現:氧化還原反應、阿伏加德羅常數、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物質結構與元素周期律、離子反應與電化學等仍然是高考命題的重點。對這類重點、熱點知識,必須增加時間、精力投入,將基本理論理解透徹、應用熟練。
5、加強反思,提高學習效率
反思的內容可以是方方面面的,如命題者有什么意圖題目設計的巧妙處何在此題的關鍵何在題目有何規律是否可推廣成一類題型此題為什么這樣做做題過程中暴露了哪些弱點這個問題改變設問角度,還會變成什么樣的題目另外,可以對一道典型習題反思,可以對一套試卷反思,也可以對學習環節反思。通過反思,提高學習效率;通過反思,把問題的前因后果想清楚,從而對知識的認識更加清晰,更加有條理。反思是發現的源泉,是訓練思維、優化思維品質的極好方法,也是一種積極的思維活動和探索行為。
如何有效復習高三化學
1、學習上要有明確的學習計劃表
拿到學校的課程表后,便能模擬課程表安排好每天課余時間學習計劃表,列出每天的學習科目和學習時間段,并盡量詳細地列明早晨幾點到幾點讀什么書,中午幾點到幾點午睡,傍晚幾點到幾點體育鍛練或課外閱讀,晚上幾點到幾點各安排哪幾科學習,每一科目學習上一般兼顧到學習的吸收、復習、練習、歸納、預習五大環節,連各科學習期間的休息時間以及睡覺和起床都列出來。
每一天所安排的時間和內容都應能兼顧當天的課堂學習內容,又能兼顧到第二天的新內容,力求使每一科都有保證的學習時間,不要出現明顯的偏科現象,數理化三個學科安排上盡量不要出現隔天安排現象,也不要擠在一起安排,中間可安排一些識記類學科以緩解緊張的思維。訂下學習計劃表后,能盡量排除干擾雷打不動地執行,學習情緒和學習計劃不受學習成績波動影響。
2、要學會整合知識點
把需要學習的信息、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系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
3、要自信
很多的科學研究都證明,人的潛力是很大的,但大多數人并沒有有效地開發這種潛力,這其中,人的自信力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無論何時何地,你做任何事情,有了這種自信力,你就有了一種必勝的信念,而且能使你很快就擺脫失敗的陰影。相反,一個人如果失掉了自信,那他就會一事無成,而且很容易陷入永遠的自卑之中。
復習計劃 篇2
一、復習目標:
通過期末復習,可以讓學生對本冊教材內容進行系統的歸納整理,進一步掌握所學知識,幫助學生梳理知識、理清脈絡,查漏補缺,掌握知識要點和規律,鞏固基礎知識,形成基本技能,以便更好地將所領會的知識轉化為自身能力。期末復習是教師引導學生對所學習過的知識材料進行再學習的過程,在這個學習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進行系統歸納和總結,彌補學習過程中的缺漏,使一學期來所學的數學知識條理化、系統化,從而更好地掌握各部分知識。 同時,注重在總復習階段溫故知新、拾遺補漏和提優補差也是十分重要的。
復習重點:有關除法、乘法計算,統計知識,面積,以及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復習難點:能運用所學知識正確分析、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以及統計觀念、空間觀念的培養與加強。
關鍵:要在扎實基礎知識點的同時盡量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做好培優補差。
二、復習措施:
1、有計劃、有目的、有層次地進行復習。結合班級學生實際,認真備好每節復習課,上好每節課,切實提高課堂復習的有效性。
2、以生為本,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精選每一道復習題,注重題型的趣味性和實效性,切實減輕學生負擔。在基本知識復習好的同時,通過精心設計練習,讓學生在動手動腦中獲取解答問題的方法,從而培育學生的`計算能力。
4、在面向全體的基礎上注意因材施教,對于優等生可鼓勵他們擴大知識面;對于后進生要做到多鼓勵,多關心,輔導他們爭取在原有學習基礎上有一定的提高。做好提培優補差工作,尤其關注后進生的學習,全面提高班級合格率及優良率。
5、在應用題復習中,應重點放在復習分析數量關系的方法上,可充分借助圖示,幫助學生理解題意,分析數量關系,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6、注意在復習中充分運用教具、實物、示意圖來幫助分析、推理,然后加以概括,有利于使學生的形象思維逐步向抽象思維發展。
7、復習中應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全面掌握數學復習的目標,結合復習內容,有機地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三、復習時間:
1、第一階段:6.4~6.11(各知識點梳理)
2、第二階段:6.12~6.26(綜合練習)
四、具體安排
6.4~6.6數與代數
1、復習除法和乘法。……………………………………………………1課時
2、復習千米和噸、年月日………………………………………………1課時
3、、認識分數和認識小數 ………………………………………………1課時
6.7~6.8空間與圖形
4、統計 ……………………………………1課時
5、認識面積單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1課時
6.11解決實際問題………………………………………………………2課時
6.12~6.26實踐與綜合應用
1、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2、通過本冊教材的綜合應用活動 , 鼓勵學生初步樹立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信心 , 積累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經驗 , 感受數學知識間的相互聯系 , 逐步理解數學在實踐中的作用。
復習計劃 篇3
一、100以內數的認識。
復習主要解決的問題是:
1、會數、會讀、會寫100以內的數;會比較數的大小,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
2、能正確地口算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以及兩位數加、減一位數,會用加減法解決簡單問題。
復習的重點內容是:
1、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2、認識數位表,掌握數的組成。
復習的相關題型:
1、數的組成:
(1) 7個一和5個十組成的數是( )。
(2) 36是由( )個十和( )個一組成的。
(3)判斷:6個一和2個十組成的數是62。…………( ) (很多學生很粗心,對2個十和6個一最成的數是26能夠很快做出,但是如果變換一下順序,就會有一部分學生不假思索的認為6個一和2個十組成的數是62。)
2、數位表的認識:
(1) 一個兩位數,十位數字是7,個位數字比十位上的數字小4,這個兩位數是( ).
(2)一個兩位數,個位上的.數字是6,十位上的數字是5,這個兩位數是( )。
(對于這樣的問題,如果先說十位上的數字是5,個位上的數字是6,都知道這個數是56,反過來先說個位上的數字,就會有個別學生犯錯)
3、100以內數的順序以及大小比較:
(1) 按規律填數:
(a) 112131()()61()()91
(b) 1009590()()()()65()
(2) 與37相鄰的數是()和()。
(3) 用2、5、7三個數字組成的兩位數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他們相差( )。
(4)用2、5、7三張數字卡片組成的兩位數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他們相差( )。
(5) 在○里填上“”“ ”或 “=”
37 ○ 65 68-20 ○ 68-30
40+7 ○ 50+7 67-7 ○ 60
二、100以內加法、減法的復習。
一年級的學生計算能力不強,書寫不規范。班里總有那么幾個計算較差的學生,出錯較多的地方是兩位數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本學期數學第六單元的內容應作為重點進行復習和強化訓練。
復習主要解決的問題:
學生能熟練的進行100內數的口算,在具體情境中能發現并提出能用100以內數的加減法解決的問題。
復習的主要內容有:
100以內加減法的口算以及用計算解決實際中的簡單問題。主要是 “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等。對于計算方法,重點掌握口算的方法,同時允許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提倡算法的多樣化。
復習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以課標為標準,以課本為藍本,以課堂為陣地,依據教材,結合本班實際,把本學期知識進行系統歸類,突出重點。抓好薄弱環節,認真設計練習,面向全體學生,對差的學生做好填漏補缺。使學生能掌握好本學期應該掌握的基礎知識,并進一步形成運用知識的能力。
二、復習目標:
(一)、基礎知識方面
1、掌握本冊生字,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義,并會規范地書寫,能正確認讀學過的多音字。
2、查字典,會運用部首、音序、數筆畫查字法熟練地查字。
3、辨別同音字、形近字,進一步提高正確使用漢字的能力。
4、掌握本冊詞語,理解詞義,一部分會口頭或書面運用。
5、進一步掌握部分詞語的近義詞或反義詞;掌握已學的成語;了解和認識一些常用的格言。
6、能夠改寫句子、修改病句和縮句;能正確使用一些常用的關聯詞。
7、進一步掌握學過的標點符號及一些常用的修辭方法。
(二)、閱讀方面:會背誦指定的課文;能借助中心句,正確領會課文的中心思想;能分清文章中的事實和聯想。學會做摘錄筆記積累好詞佳句,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三)、作文方面:掌握有詳有略地記事和先概括后舉例寫人的寫作方法,能修改自己的作文。
三、復習內容:主要包括本學期的必學課文,12次習作訓練和12個單元練習。
(一)基礎知識
1、漢語拼音漢語拼音是識字和學習普通話的重要工具。要求學生能正確地認讀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的音節;能正確地書寫大小寫字母;能正確地拼讀音節。
2、漢字對于教學目標中規定的字要做到會讀、會寫、會組詞。
3、詞語理解、掌握課文中規定的詞語,做到會讀、會寫、會運用。會辨析一些近義詞的反義詞。能夠理解多義詞在特定語言環境中的含義。
4、句子。
(1)了解常見的句式及其作用。了解句式變換的幾種形式(陳述句與反問句的變換;肯定句與雙重否定句的變換)
(2)認識句子中所運用的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夸張、設問、反問等修辭方法,能在具體語境中辨別所使用的修辭方法。
(3)能用關聯詞語造句。
(4)要能正確地修改病句,病句的.類型主要是:用詞不當、句子成分殘缺、前后重復和矛盾等。復習時,要安排修改一段話的練習(標點、字、詞、句、標點等)。
(5)擴句和縮句。擴句,是在句子中添加恰當的詞語,使句子表達的意思更加清楚。縮句,是把句子中附加成分刪去,使句子簡潔明了。復習的時候,要講清要求和方法。
5、標點: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要能結合語境,了解標點符號的用法,特別要了解分號、引號、省略好號、破折號的作用。
(二)閱讀
能借助詞典,理解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恰當意義;能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有關詞句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了解基本的說明方法。
1、課內閱讀落實背誦和默寫把背誦和默寫的段落交給學生,讓他們自我檢查、相互檢查,選擇易錯字、重點詞語或中心詞句進行按原文填空的練習。背誦與默寫要使學生基本做到人人過關。
2、課外閱讀
(三)寫作
從習作的類型來看,有寫記敘文,也有寫應用文。從習作的形式來看,有記實性的習作,寫自己平時所見、所聞和所想,有想像性的習作,包括看圖作文、續寫等。從習作的內容來看,有寫人、記事(記敘一次活動),有寫景。從習作的命題形式來看,主要有三種:全命題、半命題、自由命題。
四、復習方法
1、主要采用集中與個別相結合、集體與自主復習相結合的方法,對學困生進行個別輔導,努力提高及格率;多讓學生自主復習,提出自己需要了解的問題;要多種方法交替使用,學生復習得輕松,效率又高。
2、講練結合。在整個復習階段以練習為主,但是老師必須作適當的提示、歸納。
3、善于利用教材。以課文為主,一是通過復習,對字詞句的掌握,對課文的熟記,讓學生做到溫故而知新;二是通過復習,把方法轉化為比較熟練的技能。如把略讀課文變為精讀課文,從中訓練學生理解字詞句的方法,整體把握課文思想內容的方法和學習表達方法;把精讀課文變為略讀課文,復習搜索信息和處理信息的方法。
4、閱讀復習時,要把握每個單元的閱讀重點,學生對已學的課文有些模糊,教師應幫助他們回憶一下課文和重點訓練項目。
五、復習重點:
從整個學習內容來看,閱讀和作文是重點。閱讀訓練要側重整體把握思想內容的能力和探究重點字詞句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作文方面重點是:命題作文中的“審題、選材、構思”訓練;材料作文中的“圍繞中心,重點發散”訓練;應用文中的“格式”訓練等。
六、復習時間安排:
1、以課文為單位,抓住課文重點章節及課后習題,適當練習測驗,加深學生的鞏固與理解,分單元復習與橫向綜合復習相結合。(12月17日——12月29日)
2、、全面檢測,查漏補缺,對全冊教材的語文知識進行全面檢測,用相關模擬測驗題進行測驗,找出學生仍存在的問題,進行重點指導、講解,解決疑難問題。(12月30日——1月6日)
復習計劃 篇5
一、復習指導思想:
1、一冊教材學完,學生頭腦中的知識結構處于雜亂、含糊、無序的狀態,必須進行系統歸類、整理、綜合,幫助學生形成網狀立體知識結構系統。歸納過程中,要讓學生有序地多角度概括地思考問題,溝通內在聯系。
2、復習內容要有針對性。對學生知識的缺陷、誤區、理解困難的重點、難點、疑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復習理解。復習課知識的覆蓋面廣、針對性和系統性要有機結合。
3、教師要認真設計好每節復習課所重點講解的例題。每一節復習課要環環相連,每道復習例題要體現循序漸進。一道復習例題擊中多個知識點,起一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
4、復習中的練習題,不是舊知識的單一重復,機械操作,要體現知識的綜合性,體現質的飛躍,訓練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創造性。
二、復習目的和要求:
通過總復習,使學生獲得的知識更加鞏固,計算能力更加提高,數感、空間觀念、統計觀念、應用意識等得到發展,能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全面達到本冊教材和第一學段的教學目標。
三、復習內容:
復習共分為六部分:元、角、分與小數,對稱、平移和旋轉,乘法,面積,認識分數,統計與可能性。
復習的重點是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以及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其他內容也比較重要,也要讓學生切實理解和掌握。
四、總復習時應注意突出以下幾點:
1.注意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便于在復習時進行整理和比較,以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2.注意加強與生活實際的聯系,加強估算意識和能力的培養。
3.加強統計觀念的培養。既要復習對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并根據分析的結果作出簡單的判斷與預測;也復習要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同時滲透了環保教育。
4.加強空間觀念的培養。既要復習有關面積的基本知識,也復習要估計給定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能夠選擇合適的面積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
5.加強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在總復習中,數與計算、空間與圖形、統計等內容的應用本身就是解決問題;另外,也單獨安排了一些聯系生活實際的解決問題的內容,讓學生了解用連乘、連除可以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問題。
五、復習措施:
(一)教師方面:
1、針對各班的學習情況,制定好復習計劃,備好、上好每一節復習課。
2、采用各種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注意知識的整合性、連貫性和系統性,引導學生對已學過的知識進行歸類整理。
3、在抓好基礎知識的同時,全面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培養學生總結與反思的態度和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4、復習作業的設計體現層次性、綜合性、趣味性和開放性,及時批改,及時發現問題,查漏補缺,做到知識天天清。
5、注重培優補差工作,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感和態度,與家長加強溝通。
(二)學生方面:
1、要求在態度上主動學習,重視復習,敢于提問,做到不懂就問。
2、要求上課專心聽講,積極思考、發言,學會傾聽別人的發言。
3、要求課后按時、認真地完成作業,及時進行自我反思。
(三)補差措施
1、對各差生的不同原因,對癥下藥,從態度、習慣、知識、方法入手,制定不同的目標,目標要小、細、實。
2、將課內課外補差相結合,采用“一幫一”的形式,發動學生幫助他們一起進步,同時取得家長的配合,鼓勵和督促其進步。
3、時刻關注這些學生,做到課上多提問,作業多輔導,練習多講解,多表揚、鼓勵,多提供表現的機會
【復習計劃】相關文章:
復習計劃03-27
復習計劃03-27
復習計劃03-27
復習計劃03-27
復習計劃03-27
復習計劃03-27
復習計劃03-27
復習計劃03-27
復習計劃03-27
復習計劃03-27